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1]。高校圖書館要為高校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提供有力保障,其中信息資源是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和能量源泉[2]。《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3]。隨著智能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用戶對文獻信息資源需求的變革,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重心逐漸向電子資源建設轉移。高校圖書館用于購置電子資源的經費逐年增加,占全部的資源購置經費的比例持續擴大[4]。但與電子資源價格不斷上漲、電子資源種類和數量的日益增加、用戶對電子資源的需求向縱深擴展的趨勢相比,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經費投入顯得十分有限[5]。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在電子資源采購和配置中也面臨著巨大挑戰:資源利用率呈現“二八分化”趨勢,核心資源高負荷運轉而長尾資源長期閑置。因此,在高等教育數字化變革和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雙重驅動下,電子資源采購需要構建科學的評價與決策體系,從而識別出高質量電子資源,避免重復采購與低效投入,優化資源結構,提升服務效能,推動高校圖書館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優先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綜上所述,本研究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理念,從用戶、出版商和圖書館的角度制定了以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為維度的多維評價體系,進行特征分類研究。
1相關研究
早在2002年,肖瓏等[就對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進行了開拓性研究。隨著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逐步深入,對于電子資源評價的研究逐步從基礎理論探索轉向方法論創新與實踐深化。早期研究主要認為電子資源的內容質量、易用性、全文獲取程度、檢索功能等是電子資源評價的核心要素[7]隨著圖書館服務向用戶逐漸深人的趨勢,學者們逐漸在電子資源的評價中融入面向用戶需求和高校學科服務需求的評價要素[8-10]。在研究方法層面,相關研究逐漸從定性評價轉向定量評價與多模型融合,采用TOPSIS 模型量化[1]、網絡分析法[12]、DEA-Malmquist模型[13]等方法與模型進行電子資源評價。除了方法論研究,部分學者通過案例研究對電子資源評價模型進行實證驗證[14-15]。現有研究多聚焦于通用性評價指標的構建,但鮮見基于資源特征差異化設計的采購決策模型。現有評價體系未能有效轉化為可操作的采購策略,導致使用率虛高且影響力低的資源持續占據預算,而具有長尾效應的高影響力資源反而面臨采購困境。這種現象反映出電子資源評價研究對高校圖書館實際采購過程中資源類型多樣性、資源需求差異性的響應不足,亟需構建基于多維特征的電子資源分類采購模型。
2電子資源多維評價體系研究
2.1電子資源評價視角分析
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建設與發展的生命周期主要包含選擇、采購、使用、管理、評價5個核心環節[16-17]這5個環節共同支撐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出版商、圖書館和用戶作為核心利益相關方,深度參與到資源選擇、采購、服務、管理和評價各個環節。因此,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的評價視角應基于電子資源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核心環節,構建多維度的綜合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圖書館實現電子資源建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優先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2.2電子資源多維評價體系構建
2.2.1 驅動力
用戶是保障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18],是電子資源建設與優化的核心動力源。用戶是電子資源驅動力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戶的使用行為與需求是電子資源價值的重要檢驗標準之一。用戶的使用行為數據是電子資源評價的核心內容之一,訪問量、下載量、使用時長、使用偏好等數據能夠客觀地反映出電子資源的效用與價值,同時,用戶也是電子資源建設和相關服務的最終使用者。用戶驅動下的電子資源評價機制不僅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而且能通過需求反饋提升電子資源建設與服務水平。因此,本研究將用戶的驅動力作為電子資源評價的維度之一。
2.2.2 影響力
出版商的影響力在電子資源市場中體現為市場覆蓋程度和資源引領能力,其中市場覆蓋程度是衡量其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出版商憑借其學術資源整合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價值的內容,形成在相關學科和領域的滲透,憑借這些權威性、專業性高的資源內容,吸引圖書館進行采購。高校圖書館在制定電子資源采購決策時,可參考同地區、同類型的其他高校圖書館的采購方案。這些高校圖書館的采購決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電子資源的質量,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因此,本研究將資源和出版商的影響力作為電子資源評價的維度之一。
2.2.3 支持力
電子資源采購經費是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體系建設的關鍵,對采購經費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可以實現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面臨著電子資源建設經費緊張的現實問題,這使得圖書館在采購過程中不僅要精確計算采購成本,而且需建立價格評估機制。本文將電子資源成本年度漲幅等指標納入采購決策模型,以保障電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研究將支持力作為電子資源的評價維度之一,構建以經費可持續性為核心的評價維度。
2.2.4多維評價體系
綜上,本研究的最終的評價體系包括3個維度和8個指標,如表1所示。具體來說,3個維度包括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驅動力維度和影響力維度均為正向指標;支持力維度旨在反映當資源成本增長率或經費占比超過一定閾值時,圖書館對該資源的支持力度將會減弱的情況,因此選取成本增長率和成本占比2個指標來衡量,均為負向指標。
3電子資源多維評價實證分析
3.1 數據收集與預處理
