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將依托花湖機場,探索“跨境電商 + 產業帶 + 空港經濟”融合發展模式,打造輻射中部、鏈接全球的跨境貿易產業生態圈,未來三年力爭集聚跨境電商企業超500家,年進出口突破百億大關。
鄂州,版圖面積1596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
但這座中部小城,憑借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中國唯一的專業貨運機場一一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躍升為區域經濟版圖上的重要戰略支點。
“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依托花湖機場逾百條國內外航線網絡,鄂州外貿數據一路飄紅,去年外貿進出口額同比增長 33.5% ,跨境電商進出口額更是猛增 566% ,成為湖北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今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乘機起飛”的鄂州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4月30日,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啟用,首單跨境電商“9610”出口業務通關直飛美國,鄂州正式邁入跨境電商發展新階段。
2025年上半年,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貨運航班量躋身全國前四,僅次于香港、浦東和深圳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22萬噸,達到去年全年貨郵量的 90% ,同比增長 252% ,增速在全國遙遙領先;保障國際和地區航班近6500架次,同比激增333% ,成為中部開放“空中出海口”的核心引擎。
鄂州市決策層表示,將以花湖機場為圓心,聯動武漢天河機場打造“雙樞紐”開放格局,未來三年力爭集聚跨境電商企業超500家,年進出口額突破百億元大關。
乘“機”起飛讓樞紐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7月4日10時09分,一架靛藍航空A321全貨機從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印度的經濟中心城市孟買,標志著“鄂州一印度孟買”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這是花湖機場今年開通的第15條國際貨運航線,也是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開通的第45條國際貨運航線、第103條貨運航線。該航線為鄂州花湖機場直飛印度的第5條貨運航線,每年可為鄂州花湖機場提供近5000噸航空運力,出港主要運輸筆記本電腦、醫療設備、機械配件等貨物。
今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貨運航線網絡加速擴張,上半年新開國內貨運航線3條、國際貨運航線14條,覆蓋歐美、中東、東南亞等關鍵市場,國際貨運量呈幾何級增長;上半年累計完成國內外貨郵吞吐量70萬噸,同比增長 79% ,其中航空貨郵吞吐量55.8萬噸,同比增長61% 。
新航線不僅提升貨物周轉效率,還吸引順豐、DHL等全球物流巨頭加密航班,今年上半年國際貨運航班架次增幅達4.3倍—一每條新航線平均日均增加3架次,帶動貨運量從單點突破走向“矩陣輸出”。
自2022年投運以來,鄂州花湖機場已迅速構建起覆蓋亞洲,連接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全球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初步形成全球“8小時交通圈”。數據顯示,其日均貨運航班起降架次穩居全國前三,其貨運航線數量和速度穩居全國第一,已然成為內陸貨運的“空中出海口”。

“鄂州最大的優勢是花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趙巍直言,這也讓鄂州建成湖北乃至全國跨境電商集散地成為可能。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進一步剖析,鄂州發展跨境電商具備核心四大優勢:地處中部的地理區位優勢,花湖國際機場專業的場站設施、高效的貨運流程,以及寶貴的國際航權資源,共同為鄂州跨境電商的全球化布局筑牢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鄂黃黃都市圈中,武漢和黃石分別于2018年、2019年設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此背景下,鄂州為何闖關成功?
鄂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季麗指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免稅政策以及便利化的通關條件,能顯著提升通關效率、降低成本。此前,盡管鄂州擁有花湖國際機場的貨運優勢,但部分企業為節約成本,仍選擇在武漢或黃石通關。
為將“樞紐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鄂州市錨定跨境電商賽道。2024年,申報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被納人該市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多部門協同發力。貨運航線從十幾條激增至百條以上,“空空中轉”16種運輸模式常態化,B型保稅物流中心高效運轉, 647×24 小時通關”模式與單架次貨機高效通關流程,助力跨境電商貨物實現“隔日達全球”。

7月4日,“鄂州一印度孟買”國際定期航線正式開通。(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供圖)
不解努力終獲回報。今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4月30日,鄂州首單跨境電商“9610”出口業務通關,由順豐航空承運的1992公斤跨境電商貨物,從花湖國際機場直飛美國。
“9610”全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并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相較傳統貿易方式,“9610”具有鏈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優勢。
鄂州深創建跨境電商運營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綱稱,在“9610”通關模式加持下,貨物申報效率提升 30% 以上,通關成本降低 30% 以上。跨境電商綜試區啟用后,一撥接一撥的貨物涌人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僅5月2日的報關單就飆升至16萬單。比如,東航冷鏈運營的挪威奧斯陸一鄂州三文魚包機航線,不到48小時,挪威三文魚就可運抵鄂州發往全國。泰國“水果之王”樹熟榴蓮,更創造了72小時抵達中國消費者舌尖的紀錄;5月中旬啟動“荔枝航班”,4條“荔枝航線”上每日近50噸新鮮荔枝經花湖國際機場運往全國各地,帶著枝頭的露珠送抵千家萬戶。
產業集聚 跨境電商輻射帶動效應初顯
6月10日17時,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一樓展示大廳內,手辦、嬰兒手推車、服裝等出口產品陳列有序。直播間內,巴基斯坦主播阿布對著手機鏡頭,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海外網友介紹嬰兒手推車。
“這些童車來自漢川,由湖北貝麗可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在此展示代銷。”園區負責人畢微介紹。追根溯源,支點記者來到位于漢川市的湖北貝麗可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年產童車500萬輛左右,跨境電商年銷售額800多萬美元。“公司正將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作為‘試水’陣地。”該公司電商部負責人胡騰稱,若效果理想,未來考慮人駐該園區。

