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59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ObectieToivestigatetheclinicalfctofmodiedYanghedecoctioncombinedwithexteralwashinginthetreatentof thromboangitisliesetdsSityatitsihomboaitisliteasoetreatedinAfuoutytalofdiolC MedicinefromMatoApril4wreseletedsteseahbectsAccodingtothedomumbertableetodteyeediidedito controgoupndtreatentgoupwitOatintsiachoupThotrolgoueceiedonventioalesteediinraetdthe treatmentgroupeceivedodifiedYanghedecoctioncombiedwithextealashingontheasisofonventioalwestemedicinetreatente clinicaltoureeli agreaio levelsCecidc betweenthetwogoupsResultsAfertreatent,telinicalsymptomsoresoftetreatmentgrouperelowerthantoseofthecotrolgoup Plt; 0.05)Tedoitoioeitooo whiletherytocytedfoationindexsigherthantatinteotroloup(OO).elodfowvelocityndasulardmeeofloer extremityarteryintreametgroupereiertantoeineotrolopndteevelsofiflaatoryctoserelowerathoen the control group( P lt;0.05).Theincidence ofadversereactions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thecontrol group( P lt;0.05). ConclusionMdanghcotiocombditetealshngsfiitelcalfetinthtreatentoftrobogitiliea whichcaneueicaltodospooolcalerolaed has high safety.
Keywords:Modified Yanghe decoction;External washing;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高發人群為男性青壯年,屬于一種慢性復發性中、小動脈和靜脈的節段性炎癥性疾病,多發于下肢,目前尚未明確該病發病機制,誘發該病產生的因素較多。由于該病極易產生復發情況,且病程相對較長,影響到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隨之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目前,臨床中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多選擇藥物治療,比較常見的藥物有止痛劑、抗生素、血管擴張劑以及溶栓抗纖藥等,但由于治療周期較長,患者配合度存在差異,治療效果也會受到一定影響3。中醫認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由于血絡瘀阻、濕熱下注、熱毒炙盛、氣血兩虛等病因造成的,所以在治療時采用中藥湯劑陽和湯進行治療4。湯劑中包含的藥物都具有托毒排膿、生肌、祛風活血、舒筋活絡、清熱定驚、通絡等功效,是治療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對癥湯藥,且不良反應較小,患者可放心服用。同時,外洗治療,著眼局部,顧護整體,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地綜合治療,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減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鑒于此,本研究選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縣中醫院進行治療的60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縣中醫院進行治療的60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22例,女8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 (57.60±4.63 歲;患者患病時間為4個月~14年,平均患病時間( 8.44±2.32? 年;對照組男23例,女7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1 56.60±4.63) 歲;患者患病時間為3個月 ~15 年,平均患病時間 (8.33±2.52) 年。兩組性別、年齡、患病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及排除標準診斷標準:符合《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西醫結合專家共識》2019版;血管造影顯示有節段性、非平行的血管閉塞,并伴有替代小血管網形成;存在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端潰瘍或壞疽等臨床癥狀表現。納入標準:性別不限;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既往未接受系統中藥治療;能夠配合研究要求,按時就診和接受隨訪。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存在嚴重感染、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者;對研究藥物過敏或有過敏史者;近期接受過其他臨床試驗藥物治療者(3個月內);精神疾病患者或無法配合治療和隨訪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接受常規西醫治療,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擴血管及改善微循環等藥物治療,治療周期12周。治療期間均接受生活方式指導,包括戒煙、適度運動、保持足部衛生等。
1.3.2治療組患者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接受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A方劑組成包括熟地黃30g 、鹿角膠 g?"、肉桂 3g 、麻黃 1.5g 、白芥子 6g 、炮姜 1.5g 甘草 3g 。寒濕阻絡者加蒼術 15g 川烏6g 細辛 3g ;氣滯血瘀者加丹參 15g. 川芎 12g 赤芍 12g 血虛寒凝者加黃芪 15g 當歸 12g 桂枝 9g 濕熱下注者加薏苡仁 15g 蒼術 12g 黃柏 9g ,減麻黃。水煎服,1劑 /d,2 次 /d,200ml 次。外洗治療方法:將上述藥材按分量加入清水 2000ml ,浸泡 30min 煎煮至液體剩余 1000ml ,濾渣取汁,再加清水 1000ml 復煮1次,共取藥液 1500~2000ml 。煎煮好的藥液倒入洗浴盆中,待藥液溫度降至 40% 左右(以不燙手為宜),將患肢浸泡在藥液中,持續浸泡 30min ,每日1次。每劑藥液可重復使用2~3次,每次使用應再次加熱至適宜溫度,連續治療12周。
1.4觀察指標
1.4.1臨床癥狀評分對患者的疼痛、麻木、肢體溫度、皮膚顏色癥狀進行評分。評分標準采用0~10分量表,0分表示無癥狀,10分表示癥狀最嚴重。
1.4.2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和紅細胞變形指數。采用血液流變學儀器測定,觀察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參數變化8。1.4.3血管通暢性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肢動脈血流速度、血管內徑。
1.4.4炎癥因子水平檢測患者血清中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10]
1.4.5不良反應發生率記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如皮膚過敏、胃腸不適等。通過統計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評估治療安全性。
