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41(2025)03-0033-05
1引言
家庭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和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實踐。“惠享閱讀家”是惠州市圖書館為探索家庭圖書館新模式而創(chuàng)立的閱讀推廣特色品牌,于2023年7月啟動,通過在讀者家庭中建立微型圖書館,推動優(yōu)質(zhì)公共文化服務和資源直達家庭,借助社會力量拓展圖書館的服務空間。截至2024年12月底,惠州市圖書館(以下簡稱“惠州館”聯(lián)合惠州市惠城區(qū)、惠陽區(qū)、仲愷高新區(qū)、博羅縣、龍門縣、惠東縣的公共圖書館建成204個“惠享閱讀家”。
當前,國內(nèi)對家庭圖書館的研究多集中在具體實踐案例、公共圖書館參與家庭閱讀推廣發(fā)展策略[1]等方面,而運用相關理論對家庭圖書館開展的深入研究較為欠缺。同時,空間生產(chǎn)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城市閱讀空間2、圖書館服務轉型以及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嘗試將空間生產(chǎn)理論引人家庭圖書館建設,從空間生產(chǎn)理論視角觀察惠州市“惠享閱讀家”閱讀推廣項目實踐,并探討空間生產(chǎn)理論對于家庭圖書館建設的啟示。
2 理論概述
2.1空間生產(chǎn)理論概述
20世紀70年代,西方學界在城市空間研究方面掀起了“空間轉向”的思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亨利·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chǎn)》中提出的“空間生產(chǎn)理論”。傳統(tǒng)理解的空間具有自然的固定性和不變性,而列斐伏爾強調(diào)空間的社會性,認為“空間里彌漫著社會關系,它不僅被社會關系支持,也生產(chǎn)社會關系和被社會關系所生產(chǎn)”[3]。列斐伏爾創(chuàng)設了觀察城市空間的工具,即“三元空間辯證法”,將空間劃分為空間實踐(SpatialPractice)、空間表象(RepresentationofSpace)與表征性空間(SpaceofRepresentation)。空間實踐被定義為“感知的空間”,即常識意義上的物理空間,它與構成空間的物質(zhì)性要素相關。空間表象是構思的空間,是由權力階層、規(guī)劃設計者所構造的一種精神和想象的空間。它體現(xiàn)空間的話語,通過一系列語言和符號描繪[4]。表征性空間是“活生生”的空間、親歷的空間,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被加工過的空間[5]
2.2空間生產(chǎn)理論與家庭圖書館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社會公共空間。公眾在使用圖書館空間時,產(chǎn)生復雜的社會關系,形成“空間生產(chǎn)”的不同形態(tài),如文化空間、學習空間、創(chuàng)新空間和交流空間[。本文所研究的家庭圖書館,是以家庭為單位建立的、納入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公益性基層圖書館。家庭圖書館雖然建立在屬于私人空間的居民家庭中,但是它在面向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等人群提供服務時卻具備了公共空間的特性。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交融,使家庭圖書館承載了多種社會關系。作為一種社會性空間,家庭圖書館是觀察圖書館“空間生產(chǎn)”的有效場域之一。
3空間理論視角下的“惠享閱讀家”分析
根據(jù)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和相關學者的解讀,構建觀察“惠享閱讀家”閱讀推廣項目的分析框架,將空間實踐、空間表象、表征性空間分別與家庭圖書館的物理空間、秩序空間、社會空間相對應(見表1)。其中,物理空間指的是開展家庭圖書館服務的場地以及服務過程中所用到的設施設備、文獻資源等,是開展服務的基礎物質(zhì)保障;秩序空間是項目規(guī)劃者所打造和希望呈現(xiàn)的空間,與建設主體通過建立品牌標識和相關規(guī)范約束家庭圖書館的做法相關;社會空間是使用家庭圖書館的相關主體所體驗和感知到的空間,包括閱讀空間、知識交流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空間。

3.1物理空間分析
3.1.1服務場地。服務場地是家庭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空間。在招募過程中,申請家庭提供的固定住宅內(nèi)要有一定的藏書空間,場所安全、整潔,能營造安靜、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實際上,“惠享閱讀家”通常位于居民小區(qū)內(nèi),居住的人群相對穩(wěn)定,為面向鄰里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分布地區(qū)來看,“惠享閱讀家”有效地補充了惠州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以惠城區(qū)為例,“惠享閱讀家”使圖書館服務延伸到了分館、服務點尚未覆蓋的龍豐街道、陳江街道、馬安鎮(zhèn)。“惠享閱讀家”的藏書空間可分為兩類。一是在申請成為“惠享閱讀家”之前,家庭已經(jīng)擁有書房或大書柜等藏書空間;二是成功申請“惠享閱讀家”后,家庭通過添置書架和進行內(nèi)部空間整合,將客廳、房間的部分空間打造成“閱讀角”。由于住宅是家庭長期居住的私人空間,“惠享閱讀家”又位于家庭住宅內(nèi),場所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噪聲、光線等環(huán)境因素也能得到較好的管控。
