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不斷發展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及規模不斷擴大,使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并購重組是企業擴大規模,實現資源共享,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措施。本文通過分析并購重組中的財務風險特征及風險管控的重要性,重點梳理并購重組中的各項財務風險,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高企業并購成功率。
關鍵詞: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3.038
1 引言
并購重組是企業在現有發展規?;A上的擴張行為,通過并購重組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多資源,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同時也是企業在當前發展領域向其他領域擴張的有效措施,幫助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但實際上,并購重組中存在較多財務風險,一旦風險發生,給企業并購重組帶來較大影響,甚至會導致并購失敗,因此企業在并購重組中強化財務風險管控尤為重要。
2 企業并購重組中財務風險特征
2.1 復雜性
企業并購重組過程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造成財務風險的因素較多,財務風險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一旦其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引發財務風險。因此企業在并購重組中要充分分析目標企業實際財務情況,全面掌握各項財務風險,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2.2 動態性
企業并購重組中造成財務風險的因素較多,且隨著并購進展不斷變化,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影響也不斷變化,因此,企業在財務風險控制時應當采用更加靈活的措施[1]。
3 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性
3.1 保障并購活動順利完成
并購重組中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對并購順利完成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通過對財務風險的造成因素進行全面分析,掌握風險性質,并分析預測風險發生的概率及給企業帶來的危害,制訂風險管理計劃,將風險管理計劃與企業戰略融合,在實施并購戰略過程中落實風險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障融資支付活動順利開展,推動并購重組順利完成。
3.2 提高企業并購效益
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財務風險貫穿整個流程,一旦財務風險發生,給并購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增加并購的不確定性。加強財務風險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財務風險,能將財務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減少并購重組中的阻礙,提高企業并購效益,達成并購目標。
3.3 防范財務風險帶來其他影響
并購重組中財務風險并非單一存在,與其他風險都會產生一定聯動性,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實現全局控制,有效降低財務風險的危險性,減少財務風險引發并購中各種連鎖反應是并購重組中財務風險管控的關鍵,也是保障并購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措施。
4 企業并購重組中財務風險類型及成因
4.1 價值評估風險
企業并購重組中的核心環節是對目標企業進行估值,但在具體估值過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并購雙方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價值評估風險。價值評估風險不僅會使企業花費更高的成本收購目標企業,還會給并購后企業帶來過高負債,影響并購后企業健康發展。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會對目標企業整體發展狀況、財務情況及發展趨勢等進行全面調研和分析,并基于全面收集的信息對目標企業估值。但實踐中,一些企業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對目標企業估值不準確,導致企業實際并購過程中出現估值偏差,增加財務風險。若是目標企業在整個并購過程中故意瞞報信息,在財報中粉飾,會給并購企業帶來影響,導致評估不全面、不準確[2]。同時,一般情況下并購企業會選擇第三方機構對目標企業進行盡調,但一些企業不重視對第三方機構的監管,則可能出現一些違規現象,導致企業價值評估不準確。估值不準確一般有以下兩種結果,第一,估值過高,需要企業花費更高成本進行收購,在并購完成后目標企業并不能為企業帶來足以匹配并購價值的效益,容易影響企業并購后資金鏈的穩定性。第二,估值過低,則會造成企業并購失敗,并購前期投入的資金、時間等成本都被浪費,給企業帶來一定損失。
4.2 融資支付風險
融資支付風險分為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融資風險主要是在融資過程中選擇不合理的融資方式及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等造成的風險,支付風險是企業在并購中采用不同的支付手段導致支付結構失衡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融資支付風險一旦發生,不僅會影響企業資本結構安全,甚至還會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并購失敗等結果。造成融資風險的主要因素是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預算不合理、融資結構失衡等。部分企業在融資活動中只采用單一的銀行貸款模式,容易受到貸款時間及銀行政策影響。一些企業在并購過程中融資預算沒有與并購重組活動充分結合,容易出現資金籌資不足而影響并購支付的問題,給企業帶來一定風險。一些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盡管企業已經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方式,但由于企業本身內部資金不足,導致企業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較大,一旦外部市場惡化,企業將面臨無法按期還款的風險。造成支付風險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在并購支付中選擇的方式不合理,導致支付結構不科學,當前常用的支付手段有現金支付、股權支付、債權支付等,一些企業選擇單一的現金支付方式導致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甚至會影響按期支付,影響并購順利完成。
