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的冰箱像是一個“小超市”,只要是吃的都塞進去,生肉、剩菜、飲料、沒喝完的牛奶,久而久之,細菌遍布冰箱各處。其中,有一種細菌即使在 -20°C 冷凍條件下也能存活,且感染后嚴重者可能致命,它就是李斯特菌。
冰箱里藏著耐低溫致病菌
近日,河南55歲的李女士因劇烈頭痛被緊急送醫(yī),經(jīng)檢查確診為李斯特菌感染引發(fā)的腦膜炎。醫(yī)生認為,其發(fā)病前曾食用冰箱中解凍的冷凍肉,盡管肉已煮熟,但處理過程中可能因手部污染導致了感染。
此前,李斯特菌感染也曾引發(fā)過悲?。?/p>
2025年5月,一位懷孕37周的準媽媽因食用冷藏食品,感染李斯特菌,最終流產(chǎn)。
2024年12月,67歲的老人吃了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未過期的瑞士卷后感染了李斯特菌,因失去意識,一直住在重癥監(jiān)護室。2025年3月下旬,老人不幸去世了。
2024年6月,浙江省溫州市一名孕婦喝了冰箱里開封過的鮮牛奶,引發(fā)敗血癥,腹中胎兒隨之早產(chǎn)、感染性休克,根源在于感染了李斯特菌。
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個“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食源性致病菌。這種細菌具有極強的耐寒性,不僅能在 0%~4% 的冷藏環(huán)境中存活繁殖,甚至在 -20% 冷凍條件下仍能“休眠”長達一年。
它常潛伏在未充分加熱的肉類、乳制品、即食沙拉及冷凍食品中,通過食物處理過程中的交叉污染悄然傳播。
怎樣防住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引發(fā)的疾病,因人而異,包括腹瀉、頭痛、頭暈、發(fā)燒、肌肉痛及痙攣等。
疾病潛伏期為1~4周,易感人群為孕婦、新生兒、65歲以上人群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一般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20倍左右,感染孕婦臨床表現(xiàn)是發(fā)燒和流感樣癥狀,可能導致流產(chǎn)、早產(chǎn),甚至危及生命。
該菌感染初期癥狀類似普通感冒,極易被忽視,直到出現(xiàn)高熱、頸部僵硬、抽搐等嚴重癥狀時才引起人們重視。
如何有效防范李斯特菌的威脅?
? 定期清潔冰箱
冷藏室最好每周清潔一次,冷凍室1個月清理一次。
取出所有物品后切斷電源,用布蘸溫水或洗潔精擦拭冰箱內(nèi)壁,再蘸清水將洗潔精拭去。
拆下冰箱內(nèi)擱架等附件,用水沖洗干凈。打開冰箱門通風,讓冰箱自然風干。
平時要保持冰箱門密封良好,避免頻繁、長時間開啟冰箱門。
食物分區(qū)儲存
冰箱里的食物生熟分離,并在冷藏室分區(qū)儲存,有助避免交叉感染。
冰箱門架處:此處溫度較高,宜放室溫下也能暫存或馬上要吃掉的食品,如奶酪、飲料、調(diào)味品等。
上層靠近門的位置:適合放熟食、酸奶、甜點等。
上層后壁:后壁溫度比靠門處低,放不怕凍的食物,如剩飯菜、剩豆制品、牛奶等。
中下層靠近門的位置:放各種綠葉菜和水果,避免其緊貼冰箱內(nèi)壁。
下層后壁:沒有烹調(diào)熟、又需要低溫保存的食品,如豆腐。
保鮮盒內(nèi):24小時內(nèi)要吃的冷藏肉、冰鮮魚和其他水產(chǎn)品
充分烹煮加熱
烹飪時務(wù)必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 70% 以上并持續(xù)5分鐘,才能徹底殺滅李斯特菌。吃不完的飯菜即使放進冰箱,也要盡快吃掉,吃前充分加熱。
做飯過程中,生熟食品要分開,使用的砧板、刀具都要分開。
對于高風險人群,還應特別注意避免食用生食、軟質(zhì)奶酪、未滅菌乳制品及預切沙拉等食品。
不同肉類的安全儲存期限
魚蝦類最好在2~3個月內(nèi)食用完畢;豬牛羊等紅肉冷凍期限為6~12個月;禽類建議在6個月內(nèi)食用;加工肉制品則不宜超過2個月;即便是冷藏的鮮肉,保存時間也不應超過2天。
肉類不要反復化凍,在放入冷凍層之前最好先切成幾份,每次按份拿取。冷凍食品解凍后,其中的細菌會大量繁殖,此時即便再次冷凍,也不可能恢復到之前的細菌水平。尤其是魚蝦解凍后,體內(nèi)的微生物活性得到恢復,快速繁殖,此后再冷凍也不能將其殺死。而且,解凍過程會破壞魚蝦的組織結(jié)構(gòu),更有助微生物繁殖。每解凍一次,微生物會大幅增長,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冷凍食物也不要在室溫下化凍,最好用微波爐、冰箱冷藏室或干凈流動水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