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41(2025)03-0037-05
1引言
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1,提出三大讀書主題行動,其中,“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尤為引人注目。同年11月,國家語委進一步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的指導意見》[2](以下簡稱《意見》)指出:通過3—5年時間,“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廣泛開展,探索形成長效機制,青少年閱讀經典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涵蓋中華傳統經典、紅色經典和當代經典,形成一個多領域的經典閱讀體系,其核心主旨在于堅定文化自信,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經典的習慣,進而提升文化素養和民族自豪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要深入研究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對中小學圖書館實施“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建設教育強國賦予了新使命。本研究旨在深人分析中小學圖書館實施“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的價值意蘊,探討全國各地各學校優秀經典讀書活動的經驗與啟示,以期為中小學圖書館的經典閱讀推廣提供借鑒和參考。
2中小學圖書館實施“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的 價值意蘊
2.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學校是全民閱讀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初始階段[3]。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陣地和課堂,通過推廣經典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與歷史上偉大思想家對話的機會。經典作品中蘊含的人文思想與文化底蘊,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促使他們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與探索。同時,這些作品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面貌與價值體系,使學生在閱讀中穿越時空,感受文化的多彩多姿,從而加深對歷史脈絡的理解,培養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與傳承之志。
2.2提升語言學習與交流表達能力
經典是經過時間磨礪并被廣泛認可和尊崇的作品。在提升語言學習與交流表達能力的過程中,經典作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影響,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靈感。經典作品不僅語言優美,而且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通過閱讀經典,學生可以學習到豐富的詞匯、句式和修辭手法,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同時,經典作品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交流素材。例如,在讀書分享活動中,學生可以圍繞經典作品中的某個情節或人物展開討論,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從而鍛煉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2.3推動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經典博大精深,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更是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不竭動力。《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4]指出圖書館的主要任務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中小學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關鍵載體,在推動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學圖書館通過推廣經典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5]。例如,在“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中,可以舉辦經典誦讀、閱讀分享和詩詞創作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新的文化表現形式。
3“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推廣案例及其活動經驗與成效
“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是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全國中小學紛紛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到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行動中來,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讀書節、開放日等活動,將經典閱讀推廣至家庭和社區,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的實施過程中,涌現出許多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成功案例。
3.1“典耀中華”世界讀書日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活動[6]
“典耀中華”世界讀書日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活動是由全國187家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共同發起,旨在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學習并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力推動全國青少年讀書行動。活動通過融媒體直播和線下接力直播的創新方式,由姚喜雙教授引領,攜同學生誦讀《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和《沁園春·雪》這兩首經典篇章拉開序幕,隨后來自全國各地各學校接力誦讀,展示其讀書品牌活動?;顒游巳珖鞯刂行W校的廣泛參與,構建了強大的閱讀推廣網絡。名家與學生共同誦讀經典篇章,不僅提升了活動的專業性和影響力,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經典文化的熱愛。據統計,參與活動的省份達到30個,學校數量超過5000所,直接參與的學生人數更是高達數十萬,線上傳播量超過千萬,有效提升了學生經典閱讀的影響力,激發了全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此次活動加深了學生對中華經典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文化自信。
