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9902(2025)14-0092-04
Abstract:Ruralecologicalrevitalizationisakeypartofruralrevitalization,andtherenovationofruraltoiletsisofgreat significancetoit.When Shanxipromotes therenovationofruraltoilets,itfacesproblemssuchasfarmers‘weakawarenessof toiletrenovationandinsuffcientinfrastrucureconstruction.Inordertosolvetheseproblems,thispaperusesliteratureesearch, caseanalysisandothermethodstostudythecurrntsituationofruraltoiletsrenovationinVillageA,ShaanxiProvinceand insideandoutsidetheprovince.Itwas foundthatthere werebothsuccesful experiencesandmanychalengesinrenovating ruraltoiletsinvariousplaces.Basedonthis,thepaperproposesoptimizationplansfromaspectssuchasimplementingpolicies, buildinginfrastructure,strengtheningpublity,andensuringpost-maintenance,aimingtoimprovethequalityofruraltoilet renovation,improverurallivingenvironment,promoteruralcologicalrevitalizationandprovidereferenceforthenatioalural toilet renovation work.
Keywords:renovationofruraltoilet;ruralecologicalrevitalization;integratedtreatmentofmanureandsewage;popularization of sanitary toilet;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鄉村發展愈發迅速,但同時有關農廁改造等方面的問題也漸漸浮現。為了實現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總要求,改善農村廁所環境是實現總要求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21年12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一2025年)》,闡明了國家對于以人民為中心、生態優先理念等思想的重視。由于我國各個省份的經濟發展情況參差不齊,部分地區衛生廁所的普及率較低,存在改造難度大、后續管護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在陜西省也層出不窮。當前陜西省的農廁改造方案主要有三格化糞池式、完整下水道式和雙甕漏斗式等方案,但仍然存在缺乏因地制宜性、施工隊伍水平不一而導致的質量參差不齊和維護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農廁改造方案的改進與完善也是對國家所提出的“有序推進、整體提升、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的農廁改造總方針的深人貫徹與精準落實,為鄉村生態振興的實施筑牢堅實根基。
1鄉村生態振興和農廁改造的相關概述
1.1 鄉村生態振興相關概述
鄉村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人居環境的整治與提升,生態產業發展,以及生態文化培育等方面。鄉村生態振興不僅是實現“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內在需要,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生態振興的邏輯起點是生態安全,其目標是通過生態保護與修復,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人的生存離不開生態環境,我們需要從生態環境中獲得生存的基本物資,并且生態環境的質量直接影響了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生態環境甚至與人類的經濟活動都息息相關,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也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并且生態環境還承載著傳統的鄉村文化,而中國的鄉村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遺址與河姆渡遺址都彰顯了我國鄉村歷史的源遠流長,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更展示了中國鄉村的歷久彌新,我們參與保護鄉村生態環境,不僅是為了保護傳統的鄉村文化和諸多的文化記憶,更是為了保護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并且農村地區的生態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我國總體生態環境安全,所以對于鄉村生態振興的執行是要堅定不移和不可懈怠的,是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行動。
1.2 農廁改造相關概述
農廁改造就是在舊的農廁如旱廁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造,是適應現代化農村生活的需求而進行的相關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農村廁所,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確保廁所的衛生條件和使用功能)制定和實施農村廁所建設的標準體系(涵蓋綜合通用性、設施設備、建設驗收、管理與保護等方面)、糞污處理(建立糞污收集、運輸、處理和利用的系統,確保糞污的安全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廁所改造后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廁所的持續使用和維護)。在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正定縣任職的時候便在該縣的塔元莊村和吳興村開展了農廁改造的試點活動,發現了在改造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試點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便在全縣推廣開來。國家對于農村衛生安全一直高度重視,而農廁衛生問題又是影響農村衛生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解決農廁衛生問題既是對于農村居民健康的保護,又是對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生態安全理念的踐行。“廁所革命”是順應群眾需求的一項系統性工作,可通過建設科學無害化衛生戶廁、優化清運糞污流程等改善臭氣熏天、蚊蠅細菌滋生的人居環境,潔凈衛生,提升住戶廁所使用的舒適度,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與農村形象,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與村民的健康水平[4]。農村跟隨時代前行的腳步進行的現代化設施改造,提升了農戶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還能夠形成完整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為提升鄉村環境質量貢獻力量。總之,鄉村廁所改造不僅是環境工程,更是關乎民生福祉和文明傳承的社會工程。推動“廁所革命”從“量\"的覆蓋向“質\"的提升轉變,為鄉村生態振興注入可持續動力。“小廁所\"折射\"大民生”,其成功實踐將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的鮮活注腳。
