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交通強國戰略的實施,交通運輸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需求。OBE成果導向教學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成果輸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交通運輸專業在傳統教學方面存在的薄弱問題,其次基于OBE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結果導向”進行教學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策略,包括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全面多維的評價體系、加強校企合作、推動國際化交流與合作。通過教學改革,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新時代交通運輸領域培育更多滿足社會需求的高質量尖端人才。
關鍵詞:OBE理念 交通運輸專業 教學改革
交通運輸專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支撐作用,其人才質量的培養直接關乎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以往的教學模式將關注點主要集中在課堂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合作、創新思維的培養。OBE理念通過反向設計教學流程,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確保學生通過學習能夠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1-2]。基于此,將OBE理念貫徹于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培養高素質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1 OBE理念概述
1.1 OBE理念的定義
OB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這種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同時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要明確學生完成學業后能夠從中獲得哪些能力以及完成什么任務,然后圍繞這些成果來逆向改進原有的教學活動、課程體系和評價方式[2]。OBE理念強調教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能夠滿足未來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1.2 OBE理念的關鍵要素
OBE理念包含以下4項關鍵要素。
(1)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具體化,詳細闡述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獲得的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2)反向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圍繞教學目標反向設計,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加關注學生的積極能動性。
(3)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除了傳統的講授法,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引入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法、項目教學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4)科學評價學習結果:通過持續改進的評價機制,全面考查學生的知識、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此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2 交通運輸專業現存教學問題分析
2.1 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內容陳舊更新緩慢、前沿性知識不夠、與實際場景脫節等問題,很難做到與時俱進。一方面,課程內容大多是對已有成熟理論知識、多年前已被驗證的求解方法、固有定理的學習,缺少行業前沿發展訊息、交通運輸專業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應用等方面的知識[4],難以趕上新時代交通強國快速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課程內容的設置與實踐操作環節銜接不夠緊密,缺少實際應用場景的介紹,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由理論環節快速向實踐環節過渡,難以滿足學生畢業后的實際需求。
2.2 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知識傳授,整個教學過程以教師講課為主,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參與度相對較低。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需求,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厭課等情緒,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尤其是基礎薄弱的學生在這種缺乏主動引導的課堂中容易掉隊,進而出現課堂抬頭率低,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不能很好地凸顯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主體地位[3]。
2.3 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交通運輸專業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強調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問題的解決,然而目前部分應用型高校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仍存在薄弱的問題。一方面,由于學生實踐時間、教學時間與實訓基地開放時間上的沖突,難以協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實踐機會。另一方面,由于實踐條件的匱乏,例如實驗設備的老化、技術更新緩慢等,難以趕上新時代新技術新設備的快速更換,無法給學生的實踐課程提供基礎保障,導致學生實踐經驗不足,缺少解決專業領域復雜問題的能力。
2.4 評價考核維度單一
以往的評價體系往往注重考試成績和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考察和評價帶有較強的主觀性,且考核通常由學生的平時表現與期末成績構成,非常具體化但不夠個性化。無論是平時的考勤、作業、小組討論,還是期末考試,這些都可以通過學生課下大量練習或者提前準備來完成,缺少對學生動手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核[5],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除此之外,只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考核,缺少學生對教師教學成果的反饋,這使得教師不能精準地捕捉學生的學習需求。
3 基于OBE理念的交通運輸專業教學改革實施策略
3.1 優化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
為順應新時代快速發展的潮流以及交通運輸行業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應結合專業特色,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加大優質課程的建設,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例如推進“金課程”建設,在課程內容中融入交通運輸專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及學科前沿成果、時事政策等,加強與行業發展的銜接[4],做到與時俱進,有效賦值學生的優質就業、優質創業和終身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增設多學科交叉課程,通過課程中融入多學科交叉案例及創新項目,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跨學科交流能力以及從多個視角洞悉問題的能力。
3.2 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
OBE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教育的實際效果和學生的成果產出,為此教師需要根據預期達到的學習成果來逆向設計教學流程,這一流程的設計應重點關注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尤其是一些高階能力,包括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的培養。
新一代的高校大學生是以00后為首的群體,他們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使得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為廣泛,喜歡新鮮的事物,追求價值感和獲得感。因此如何圍繞這一群體的特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挖掘00后興趣與需求,使得學生熱愛學習,從學習中獲得樂趣,是新時代所有高校教師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關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第一,通過項目驅動、案例教學,讓學生身臨現實問題中,鍛煉學生的動腦能力,培養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設計恰當的提問,一環扣一環,逐步引出要講授的知識,這種邏輯上的緊密銜接會加深學生對復雜抽象問題的理解。
