摘要:目的 探討ABCDE集束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AECOPD)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醫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ABCDE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及最大呼氣峰流速(PEF)]、健康行為[健康行為能力自評量表(SRAHP)評分]及生活質量[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FVC、FEV1及P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RAHP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GR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AECOPD患者應用ABCDE集束化護理干預,可顯著促進其肺功能恢復,改善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ABCDE集束化護理;肺功能;健康行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持續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常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動后氣促等癥狀[1]。COPD急性發作(AECOPD)患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加重、低氧血癥等癥狀。該病不僅會導致肺功能不可逆性下降,嚴重甚至可引發譫妄,顯著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在規范治療的基礎上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對促進疾病康復、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傳統護理模式以癥狀管理為核心,多基于臨床經驗實施護理管理,內容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難以滿足AECOPD患者復雜的臨床需求[2]。ABCDE集束化護理是一種基于循證醫學的多維度干預方式,通過標準化流程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在重癥醫學領域已獲得廣泛應用[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ABCDE集束化護理在AECOPD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醫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48.56±3.20)歲;體質量指數(BMI)
20~25 kg/m2,平均BMI(22.84±1.34) kg/m2;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86±1.43)年。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8.92±3.02)歲;BMI 20~25 kg/m2,平均BMI(22.90±1.37) kg/m2;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93±1.2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AECOPD[4]診斷標準;重癥監護室入住時間>3 d;依從性良好;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意識障礙;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合并惡性腫瘤;合并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預防、環境與營養管理及常規健康宣教等。持續干預至出院。
1.2.2 觀察組行ABCDE集束化護理
(1)每日喚醒:每日固定時間中斷鎮靜藥物,采用味覺、觸覺、聽力等多感官刺激評估患者意識狀態。(2)自主呼吸試驗:喚醒成功后,由主治醫師與護理人員共同為患者進行自主呼吸試驗,包括T形管試驗、低水平PSV、低水平CPAP,根據患者耐受度選取具體試驗方法,1次/d。試驗失敗,積極尋找原因,同時予以穩定、充分的呼吸支持;試驗成功,根據患者自主呼吸情況,考慮撤機、拔管。(3)鎮痛與鎮靜管理:嚴格遵醫囑應用鎮痛、鎮靜藥物,維持鎮靜評分(RASS)-2~1分,并在給藥前告知患者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4)譫妄管理:每日:9:00~11:00、15:00~17:00采用譫妄評估量表(CAM-ICU)篩查風險,2次/d。若發現患者出現意識狀態、記憶力、注意力等異常變化,及時上報并予以處理。(5)呼吸訓練:包括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過程中協助患者體位由半臥位漸進到坐位、站位,10~15 min/次,2次/d;縮唇呼吸練習時,指導患者維持呼氣氣流使距離唇部15 cm的蠟燭火苗傾斜,10~15 min/次,2次/d。(6)抗阻訓練:采用1000 mL氣球輔助訓練,經鼻吸氣,經口呼氣至氣球內,10個/組,3組/d。(7)漸進式放松呼吸法:連續進行3次深呼吸,保持身體處于放松狀態。從腳掌肌肉開始,逐漸向上過渡至面部肌肉,依次進行肌肉群收緊-放松練習。向患者強調練習期間應注意感受緊繃感與放松時的松弛感差異,15~30 min/次,2次/d。持續干預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干預前后,采用肺功能儀測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及最大呼氣峰流速(PEF)水平。(2)比較兩組健康行為:干預前后,采用健康行為能力自評量表(SRAHP)[5]評估,截取健康責任感、運動、心理健康3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健康行為越好。(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6]評估,包括活動、癥狀、疾病影響3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干預前,FVC、FEV1及PE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FVC、FEV1及P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健康行為比較
兩組干預前,SRAHP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SRAHP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干預前,SGR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SGR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AECOPD患者因呼吸困難接受機械通氣治療,常需配合鎮痛、鎮痛干預,甚至制動措施,這些治療手段可能對患者心理狀態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長期機械通氣可能導致呼吸機依賴,引發自主呼吸功能衰退,從而阻礙肺功能恢復。常規護理多側重于基礎性護理措施,難以充分滿足患者的個體化需求,導致臨床干預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ABCDE集束化護理以循證醫學為依據,整合多維度護理措施,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護理流程,以提升護理效果,改善患者預后[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FVC、FEV1及P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RAHP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GR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ABCDE集束化護理通過實施每日喚醒措施,適時中斷鎮靜藥物的呼吸中樞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維持意識清醒狀態,促進呼吸肌恢復,從而改善呼吸功能[8]。自主呼吸試驗是評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重要手段,可為撤機與拔管提供重要參考,顯著提升撤機成功率,并縮短機械通氣時間[9]。另外,該試驗還可實時反饋患者呼吸功能狀況,便于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優化呼吸支持,加速脫機進程,利于肺功能盡早恢復。合理的鎮痛、鎮靜管理可改善患者-呼吸機同步性,有效減少人機對抗現象,緩解呼吸肌疲勞,提高機械通氣效率[10]。譫妄管理可明顯降低譫妄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為疾病康復奠定良好基礎。在早期活動中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訓練,可促進肺泡通氣與換氣,使肺部得到充分擴張與鍛煉,增強呼吸肌耐力,進而改善肺功能[11]。長期堅持呼吸訓練可顯著提高運動耐力,促進健康行為模式的建立。此外,鍛煉過程通過調整呼吸節奏與深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狀態,進而提高生活質量[12]。
綜上所述,對AECOPD患者應用ABCDE集束化護理干預,可顯著促進其肺功能恢復,改善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曹娟.血嗜酸性粒細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8,23(6):1115-1117.
[2]林歡,吉婷.改良集束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
2022,19(29):169-172.
[3]周家梅,徐曉君,鐘威,等.ABCDE集束化護理措施在心臟瓣膜置換術后譫妄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6):1489-1492.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3年修訂版)[J].國際呼吸雜志,2023,43(2):132-149.
[5]房楠楠,郭淑媛.基于人性化護理理念的多形式延續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24,25(8):1259-1262.
[6]孟現玲,何玉廷,毛若琳,等.圣喬治呼吸問卷、CAT及mMRC評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應用[J].復旦學報(醫學版),2022,49(6):862-868,876.
[7]陸寅,周皎.ABCDE集束化護理預防心臟術后患者譫妄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3,39(33):131-133.
[8]李丹鳳,李慎柯,王海燕.ABCDE集束化護理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情緒改善及ICU綜合征的作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3,50(5):1223-1225.
[9]吳曉君,周德甫,甘正輝,等.ABCDE集束化模式護理對突發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影響[J].中華養生保健,
2025,43(1):152-155.
[10]祁萍.基于ABCDE的集束化、個性化護理方案對老年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病人術后譫妄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24,38(4):418-421.
[11]陳盼盼.集束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10):20-22.
[12]徐亞琴.集束化肺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21,27(20):3257-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