4.3 財務整合風險
企業并購重組后期存在一定財務整合風險,財務整合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之間存在一定文化差異,雙方溝通不協調,容易發生矛盾沖突,導致雙方企業各項資源并未得到完全整合,引發財務風險。部分企業不重視財務整合,在并購后期對雙方財務整合不足,導致雙方企業在并購后無法實現經營管理模式、財務管理體系及內控制度等多方面的有效融合,容易發生各項財務風險。例如,企業在并購完成后財務管理模式、方法及流程等都存在差異,但企業不重視財務整合,只采用并購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使并購后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難度較大,管理成本較高,容易發生財務風險,不利于并購后企業健康發展。
4.4 外部環境風險
外部環境風險是指企業在并購重組中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從而增加企業財務風險,影響并購后活動順利完成。由于外部環境存在較大的變化性,企業在并購重組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呈現不確定性。常見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環境因素有政策環境變化、人才環境變化、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等,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不確定性,造成財務風險,影響并購順利完成[3]。例如,企業并購中受到銀行利率變化影響,使整個并購重組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導致企業融資不足,對后續并購支付造成阻礙,最終影響企業并購成功率。
4.5 企業稅務風險
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一旦目標企業沒有履行納稅義務,且并購企業對此信息不了解,則會造成并購后企業需要補繳稅費,給企業帶來一定風險。同時,部分企業以資產、股權等模式并購時,目標企業損益會對并購企業產生影響,一旦目標企業之前沒有按照要求繳稅,則會減少并購企業損益。此外,部分企業在并購之前沒有對目標企業實際稅務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一旦目標企業存在應繳未繳的涉稅事項,則會需要并購企業花費更高的成本進行收購,給企業收購帶來影響。因此,目標企業稅務問題也是企業并購過程中應當重點調查分析的項目。
5 企業并購重組中財務風險管控措施
5.1 完善價值評估,避免信息的不對稱
企業在并購重組之前應當對目標企業進行全面調研,掌握目標企業具體的經營、財務、負債等情況,明確目標企業的發展前景,從而準確評估目標企業價值,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一方面,企業要做好盡職調查,在并購前制定明確的并購戰略目標,為后續并購工作開展提供指導,同時,企業聘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開展盡職調查工作,并且組織專業的團隊全程參與其中,幫助企業準確獲取目標企業的財務情況及盈利情況等信息,為并購工作提供重要依據。企業通過盡職調查掌握目標企業實際情況,對其財報、稅務情況、合同等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目標企業存在的潛在風險,結合目標企業的內控情況,充分總結和評估目標企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并購決策提供重要依據[4];另一方面,采用合理的評估方式,價值評估過程中除了要充分掌握目標企業的具體情況,分析其中風險外,還應當選擇合適的評估方式,對目標企業科學評估。企業要充分考慮目標企業的行業環境及經營狀況等因素,采取有效的評估方式,保障評估結果真實準確。現階段常用的評估方式有收益法、市場法、資產法等多種方式,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評估方式,確保對目標企業的價值準確評估,幫助企業更好地發現目標企業的潛在風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促使并購活動順利完成。此外,企業在并購中加強業財融合,通過對項目的了解,掌握目標企業的情況。企業在項目開展中加強并購雙方溝通和融合,能及時發現并購重組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購中的風險,采取有效措施,并針對項目形成可行性報告,為項目決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據。例如,房地產企業在并購重組中通過組建項目組,充分了解項目情況,對項目建設情況,以及目標企業股東情況等進行全面分析,做好對項目及目標企業、股東等的全面盡調,從法律、財稅、設計、規劃、報批報建等各方面對并購標的進行了解,甚至需要了解標的已經產生的供應商和業主,分析其中存在的風險,考慮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并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
5.2 優化融資結構,采用多種支付方式
融資支付風險的有效控制需要企業充分分析并購雙方企業的具體財務狀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改善融資結構,并通過與目標企業協商,采取科學有效的支付方式,減少企業支付問題。一方面,在融資活動中,企業要重視融資渠道的拓展,采取科學的融資方式,有效減少并購風險。同時,企業要對現有融資結構改進,盡量控制財務杠桿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例如,在融資方式選擇時,可以選擇股權融資、債務融資等多種方式,減少財務風險。在選擇債務融資時,企業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確保留有足夠經營資金的基礎上進行融資。在股權融資中,企業應當對現有股權情況進行分析,確保企業在真正控股的基礎上計算融資安全值,保障企業經營安全。例如,H企業并購重組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因此H企業針對并購活動制訂完善的融資計劃,選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內部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優化企業負債結構,保障企業有足夠的資金按時償還欠款,減少并購成本,降低并購中財務風險。另一方面,企業要選擇合適的支付手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選擇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提高支付的靈活性,減少支付風險。例如,企業可以選擇現金、股票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保障并購支付順利完成,有效控制風險,減少并購中的不確定性。
