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再分配對農村低收入家庭增收的累積效應分析

2025-08-13 00:00:00黃娟娟郭春娜鄭云辰
重慶社會科學 2025年6期
關鍵詞:低收入補貼家庭

基金一般項目“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生產綠色轉型的作用機制與路徑優化研究”(23BJY169);山東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黃河三角洲生態補償多主體協同路徑研究”(22CGLJ38)。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86(2025)006-0118-014

[DOI編碼]10.19631/j.cnki.css.2025.006.008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就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工作進行部署,體現出黨在新時期對農村低收入家庭生產生活水平改善的不斷努力。低收入家庭脫離貧困的過程中,再分配政策中的低保補貼是幫扶的政策之一,它是政府對滿足一定條件的低收入家庭的一項現金補貼制度,是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制度從2003年開始試點實施,2007年,明確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是:“通過在全國范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作者簡介:黃娟娟,山東政法學院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經濟量化統計分析;郭春娜(通信作者),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鄭云辰,山東政法學院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生態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范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①\"農村低保現金補貼的申請、審核和審批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補貼發放之前需要確定是否符合低保戶的條件,只有符合當地低保條件的農村家庭才可以成為低保戶,以此保證補貼的精準發放。當然,低保戶一直是動態調整而且分檔的,不同的檔對應不同的補貼數額?;鶎余l鎮政府一般會制定低保調整的“明白紙”,實行應保盡保、應退盡退②。

隨著低保制度的不斷完善與升級,滿足條件的低收入家庭領取的補助金額逐年上升。截至2024 年底,中國共有農村低保對象3361.6萬人,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標準 593.9元/人·月③。滿足條件的低收人家庭領取的補助金額每個省的標準不同,但是各省每年都有所增長。文中關注的省的標準在2021年最高檔達到每人每年5000多元,最低檔1000多元。這項政策是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也是農村低收人人口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的具體實踐,這些累積的生計資本也成為防止返貧致貧的先期積累。本研究從低收入家庭的收人增加效應和心理效應對低?,F金補貼的累積效應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證探討。

一、文獻綜述

在不同階段,出于各種原因,總有一部分人無法獲得充足的資源來維持在特定歷史或地理條件下的最低生活狀態[1。比如不可抗的意外災難,2021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使全球近1.2億人口重新陷入貧困,婦幼老殘及難民等最弱勢群體首先被波及。而且隨著生產的發展,需求也會相應變化。農村低收入家庭擺脫貧困的過程中,接受各種形式的“福利\"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各種反貧困政策的激勵作用,實現較高脫貧程度,是很多國家學者一直關注的問題。

保障和改善低收人家庭的生產生活,需要夯實社會救助制度基礎。邁特里什(Maitreesh)把各種反貧困政策分為三大類:使貧困人口能夠更多地進入市場的政策,改善貧困人口獲得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政策,以及具有明確再分配性質的政策[2]。再分配政策的范圍非常寬廣,包括國家直接和間接轉移支出。邁特里什和卡爾提克(MaitreeshandKarthik)認為無條件的普遍收入轉移是反貧困政策的工具,也是提高生產力和實現發展目標的工具[3]。德雷茲與凱拉(Dreze andKhera)討論印度的學?;锸场和S?、就業保障、食品補貼和社會保障養老金等五個項目的社會保障計劃解決貧困問題[4]。社會福利轉移多寡依賴國家的財富水平和發展程度。從國際反貧困到國內實現共同富裕,吳磊和唐書清研究發現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密切銜接[5],要加強中國社會救助統籌整合,建立統籌城鄉、覆蓋全國、分層分類、精準施策的社會救助制度[6-8]。在相對貧困階段繼續瞄準農村低收入家庭,加大社會保障和救助力度,促進他們實現收人長期持續增長[9]。

