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coronaryheartdisease;informationmotivation-bhaviorskillnursing;self-anagement behavior; quality of life
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動機-行為技巧(IMB)護理在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3月一2024年3月在本院心血管內科行PCI術的100例冠心病病人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試驗組行IMB護理,比較兩組冠狀動脈疾病知識量表(CADE-QI)得分、冠心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CSMS)得分、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得分、左室射血分數、 6min 步行試驗距離。結果:干預后試驗組CADE-QI得分、CSMS得分、SAQ得分、左室射血分數均高于對照組, 6min 步行試驗距離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lt;0.05) 。結論:對冠心病PCI術病人實施基于IMB的護理,不僅能增強其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還能改善病人康復效果,提高生活質量。關鍵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冠心病;信息-動機-行為技巧護理;自我管理行為;生活質量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14.037
冠心病為心血管內科臨床的多見病,即脂質代謝出現異常,機體血液內脂質在動脈內膜表面大量沉積,呈粥樣脂類物質堆積,形成白色的斑塊,致使動脈腔出現狹窄癥狀,血液流動受阻,心臟明顯缺血,伴隨著心絞痛癥狀出現,從而導致疾病發生[1-2]。經皮冠狀動脈介人(PCI)術為臨床治療冠心病病人的有效措施,運用經心導管技術對狹窄、閉塞狀態的冠狀動脈管腔進行疏通,促使病人心肌組織血流灌注功能發生變化,從而緩解病人病情[3]。PCI術在冠心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已獲認可,但大多數病人缺乏對疾病、治療等專業知識的綜合認知,同時自我管理意識、能力偏差,影響疾病康復及生活質量的提升[4]。因此,需重視對PCI病人的專業護理。現階段,臨床多采取常規方案對PCI術冠心病病人進行護理,即護理人員根據病人病情、治療方案提供相應服務,雖可一定程度緩解其病情,但難以進一步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為水平及生活質量[5]。信息-動機-行為技巧(IMB)于20世紀90年代在艾滋病高危行為研究工作中首次運用,強調信息、動機及行為技巧等因素會對病人行為產生共同影響[6]。基于IMB護理強調以病人信息為依據,對其內在動機進行挖掘及激發,并提供相應行為技巧,促使病人執行健康行為。本院擬在冠心病PCI術病人中展開IMB護理,并探討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3月一2024年3月在本院心血管內科行PCI術的100例冠心病病人。采取電腦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病人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50例。納入標準:1)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符合《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人治療指南(2016)》[8中的相關指征;3)年齡 18~75 歲;4)首次接受PCI術,于本院由同一組醫師操作;5)讀寫能力、意識狀態、認知功能等正常;6)依從性良好,可配合護理工作的實施;7)對研究內容充分知曉,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并發其他類型心血管疾病;2)凝血功能障礙;3)并發無法控制的高血壓、高血糖;4)并發惡性腫瘤;5)并發傳染性、免疫系統病變;6)有精神疾病。兩組性別、年齡、心功能NYHA分級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見表1。本研究已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倫理審批號:2024ZMR056)。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予以發放健康手冊,通過口頭語言介紹冠心病、PCI術相關知識,耐心解疑。術后予以飲食指導,對穿刺點進行壓迫止血,囑咐病人遵醫囑準確、堅持用藥,適度展開機體訓練,以有氧鍛煉為主。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每個月1次,了解病人康復情況,對其疑惑之處進行解答,并提醒病人返院進行復查。
1.2.2 試驗組
實施IMB護理。1)信息干預。發放冠心病PCI術病人護理需求健康問卷,內容包括冠心病與PCI相關知識、圍術期注意事項、術后康復知識等,指導病人閱讀、填寫后,統一回收,對病人的健康需求情況進行整理,采取演示文稿(PPT)圖冊及視頻等多種形式介紹疾病、手術與康復等專業知識。創建病友微信群,邀請病人及其家屬加入,在群中推送相關知識,鼓勵病人閱讀,并定期提供答疑服務。2)動機十預。以動機性訪談為途徑,與病人保持密切溝通。首次訪談于入院后次日進行,介紹疾病發生機制、危險因素、控制方法、正確生活方式與飲食等,了解病人的日常飲食狀況,分析其動機,并判斷其日常生活中的錯誤行為與意識,積極糾正,引導病人以合理途徑對負面情緒進行紓解。第2次訪談于術前1d進行,了解病人對PCI術、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認知情況,引導其分析自身行為與內心所想之間的差距,對內在動機作深人挖掘,增強病人治療及自我管理的信心。第3次訪談于出院前1d進行,對病人的自我管理意識、水平進行評估,了解其現存問題,引導病人分析因素,共同尋找解決方案。3)行為技巧干預。于病人住院期間,指導其正常飲食、準確用藥、規律作息,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介紹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與預防措施。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邀請PCI術后預后良好病人回院展開經驗交流,分享自我管理經驗。結合病人的康復情況、機體狀況等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鼓勵進行冥想訓練、有氧運動等。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或者微信隨訪,了解其日常生活、用藥、飲食及鍛煉行為,強調保持健康生活的意義,并發揮家屬的監督作用,督促病人按時、按量用藥及正確飲食,并定期返院進行門診復查。
