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臨界問題更是高考的熱點和難點.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綜合運用物理知識和數學方法,具有較高的思維難度.動態圓法作為一種有效的解題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分析和理解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情況,從而快速準確地找到問題的答案.
1用旋轉圓求解臨界問題
例1如圖1所示,在直角坐標系 xOy 第一象限內 x 軸上方存在磁感應強度大小為 B 、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在
軸上 s 處有一粒子源,它可向右側紙面內各個方向射出速率相等的質量均為m 、電荷量均為 q 的同種帶電粒子,所有粒子射出磁場后離 s 最遠的位置是 x 軸上的 P 點.已知粒子帶負電,
,粒子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均不計,則( )

(A)粒子的速度大小為"
(B)從 O 點射出磁場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為πmqB
(C)從 x 軸上射出磁場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
最長時間與最短時間之比為 g:2 (D)沿平行 x 軸正方向射入的粒子離開磁場時
的位置到 o 點的距離為
·
解析由題意可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粒子射出磁場時離 s 最遠的位置是 x 軸上的 P 點,可以畫出其軌跡1,如圖2所示,可知 SP 為直徑,由幾何關系則有
,得R=d ,由洛侖茲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得
,(A)錯誤;

(
粒子的運動周期
得
,從 O 點射出磁場的粒子如軌跡3,由幾何知識可得軌跡2所對應的圓心角為 60° ,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
,故(B)錯誤;
從 x 軸上射出磁場的粒子中,軌跡與 x 軸相切的粒子(軌跡3)運動的時間最長,圓心角為 270° ,得
,運動時間最短的粒子為從原點飛出磁場的粒子(軌跡2),此時對應的圓心角為 60° ,得到 t3=
,所以 t2:t3=9:2 ,故(C)正確;
沿平行 x 軸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圓心在原點處,運動軌跡為四分之一圓,離開磁場時的位置到 o 點的距離為 d ,故(D)錯誤.
點評當帶電粒子的速度大小不變,而方向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可以以粒子的入射點為圓心,以速度大小對應的半徑為半徑,畫出一系列動圓.通過觀察這些動圓與磁場邊界的位置關系,找出粒子能夠射出磁場的臨界情況.
2用放縮圓求解臨界問題
例2半徑為 R 的半圓形區域內分布著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含邊界),磁感應強度大小為 B ,P是直徑上一點,且PO=. 如圖3所示,質量為ψm 、電荷量為 -q(qgt;0) )的帶電粒子從 P 點垂直射入磁場,已知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調、方向始終與直徑邊界成 θ=30° 角,若從直徑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為 t1 ,則從圓弧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為 t2 .則( )


解析 從直徑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如圖4,由
,又
,聯立兩式,得
,根據幾何知識,軌跡對應的圓心角為5
π,則粒子的運動時間為t1
5πB,故(A)錯誤,(B)正確;

粒子恰好不從圓弧邊界射出的粒子運動軌跡如圖5所示,由幾何關系可知
,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為
則從圓弧邊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為
故(C)正確,(D)錯誤.

點評當帶電粒子的速度方向不變,而大小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可以以磁場中的某一點為圓心,以不同速度大小對應的半徑畫出一系列動圓.通過觀察這些動圓與磁場邊界的位置關系,找出粒子能夠到達的最遠位置或最長時間等臨界情況.
3結語
動態圓法是一種巧妙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臨界問題的方法.通過分析動圓的變化規律,可以直觀地找到粒子在磁場中的臨界情況,從而快速準確地求解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學生需要根據問題的具體條件,靈活運用動態圓法,結合物理公式和幾何關系進行分析和計算.同時,學生還需要加強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物理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語平.巧用動態圓處理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問題[J]中學物理,2015,33(15):74-75.
[2]史洪星.帶電粒子在有界勻強磁場中運動的臨界和極值問題—兼談“動態圓”模型的教學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3,52(30):48-51.
[3」單艷輝.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動態圓”問題J].高中數理化,2011(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