3.1.2設施設備和文獻資源。設施設備和文獻資源是圖書館建設的必要硬件。在招募過程中,申請家庭要配備書架和可供閱覽的座席,有條件的家庭還能提供無線網(wǎng)絡以及計算機、投影儀等電子設備,方便讀者進行數(shù)字閱讀。惠州館為“惠享閱讀家”賦予在本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內(nèi)“借閱100冊文獻、外借期限180天”的權利,促使2萬余冊公共藏書下沉到了家庭末梢。“惠享閱讀家”吸引了從事各種職業(yè)的人員及其家庭加入,其中企事業(yè)單位人員及其占據(jù)多數(shù)。100冊外借圖書由家庭自主到館挑選,形成的家庭藏書與家庭成員的年齡、職業(yè)、愛好等因素相關,而家庭又與其所服務的鄰居、親友、同事等人群有著工作生活軌跡上的重合,在閱讀偏好上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惠享閱讀家”藏書不僅能較好地滿足家庭自身的閱讀需要,也能吸引家庭的服務對象共同閱讀。在招募時,每個“惠享閱讀家”年文獻外借量被要求不少于20冊次。實際上,大部分申請家庭都能輕松達標,有的能達到50冊次甚至更多。
3.2秩序空間分析
3.2.1符號的空間。圖書館通過構造符號空間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閱讀服務,以營造良好的全民閱讀氛圍。首先,惠州館為“惠享閱讀家”設計了品牌標志(見圖1),寓意通過建立家庭圖書館,使家庭及其服務對象得以充分享受閱讀。在開展“惠享閱讀家”服務和活動時,通過海報、手冊、橫幅、文化衫等載體宣傳和推廣項目品牌。其次,每個成員館家庭可以自主命名家庭圖書館,獲得個性化的定制牌匾,圖書館為代表家庭舉行授牌儀式。調(diào)查顯示,僅有不到兩成的家庭選擇將牌匾固定懸掛在家門口,而大部分家庭傾向于靈活調(diào)整牌匾的位置,使得任何一個空間均可成為“惠享閱讀家”開展服務的場所,如有的家庭將牌匾?guī)У叫^(qū)內(nèi)的草坪、樓道、閱覽室等場所開展閱讀活動。再次,惠州館打造“惠享閱讀派”戶外閱讀推廣活動子品牌,配套開發(fā)了閱讀帳篷、閱讀毯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并開通外借服務。2024年,惠州館在文化廣場、公園、大型社區(qū)、商圈舉辦了數(shù)十場“惠享閱讀派”活動,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參與。最后,惠州館聯(lián)合省級、市級新聞媒體多角度報道“惠享閱讀家”,聯(lián)合縣(區(qū))館通過新媒體矩陣持續(xù)宣傳項目品牌,在全市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3.2.2規(guī)范的空間。“惠享閱讀家”本質(zhì)上是規(guī)范的空間,空間中人們的行為、活動都受到約束和規(guī)范。“惠享閱讀家\"需要與圖書館簽訂《惠享閱讀家共建協(xié)議》(以下簡稱《協(xié)議》)來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協(xié)議》規(guī)定“家庭每年開展公益性閱讀推廣活動不少于2場”,特別強調(diào)活動和服務的公益性,禁正將任何非公益性的活動納入“惠享閱讀家”的活動范圍。《協(xié)議》要求“惠享閱讀家”根據(jù)自身實際設置相對固定的開放時間,因此在開放時間之外,該空間依然是家庭的私密空間,其功能可以根據(jù)家庭的需要變更。
“惠享閱讀家”是惠州市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新做法,由于缺乏適用于該項目的相關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服務邊界模糊、做法不夠合理等問題,因此,出臺相應的規(guī)范十分必要。2023年底,惠州館聯(lián)合多個縣(區(qū))公共圖書館制訂《惠享閱讀家建設與服務規(guī)范》(以下簡稱《規(guī)范》),并于2024年底發(fā)布。《規(guī)范》規(guī)定了“惠享閱讀家”建設與服務的要求、內(nèi)容、管理機制、宣傳推廣、考核評價等。在總則中,提出“惠享閱讀家具有社區(qū)文化交流功能,應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發(fā)揮促進鄰里交流和促進社區(qū)和諧的作用”,表達了《規(guī)范》制訂者通過“惠享閱讀家”提升城市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的理念。《規(guī)范》對“惠享閱讀家”究竟是什么、應該怎么做給出了指引,明確了家庭與公共圖書館、家庭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3.3社會空間分析
