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中提出“培養學生豐富語言積累、梳理語言現象的習慣”等要求,強調語言積累、語言梳理和語言探究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價值?!霸~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恰好可以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用習慣、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基于此,為了貫徹落實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和課程理念,教師要結合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的實際內容、編排特點等,以專題學習的方式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語言素材、增強語言感悟。
統編必修上冊第八單元為“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編排了“豐富詞語積累”“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三個部分。根據這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筆者特做如下設計,以探索第八單元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一:初步了解有關漢語詞語的基礎知識,學會梳理漢語詞語之間的關系,掌握積累詞語的方法,并建構相對完善的漢語詞語系統,有條理地展現漢語知識。
教學目標二:理清語言的演變歷程,明確古今詞義的變化,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探尋詞語義項之間的關系,并圍繞義項關系理解和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明確詞義演變結果的主要類型,如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等。
教學目標三:在辨析詞語的過程中感悟其特點,樹立正確的詞語使用觀念;能夠在真實情境中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及語體色彩,理解其在語言表達中的實際價值,并能在言語表達中準確使用。
教學目標四:在閱讀文言文、使用成語時,能夠規避“以今律古”和“望文生義”的現象,正確區分文言文和現代漢語的差異。
上述四個目標為學生的詞語積累、詞語解釋和詞語運用活動指明了方向。在目標的指引下,教師要繼續探索學習專題和學習任務的設計策略,讓學生在專題化任務的驅動下,扎實地掌握詞語知識,并逐步提升語言感悟、語言理解與語言運用的能力[]。
二、學習專題與學習任務設計
中國古代漢語歷經多個朝代的發展與變化,最終形成現代漢語,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漢語的規律、正確運用漢語知識,教師應帶領學生梳理語言演變的歷程、了解成語的運用方法、把握詞語的使用規律,如此才能更好地駕馭漢語、使用漢語,并逐步增強語感[2]。基于此,第八單元整體教學應以“語言的演變”“成語的世界”和“詞語的使用”三個學習專題為主,教師要在專題視域下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開展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
1.專題一:語言的演變
任務一:如果你即將穿越到宋代,為了實現與宋代人的順暢交流,請結合以往學過的文言知識,至少列舉五個需重點關注的詞語,分別解釋其古漢語含義和現代漢語含義,并與小組成員探討這些詞語古今含義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根據詞語的情感色彩,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任務二:閱讀下列文言語句,完成任務。
兵: ① 軍士吏被甲,銳兵刃; ② 沙場秋點兵。
道: ① 伐無道,誅暴秦; ② 不足為外人道也。
(1)結合文本語境,解釋加點字的含義,并分析每一個義項之間是否有關聯。
(2)閱讀“學習資源”中的內容,提煉《語言的演變》一文中的關鍵信息,依據其中的理論知識,對“兵”“道”的本義、義項關系進行分析,并繪制義項關系圖。
(3)尋找一個文言實詞,仿照上述方式,從你學過的文言文或古詩詞中找出其本義和引申義,梳理義項關系,了解其演變歷程。
任務三:《咬文嚼字》雜志每一年都會評選年度熱詞,以2023年為例,其年度熱詞的前十名是“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特種兵式旅游”等,請你查閱相關信息,了解年度熱詞的語境,分析《咬文嚼字》的選材標準,以及這種熱詞現象反映的語言演變趨勢。
經過這一專題的學習和探究,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辨析詞語色彩、梳理語言演變歷程的方法,還能明確古代漢語的本義及其義項之間的關系,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其中,任務三以年度熱詞為切入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漢語的詞義變化、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的語言演變特征。
2.專題二:成語的世界
專題情境:觀看《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第十期節目,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任務一: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記錄下印象深刻的成語,通過查閱工具書等方式明確其實際意義,并著重分析學習成語時需注意的事項。
任務二:從下列任務中任選其一,以個人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1)根據記錄下的成語,按照“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典故”“詩詞作品”等分類,標記每一個成語的最初來源,并從每一個類別中選取一個成語解釋其含義。
(2)成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從成語中??梢愿惺艿叫┪幕⑸剿幕任幕兀埩信e一到兩個成語,圍繞“成語中的XX文化”這一主題,寫一段學習感悟。
(3)成語中蘊含豐富的古漢語元素,如“赴湯蹈火”中的“湯”,其含義為“熱水”,是古漢語義項。你還知道哪些有古漢語特征的成語?請至少搜集五個并具體闡釋其含義。
3.專題三:詞語的使用
任務一:研讀“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之“準確理解詞義,把握詞語的用法”這一部分的內容,結合朱德熙的《詞義》一文,分析如何恰當、巧妙、生動地使用詞語。在此基礎上,閱讀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圈畫出你認為使用恰當、巧妙和生動的詞匯。
任務二:解讀下列詞語,品味其感情色彩。
整進廢物 下決心 津津有味
任務三:如果你因事需請一天假,試以“當面說”和“寫請假條”兩種方式呈現請假內容,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語體差異。
通過以上三個任務,學生可以掌握辨析詞語色彩、解讀詞語含義的方法,同時也能關聯現實生活,學會運用不同語體進行表達的技巧,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結語
積累語言文字素材、探尋語言文字規律,是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任務。教師立足新課標的相關要求,聚焦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核心素養目標,從目標設計、學習專題與學習任務設計兩個維度,開展“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探尋文字規律,增強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滇.高中\"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教學探析[J].語文世界,2023(31).
[2]晏麗萍.激趣·探究·建構一一“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單元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