所有病人均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冠狀動脈疾病知識量表(CoronaryArteryDisease Education Questionnaire,CADE-Q II)
入院當天、干預3個月后采用DeMelo等9編制的CADE-QⅡ評估,CADE-QI包括31個問題,每個問題均包含4個答案,計 0~3 分,總分為 0~93 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疾病知識認知程度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O.897。
1.3.2冠心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Coronary Self-ManagementScale,CSMS)
入院當天、干預3個月后采用任洪艷等[10]編制的CSMS評估,CSMS包括情緒管理、疾病醫學管理、日常管理3個領域,共27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1 1~5 分),總分為 27~135 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13。
1.3.3 康復情況
入院當天、干預3個月后對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 6min 步行試驗距離評估[1]。 1.3.4 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eattleAngina Questionnaire,SAQ)
入院當天、干預3個月后采用Spertus等12]編制的SAQ評估,SAQ包括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心絞痛發作、軀體活動受限及心絞痛穩定5個維度,共19個條目。各維度得分
(此維度實際得分一最低分)/(此維度的最高分一最低分】 )×100 。各維度存在唯一性特征,故不對各維度的總分進行計算,各維度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質量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08。
1.4質量控制方法
由經培訓后符合要求的課題組成員發放、回收問卷,調查前詳細介紹量表內容與含義,告知填寫時的相關注意事項,由病人自行填寫,確保資料收集的同質性。填寫完成后,課題組成員統一回收、檢查,以防錯填或漏填。雙人核對、錄人,給予缺失值替代處理,嚴格控制混雜偏倚,確保調查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O.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例數、百分比 (% )表示,行 χ2 檢驗。正態分布的定量資
料以均數 ± 標準差
表示,行 t 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ADE-QI評分(見表2)


2.2 CSMS評分(見表3)
單位:分


2.3 SAQ評分(見表4)
單位:分



3 討論
3.1IMB護理可增強病人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CADE-Q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提示IMB護理有助于增強病人的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PCI術是現階段臨床治療冠心病病人的首選方案之一,可使心肌供血功能及時恢復,但術后存在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及康復水平。有研究表明,加強冠心病PCI術后病人的專業護理,可增強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13]。將IMB護理用于PCI術冠心病病人中,可了解病人的疾病知識認知水平及掌握程度,以多種形式展開健康教育,滿足不同病人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充分糾正錯誤認知,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學習意識,促使病人主動學習、了解疾病與手術專業知識,增強健康教育效率,提高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14]
3.2IMB護理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CSM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提示在PCI術冠心病病人中展開IMB護理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IMB護理中,信息干預環節可豐富病人對于疾病、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為動機改變創造有利條件,于動機干預環節展開動機性訪談,為病人提供心理疏導、行為糾正,促使病人主動轉變行為動力,剖析內心矛盾之處,積極克服困難,明確主動加強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主動學習自我管理方法,再提供行為技巧干預,于住院期間、出院后提供連續性干預服務,增強病人的康復信心,激發其康復意識,主動轉變意識與觀念,堅持正確行為,主動進行身體鍛煉,正確用藥,激發主動管理行為,促使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高[15]。