1.5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 [n(%)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所有統計檢驗均為雙側檢驗, Plt;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 對照組( Plt;0.05 ,見表1。
2.2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后全血黏 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治療前,而紅 細胞變形指數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全血黏度、血漿 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而紅細胞變形 指數高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2。
2.3兩組血管通暢性比較兩組治療后下肢動脈血流速度、血管內徑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下肢動脈血流速度、血管內徑均高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3。
表1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x+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lt;0.05 。
表2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x±s,mPa·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lt;0.05,
表3兩組血管通暢性比較(x±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lt;0.05 Ω
2.4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后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IL-6、CRP水平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4。
2.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5。
表4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x±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lt;0.05 。
表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 χ2=6.462,P=0.000
3討論
臨床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展開治療的方式較多,包括一般治療、西藥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其中一般治療方式包括運動訓練、戒煙以及高壓氧療等;而西藥治療則包括止痛劑、溶栓抗纖藥、抗生素以及血管擴張劑等;手術治療則包括靜脈動脈化術、干細胞移植、腰交感神經切除術以及血管腔內治療。不同治療方式所獲得的臨床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由于尚未明確該病病因,因此西醫并未尋找到根治該病的方式。在中醫中,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屬“脫疽”病范疇,中醫學認為外傷染毒、飲食不節以及寒濕之邪等均為導致該病產生的外因,而由于患者先天稟賦不足、脾腎陽衰、情志內傷、肝腎虧虛,從而導致其產生經脈痹阻不同現象為該病產生的主要內因[12,13]。中醫在對該病患者展開治療時以活血化瘀為主,從而促使患者機體微循環有所改善[14]。一項基礎研究表明[15,陽和湯能夠顯著降低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從而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此外,陽和湯還顯示出顯著的抗炎作用,通過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減輕血管內膜炎癥反應,進而減緩病情進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lt;0.05) ,提示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可以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是因為陽和湯中各成分的協同作用:鹿角膠具有壯腰膝、強筋骨之效;熟地黃則能滋養陰血;姜炭可溫中止瀉;麻黃能發散寒邪;肉桂有助于溫通經脈;甘草具有調和藥性、解毒的功效;白芥子可驅散寒氣、通行氣血[。這些藥物共同作用,發揮出祛濕、解毒清熱的效果,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癥狀。與此同時,治療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而紅細胞變形指數高于對照組,下肢動脈血流速度、血管內徑均高于對照組( Plt;0.05 ,表明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患者血管通暢性。究其原因為,陽和湯方中將熟地黃和鹿角膠并用,作為主導藥材,以發揮滋補精髓和滋養陰血的作用,鹿角膠則能強化筋骨、填補精髓7。這兩種藥材相輔相成,起到溫暖陽氣和滋養血液的功效。肉桂能夠溫通經絡、驅寒止痛,進一步強化主導藥材的滋養效果;干姜則可溫暖中焦、緩解痛癥,并與肉桂協同,發揮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白芥子和麻黃作為輔助藥材,有助于疏通經絡,與溫和藥材搭配,以驅散寒氣和暢通經絡[18]。甘草作為調和藥材,不僅解毒,還能協調各藥材的作用。多種藥材相互作用,共同實現溫暖陽氣、補血以及驅寒通絡的效果。此外,通過外洗的方式,可以進一步發揮陽和湯在行氣活血、溫經通絡方面的療效。此外,治療組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Plt;0.05 ,說明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能夠減輕血清炎癥反應。分析其原因為,熟地黃能顯著優化腎臟功能;鹿角膠富含各類氨基酸,有助于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白芥子具有明顯的抑制真菌活性;麻黃內含多種甲醇提取物,具備卓越的抗炎特性;而甘草則以其抗過敏和抗炎效果顯著而著稱。將這些藥材配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在抗炎的同時,對血管壁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降低損傷程度[19]。采用陽和湯加減法并結合外部清洗療法,可以進一步增強抗炎效果,提升機體的免疫功能,在抑制炎癥因子表達的同時,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2。同時,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lt;0.05) ,提示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血液流變學水平,提高血管通暢性,減輕患者炎癥反應,還能減少諸如皮膚過敏、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陽和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效果確切,能夠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以及血清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提高患者血管通暢性,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品英,付榮,蘇璇,等.血管再通方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療效研究[].河北中醫藥學報,2018,33(5):24-26.