3.2 中小學讀書分享活動[7]
中小學讀書分享活動依托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reading.smartedu.cn)啟動,面向學生、教師及學校。該活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朗誦視頻、思維導圖、讀書心得等多樣化閱讀成果的廣闊舞臺。教師則通過平臺提供視頻導讀資源,生動指導閱讀;學校分享名家領讀、演講朗誦、心得報告會等豐富案例。平臺集成的電子書、有聲書、視頻課程等資源,結合個性化推薦、閱讀挑戰等特色功能,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不僅促進了家校溝通,還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顒映尚э@著,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獨立思考、表達能力,同時提高了他們的閱讀素養和審美能力,為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奠定了堅實基礎。據統計,該活動已覆蓋全國25個省份,超過3000所學校,吸引數十萬學生參與,成為推動全民閱讀、加強中小學生閱讀教育的重要力量。
3.3 中華經典誦讀澳門展演交流活動[8]
中華經典誦讀港澳展演交流活動是由教育部港澳事務辦公室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聯合香港教育局、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共同策劃的文化活動?;顒右浴暗湟腥A,傳承文明”為主題,旨在通過誦讀、戲劇、情景劇等形式,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青少年之間的語言文化融合交流,共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顒右堰B續舉辦多屆,不僅成為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還極大地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此次澳門展演交流活動,特別注重展示港澳地區中小學生的誦讀風采與文化素養,吸引了內地和港澳地區超過100所學校 ?2000 余名學生參與?;顒硬粌H加深了港澳青少年對中華經典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還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一步擴大了中華文化的輻射范圍。通過這一平臺,內地與港澳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得到深化,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3.4 第二屆“典耀中華”閱讀大會[9
第二屆“典耀中華”閱讀大會暨第六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是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賽事活動,以“典耀中華,續文脈”為主題,旨在提升中小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文化素養。大賽包含誦讀中國經典誦讀、詩教中國詩詞講解、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印記中國師生篆刻四項賽事,全面考驗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文化素養及藝術審美能力。學校通過注重經典文化教育、加強師生培訓、積極與家長溝通等措施,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學生不僅提高了誦讀、書寫和講解技巧,還深入理解了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這一活動不僅顯著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培養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據統計,大賽覆蓋全國31個省份,超過1000所學校、數萬名學生積極參與,成為激發文化自信自強、服務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行動。
3.5典耀中華第四屆“人教杯”誦讀活動[10]
第四屆“人教杯”誦讀活動以“典耀中華”為主題,精選中華傳統及紅色經典篇目,通過線上誦讀與專家點評的創新形式,匯聚了來自四川、廣東、安徽、河南、河北等14個省(市、區)的18支中小學校代表隊,超過500名學生參與?;顒硬粌H強化了組織保障,確保有序進行,還通過多渠道宣傳擴大了影響力。學生們以短視頻、情景詩畫等多種形式,展現了青少年的精神風貌和對中華經典文化的熱愛,表達了對經典的敬畏和傳承之志,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創新精神和藝術才華。這一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經典閱讀成果的平臺,促進了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還加強了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全民閱讀的發展。通過朗誦和表演,更多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此次誦讀活動不僅是對青少年的一次文化洗禮,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傳承與發展。
4對中小學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創新的啟示
4.1推動融入教育教學
《意見》[2]強調將“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融人教育教學,這一舉措為中小學圖書館注人了新的活力。在教學實踐中,學校將“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納人課程體系,將經典作品納入圖書館閱讀課程。為了豐富經典閱讀內容,中小學圖書館應緊密配合教師團隊,共同開發設計與課程內容相銜接、符合學生興趣特征的經典閱讀課程。這些課程可以涵蓋中華傳統經典、紅色經典及當代優秀文學作品等多個方面。同時,圖書館還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數字化閱讀平臺、在線互動社區等,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閱讀體驗。例如,可以借鑒中小學讀書分享活動的成功經驗,利用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等線上資源,開展線上誦讀、心得分享等活動,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閱讀推廣模式。
4.2加強館員培養培訓
