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您知道為什么要整治農村亂占耕地行為嗎?”“大哥,您知道耕地保護‘六嚴禁'是什么嗎?”近日,博愛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走進街頭巷尾、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與村民拉家常等形式,宣傳耕地保護知識,解讀耕地保護政策,營造出嚴守耕地紅線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博愛縣堅決打牢耕地保護責任,堅持依法依規管地、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擰緊責任鏈、制度鏈、執法鏈,切實保護耕地,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以“零容忍”的態度、“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面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
擰緊三維責任鏈
“耕地保護是政治賬,更是長遠賬。保護好耕地需要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博愛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在全縣違法占地圖斑整改工作推進會上說。
為此,博愛縣構建起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基層組織管護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三維責任體系”。在此體系下,博愛縣明確各級職責分工,形成層層抓落實的閉環機制,縣委、縣政府對全縣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負總責,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承擔轄區耕地保護主體責任,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上下聯動”工作格局,形成全面從嚴保護耕地的強大合力。
博愛縣持續壓實基層組織管護責任,構建覆蓋全域、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耕地保護網絡,組織耕地保護動態巡查,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確保違法占用耕地行為發現在初始、制止在萌芽,堅決守好每一寸耕地。同時,由博愛縣自然資源局牽頭,會同發改、交通運輸等有關部門,根據部門責任,共同做好耕地保護工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立完善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管護體系。
2024年以來,博愛縣委、縣政府先后召開各鄉(鎮、街道)及相關單位參加的全縣違法占地圖斑整改工作推進會8次,召開約談會1次,移送縣紀委監委問題線索10條,向各鄉(鎮、街道)發送提醒函及通知30份。
扎牢嚴管制度鏈
“今年小麥畝產超1200斤,豐收離不開耕地保護的硬措施。”正在田間巡查的博愛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指著遠處“田長制”公示牌說,“我們織密‘人防 + 技防’監管網絡,確保良田真正用于‘糧'產。”
2024年,博愛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印發《關于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博愛縣先后建立動態巡查制度、現場快速反應處置機制、案件查處制度,并建立宣傳和有獎舉報制度、嚴格目標考核和獎懲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督查和通報制度、嚴肅責任追究制度8項措施,進一步健全遏制新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的工作機制。
在“技防”上,博愛縣安排專人每天至少查看10個“天眼”系統攝像頭點位,每周抽查覆蓋50個攝像頭點位,累計抽查攝像頭點位1200次。
打造鐵腕執法鏈
為讓耕地保護“長牙齒”,2025年3月,博愛縣啟動耕地保護“春季行動”,組織縣、鄉、村500余名干部開展三輪拉網式巡查,對7個鄉(鎮、街道)、12項問題掛牌督辦。
行動中,博愛縣將自然資源管理“一網兩長”制作為關鍵抓手,推動監管觸角向末梢延伸,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田長制”責任體系,層層抓好落實,每周對各鄉(鎮、街道)“一網兩長”巡查情況進行排名通報,督促鄉(鎮、街道)提高巡查率。鄉村田長和網格員按照屬地原則,發現違規占用耕地、改變耕地現狀等行為及時制止,現場處置。同時,博愛縣優化調整巡查員隊伍,登記巡查員287人,實現“人田對應”,“田長制”履職情況明顯提升,巡田(山)率達 86.22% ,巡田(山)累計10566次,二級巡田(山)194次,三級巡田(山)261次,四級巡田(山)10111次。
“有村民想在耕地上搭棚,我們聯合鄉(鎮、街道)工作人員上門普法,當天就恢復了種植。”博愛縣自然資源局執法隊隊長回憶道。類似的快速處置案例已成為常態,博愛縣通過“發現一制止一整改”的閉環管理、常態化監管后,2025年5月,新增違法違規用地順利實現“清零”。
麥收過后的博愛縣,田壟間豎立的“永久基本農田”標識牌與茁壯成長的玉米苗相映生輝。從博愛縣各級黨委、政府到田間地頭,從制度設計到鐵腕執行,這片沃土正書寫著“護糧田、守飯碗”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博愛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