也有學者認為再分配政策不能夠減少貧困差距,實現共富。再分配可以直接增加家庭的收入,但可能會影響家庭成員減少其他能動性的增收渠道,從而對家庭未來的收入增加帶來不利因素[10-1]。需要依據貧困原因實施幫扶政策,喬伊斯和齊利亞克(Joyce and Ziliak)比較了英國和美國的貧困情況,英國的成年人從事有償工作的家庭在貧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穩步上升,美國比例保持穩定,英國的反貧困重點放在有工作的家庭的困境上,而美國的反貧困重點則放在低技能人群的勞動力參與上[12]。中國實施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的幫扶政策①。低保補貼是兜底保障,直接增加農村低收入家庭的現金收入?;诖?,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2:低保補貼通過兜底促進低收人家庭共建共享。

低保補貼以家庭為單位,補貼額度對家庭的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義。按相應年份的價格水平,建檔立卡的農村低收入家庭2019年的國家脫貧標準是每人每年的可支配收入達到3218元,各省市縣的標準會有相應的提高。2019年L市的標準超過4000元,對應于當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557元,低收人家庭的脫貧標準和普通家庭消費水平相比有差距。2019年實際平均收入達到6302元,和消費支出相比差距大幅縮小。韓華為和高琴從物質福祉、關系福祉和主觀福祉三個層面評估低保制度對補貼家庭的影響,發現補貼家庭的物質福祉得到了明顯改善[13],低保能夠提高家庭整體的消費水平[14]。故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3:低保補貼有助于低收入家庭趕上普通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

低保制度對低收入家庭動態影響研究能準確反映增收效果,進而對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更為科學有效[15]。宋揚和程澤睿提出將低保捆綁的其他社會救助全部或部分轉移至其他低收入群體,縮小低收入群體內部的收入差距,提升社會救助的有效性[16]。低保家庭存在的“隱性福利\"對低?!皯已滦猏"具有較大的影響[17]。孫伯馳等從貧困脆弱性視角切入,檢驗農村低保制度的減貧效應[18]。相比而言,本研究的邊際貢獻點在于:一是研究對象為建檔立卡的農村低收人家庭的低保戶和非低保戶,控制其他變量,深化對低保捆綁的認識,分析低保補貼對低收人家庭的獲得感影響。二是利用2017—2021年的低收人家庭數據,可以考察低收入家庭在脫貧過程和脫貧后的收入情況和相對脫貧程度,對低保補貼的跨期動態影響有較深刻的認識。三是關注最后脫貧的低收人家庭。這些家庭由于自身的原因,脫貧比較困難,分析低保對于他們的生產生活水平的更深影響。四是提出相對脫貧程度,比較低收人家庭和普通農村家庭的情況,對兩者的差距進行分析。針對實證檢驗結果背后的深層次作用機理,從收入效應和心理效應進一步分析低收入家庭的生產生活水平在低保補貼下的可持續性改善程度。

二、再分配政策的低保補貼對低收入家庭發展的必要性

再分配政策中的低保補貼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低收入家庭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一)低保補貼是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的一部分

由于發展狀況的不均衡性,低收入家庭面臨著持續增收乏力、致富能力較弱、實現共富存在較大差距等方面的現實挑戰。為此需要夯實防止滑入貧困的兜底保障根基、拓寬低收入群體的多元增收致富渠道、著力提升低收入群體的增收致富能力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縮小共富差距等方面著手實現低收人家庭的共同富裕。實踐中低收入家庭的收人以家庭戶主的銀行流水統計為準,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圖1)。