[2]徐洪濤,許永城,楊建飛,等.甘草附子湯加味治療脈絡寒凝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的臨床觀察[.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18(11):2259-2263.
[3]黃倩,李治.四妙通脈湯加減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療效觀察[].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39(1):62-66.
[4]李藝博,張悅健,李娟,等.四妙勇安湯“異病同治”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機制研究.世界中醫藥,2021,16(18):2663-2671.
[5]呂忠俊,楊軻,馬從乾.通閉益氣活血湯聯合動脈切開取栓術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研究[].新中醫,2022,54(17):131-134.
[6]周科,潘俊峰,龍斌斌,等.四妙勇安湯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療效觀察.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8,18(5):592-594.
[7]壽怡,樓柏煬.當歸四逆湯加味聯合西藥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研究[].新中醫,2021,53(7):16-19.
[8]陳波,林學廣,鄧穎,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血漿源性外泌體 miR-223-5p 對人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影響.復旦學報(醫學版),2022,49(5):677-689.
[9]陳品英,劉建魁.血管再通方在陰寒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早中晚三個階段的療效分析].時珍國醫國藥,2020,31(4):900-902.
[10]李治,李麗艷,蘭靜,等.自擬脈管炎I號組方熏洗聯合西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療效觀察.四川中醫,2023,41(6):114-118.
[11]陳品英,劉建魁.中藥熏吸治療壞疽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療效研究[].河北中醫藥學報,2021,36(6):34-36,45.
[12]唐永,羅曉云,黃松.針灸聯合血府逐瘀膠囊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世界中醫藥,2019,14(3):736-739,744
[13]陳品英,王文智,劉建魁.血管再通方定向植入對壞疽型I、Ⅱ、級恢復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38例的療效觀察.時珍國醫國藥,2021,32(5):1152-1153.
[14]何飛,呂延偉,李大勇,等.清熱涼血化瘀法配合外用熏蒸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氧化應激及t-PA影響.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0(2):118-121.
[15]李小飛,許彥來.陽和湯合附子湯聯合牽引治療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西部中醫藥,2024,37(8):107-110.
[16]穆玉晶,汪唐順,馮雪,等.紫草陽和湯外治聯合激素治療腫塊期肉芽腫性乳腺炎的臨床療效及對細胞焦亡蛋白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23,29(22):1703-1709,1717.
[17]白海峰,姚洪霞,孟嬌,等.陽和湯治療創傷性骨髓炎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7):88-91.
[18]馮萬立,衛建民,王自立,等.陽和湯合補陽還五湯聯合經皮脊柱內鏡下結核病灶清除術治療陽虛痰凝型脊柱結核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24):3456-3459.
[19]夏雪,沈霖,凌家艷,等.加味陽和湯治療寒濕痹阻型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24,32(3):55-58.
[20]徐旭,張麗麗,馬紅梅,等.溫針灸聯合加味陽和湯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5):89-92.
收稿日期:2024-09-24;修回日期:2024-10-24編輯/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