中小學圖書館館員是經典閱讀推廣的執行者,其專業素養、文化素養以及服務能力直接影響推廣成效。在專業素養提升方面,教育行政部門應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加強館員信息技術應用與數字服務能力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提供精準借閱服務。在文化素養強化方面,鑒于“典耀中華”主題的特殊性,館員還需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學??裳垖<液徒淌陂_展專題講座,以提升其文化底蘊,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經典。在服務能力拓展方面,學校應強化館員的服務意識與技能,并鼓勵通過需求調查和分析,設計個性化閱讀活動,如經典誦讀、詩詞講解大賽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推動經典文化傳承。
4.3打造優質活動品牌
圖書館應深度挖掘并融合學校的歷史文化底蘊、教育資源以及師生需求,進行精準的品牌定位,打造既體現學校特色又富有吸引力的閱讀活動品牌。在品牌文化建設過程中,圖書館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將其轉化為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賦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內蘊與時代特征。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圖書館應積極倡導師生共同參與品牌文化建設,通過集思廣益、共創共享,將每一位參與者的智慧與熱情凝聚成品牌發展的不竭動力。這種全員參與、共同打造的模式,將極大地增強品牌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使之成為具有鮮明特色與廣泛社會認可度的活動品牌。
4.4提升數字服務效能
在數字化時代,中小學圖書館應積極利用數字技術應用以提高服務效能,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通過數字化手段,經典文獻得以更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如電子書、有聲讀物、在線講座等,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此外,數字賦能還促進了閱讀資源的個性化推薦和定制化服務,使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進度,獲得最適合自己的閱讀體驗。為了提高數字賦能水平,圖書館應加強數字化建設,完善數字化閱讀平臺的功能和用戶體驗。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個性化推薦服務,開展個性化閱讀指導。這種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閱讀方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興趣,更有助于培養其信息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
4.5加強經典研究闡釋
經典承載了人類豐富的文化價值、歷史智慧和人類思想的精華,涵蓋了多種人文素養,是優秀精神文化的精髓所在。經典誕生的時間相對久遠,其反映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與當今的智能化時代存在距離,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經典的理解存在困難。因此,中小學圖書館在經典研究闡釋和閱讀指導過程中需要運用創新方法消除這種距離,如運用“五感法”立體化、形象化地展示經典文化知識[1],推薦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和興趣的經典作品,充分挖掘經典的現代意義,積極探尋經典作品被重新發現與解讀的切合點,搭建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橋梁,消除經典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探索經典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和意義。
4.6拓展活動空間載體
《廣州市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指南》中明確指出,中小學閱讀空間是面向師生提供文獻信息借閱服務為主,具有閱覽、借還、教學、研討、自學、文創、展陳、休憩及開展其他文化活動等功能的公共空間場所[12],并呈現功能多元化與復合化、設施信息化與智慧化、環境宜人化與精致化的趨勢。因此,中小學圖書館應緊跟時代步伐,主動尋求創新服務,根據相關文件要求重新布局,拓展活動空間載體,構建滿足讀者需求的空間,塑造“人人皆讀、處處能讀、時時可讀\"的泛在閱讀空間新樣態[13],提升服務教育教學能力,切實提高圖書館的服務價值。
4.7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圖書館服務質量提升與效率提高的關鍵在于堅持以師生為中心,加強圖書資源建設和數字化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館藏、建立經典閱空間等措施,圖書館可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閱讀服務。為了促進服務提質增效,中小學圖書館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個性化推薦服務和個性化閱讀指導。通過“作品資源選擇一激發興趣一深入閱讀一交流討論一拓展閱讀—持續研究”[14]的模式,實現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效率、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技能。此外,圖書館還應積極與學校各部門協同合作,共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體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4.8推進經典交流傳播
圖書館不僅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推動經典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前沿陣地。中小學圖書館在推進經典交流傳播過程中,需深化與家庭、社區的合作。通過家校共讀項目,圖書館可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探索經典文學作品,在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讓經典文化滲透進每個家庭。此外,圖書館可定期舉辦社區閱讀節,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共同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促進經典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這些舉措將有效推動經典文化傳播,使中華文化傳播逐漸演變為潮流型、自主型行為[15]
5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閱讀的作用,強調把“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16]。2021 年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列入國家發展的重要議程。推廣中華傳統經典、紅色經典和當代經典閱讀,實施“典耀中華”主題讀書活動,既是響應國家號召的必然選擇,更是“十四五”規劃及未來中小學圖書館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3-03-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303/t20230328_105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