圖1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來源

其中,低保補貼是轉移性收人的一部分。農村低收入家庭在應對抵御自然災害、重大疾病和突發事件時,會導致有些家庭返貧。需要兜底保障,還要培養家庭成員改變現狀的能力,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水平。要尋求有效方法,幫扶政策要具有內在關聯和連貫一致性,激發這些家庭的內生共富動力,表現在長期可持續的收入實現。五年的精準扶貧為農村的低收入家庭增加了生計資本,為貧困村增加了集體資產,成為相對貧困時期重要的發展基礎,再與其他救助政策有機銜接配合,對相對貧困時期的共富具有重要意義。類比中國災害救助的政策供給和演進,從直接賑災救助,到以工代賑、生產自救。早在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生產自救,節約度荒,以工代賑,并輔之以必要的救濟\"的救災方針;又適時地提出“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為主,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①。到了1983年,救災政策和工作思路又演進為“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強調群眾自救。后來,又逐步完善了救災工作分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機制,延續至今[19]。在2020—2022的三年抗疫特殊時期,也充分體現和發展了這一政策精神原則。從國際上減貧的做法和經驗來看,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體系,實施開發貧困地區的區域援助發展政策,吸引民間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等[10.20]。這為本文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政策措施。

(二)低保補貼是激發低收入家庭致富內生動力的源泉之一

低保補貼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工具,與低收入家庭內生發展動力的關系存在一定的辯證性。實踐中發現低保制度通過基礎保障間接激發低收入家庭發展活力。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對人自身價值實現的天性進行了探討:除了極少數完全失能的特殊人群,絕大部分人都有創造(剩余)價值的愿望和能力[21]。問題在于如何強化低收入人群的主體意識,調動和發揮其主動性,需要探索農村低保政策更深一層的效應和意義。生產生活雖仍會有波動起伏,但由于有了低保補貼的保障,不用擔心發生陷人或者重返貧困的局面,生活有了保障和底氣,創業和增收的成功率就會高一些,進而又會增添信心,激發智慧、勇氣和辦法,形成良性的自強—致富的循環生態,從而增強家庭的發展韌性[22]。從實際情況發現,有部分家庭經過低保補貼滿足基本生活情況后,依靠其他幫扶措施,成功實現脫貧甚至致富,所以低保補貼也是激發低收入家庭致富內生動力的源泉之一。

三、數據的描述性分析和實證研究設計

文章的研究對象是防止返貧致貧的農村低收入家庭,通過數據分析家庭的平均發展情況。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自S省國家扶貧系統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包括四個縣的6個街道(鄉鎮)的189個村,共23382戶,涉及42124人。數據時間跨越2017—2021年,包括精準扶貧整個階段和相對貧困階段第一年。從時間和區域來看,數據具有動態性、代表性。根據實際情況,數據的統計周期是從當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0日。數據內容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人口數、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等)、是否享受低保補貼、家庭人均收人、低保收入、新農保收入,家庭所處的村、鄉鎮的外部環境(所在地的人均消費支出)等基本情況。

模型的結果變量有兩個,一個是低收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來自圖1所示四個方面收入之和;另一個是相對脫貧程度,消除絕對貧困轉向減緩相對貧困[23]階段,需要進行低收入家庭和普通農村家庭的收人差距的量化。相對脫貧程度的取值為0和1,如果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同年農村居民的年人均消費,說明收入達到或者超過普通農村居民的消費情況,脫貧情況良好,相對脫貧程度為1,否則為0。在5年的數據樣本中, 20.6% 的低收入家庭的相對脫貧程度為1(2017年的相對脫貧程度較低)(表1)。

從表1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平均值達到了6706元,高于2016年的貧困標準線2952元,表明經過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實施,這些家庭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年人均收人最高達到123240.9萬元,說明有些低收入家庭經過努力,收入達到了較高水平,順利脫貧致富。數據樣本中, 44.8% 家庭得到低保的財政轉移支付現金幫扶。家庭的人口規模在1.8人,平均年齡為69.45歲, 68% 的戶主為男性,年齡大、獨居是這些低收入家庭成員比較常見的生活狀態。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平均在3年左右的水平。 76% 及以上的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有問題,慢性病占到一半以上,患有大病占到 4% ,由此可見,醫療支出是這些低收人家庭支出的一個主要方面。2020年最后脫貧的低收人家庭,2021年依然享受各項政策幫扶,被稱為享受政策脫貧戶,也是重點監測戶。這些家庭的脫貧穩固程度不夠,在共同富裕的要求下需要繼續扶持鞏固。這些家庭加上2021年動態調整進入的低收入家庭其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

