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你在工作上的核心競爭力?我將其總結為一個公式:核心競爭力=價值創造+成本控制+持續穩定+傳承影響。
價值創造,是指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人們容易想到經濟價值,但價值的含義遠遠超出這個范疇。
人生有多種資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身心能——健康資本、心理資本、技能資本;錢人才權——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政治資本;伴侶子女——婚姻資本、家庭資本。
這些資本不僅反映了你與社會的交易類型,還可以用來評估你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例如,消費和投資,你提供的是經濟價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你提供的是社會價值;參與社會活動,影響公共決策,你提供的是政治價值。
你的核心競爭力取決于你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所累積的人生資本的總和,可稱之為“人生資本總量”。人生資本總量越大,你創造的價值就越大。
人們常討論如何創造價值,卻很少討論如何保護自己創造的價值。不同于黃金這樣天然具有稀缺性的產品,知識工作者的稀缺性往往源于他們掌握的知識、技術和人脈。如果不注意保護,你創造的價值一不留神就變小了。
僅僅創造價值還不足以確保成功,還得學會成本控制。任何人都能創造價值,但有些人花費巨額資金只產生少許價值,有些人則以較低的成本為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顯然,后者的競爭力更強。
人們容易低估成本,高估收益。收益常是井中之月、水中之花,成本卻是實實在在的投入。能夠在長的時間周期內勝出的人,常常不追求高風險高收益,而是持續長時間地低成本投入,借助復利效應,最終獲得更大的收益。
人們容易只看到經濟成本,忽視其他成本。最容易被低估的是時間成本。成年人的時間成本極其昂貴,一天中常常只有不到4個小時能夠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適合高質量腦力勞動。從20歲到70歲,50年聽起來似乎很長,但折算下來,即便你不吃、不喝、不睡,能保證高質量的產出時間,僅僅是12年。
有些時間做的是有效勞動,有些時間做的則是無效勞動。同樣是管理行業,以管理培訓與管理咨詢兩種常見的知識勞動為例,前者的無效勞動較少:預收費;明確的開始、結束時間;交付成果較為明確;較易實現老師、學生的雙贏;容易多樣化,難以形成壟斷。后者的無效勞動較多:開始、結束時間不夠明確;交付成果不夠明確;實現雙贏不易,很多咨詢成果必須保密;必須做到頭部。所以,你該思考如何降低自己的時間成本,提高有效勞動的比例。
你的價值創造能力出色,成本控制同樣在行,這是否意味著你就是一個具備長期競爭力的人呢?不盡然。這可能只表明你在特定時期具備競爭力。時間總在流逝,你能保證在45歲時還像25歲時那樣有競爭力嗎?從行業順境、公司巔峰到行業逆境、公司低谷,你的競爭力是否依舊?
真正的復利效應源于時間。與時間做朋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困難。世事無常,今日的巔峰可能是明日的谷底。因此,你還得注重持續的穩定。在市場和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持續創造出較高的價值。
人性天然難以抵御環境的波動。在順境中,人們容易變得懈怠;在逆境中,人們容易放大挫敗感,選擇放棄。那么,如何更好地應對環境的波動呢?
答案是,盡早成為由內在動力驅動的人。很多人追求金錢和名聲,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發現自己的競爭力其實不如那些始終由內在動力推動的人。成為由內在動力驅動的人,走自己的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做到極致。與人競爭時,將對手拉入自己的優勢領域,以長制短;之后再不斷拓展優勢領域,從一個到多個。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傳承影響”。它是指你通過言傳身教、著書立說,培養嫡系門徒以及影響他人的能力。
在今天,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至少有10個與你水平相當的人。信息的大爆炸導致了無數人智力的迸發。
如果想要長期勝出,就得建立一個生態系統。不再高估自己的能力,清楚地認識到,在你所處的細分領域,那些和你水平相當的人是誰。聯合其中的六七個人,去對抗剩下的兩三個人。這已經成為未來生態鏈競爭日益明顯的趨勢。
這個生態系統重視的是“傳承影響”。要提高傳承影響力,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方面,需要從嫡系的能力區出發;另一方面,需要識別和培養那些愿意付出并且與你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
核心競爭力,取決于價值創造、成本控制、持續穩定和傳承影響這4個維度的共同作用。需要提醒的是,相較于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在某個維度領先。職場高手多種多樣,你不妨從自己最擅長的方向突破。
以價值為帆、成本為錨、穩定為舵、傳承為風,祝你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浪潮中穩健前行。
(流 暢摘自《財新周刊》2025年第21期,楊樹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