3.3 IMB護理可提高病人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試驗組左室射血分數、SAQ得分高于對照組, 6min 步行試驗距離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表明在PCI術冠心病病人中開展IMB護理可改善其康復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可能原因為:本研究通過信息干預可提供多種形式健康宣教,滿足病人對于疾病專業知識的了解需求,形成動機轉變意識;另外,動機干預可為病人提供個性化、針對性引導,促使其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升高,再進行行為技巧干預,增強康復信心,促使病人主動堅持康復訓練及健康行為模式,加強自我管理,積極遵醫囑用藥,準確飲食,可有效改善病人
PCI術后預后水平,促使心臟康復,提高康復效果。此外,IMB護理通過對病人的情緒狀態進行深入了解,提供個性化心理疏導,可引導病人抒發情緒,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康復信心,規范遵醫行為,加強病人自我管理,有助于其病情轉歸,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對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16]。
4小結
綜上所述,在PCI術冠心病病人中展開IMB護理可增強其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康復效果,提高生活質量。但本研究僅為單中心研究,評價指標少,觀察時間短,后期需納入更多樣本、選取更多指標等展開大規模研究,進一步驗證結論。
參考文獻:
[1]ABRAMOWITZ S S,BOULIER K,KEAT K,et al.Evaluatingperformance and agree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ygenicRiskScores[J].JAMA,2025,333(1):60-70.
[2]劉媛,趙娜.早期心臟康復程序護理對經橈動脈入路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術后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23,47(9):1483-1484.
[3]李小芬,丁玲,潘光美,等.King達標理論下分階段康復運動對冠心病PCI術后Tei指數,有氧運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3,38(8):1096-1101.
[4]王麗娜,麻樸,李春燕.曼陀羅繪畫療法聯合正性暗示性語言對PCI術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3,50(5):1233-1235.
[5]張云,蔣文珍,李紅,等.社區運動康復指導聯合家庭賦權方案在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心臟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2,19(8):1096-1099.
[6]梁蒙蒙,王穎,樊慧麗,等.基于IMB模型的出院準備計劃對炎癥性腸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3):398-402.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人心臟病學組,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9):680-694.
[8]韓雅玲.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解讀[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S2):5-8.
[9]DE MELO GHISIG L,GRACE SL,THOMAS S,etal.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validation of the second version of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CADE-QⅡI)[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5,98(3):378-383.
[10]任洪艷,唐萍,趙慶華.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開發和評價[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9,31(11):1087-1090.
[11]潘麗華,孫國位,黃竹君,等.恩格列凈聯合rhBNP治療對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構和血清NT-proBNP,hs-CRP,IL-6水平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3,22(18):1934-1938.
[12]SPERTUSJA,WINDERJA,DEWHURST T A,etal.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 of the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a new functional status measure for coronary artery_dise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of Cardiology,1995,25(2):333.
[13]王慧,劉玉娥,張婧嫻,等.正念療法結合IMB技巧模型在腦血管意外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21):3177-3181.
[14]李寧,宋曄,王霞.基于IMB模型的社區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效果評價[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22,14(12):1507-1509.
[15]李世杰,岳珍珍,劉菲菲,等.IMB護理在行PCI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22):173-175.
[16]陳穎,王,張萌,等.IMB理論導向下漸進式心臟康復訓練對PCI術后冠心病患者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23,32(5):464-468.(收稿日期:2024-07-15;修回日期:2025-06-25)(本文編輯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