表12017一2021年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特征

表22020—2021年的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特征

通過和表1比較,家庭的人均收入平均值進一步提高,領取低保補貼的家庭達到 70.6% 0家庭人口規模減少到1.71人,女性戶主比例增加,戶主年齡增加到72.34歲,比全樣本提高了4個百分點,受教育程度更低,健康狀況總體也變差,有 87% 的家庭成員都有疾病。這些低收入家庭的內生共同富裕能力相對較弱。2017—2020 年間,經過政策幫扶,有內生脫貧能力的家庭逐漸摘掉貧窮的帽子,趕上甚至超過普通農村家庭。2020年和2021年這些家庭雖然收人達到脫貧標準,依然需要再分配效應的幫扶政策支持才能不返貧,但這部分家庭數量非常少。領取低保補貼的低收入家庭在5年中的比例如圖2所示:

2017一2019年,低保領取家庭的數量比較穩定,比例在 30%~40% ;2020年有 70% 的低收人家庭收人中包括了低保現金補貼。在2020年完成精準脫貧任務時,比例增加,但是低保領取家庭的絕對數量大幅減少,且覆蓋面更加廣泛。

(二)模型構建

從表1和表2的數據能夠直觀看出,低保補貼的廣泛性。得到補貼會比沒有得到補貼對家庭收入的影響會有多大差別呢?這正是政策效應評估的目的。低收入家庭是否成為再分配政策支付的目標家庭是一個隨機行為或隨機的分配結果,但是在實際中,低收人家庭個體家庭特征、所在村整體發展狀況都會影響到是否得到低保補貼收入。因此,是否得到低保補貼收入并非純粹的外生變量,而是一個內生虛擬變量,采用PSM方法對這種選擇偏差加以修正[24]。

圖2低保領取家庭占農村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首先,根據傾向得分匹配法的步驟,第一步是計算低收入家庭個體影響低保補貼的傾向性得分,運用參數估計或者非參數估計,一般采用Logit 模型來計算傾向性得分[25-26]:

用邏輯分布(logisticdistribution)的累積分布函數, P(xi)=P(Di=1∣xi)=F(xi,β)=A(xiβ)= (1)

其中, P(xi) 為第i個低收人家庭得到低保補貼的條件概率; Di=1 表示低收人家庭得到低保補貼; Di=0 表示低收入家庭未得到低保補貼: 為待估系數: xi 表示可觀測到的低收人家庭特征(協變量)包括低收入家庭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家庭人口數、所在鎮(鄉)情況等。將Logit 模型獲得的概率預測值作為低收入家庭個體影響低保補貼的傾向性得分。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根據模型回歸結果,探究低保補貼是否獲得對農村低收人家庭增收的影響。

(一)PSM實證結果分析

借鑒陳強[30]的方法,使用Logit模型獲得傾向性得分值。低收入家庭在低保補貼決策的logit模型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

低收入家庭的特征變量,對低保補貼決策的影響在統計上都具有 1% 的顯著性影響。其中,健康狀況、家庭人口數對決策影響為正,低保補貼決策更傾向于健康狀況不佳、家庭人口偏多的家庭。年齡的影響為負,但影響程度很小。戶主的性別和受教育程度對決策有負向影響,表明低收入家庭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收入,低保補貼決策就會考慮減少給予的可能性。

為確保匹配質量,在獲得低收入家庭低保補貼的傾向得分之后,對其匹配的共同支撐區域進行分析。即進入共同支撐集的觀測值必須位于如下區間內:

[max(pminu,pmint),min(pmaxu,pmaxt)]

