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20.043
Explor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Majors and Practical Training of Exemplary Students' Abilities for Vocational Teachers
JIANG Xiujuan, CAO Boyi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
Abstrac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form of digital teaching in the food profession and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vocationalteachersandstudents.Theaimistoenhancethedigitalliteracyteachingdesignabilityprofeioal practice ability,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of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constructing a digital theoretical curiculum system,a digital practice training system,and a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Through the reform practice of Chaoxing Learning Platformand virtual simulation platform,this studyanalyzes the improvementeffctof digital teaching reform on theabilities ofstudents and teachers,and proposes inovative teaching models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aiming tocultivate high-qualitydigital \"ual teacher\" teachers.The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digital teaching reformeffctivelyenhances stdents'digitalawareness,practicaloperationability,andemploymentadaptability improves teachers' teach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meets industry needs.
Keywordsfood science;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 digital teaching; competence cultivation; virtual simulation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教學已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趨勢。當前,在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的培養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食品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如何有效地提升職教師范生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教學能力,已成為數字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本研究聚焦于食品專業數字化教學改革,通過構建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訓練系統和虛擬仿真平臺,探索有效的數字素養培養路徑,以期提升職教師范生的數字化教學與專業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食品行業的發展需求。
1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數字化教學的背景概述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改革日益重視,數字化教育逐漸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適應“互聯網 + 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在此背景下,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的培養需加快轉型與升級。
食品專業作為與社會需求緊密相關的行業,其職教師范生的培養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還應強化教學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食品行業與技術革新對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 (2020-2023 年)》強調,要提升教師和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能力,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數字化教學改革正是在這一政策指導下開展的,旨在通過數字化教學手段,培養具備數字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雙師型”教師,提升其適應未來行業變化和科技進步的能力。
2食品專業數字化教學改革與職教師范生能力培養路徑
2.1構建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數字意識
提升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的數字意識,學校可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構建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并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食品專業的培養要求,將傳統的食品專業課程與現代數字化技術結合,設計適合的數字化課程,如“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學\"等課程。教師根據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前景,對課程進行不斷更新和優化,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學校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課程資源,如教學視頻、電子教材、行業案例分析等。引導學生通過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如觀看視頻、閱讀資料、參與平臺討論等。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課后作業,進行實時評估與反饋,以確保學生能夠掌握課程內容。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數字意識和學習興趣,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線上學習的成果,鼓勵學生在實際課堂中進行討論與分享。線下課堂圍繞數字化課程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和應用,實施案例分析、模擬實驗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
2.2建設數字化實踐訓練系統,培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根據食品專業的特點和課程需求,利用好超星學習通平臺,開發出一系列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數字化實踐訓練模塊。每個模塊包含不同的數字化教學設計任務,涵蓋食品加工、食品檢驗、食品質量控制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如何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學校可組織教師團隊與技術開發人員協作,開發適合食品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訓練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個云教材開發功能,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求在線制作、更新和發布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教學大綱等。學生可訪問這些資源,利用系統提供的教學設計工具,結合食品專業的知識,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內容的編排,設計一個完整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進行在線教學實踐,通過直播、錄播或虛擬模擬課堂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并接受同學與教師的評議與反饋。系統能夠自動記錄每次教學的數據,學校根據該數據,對學生在平臺上的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并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供的反饋功能,及時對學生的教學設計與實施進行指導。學生根據反饋進行自我調整,進一步提高數字化教學設計能力,并通過反復訓練,逐步提升實際教學中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