2 農廁改造現狀
2.1陜西省農廁改造現狀
鄉村生態振興對實現鄉村振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廁所改造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與鄉村生態振興緊密相連。陜西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進改廁工作落實,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陜西省加大了農村改廁的投人力度,農村改廁的普及率逐步提高,昔日農村廁所的臟亂差現象已大大減少,更多的村民用上了干凈、衛生的廁所。然而,當前陜西省的改廁工作仍面臨著諸多問題。陜西省多地仍存在“重建設、輕宣傳”現象,僅通過行政手段推進,未充分結合健康教育,導致村民參與積極性不高5。部分村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對改廁的認識不到位,接受能力低。其次,陜西省的部分地區地形復雜,溝壑縱橫,村民居住分散,這導致施工難度大、條件差,尤其冬季寒冷的地區還面臨著水管凍裂的風險。最后,在后期管護方面,部分地區尚未建立健全的農廁管護機制,廁所設施損壞后的維修、糞污的處理、農廁維護所需資金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農廁改造的失敗,進而導致村民生活質量下降,影響鄉村生態,阻礙鄉村振興進程。陜西省農村改廁需從“單一工程\"轉向“系統工程”,前期加強技術適配與防凍設計,中期注重宣傳與利益驅動,后期完善管護機制與資金保障。同時,需借鑒江蘇、山東等地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構建政府主導、市場參與、村民自治的協同治理模式,最終實現生態振興與民生改善的雙重目標。
2.2 陜西省外農廁改造現狀
相較城市而言,農村改廁推進較為緩慢,雖然一部分農村在改造過程中,避免了一味求快、搞“一刀切\"的做法,確保了改造效果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但部分地區也存在較大問題,在廁所改造過程中,存在設計缺陷大、工程質量差等問題,導致改造后的廁所使用體驗不佳。部分農村實現糞污一體化處理需要鋪設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站等基礎設施,但部分偏遠地區由于投入高、污水收集不足等,導致廁污處理“最后一公里\"難以打通。同時不同地區推動進度差異大,農村居民對改廁的支付意愿普遍低于實際成本,東部地區平均支付意愿雖高于中西部,但西部地區因衛生需求更高而矛盾更突出。例如,江蘇、陜西、山西三省調研顯示,農民支付能力受收入水平和衛生觀念雙重影響,非經濟因素(如知識水平和衛生習慣)對支付意愿的正向作用顯著。部分地區在廁所改造后,管護主體不清晰,協同措施不到位,導致改造后的廁所缺乏有效的維護和管理。綜上所述,廁所改造現狀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層面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既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農村改廁的推進需兼顧技術可行性與社會接受度。成功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的設計、多元化的資金支持、科學的運維機制及持續的健康教育。未來政策應更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規劃、建設到維護形成閉環,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優化破解基礎設施與資金瓶頸
3鄉村生態振興下農廁改造的優化方案
3.1農廁改造的前提——落實相關政策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改造不僅與村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與鄉村生態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為解決鄉村生態振興下的農村廁所\"臟亂差\"等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要求各地切實加強領導,科學地進行統籌與規劃,穩步推進農村戶廁改造。在陜西省農村廁所改造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農村廁所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隨著改造工作的不斷深人,諸多挑戰也顯現出來,這促使我們對政府農廁改造政策進行了思考與優化。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都存在著氣候差異,因此適用于南方農廁改造的方式不一定適用于北方,應因地制宜,南方濕潤地區重點解決污水處理與排放問題,北方干旱寒冷地區重點考慮節水與防凍問題,根據調研尋找適合本地的改廁方式。農廁改造的初衷旨在解決村民的如廁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應以實用、便捷為主。農廁改造的進程固然很重要,但質量更為關鍵。在進行農廁改造前,需要針對當地情況展開詳細的調研,特別是當地氣候、水源情況、排水能力及地下水位等,以便科學地進行規劃部署。農廁改造是一項具有系統性與綜合性的大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同時也要加強相互間的溝通與交流,互通工作進展,以確保政策的制定到具體實施環節的緊密銜接,避免政策之間出現沖突及執行上的疏漏,同時能夠明確職責,進行責任劃定。農廁改造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政府,也離不開村民與企業的參與。針對村民與相關企業采取鼓勵與補貼政策,根據改廁成本等對改廁村民進行補貼,對參與廁所改革的企業實行稅收減免或優惠,不但可以增強村民的認同感與參與感,也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助力農廁改造實施。
3.2農廁改造的基礎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現如今農村廁所臟亂差的環境原因之一便是由于農村相較于城市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導致較為偏遠的村落的糞便、生活垃圾需要較長的周期才能夠運輸出去,這也使得農廁環境進一步惡化。為了更好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推動鄉村道路的改造,來方便運糞車的進出;可以建立穩定的財政支持機制,來確保可以穩定實施相關方案,比如設立專項基金用于農廁改造。完善硬件基礎設施,提升運輸糞污車的裝載能力,建設運輸服務站,合理增加廁污處理中心的密度,減少遠距離的糞污運輸成本。系統化農廁改造也會帶動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不僅為處理清運糞污而建,使相關設施承載多種功能,壓縮成本,為農村整體發展打下更好基礎。
3.3農廁改造的支撐一加強宣傳力度,增進改廁意識
