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筱磊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內科主治醫師,結合傳統二十四節氣獨創養生膳食,致力于將中醫藥與齒頰留香的美食相結合。
8月包含了兩個節氣:立秋和處暑。處暑過后,往往仍有持續高溫,立秋后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節點。
高溫天氣下,人體通過排汗散熱。中醫認為,汗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源,持續、過度出汗就會消耗心氣、陰液,進而導致“氣隨汗脫”,造成一定程度的氣虛。
此時來一道補氣健脾的“染霜紈”再適合不過了。
原料:荔枝5~7顆,人參5克。
人參:有“百草之王”之稱。其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可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養心安神。適用于體虛、肢冷、脾虛食少等癥。這在《神農本草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中醫藥著作中都有相關記載。
荔枝:味甘,性酸、溫。歸脾、肝經?,F代研究表明,荔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多酚和黃酮類物質。
做法:
荔枝剝殼、去核,荔枝肉撕成小塊,按壓搗爛;
鍋中放入600毫升清水,放入荔枝和人參;大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煮20分鐘;
關火,倒入杯中即成。
造型特點荔枝新熟雞冠色,燒水初開琥珀香。欲摘一枝傾一盞,西樓無客共誰嘗。
小貼士因荔枝含糖量在水果中首屈一指,且果糖占比較高,不建議一次性吃太多,健康成年人每日10顆以內就好,同時注意不要空腹吃和代餐吃。糖尿病患者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