表3低收入家庭在低保補貼決策的logit模型估計結果

其中 pminu 是控制組傾向得分的最小值, pmaxu 是控制組傾向得分的最大值; pmint 是處理組傾向得分的最小值, pmaxu 是處理組傾向得分的最大值。圖3是低收入家庭傾向得分匹配前后的密度函數圖,很顯然,和匹配前概率分布比較,經過匹配后,得到低保補貼的低收入家庭和控制組低收入家庭的傾向得分區間具有基本一致的重疊,這表明匹配效果較好,大多數觀察值在共同取值范圍內,滿足傾向性得分匹配法所需要的平衡條件。

圖3傾向得分匹配前后的密度函數

表4是平衡性檢驗結果圖,可以看出,各種匹配方法顯著降低了處理組和控制組間協變量分布的差異,從而樣本選擇偏誤較大降低,傾向得分估計和樣本匹配有效。

根據傾向性得分匹配后,處理組的平均處理效應(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用下面公式表示如下:

ATT=E{E[yii|Di=1,P(xi)]-E[yi0|Di=0,P(xi)]|Di=1}

其中, Di 為處理變量,意義如上所述; y1i 表示第 i 個個體在領取到低保補貼的收入; yi0 表示第 χi 個低收入家庭在領取到低保補貼如果沒有領取到低保補貼的收入水平。傾向得分匹配法有很多種,給出最小近鄰匹配法(Nearest NeighborMatching)、半徑匹配法(RadiusMatching)和核匹配法(KernelMatching)、樣條匹配估計的估計結果。

表4傾向得分匹配前后協變量平衡性檢驗結果

表5給出了這四種傾向得分匹配法下的收入效應估計結果。四種匹配方法的平均處理效應結果相差不大,低收人家庭領取到低保補貼比沒有領取到低保補貼的收人要高出 14% ,而且都具有 1% 的顯著性水平,顯示出農村低保政策的民生保障功能,對低收入家庭增收的重要作用。

表5基于傾向性得分匹配法的ATT估計結果

把結果變量換成相對脫貧程度,和普通農村家庭的消費相比較,估計結果為表6。從三種匹配方法看出領取到低保補貼對低收入家庭的相對脫貧程度帶來0.098的正向脫貧概率影響,增強脫貧穩固程度,因此低?,F金補貼可以減少貧困的發生,給低收人家庭帶來可持續性的改善效應。

表6基于傾向性得分匹配法的ATT估計結果

下面采用雙重差分傾向得分匹配(PSM-DID)過濾掉不可觀測因素的作用。

(三)PSM-DID計算結果分析

在低收入家庭共同富裕的獲得感中,收人的增加不僅受到低保補貼的影響,即依可測變量選擇,也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即依不可測變量選擇。因此,使用雙重差分傾向得分匹配(PSM-DID)控制不可觀測但不隨時間變化的組間差異,由赫克曼(Heckman)所提出[27-28]。對兩期數據,記實驗前的時期為 t ,實驗后的時期為 χt ,在時期 t ,實驗還未發生,所有個體的潛在結果均記為 ya ,在時期 χt ,實驗已經發生,故可能有兩種潛在結果,分別記為 y1t (如果參與實驗即領取到低保補貼)與yot (如果未參與實驗即沒有領取到低保補貼)。假定:

E(yot-y0t|x,D=1)=E(yot-y0t|x,D=0)

假定成立,則可一致地估計 ATT

其中, SP 為共同取值范圍的集合, I1={i:Di=1},I0={i:Di=0},N1 為集體 I1∩Sp 所包含的處理組個體數,而 ω(i,j) 為對應于配對 (i,j) 的權重,通過核匹配的方法來確定。

通過圖2可知,2017年到2019年的每年低保補貼領取的家庭占所有低收入家庭的比例為30%~40% ,2020年和2021年比例都到 70% 。為基于PSM-DID框架估計低保再分配補貼對最后脫貧的低收入家庭的獲得感,設定2019年為初始年,代表精準扶貧時期的情況,有2477戶;2021年為實驗年,相對貧困時期的開局之年,也是共同富裕的實踐開展年,有1428戶,兩年共計6280人。處理組為2019年的非低保領取家庭而2021年為低保領取家庭,共有826戶,控制組為2019年和2021年的非低保領取家庭,共有3079戶。