隨著人們對于現如今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城市與鄉村的生活狀況的差距不斷拉大。部分地區農村百姓對于衛生,比如廁所的臟亂差視而不見。可以看出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到農廁改造的優勢和其對于民生的重大影響,導致農廁改造難以推進。為了解決改善治理主體單一的問題,可采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通過“村(兩委)”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和村民議事的民主程序,確保廁改工作的順利推進。該方法強調信息不對稱和政策模糊性下的權威相對主導,通過程序正當性構建基礎,實現村民的廣泛參與和認同,增加村民參與度[]。政府進行大力宣傳和嚴格實施,采取“試點推廣\"的模式,參觀模范村的改廁情況,學習他們的宣傳做法與改廁經驗,充分發揮模范村的輻射引領效應]。村務委員會作為政府與村民之間的中介,負責優化和實施政策,同時根據村民反饋調整政策。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可以在農村地區營造出重視廁所改造、關注環境衛生的良好氛圍,讓村民了解到廁所改造的優勢和好處,深刻了解到這一項目可以更好地提升生活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以改造后的干凈衛生的廁所取代以前衛生條件差、容易滋生細菌、招引蚊蟲的老式廁所,從而提高村民對農廁改造的認可度。村民之間會相互交流改廁的經驗和好處,形成積極的輿論導向共同推動農村衛生環境的改善。而且可以助力鄉村建設,讓村民理解這一舉措對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意義,促使他們為打造良好的農村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3.4農廁改造的保障一后期維護運行的實施
2023年農村農業部部署決定開展農村改廁\"提質年\"工作,該工作旨在對問題及新建廁所整改進行質量抽查等8。這不僅是對農廁改造政策執行和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也是對改廁后期管理及維護工作的考核。改廁后期維護不容忽視,正所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若農廁改造僅僅是一味地“一改了之”,不僅會影響農廁的正常使用,還會使改廁前期的工作付諸東流。因此,政府需要\"回頭看”,健全改廁后期的管護機制。可以以農村居民需求為導向,建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各項規章制度,強化鄉村治理。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強基層法治教育,增強基層黨員干部、農民群眾法治意識,明確各級政府以及農村居民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建立符合農村實際的管理機制體制,制定項目建設管理監督機制[。農廁改造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會帶動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如鋪設廢水管廊等,為農村整體發展打下更好基礎。采取多部門協同的方式,對各部門的職責進行明確界定,清晰各部門在農廁后期維護中的職責。農廁的后期維護采用政府撥款與村民自費相結合的方式,既能減輕村民的負擔,又能提高村民在農廁后期維護中的責任感和主人公意識。制定政策對相關企業進行鼓勵補貼,促使企業對糞便進行定期運收,并進行資源化利用。例如,灞橋區農村所采用的無公害化廁所智能管護平臺,能夠對改廁戶的問題進行實時解決,并對吸糞車等進行有效管理[13]。這不但可以促進鄉村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還可以帶動相關企業的發展,為鄉村生態振興添磚加瓦。
4結束語
農廁改造方案的優化是對于現有的農廁改造施行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的分析并解決,改善了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完善了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農村居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動力。對于農廁改造方案的優化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發揚釘釘子精神,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一件接著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的精準理解與深入落實,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所進行的調整與修改,發揚因地制宜的精神,拒絕“一刀切”搞形式和擺樣子,堅持數量服從質量,努力做好相關的農廁改造,把提高農戶的居住體驗感和增進民生福祉放在首位。農廁改造方案的優化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號召的積極響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2/05/content_5655984.htm.
[2]趙金科,李娜.鄉村生態振興的價值邏輯與踐行路徑——基于生態安全視角的思考[J].長白學刊,2020(5):117-124.33.
[3]李嘉雯,何熙,敖亮,等.中國農村廁所改造現狀及長效管理機制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1,46(9):11-15.
[4]郭惠濤,李煜妮,吳圣堃,等.“廁所革命\"視域下美麗鄉村建設路徑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3,3(15):119-122.
[5]李昕芮,朱珮瑩.農村廁改政策實施的問題及解決路徑—以陜西省、山東省、山西省為例[J].鄉村科技,2022,13(22):17-22.
[6]李利宏,王歡子,曹靜靜.“漏斗\"分析框架下政策執行\"最后一公里\"問題研究——以S省D縣J鄉農村廁所革命為例[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4(5):75-86.
[7]苗艷青,楊振波,周和宇.農村居民環境衛生改善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改廁為例[J].管理世界,2012(9):89-99.
[8]農業農村部關于開展農村改廁\"提質年\"工作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4/24/content_5752921.htm..
[9]吳圣堃,郭惠濤,李煜妮,等.運輸成本視角下農村廁改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優化路徑研究——以河北省J鎮為例[J].村委主任,2022(11):32-35.
[10]于佳佳.達成“同意”:政治溝通視角下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以河南省漯河市J村廁改實踐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11]張宇墨,齊茂生.農村\"廁所革命\"助力鄉村生態振興的實現路徑探析[J].智慧農業導刊,2024,4(23):189-192.
[12]王申申,王欣玉,王鵬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4(9):172-174.
[13]嚴興文,姚富成,劉懷珍,等.生態文明視角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對策[J].中南農業科技,2023,44(1):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