本研究以甘肅農業大學圖書館為實證分析對象,基于前文中的電子資源多維評價體系,針對該圖書館2024年度續訂的29個電子資源開展多維評價實證分析。鑒于電子文獻資源在載體形態、內容屬性及用戶需求維度呈現顯著差異性,本研究將這些電子資源劃分為5大類:音視頻學習類資源、中文全文資源、中文非全文資源、外文全文資源和外文非全文資源。根據多維評價體系中的指標進行數據統計并進行計算,其中,訪問量、下載量以及成本數據來源于甘肅農業大學圖書館的采購數據及使用統計數據;影響力指標中的數據來源于網絡調研,本研究調研了甘肅省內其他16所高校圖書館和全國20所涉農類高校圖書館是否采購了這29個電子資源。為消除指標量綱之間的差異性對評價結果產生的影響,需要先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
3.2 評價結果
本研究采用熵值法進行權重計算。熵值法是一種動態且客觀的賦權方法,它基于客觀數據,通過分析各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賦權,被廣泛應用于經濟管理等領域[19-20]。利用熵值法確定電子資源多維評價體系中指標的權重,權重較高的指標分別為B1年訪問量增長率(0.1605)、B3年下載量增長率(0.1396)、B2年訪問量占比(0.1377)和B8同地區高校圖書館購買覆蓋率(0.1373)。權重排名前3位的指標均是反映用戶使用效能的指標,因此在制定電子資源采購策略的過程中,用戶使用情況是重要的評價因素。
根據權重系數計算結果,對該圖書館的29個電子資源進行評價,計算出電子資源評價得分。從總體得分來看,中國知網(0.6188)、暢想之星(0.4466)、讀秀知識庫(0.4013)、Springer Link(0.3771)和WebofScience(0.3662)得分較高,整體表現情況較好。
4基于多維評價的電子資源特征分類研究
4.1基于變異波士頓矩陣的電子資源分類
波士頓矩陣(BostonMatrix)作為一種經典的營銷分析工具,通過分析產品的市場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將產品劃分為4個類型,為企業產品組合管理提供決策支持。本研究借鑒趙蓉英等[21]的創新方法,將傳統二維波士頓矩陣拓展為三維分析模型。基于電子資源在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3個維度的評價結果,將電子資源劃分為“三高型\"(3個維度均有優勢)、“雙高型\"(2個維度有優勢)、“單高型\"(單一維度有優勢)及“無高型”(3個維度均沒有優勢)4種類型。
為保證數據的整體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K-means聚類算法分別從3個維度將電子資源評價得分劃分為高低兩個等級[22]。根據劃分結果可知,高驅動力的資源有6個,低驅動力的資源有23個;高影響力的資源有8個,低影響力的資源有21個;高支持力的資源有25個,低支持力的資源有4個。
4.2分類結果
將電子資源在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3個維度的得分相結合,電子資源被劃分為4個類型,“三高型\"的電子資源有2個;“雙高型”電子資源共7個;“單高型”電子資源數量最多,共有19個;“無高型”電子資源數量為1個。根據聚類的結果和劃分出的類型,建立變異波士頓矩陣,最終評價結果如圖1所示。針對這4類電子資源的特征,有針對性地提出采購策略優化措施。
注:*為“三高型\"資源;■為“雙高型”資源; ? 為“單高型”資源; ▲ 為\"無高型\"資源
圖1變異波士頓矩陣分類結果
5基于電子資源特征分類的采購策略研究
5.1“三高型”資源:多維協同長期合作
“三高型\"資源是指在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3個維度均表現突出的電子資源,這類資源與用戶需求的契合度高,已經形成固定的用戶群體與用戶習慣,使用量會持續增長。該類資源在高校圖書館和用戶群體中的影響力大、權威性高、認可度高。此外,該類資源價格波動平緩,采購成本較為可控。對于這類電子資源,圖書館可以采取長期合作的采購策略,構建與出版商的深度合作關系,簽訂中長期采購協議來促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5.2“雙高型”資源:補強短板提升增益
“雙高型”資源是指驅動力、影響力、支持力3個維度中有兩個維度表現突出。針對該類資源,圖書館應繼續采購,在采購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好基礎保障,補強短板,提升電子資源的效用。“雙高型”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一是驅動力、影響力高但支持力弱的資源。這類資源的特征為用戶使用量大、市場認可度高,但成本較高,漲幅較大。圖書館應加強預算管理,切實支持該類電子資源的建設圖書館不僅可以通過聯采等方式控制成本,還應對資源中無訪問量或訪問量低的部分進行調研,通過訂購使用率高、學科相關度緊密的子庫而非全庫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二是驅動力、支持力高但是影響力低的資源。這類資源的特征為用戶使用量大、成本較低或較為可控,但是市場覆蓋度低。對于這類資源,圖書館應深入調研,明確用戶實際的使用情況,根據用戶需求,積極與出版商溝通協作、強化資源內容特色化建設。三是影響力高、支持力高但驅動力低的資源。這類資源的特征為:市場覆蓋率高、其他高校用戶群體的認可度高,但本校用戶的使用量較低。針對這類資源使用率不足的問題,圖書館應加強資源的宣傳推廣,與出版商一同積極開展講座、培訓等活動,激發用戶使用潛能。
5.3“單高型”資源:定期評估合理決策
“單高型”資源是指驅動力、影響力、支持力3個維度中只有一個維度表現突出的電子資源。圖書館應對該類資源建立動態化管理機制,通過周期性的評估對其效能進行持續監測;采用年度采購的策略,結合評估數據靈活調整采購方案,在保證用戶需求的同時能夠有效控制成本并保障資源的整體質量,從而保障圖書館電子資源的高質量發展。
5.4“無高型”資源:風險管控及時止損
“無高型”資源是指在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3個維度中沒有表現突出維度的電子資源。該類資源的用戶使用量低、市場覆蓋度低且在同類資源中成本較高,有一些資源已不符合圖書館資源建設目標與用戶實際需求,正逐漸被市場淘汰或能夠被其他開放獲取資源所替代。對于該類資源應加強風險管控與評估,及時停止采購持續性表現不佳的資源,將有限的經費用于采購高質量的電子資源。
6結語
本研究以促進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構建了基于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的多維評價體系,利用熵值法賦權并測算出電子資源各維度的得分,運用K-means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后,結合變異波士頓矩陣將電子資源進行分類。本研究以甘肅農業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建設情況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最終將電子資源分為“三高型”“雙高型”“單高型”和“無高型”4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電子資源在驅動力、影響力和支持力3個維度的特征提出相對應的采購策略。實證結果符合甘肅農業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建設現狀,說明本研究提出的這種基于多維評價和特征分類的電子資源采購策略具備可行性,其結果具有參考價值。本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該評價體系和特征分類的方法主要適用于續訂的電子資源,后續將拓展研究對象,探索續訂和新訂資源均能夠適用的評價體系與分類方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6)[2025-03-01].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6/c64094-32551700.html.