從表7估計結果看,領取到低保補貼對收人增加的效果是 29.8% ,比表5的結果影響程度更大。說明排除了不可測因素的影響后,低保補貼對最后脫貧的低收人家庭的獲得感增加了。進一步把結果變量變為相對脫貧程度,估計結果如表8所示:

表7低保補貼雙重差分傾向得分匹配回歸結果

2020年脫貧的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加的內生能力相對較弱,所以通過再分配領取到低保補貼帶來了0.45的正向脫貧概率影響。這些低收入家庭要達到一般農村家庭的消費水平,低保補貼的按時發放非常重要。

五、穩健性檢驗

為驗證模型結果的可靠性,進行穩健性檢驗。

(一)組群的異質性分析

戶主作為家庭的決策者,其自身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家庭的生產生活水平。在低保確定中往往會考慮到低收入家庭的戶主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等個性特征。因此,本研究根據實地調研情況對戶主的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進行分組,為今后共同富裕中繼續實施低保的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限于篇幅,此處僅用核匹配的PSM匹配結果來分析組群差異對農村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影響。

表9中的回歸結果顯示,在組群效應中,男性戶主和女性戶主的ATT值都在 1% 的統計水平上正向顯著影響,對女性戶主的獲得感明顯更高。在戶主的受教育水平層面,戶主文化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有 1% 的顯著性水平影響低保政策對低收人家庭的獲得感,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影響較小,且只有 10% 的顯著性水平。受教育程度高的低收入家庭領取到低保的可能性減少。戶主年齡在60歲以上的低收入家庭,在 1% 的水平上正向顯著影響低保領取的獲得感。小于60歲時,影響為負,且都不顯著??傮w上來看,戶主年齡在60歲以上的組群占低收入家庭的比例較大,他們成為低保補貼的主要領取群體。

表9分組回歸的ATT估計結果

(二)協變量分布檢驗

需要驗證PSM-DID在對應這個數據集使用的可行性,對協變量在控制組和處理組中的分布進行察看。由表10可知,進行匹配后,主要的協變量的均值在處理組和控制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從而適用PSM-DID。

六、結論和建議

農村低保補貼作為一項再分配政策,是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部分。在共同富裕時期具有財富創造、分配協調配套的作用[29],為農村的低收入家庭帶來獲得感,提高消費水平。文中的數據是基層鄉鎮統計的建檔立卡的低收人家庭,這些家庭的貧困程度比一般農村家庭更重,低保補貼給這些家庭帶來的獲得感更強,包括收入效應和心理效應。有一項穩定收入來源,心理上會有很好的面對困難的底氣。從模型的回歸結果來看,領取到補貼的家庭對收入增加有 14% 的正向效應,剔除不可觀測量的影響,增加效應更加明顯,達到 29.8% ,說明最后脫貧的低收入家庭對低保補貼的依賴程度更高。改變結果變量,再分配效應的低保補貼對減貧和縮小貧富差距顯示出較大程度的正向效應。低保補貼確實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收人,降低貧困率。

表10低收入家庭的協變量在控制組和處理組的分布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時期,低保是一項再分配政策,需要配合其他政策一起發力,減少低保補貼對增收的影響程度。有的村委會組織搭建鄉村精英微信群等數字化溝通平臺,為鄉村精英群體參與鄉村治理和社會建設提供有效渠道,動員在村和不在村的鄉村精英群體為村莊發展建設建言獻策、捐款捐物。一方面,提高了村莊的發展水平,有助于村集體更好地幫扶低收入家庭;另一方面,直接的捐獻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調研村莊的精英在節日期間經常為老年群體送上重要生活物資,政府應給予大力鼓勵,形成良好的風土民情。因此國家幫助、社會扶持和低收入家庭自身的努力是鞏固脫貧成果的常態機制。