在鄂州的發展版圖上,花湖國際機場的騰飛與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啟用可謂兩大關鍵“引擎”。“花湖機場為鄂州帶來巨大的航空流量,跨境電商綜試區則能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助力當地產業發展。”李麗道出兩者協同的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指出,花湖國際機場將鄂州推上了更高的國際舞臺,而跨境電商疊加地方產業發展的模式,則是對“機場城市”經濟效益的更大發揮。
不過,當前鄂州跨境電商帶動地方產業發展,還需要一定時日。李麗坦言,真正要將航空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鄂州還需要完善整個跨境電商體系,落地更多平臺企業、生產端企業,加快本地企業轉型升級,讓貿易數據真正落在鄂州。
可喜的是,自跨境電商綜試區啟用2個多月來,其輻射帶動作用已初步顯現。僅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內,已有46家企業簽約入駐,注冊企業達140家,成為鄂州跨境電商發展的核心區。
湖北機場集團航空樞紐供應鏈有限公司是入駐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的企業之一。該公司總經理唐果透露,企業今年借力鄂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與花湖國際機場的綜合優勢,從國際貨運代理向供應鏈管理綜合服務轉型,并涉足國際鮮果進出口
業務。
“我們直接從泰國果園收購榴蓮,通過花湖機場運抵鄂州,再銷往全國。”唐果稱,當前鮮果進出口日營業額超110萬元,公司計劃引入東南亞和挪威水產品,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帶動當地物流、包裝等相關產業發展。
除鮮果貿易外,鄂州本土非遺手工藝品出口商—一群藝匯(湖北)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本地金剛石企業—湖北昌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鄂州市仁毅居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也紛紛入駐產業園。
畢微介紹,產業園為入駐企業提供倉儲、直播場景、人才培訓等一站式服務。針對當下跨境電商人才缺乏問題,產業園已成功舉辦兩期Tiktok培訓班,培訓人數達300多人,為跨境電商發展儲備專業人才。
在鄂州,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正在加速聚集。
在鄂州深創建電商運營中心,經操作員掃描、核驗、打包后,一箱箱國產聯想電腦便通過海關圍網,快速接駁至花湖國際機場。該運營中心是深創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創建”)在鄂州投資建設。作為國內跨境電商業態服務領先企業,深創建此前從未在大灣區外布局。去年8月,該公司董事長吳海波考察湖北后,被鄂州的發展潛力吸引,今年4月30日,深創建率12家產業鏈企業落戶鄂州。
在葛店經濟開發區,中通快遞將在此建設中通快遞集團華中總部基地。不遠處的圓通速遞湖北總部暨智慧供應鏈科創園也將建成使用。
湖北沃田供應鏈項目于去年7月在鄂州建成并投運,已吸引了眾多當地及華南、華中的大型貨代公司合作開展國際貨代前置倉業務。該項目負責人黃文斌稱,跨境電商綜試區啟用后,計劃延長整個項目鏈條,吸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落地鄂州,讓貿易額真正形成產值。
協同發力 加快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
如何更好發揮經濟效益?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建議,鄂州要在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和優化產業布局上
持續發力。
一件跨境電商貨物,從生產企業到物流企業,再到平臺型企業、服務型企業,整條產業鏈上的企業環環相扣,而完善這一“生態圈”,打通各環節的“關卡”,才能讓跨境電商實現最大效能。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圈”,不僅能推動鏈上產業協同發展,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還能憑借鄂州重要的物流樞紐與產業承接點優勢,將本地優質制造業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全方位拉動地方經濟。
然而,對標杭州、廣州等跨境電商發展成熟的城市,鄂州在品牌、平臺、特色產業規模等方面的短板清晰可見。
在品牌與平臺層面,鄂州缺乏如阿里巴巴、SHEIN(希因)這類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本土平臺;在產業規模上,盡管當地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等產業產值在2024年均實現同比增長,但企業數量與先發城市仍有較大差距。
打造完善的跨境電商“生態圈”,還需要相關部門、產業鏈上企業協同發力。
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是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的關鍵。“雖說當前一些企業已經搶灘鄂州,但目前還需要強鏈補鏈。”鄂州市臨空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鄂州跨境電商產業鏈招商聚焦三大方向:出口加工企業、進出口貿易企業及國際貨代等企業,尤其需要生產端企業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政策層面,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出臺推出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12條政策,從支持跨境電商主體發展、優化跨境電商運營保障、完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大人才培養等五大維度給予真金白銀補貼,最高支持金額達500萬元,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貨源在,發展的潛力就在。”深創建董事長吳海波建議,鄂州錨定全國跨境電商集散地定位,以影響力來提升帶動產業發展。廣東白云學院現代產業研究院院長王先慶則提出,應找準當地產業與臨空指向性產業的結合點,發揮龍頭企業“企業帶企業”的集聚效應,吸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當前,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布局開始向東部地區之外的省份延伸,傳統跨境電商城市也正在尋找新發展路徑。如杭州去年發布《杭州市加力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推動“跨境電商 + 產業帶”融合發展。
隨著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系列舉措落地,鄂州將依托花湖機場航空物流優勢,探索“跨境電商 + 產業帶 + 空港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輻射中部、鏈接全球的跨境貿易產業生態圈,助力鄂州從內陸城市向開放前沿轉型。
鄂州市委書記孫兵表示,該市將加快打造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加快完善設施配套和能級提升,加快構筑內陸開放高地,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同時,緊緊依托武漢,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示范區,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為湖北建成支點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