[2]陳建龍.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高校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2(6):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EB/OL].(2016-01-04)[2025-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4]吳漢華,王波.2022年中國高校圖書館基本統計數據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3(6):63-72.
[5]漆月,石璐.基于動態規劃的電子資源采購決策支持模型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11):27-32.
[6]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35-42,91.
[7]徐革.電子資源評價之重要影響因子的調查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3):77-81,96.
[8]劉慧.基于網絡行為的圖書館數字資源評價方法研究[J].現代情報,2015(2):62-66.
[9]昝棟,龐萍.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優化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0(增刊1):278-281.
[10]邱爽,潘穎,袁潤.外文期刊數據庫使用績效分級分類評價方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2):28-36.
[11]劉爽.基于熵權法與TOPSIS模型的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實證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3):43-47.
[12]蒲筱哥,喬亞銘,胡亞敏.基于網絡分析法的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績效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4):41-49.
[13]任俊霞,李瑩,張冬梅.面向學科的數字資源建設績效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動態績效[J].現代情報,2018(4):83-88.
[14]李娜.電子資源管理與評估:以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的外文電子期刊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8(15) :60-66.
[15]畢艷芳,李泰峰.用戶數據維度的數字資源評價方法及實例:以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7(22):82-88.
[16]林雅宏,常志衛.基于生命周期的電子資源管理工作實踐及探討:以福建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情報探索,2020(4):82-86.
[17]徐淋楠,邵波.新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環境下電子資源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探究:以NLSP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1(12):44-50.
[18]陳建龍,周春霞,黨躍武,等.高校圖書館用戶關系管理指南針報告[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4(1):23-32.
[19]郝輯,張少杰.基于熵值法的我國省際生態數據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2021(1):157-162.
[20]李昶,吳小桔,吳潔.基于熵值法的知識產權示范市專利實力評價研究[J].情報雜志,2016(9):135-140,129.
[21]趙蓉英,常茹茹,滑浩益,等.學術話語權視域下學者多維評價與特征分類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4(2) :15-21,60.
[22]邱均平,孟炎蓉.“雙一流”高校科研成果質量研究:基于K-Means聚類和Logistic回歸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5):9-15.
(編輯姚鑫)
Research on electronic resourc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feature classification
HAN Beibei, JI Shunping (Library,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OO7O,China)
Abstract:The focus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gradualy shifting towards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thereisanurgent need toestablishascientificevaluationsystem for electronicresourcesanddevelopsustainable procurement strategies.Starting fromthe perspectiveof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stakeholders,this articleconstructs a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resources that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driving force,ifluence,and support.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weights and calculate scores. Cluster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of electronic resources,and the Boston matrix isused to clasifythem into four types:“three high type”,“double high type”,“single high type”,and“no high type”.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ed characteristicsof four types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three dimensions,targeted procurement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and development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electronicresources;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featureclassification;acquisition strategies;highqualit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