完善再分配政策的農村低保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農村低保補貼標準。隨著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標準的逐漸提高,收入來源的標準和增收的渠道方面需要挖掘潛力,統計調研地區2024年的家庭年人均收人是8500元。低保補貼從兩方面下功夫:一是繼續精準識別出低保政策的目標家庭,完善動態調整機制,保證補貼到真正需要的低收入家庭,這也是低保動態調整的目的;二是建立低保補貼穩定增長的機制。

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強化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人人口的開發式幫扶。低收人家庭中的部分低保家庭穩固增收后,持續在技術、融資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進行創業和創新實現內生致富,徹底摘掉“落后帽子”。

低保政策要和其他措施緊密銜接,統籌推進。比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較大范圍的低收入家庭。再分配和初次分配作為基礎,更大限度地發揮第三次分配的文化、制度和主體三個層面的示范、刺激和眾創效應來保證目標低收人家庭能夠趕上一般家庭的消費水平,從而有助于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參考文獻

[1]吳高輝.世界貧困史視野下中國扶貧實踐的研究價值、全球意義與創新內涵——評《西南地區扶貧實踐研究》[J].中國公共政策評論,2024(1):233-238.

[2]MAITREESH GHATAK.Theories of Poverty Traps and Anti-Poverty Policies[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UIJ(∠y): I1-10J.

[3]MAITREESH GHATAK, KARTHIK MURALIDHARAN. An Inclusive Growth Dividend: Reframing the Role ofIncomeTransfersin India'sAnti-Poverty Strategy[J].Working Paper SeriesNo.WPS-90.

[4]DREZEJ, KHERA R. Recent Social Security Initiatives in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2O17(O): 555-572.

[5]吳磊,唐書清.新時代第三次分配推動共同富裕的傳導機制——基于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考察[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1):127-139,207.

[6]楊立雄.中國社會救助統籌整合研究[J].社會政策研究,2024(1):102-112,135.

[7]王小林.以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度推進人口高質量發展[J].中國人口科學,2024(1):13-17.

[8]LE-RONG Y,XIAO-YUN L.The effcts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n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ruralpoverty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21(4): 1060-1067.

[9]李實.多措并舉促進農民收入增長[J/OL].中國農村經濟,2024(1):9-11.[2025-04-11].http://gfagz304790044ec44369sncf9fno6qbb960kp.fzfy.oca.swupl.edu.cn/10.20077/j.cnki.11-1262/f.2024.01.014.

[10]MAITRAP,RAYR.The effect of transfersonhousehold expenditure patternsand poverty in South Afric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3(1): 23-49.

[11]SAHN D E,ALDERMAN H.The Effct of Food Subsidies on Labor Supply in Sri Lanka[J].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6(1): 125-145.

[12]JOYCER, ZILIAK JP.Relative Poverty 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1979-2017[J].Fiscal Studies,2019(4): 485-518.

[13]韓華為,高琴.中國農村低保政策效果評估——研究述評與展望[J].勞動經濟研究,2020(1):111-135.

[14]陳典,鄭曉冬,方向明.農村低保對貧困家庭消費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22(5):108-125,128.

[15]杜志雄,王瑜.兜底保障體系銜接轉型的關鍵挑戰與戰略舉措[J].改革,2023(11):117-127.

[16]宋揚,程澤睿.“提低”目標下農村低保制度的捆綁效應與優化路徑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24(3):22-41.

[17]郭忠興.從相鄰到反轉:低保“懸崖效應\"及其形成機制探究[J].社會保障評論,2023(1):119-132.

[18]孫伯馳,段志民.農村低保制度的減貧效果——基于貧困脆弱性視角的實證分析[J].財政研究,2020(2):113-128.

[19]羅楚亮,梁曉慧.農村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與共同富裕[J].金融經濟學研究,2022(1):61-72.

