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現強、肖金明/主編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該叢書共計9冊,以翔實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全面回顧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七十年的輝煌歷程,深入探討了新時代人大制度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叢書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核心,從預算監督、憲法與人大制度、立法歷程、全過程人民民主、選舉法、地方立法、國有資產管理、地方人大預算監督與預算績效監督等多方面深入研究,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為新時代人大制度完善創新提供重要參考,有助于讀者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特征和時代價值。
《制裁與經濟戰》
翟東升、嵇先白、魏子龍/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在本書醞釀和寫作期間,全球化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與1914—1945年間的上一個下行周期相似,今天的時代特征是脫鉤斷鏈和保護主義,而不是進一步強化分工,是公平、安全與韌性優先,而不是效率優先,是民粹浪潮和民族主義上升,而不是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聲音占主流。對于中國而言,對制裁與經濟戰的研究也具有顯而易見的緊迫性和戰略性。如何應對不斷升級的制裁與經濟戰,是中國對外經濟政策制定中的緊迫議題。此外,在重新進入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中國也逐漸意識到自己面臨著捍衛自身在全球體系中的政治、經濟與戰略利益的現實需求,也需要開發和選擇適當的對外政策工具。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的歷史演進與發展趨勢》
劉國宏、馬朝良、李恩漢、王申辰、吳偉杰/著中國經濟出版社

本書從數字經濟的理論基礎、關鍵要素、核心技術、企業實踐和治理挑戰等多個維度,為讀者提供了數字經濟領域的知識框架。書中剖析了數字經濟的多維結構與復雜性,梳理了數字經濟理論的起源與內涵、數字經濟的特征與未來趨勢,以及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的角色、確權、資產化及其流通機制,同時,本書介紹了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和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數字經濟中的關鍵作用,分析了全球科技巨頭在數字經濟中的戰略布局與競爭態勢。
《共生時代:開啟機器與人類共存的新未來》
(英)露絲·艾利特、(英)帕特麗夏·A.瓦格斯/著中譯出版社

本書深入探討了機器人技術的本質及其對未來的深遠影響。作者從古代機械裝置的起源出發,梳理了機器人技術從簡單自動化到現代智能系統的演進歷程,并揭示了公眾對機器人技術產生恐慌的深層原因。書中系統解析了機器人的核心能力,包括運動、感知、導航和抓取等關鍵技術,以及這些能力如何通過不斷創新得以優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