第三,在課堂中引入開放性的熱點話題,讓學生展開激烈討論或辯論,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分享對事物的看法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第四,采用情景式教學,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互換角色。在恰當的時間,邀請學生做課堂的主角,教師則以配角身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隨后對學生的表現予以全方位點評。一方面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新角色,滿足他們的那份新鮮感,另一方面,主角背后是有光環的,這種光環使得學生不得不打破固有的沉默,驅使學生必須前進,且有責任做好主角這個身份。
第五,搭建線上教學資源。讓學生利用業余碎片化時間,對于課堂中未曾理解的知識進行二次聽課,既有效利用了時間,又獲得了知識,增加學生心理上的獲得感。
3.3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交通運輸專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創新精神、團隊協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項目,讓學生在一線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增加實驗課程、實訓課程等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也可圍繞當下頗為關注的“智能化、綠色化、科技化”為主題,舉辦軌道交通創意設計類大賽,要求學生針對交通運營、交通規劃、交通設備方面,提出自己的技術創新、概念設計方案以及社會實踐調研報告,以獨特的思維模式和現有的知識條件制作出具有創新性、可行性的作品與設計,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除此之外,還可以策劃組織與專業課相關的仿真建模類競賽,圍繞交通運輸行業的痛點問題,例如物流路徑優化、交通網絡設計等,組織運籌學建模大賽。要求學生以3-5人組隊的形式參賽,運用管理運籌學中蘊含的“交流通達,運籌帷幄”優化思想,根據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以此鍛煉學生靈活應變能力,同時激發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
3.4 建立全面多維的評價體系
OBE理念下的交通運輸專業教學改革,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來制定更加全面、更加客觀的多維度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強調全方位育人,不僅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關注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可進行如下設計。
第一,完善課堂互動方式。將積極參與、主動回答問題列為課堂互動的加分項,以此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第二,精心設計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應找準自身定位,每個人都應積極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小組討論做貢獻,拒絕在小組討論中扮演“躺平式”角色。同時教師也應該根據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的不同表現以及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差異化打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應互相尊重彼此,當他人發表觀點時,應認真聆聽或點頭示意表示支持。如果觀點發生分歧,想要反駁他人觀點的時候,應該以目標為導向,同時要盡量以一種他人可接受的姿態提出,既給別人留了體面,又不失溫度,減少不必要的言語沖撞,使得小組討論得以順利開展,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能力。
第三,設計線上測驗。有效利用線上平臺,對專業課程重點知識、疑難知識進行線上測驗,客觀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第四,建立學生對教師教學的反饋評價,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一方面有助于教師精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完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幫助學生互相之間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且及時督促自己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3.5 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時代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基于OBE理念的交通運輸專業教學改革需要積極拓展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項目合作等方面與企業搭建可持續的高質量合作關系,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和技術指導。同時,應加強與政府重點資源、重點企業、交通領域重點項目的校企合作與供需對接,為學生創造優質的就業環境與條件。
除此之外,可結合專業特點,邀請交通運輸行業內資深專家到校開展論壇,進行學術講座和訪談交流,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最后,還可以與企業共同研發具有專業特色的教材和課程,保證教師課堂傳授內容與行業前沿發展緊密銜接,為企業輸送更多符合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3.6 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當前教育對外開放和全球化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國際化交流與合作已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加強與國際教育伙伴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展國際化交流項目和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交流平臺,更加多元的學習路徑,期望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的人才。例如,與海外企業和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化實習平臺,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其社會經驗和職業競爭力,提前感受國外職場文化,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國際競爭力,同時也能進一步推進高校國際化辦學目標的實現。
4 結語
為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時代潮流,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6],亟須高校培育一批綜合素質高、技能水平精、創新能力強的卓越人才。文章最先分析了交通運輸專業在傳統教學方面存在的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實踐環節薄弱、評價考核維度單一等不足之處,然后基于OBE理念,從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全面多維的評價體系、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將教師教轉向學生學,提高課堂參與度、課堂教學效果,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核心競爭力。最后,希望能夠通過教學改革,為全社會輸送更多交通運輸高質量精英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威,凌祥.儲能科學與工程本科教育模式的創新與探索:新質生產力要求下的新工科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5):21-26.
[2]楊春玲.基于OBE理念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4(35):49-52.
[3]董慧.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科教導刊,2024(30):83-85.
[4]王憲彬,張文會,李麟,等.“新工科”背景下交通運輸專業“金課”建設[J].中國冶金教育,2022(06):42-45.
[5]敖嘉聰. OBE理念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以納稅籌劃課程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4(23):169-171.
[6]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EB/OL].(2019-09-19)[2025-03-03].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