5.3 完善財務整合方案,發揮資源整合效益
企業并購重組完成后需要對雙方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財務體系、內控制度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整合,構建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財務整合風險。首先,企業在并購重組活動前期要充分收集目標企業的準確財務信息,掌握目標企業的實際財務管理情況及財務管理模式,結合財務人員工作狀況,分析目標企業整體財務情況。其次,加強對目標企業財報分析,通過財報掌握目標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明確目標企業專業技術、品牌影響力、企業信譽度、企業文化等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財務整合方案[5]。最后,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企業并購重組要對雙方管理理念、經營文化等全面分析,結合雙方特點,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形成新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并購后企業財務工作開展規范提供依據,減少財務工作中的麻煩,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效率。例如,S物流企業并購J物流企業過程中,通過對雙方物流設備、人才、網絡等資源的全面整合,使雙方企業在并購完成后實現優勢互補,提高財務管理的協同性,提高了并購后企業的行業競爭力。
5.4 提前預測風險,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企業并購過程中應當構建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有效預測并防范外部環境風險,減少外部環境對并購的影響。首先,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應對財務風險。由風險管理部門全面收集內外信息,重點對外部環境風險進行預測,結合企業并購需求,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其次,風險管理部門要充分掌握外部政策變化,結合并購雙方企業的行業特性,根據并購進度制定完善的風險應對機制,有效減少外部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保障并購活動順利完成。最后,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風險管理團隊,充分分析企業可能存在的外部環境風險,利用專業團隊的豐富經驗,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確保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促使企業并購重組活動順利完成。
5.5 做好稅務籌劃,合理控制稅務風險
企業并購重組中應當重視稅務籌劃,有效控制稅務風險。一方面,做好對目標企業的盡職調查,企業在并購中通過對目標企業稅務合規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明確目標企業實際稅務情況,為并購后的稅務籌劃提供重要依據。同時,要充分掌握目標企業的稅務履行情況,重點調查目標企業的完稅憑證及企業賬冊、交易合同等資料,重點分析企業是否存在一些稅務風險,一旦發現有應繳未繳的稅款,則要及時處理,并從企業并購總資產中進行扣除。此外,針對目標企業中存在的應計未計費用、應攤未攤資產等要全部進行處理,準確評估企業應納稅務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并購成本,減少稅務風險;另一方面,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權威人士對目標企業進行調查,并在調查完成后給出具體的稅務風險報告,結合目標企業的實際稅務情況,提出并購重組完成后企業的整合計劃,有效防范并購中的稅務風險。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發展,并購重組越來越常見,為了保障并購成功,企業要重視對其中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和管控。實踐中,常見的財務風險有估值風險、融資支付風險、財務整合風險等多種風險,企業要充分分析造成財務風險的具體因素及風險給企業并購重組帶來的危害,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應對措施,有效管控財務風險,保障并購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楊奕柯.新形勢下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與管控措施[J].投資與創業,2023(06):78-80.
[2]吳菊花.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及管控措施[J].投資與創業,2022(01):126-128.
[3]由忠發.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分析及管控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21(24):37-39.
[4]張紅陽.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風險管控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1(13):85-86.
[5]周寶平.企業并購重組財務風險分析及管控策略探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1(05):106-107.
作者簡介:溫正群(1981-),男,漢族,浙江平陽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