[20]李實,李玉青,李慶海.從絕對貧困到相對貧困:中國農村貧困的動態演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30-42,189.

[21]羅楚亮,李實,岳希明.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變動分析(2013—2018)[J].中國社會科學,2021(1):33-54,204-205.

[22]李晗,陸遷.無條件現金轉移支付與家庭發展韌性——來自中國低保政策的經驗證據[J].中國農村經濟,2022(10):82-101.

[23]王曉毅.2020精準扶貧的三大任務與三個轉變[J].人民論壇,2020(2):19-21.

[24]ROSENBAUMPR,RUBIN D B.The central role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effects[J]. Biometrika,1983(1): 41-55.

[25]RAJEEV H,DEHEJIA,SADEK WAHBA.Propensity Score-Matching Methods for Nonexperimental CausalStudi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1):151-161.

[26]BECKER SO,ICHINO A.Estimationof Average Treatment Efects Basedon Propensity Scores[J].The StataJournal, 2002(4): 358-377.

[27]HECKMANJJ,ICHIMURA H,TODD PE.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Evidencefrom Evaluating a Job Training Programm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4): 605-654.

[28]HECKMANJJ,ICHIMURA H,TODDPE.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J].Th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8(2):261-294.

[29]李鵬,張奇林.面向共同富裕的社會保障演進:邏輯動因、實踐要義與政策因應[J].當代經濟管理,2024(2):16-27.

[30]陳強.高級計量經濟學及Stata應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An analysis of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redistribution on the income increase of rural low-income households

Huang Juanjuan1 Guo Chunna2 Zheng Yunchen1 (1.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Jinan, Shandong 25o014;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I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The stable distribution of cash subsidies through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plays a crucial safeguarding role in the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for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This study utilizes data from 23,0o0 registered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between 2017 and 2021, taking the subsistence alowance subsidy under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as an example,and applies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method and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ffrence in Differences (PSM-DID)method to analyze the cumulative income-increasing efects of redistribution on these households.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low-income households receiving subsidies experience a 14% (2 greater income-increasing effect compared to those not receiving subsidies.After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unobservable factors,the effect becomes even more pronounced, reaching 29.8% . This indicates that households that ultimately escape poverty rely more heavily on subsistence allowances, and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subsidies exhibits significant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among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s a relative poverty variable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stable income subsidies narrow the gap between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and ordinary rural households.By interpreting the effects of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based on the initial endowments of low-income rural households during periods of relative poverty,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design of policies aimed at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

Key Words: Rural low-Income Families; Redistribution; Dibao Subsidy; Support Policy (責任編輯:易曉艷)

猜你喜歡
低收入補貼家庭
家庭會議是讓家井然有序的魔法棒
父母必讀(2025年8期)2025-08-26 00:00:00
數字金融支持農村低收入群體財富積累的機制與路徑
海南金融(2025年6期)2025-08-24 00:00:00
“防返貧” 醫療保障長效機制的構建
“聯大帶小”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的實踐與思考
育兒補貼政策傳遞哪些信號
中辦國辦印發《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育兒補貼“含金量”有多高
科學導報(2025年52期)2025-08-09 00:00:00
育兒補貼落地
財經(2025年16期)2025-08-07 00:00:00
淺談“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價值與對策
過渡期后農村低收入群體新內生動力機制培育
政府研發補貼、研發風險與企業協同創新
經濟學報(2025年2期)2025-07-28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9cao视频精品|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亚洲五月激情网| 成人国产免费| 久久毛片网| 四虎AV麻豆|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福利大秀91| 亚洲人妖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性视频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欧美午夜| 色综合激情网| 欧美综合激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二区|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品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91麻豆国产视频| 日本午夜三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国产精品理论片|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免费激情网址|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级毛片| 精品欧美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丁香综合在线|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精品三级网站|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在线无码私拍|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夜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www| 亚洲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日本a∨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色网站| 欧美国产中文|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