3.3.1閱讀和知識交流空間。“惠享閱讀家”豐富的文獻資源為家庭及其服務對象提供了便利的閱讀條件,而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根據(jù)統(tǒng)計,“惠享閱讀家”累計開展了300多場閱讀推廣活動,包括繪本故事會、讀書分享會、詩歌朗讀會、親子共讀活動。一位“惠享閱讀家”家長在訪談中表示,自從家里建成家庭圖書館,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小區(qū)里就會有不少孩子前來借閱心儀圖書。另一位“惠享閱讀家”家長說,自己不定時在家里開小型繪本課堂,給鄰居和朋友的孩子講述繪本故事。還有一位“惠享閱讀家”家長本身就是閱讀推廣人,“惠享閱讀家”為其開展公益性閱讀推廣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3.2人際交往空間。“惠享閱讀家”在不同情形下構成多種人際交往空間。一是在家庭內(nèi)部。隨著我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和\"雙減”政策的出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家庭閱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申請成為“惠享閱讀家”的家庭當中,超過 70% 的家庭由父母和一到兩個14歲以下的兒童組成,有著較高的家庭閱讀、親子閱讀需求。一位“惠享閱讀家”家長認為,通過親子閱讀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有效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二是在鄰里之間。“惠享閱讀家”家庭成員擔任服務人員,向前來借閱的讀者解釋借閱規(guī)則,指導他們使用數(shù)字資源,與他們交流閱讀心得。據(jù)統(tǒng)計,成員館家庭的人員到訪量平均增長率超過 80% ,有助于促進鄰里和諧。三是在家庭與公共圖書館之間。公共圖書館為“惠享閱讀家”的建立提供技術、文獻、場地支持,及時解答“惠享閱讀家”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家庭則時常在圖書館建立的微信社群分享照片和心得,如一位“惠享閱讀家”家長在組織一場讀書會之后留言:“讀書分享會讓我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原來閱讀可以如此有意義。”通過建立“惠享閱讀家”,家庭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nèi)容、規(guī)則更加熟悉和了解,更容易在全民閱讀方面與圖書館達成共識,成為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有生力量。
4空間理論視角對家庭圖書館建設的啟示
4.1完善物理空間:凸顯“培育”理念
物理空間是家庭圖書館進行“空間生產(chǎn)”的基礎。市民家庭的場地、文獻資源、設施設備等物理空間要素的存在是為了滿足家庭成員自身的生活和學習需要,往往缺少面向公眾開展圖書館服務的專業(yè)條件,幾乎不存在天然適合開展圖書館服務的家庭。同時,家庭圖書館的身份需要家庭讓渡一部分私人空間,這是家庭圖書館建設的一大難點。要彌補家庭圖書館在專業(yè)性上的不足,協(xié)調(diào)好私人空間與公共服務之間的矛盾,公共圖書館應起主導作用。與其設置較高的門檻“招募”家庭圖書館,不如發(fā)揮閱讀推廣陣地優(yōu)勢,“培育”一批家庭圖書館。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為家庭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保障,提供圖書借閱和輪換服務,為家庭提供推薦書目,指導數(shù)字資源使用。其次,為家庭圖書館的服務人員提供專業(yè)技能培訓和指導,強化他們的服務和責任意識,促使家庭館長及其他家庭成員積極主動地完善家庭圖書館的物理空間。最后,各級圖書館可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內(nèi),為家庭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供場地便利,在滿足家庭開展閱讀活動需要的同時也減少對家庭私人空間的侵擾。例如,采用預約和審核機制,鼓勵家庭圖書館到附近的分館、服務點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4.2打造秩序空間:品牌建設和標準化建設
只有形成理念清晰、規(guī)則清楚的秩序空間,才能有效地凝聚家庭的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保障家庭圖書館穩(wěn)定運行,而品牌建設和標準化建設是打造家庭圖書館秩序空間的重要措施。第一,家庭圖書館項目的規(guī)劃者應借助品牌建設,讓家庭和社會認可家庭圖書館的價值理念和做法,從而有序參與其中。例如,佛山“鄰里圖書館”閱讀推廣項目通過制度設計創(chuàng)新、統(tǒng)一品牌標志、打通宣傳渠道等方式開展家庭圖書館品牌營銷[8],取得良好的效果,獲得2020年IFLAPressReader國際營銷獎第一名。第二,標準的制訂和施行可以推動家庭圖書館的良性發(fā)展。國內(nèi)少數(shù)公共圖書館根植于家庭圖書館建設實踐,出臺了相應的標準,并以此推動當?shù)丶彝D書館的發(fā)展。例如,佛山市圖書館出臺《鄰里圖書館建設及服務規(guī)范》,浙江臺州溫嶺出臺《家庭圖書館建設與服務規(guī)范》。但是,由于目前缺少統(tǒng)一行業(yè)標準,各地對于家庭圖書館的范疇界定不一,開展家庭圖書館建設的做法差異較大,家庭圖書館與總分館制的分館、服務點之間在功能和定位上存在交叉模糊之處,若能推動較為成熟和有通用性的地方標準形成行業(yè)標準和國家標準[9,將為我國家庭圖書館的高質(zhì)量和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幫助。已經(jīng)形成標準的部分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則需要進一步強化標準的宣傳,推動標準的落實。
