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一顆“茶心”,用新思維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在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的萬畝茶園間,一位身著素色茶服的年輕女性常穿梭于茶樹之間。她時而俯身觀察茶芽的生長,時而手持平板電腦分析數據,時而與農戶討論種植技術。她叫陳煜菲,是南京月牙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個將傳統茶產業與現代科技、國際化視野深度融合的“新農人”。從瑞士留學歸國后,她放棄世界500強企業的邀約,選擇扎根家鄉茶園,以“讓金陵好茶成為中國名片”為使命,開啟了一段充滿挑戰與創新的創業征程。
“海歸創客”茶園破局?
在陳煜菲的童年記憶里,印象最深的是茶園的云霧、采茶女的竹簍和父親忙碌的身影。家族傳承的茶園雖承載著千年茶文化,卻因傳統種植模式效率低下、品牌影響力薄弱而逐漸式微。2016年,她赴瑞士理諾士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攻讀酒店管理專業,卻在歐洲考察時發現:一瓶葡萄酒能成為國家文化的象征,而中國茶卻仍停留在“土特產”階段。“為什么金陵好茶不能像拉菲一樣享譽世界?”這個疑問成為她轉型的起點。
2020年,陳煜菲學成歸國,決心破解茶園困境。她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將茶園劃分為標準化區塊,建立數字化檔案。然而,傳統茶農的抵觸、資金的短缺讓她舉步維艱。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智慧農業技術,決心以科技賦能傳統產業。2022年,她主導的“小葉大業”項目啟動,圍繞“育、種、產、研、融、傳”六大工程,打造綠色茶全產業鏈。
產業鏈意味著科技賦能,陳煜菲擘畫著智慧茶園的“未來圖景”,為了盡快從“靠天吃飯”到“數據種茶”,她在茶園中安裝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光照強度和病蟲害數據。通過AI算法,系統自動生成灌溉、施肥方案,提升茶葉成活率,降低人工成本。她引入無人機巡檢,利用高光譜成像技術識別病蟲害,預警準確率極高。
“過去茶農憑經驗種茶,現在我們用數據說話。”陳煜菲指著手機上的管理平臺說道。智慧茶園的建成,不僅讓月牙湖成為江蘇省茶葉研究所成果轉化基地,更吸引了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農業專家前來考察。
破局之道,在于科技;破局之核,在于茶種。為打破品種單一的瓶頸,陳煜菲團隊研發出獨特的茶樹快速繁育技術。通過半片茶葉扦插,新苗一年即可移栽,年扦插量達1000萬株。她培育的“龍井長葉”抗逆性強,成活率高達95%,成為南京本土茶樹的主力品種。這一技術突破,讓月牙湖的種苗供應覆蓋長三角地區,并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一片茶葉的多元生態?
深諳“茶香需文化留人”的道理,陳煜菲投資建設“月芽·東方茶事美學空間”,將茶室、茶園與藝術展覽結合,游客可在此體驗采茶、制茶、品茶,還能參與茶道課程、茶園認植。2024年,茶園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帶動周邊農戶每戶增收8000元。“茶園不僅是生產基地,更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她策劃的“茶園認植”項目,讓城市家庭認養茶樹,通過直播實時觀看生長過程,將消費場景從“買茶”升級為“種茶”。
衍生品不斷開發,茶香滲透進茶客的生活之中。在陳煜菲的推動下,月牙湖推出茶香香氛、茶枕、花茶等二十余種衍生品。其中,以雨花茶為原料的“金陵十二時辰”香薰禮盒,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遠銷歐美,單款銷售額突破500萬元。她與設計師聯名推出的茶主題文創產品,更成為南京文旅市場的爆款。
國際視野下的家鄉關懷?
在陳煜菲的帶領下,溧水茶園一步步走到國際舞臺的臺前。2024年,陳煜菲迎來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她承辦“一帶一路”多邊發展中國家司部級代表考察活動,向來自六個國家的官員展示中國茶文化;同年,她邀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博士參與茶事對話,推動金陵茶文化納入國際非遺名錄。
“茶是跨越語言的文化符號。”她主導的“國際茶旅研學”項目,吸引八個國家的留學生參與,通過制茶體驗、茶詩朗誦等活動,讓外國青年感受東方智慧。
為打開國際市場,陳煜菲組建跨境電商團隊,在東南亞、歐洲設立分銷中心。她以“茶科技+茶文化”雙輪驅動,推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有機認證產品。2025年,月牙湖茶業成為江蘇省農業出口標桿企業。
走向世界的月牙湖品牌更需要聯農帶農,陳煜菲懷揣一顆“茶心”的社會責任,創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通過“統一供苗、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培訓、統一銷售”,將兩百余戶農戶納入產業鏈。她定期舉辦技術培訓,手把手教茶農使用智能設備,推動傳統種植向標準化轉型。“過去農戶單打獨斗,年收入不足3萬元;現在通過合作社,戶均增收超5萬元。”合作社負責人李建國感慨道。
作為溧水區石臼湖農文旅產業聯盟婦聯副主席,陳煜菲特別關注女性就業。她為農村婦女提供電商運營、茶藝師等培訓,70%的員工為女性。2024年,她發起“她未來”創業計劃,資助十名女大學生開發茶主題文創,其中三個項目獲得省級創業大賽獎項。
茶香致遠,陳煜菲用七年時間書寫了青春與土地的共生敘事,也從“海歸創客”一步步成長為“南京市勞動模范”,她的創新不僅在于技術革新,更在于重構了人與土地的關系——讓科技有溫度,讓傳統有未來,讓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共同富裕的希望。
“茶產業是千年傳承,但創新永無止境。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是用新思維讓老產業煥發新生機。”在這片氤氳茶香的土地上,陳煜菲仍在探索“茶+”的無限可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編輯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