4.3拓展社會空間:不止步于“家庭”
家庭關系是簡單的社會關系,隨著家庭圖書館的建立,鄰居、親友因為使用圖書館而與家庭產(chǎn)生新的聯(lián)系,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不斷擴大,進而促進了“空間生產(chǎn)”。家庭圖書館涉及的主體越多,社會關系越復雜,“空間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也會越豐富。因此,在建設家庭圖書館時,規(guī)劃設計者可以通過吸引更多主體的加入,提高“空間生產(chǎn)”的效率,讓家庭圖書館成為“生長著的有機體”。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家庭圖書館的成員拓展服務半徑,不僅為居住空間相近的鄰里提供服務,還可以把服務對象范圍擴大到家庭成員工作學習的場所。例如,家庭中的孩子可以把書籍帶到學校,為同學和老師提供服務,父母則可以將服務推廣到工作場所,將同事發(fā)展為家庭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其次,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爭取學校、地方政協(xié)、婦聯(lián)、街道辦等主體的支持,搭建立體的家庭圖書館社會關系網(wǎng)絡。在“惠享閱讀家”項目中,惠州館獲得馬安鎮(zhèn)地方政協(xié)和學校的支持,率先將家庭圖書館建設到教師家庭中,教師將家庭圖書館的圖書借閱給學校學生,補充了學校圖書資源的不足,實現(xiàn)了新的“空間生產(chǎn)”。最后,網(wǎng)絡空間存在著大量的社會關系,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力量,通過媒體宣傳報道、優(yōu)秀案例展播打造家庭圖書館的網(wǎng)絡空間,構建網(wǎng)絡社群,提升社會公眾對家庭圖書館的認可度。
5結語
本文從空間生產(chǎn)理論出發(fā),在“三元空間辯證法”的基礎上構建分析框架,研究惠州市“惠享閱讀家”閱讀推廣項目品牌的空間實踐、空間表象和表征性空間,同時總結空間生產(chǎn)理論對于家庭圖書館建設的啟示。從物理空間來看,公共圖書館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依托文獻資源、人員"與場地條件,“培育”具有專業(yè)性的家庭圖書館;從秩序空間來看,注重品牌建設、走標準化發(fā)展之路是家庭圖書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關鍵;從社會空間來看,可以通過拓展服務對象、爭取更多社會支持和利用網(wǎng)絡空間等方式,吸引多元主體參與家庭圖書館建設,從而充分實現(xiàn)家庭圖書館的“空間生產(chǎn)”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艷“圖書館"?+ 家庭”閱讀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9(1):67-72.
[2]苗雯雯.空間生產(chǎn)理論視角下城市閱讀空間的建構思考及提升策略[J].圖書館界,2023(6):31-3557.
[3列斐伏爾.空間:社會產(chǎn)物與使用價值M]/包亞明現(xiàn)代性與空間的生產(chǎn).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8.
[4]崔泰齊.列斐伏爾空間生產(chǎn)理論的構建邏輯:基于《空間的生產(chǎn)》的考察[J].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4(8):26-
41.
[5]劉懷玉.中譯本代序言[M]/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chǎn).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19.
[6]彭松林.列斐伏爾“空間生產(chǎn)”理論對圖書館轉型發(fā)展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21(1):105-113.
[7]張靖,羅簡凡,陳艷.義務教育“雙減”政策的閱讀促進效應階段性觀察[J].圖書情報工作,2024,68(4):27-45.
[8」陳艷,曾思敏.鄰里圖書館的營銷探索[J].圖書館論壇,2021,41(4):21-26.
[9]謝燕潔.中國公共圖書館地方標準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現(xiàn)狀、特點與思考[J].圖書館,2024(4):24-32.
[收稿日期]2025-01-16
[
作者簡介]徐曉瑩(1994—),女,碩士,館員,惠州市圖書館。
[說明]本文系2024年度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全民閱讀視域下家庭圖書館建設研究—以惠州市圖書館‘惠享閱讀家’為例\"(項目編號:HZSK2024JD04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