2.3應用虛擬仿真平臺,提升專業實踐與技術創新能力
在構建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數字化教學體系過程中,學校可與企業合作,搭建適合食品專業的虛擬仿真平臺,平臺能夠模擬食品加工、分析檢測、質量控制等多個環節的實際操作環境。平臺建設完成后,組織教師和技術團隊進行全面的內容開發與測試,確保虛擬仿真平臺能夠模擬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設置虛擬實驗任務,并將其與實際生產流程結合。引導學生登錄平臺,進入一個模擬的食品生產車間,與生產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和質量檢測系統進行互動。學生需要按照食品生產的流程,從原料處理、加工、包裝到最終產品的檢驗,每一步都通過平臺上的虛擬工具和設備進行模擬操作。虛擬仿真平臺還會根據食品加工環節設置實驗任務,學生進行設備調整、故障排除、生產問題解決等操作,積累解決復雜問題的經驗。
3食品專業數字化教學改革與職教師范生能力培養實踐效果
3.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教學能力
自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數字化教學改革與能力培養實踐成果推廣應用以來,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教學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學校通過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訓練系統和虛擬仿真平臺的整合應用,推動了食品專業職教師范生數字工具運用、教學設計創新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提升。學生不僅在數字化教學內容設計與實施中展現出創新思維,還能夠熟練運用數字平臺進行課堂互動、教學資源開發與管理,提升在教育行業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
3.2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性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食品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是在食品加工、質量控制、食品安全監測等領域,數字技術的運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數字化教學改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接觸到現代技術,進而提高在實際工作中快速適應新技術的能力。同時,學校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確保課程內容與行業需求緊密對接,使學生畢業后能夠立即適應行業發展趨勢。通過參與行業項目實踐和企業導師的指導,學生不僅能獲得更多實踐機會,還能了解行業最新動態,掌握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
3.3提高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設計與應用能力
成果推廣應用以來,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設計與應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通過構建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訓練系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掌握利用數字工具進行課程設計、教學資源開發以及課堂管理的方法。數字化教學設計方面,教師不僅能夠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設計數字化理論課程,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還能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與評估,根據數據反饋優化教學方案,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其數字意識。教師可以更精準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字化環境中得到有效的學習支持。在課堂教學應用方面,教師運用虛擬仿真平臺和在線互動工具進行教學操作,開展模擬實驗和虛擬實踐,能夠提升課堂互動性和實踐性。同時,教師還通過虛擬仿真平臺進行在線互動、問題解答和課堂反饋,使教學更加靈活和高效。
4經驗總結
4.1構建數字化教學體系
依托數字化教學模式創新委員會,定期開展教學模式和技術應用相關的調研,指導數字化教學體系建設,根據食品行業的發展需求,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和結構,轉變食品專業教學方式,精準開設與行業前沿對接的新課程,解決過去教學模式未能適應食品行業發展的問題,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對接、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通過構建數字化教學體系,將線上理論學習、線下實踐操作和虛擬仿真平臺的應用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能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熟練應用數字化工具,提升其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
4.2實施綜合培養模式
開展數字素養培養相關的調研,指導數字素養的培養模式建設。根據食品行業的技術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培養模式,精準開設符合行業趨勢的數字素養課程,解決培養方式滯后于行業發展的問題。通過實施綜合培養模式,學校將數字化工具應用、數據分析與食品專業課程結合,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較高的數字素養。
4.3增強數字化教學與創新能力
在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提升方面,定期開展培訓與評估。根據食品行業對數字化教學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動態調整教師培訓內容,解決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適應行業技術革新的問題。教師通過應用虛擬仿真平臺和實踐訓練系統,增強了數字化教學設計的實踐性和創新性,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互動性與教學效果。
4.4創建多維評估機制
在食品專業數字化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建立健全多維評估機制,促進教學質量的系統性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通過引入多維評估體系,學校能夠從多個角度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能力發展及對數字化教學工具的掌握情況。具體而言,不僅根據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評估,而且通過課堂參與度、作業提交情況、在線互動頻次、項目實踐情況等數據,持續跟蹤學生的學習表現。同時將虛擬仿真平臺應用以及實際操作情況納入評估維度,使評估機制涵蓋模擬訓練和真實操作內容,確保評估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5結語
推動食品專業數字化教學改革,有助于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創新和實踐平臺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數字化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實踐訓練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數字素養,還加強了其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學生的就業適應性也得到提高,能夠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與技術革新。教師在數字化教學設計和應用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增強,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未來,學校要繼續深化數字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食品專業教育向更高水平發展。
★基金項目:2024年度省職業教育科研課題(重點課題)“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職教師范生數字素養培養研究\"(2024XHZ031)。
參考文獻
[1]洪玲.教師教育智慧學習空間:內涵,框架與實踐策略[J].開放教育研究,2023,29(1):53-59.
[2]高瑛,王文東,李彩玲.新時代高等教育師范專業\"四字一話\"教育教學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4(8):53-55.
[3]鄧小華,吳曉玲.職教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分階協同”培養模式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3,21(3):40-45.
[4]張衛東,周玲,趙高麗.智能時代師范生數字化能力培養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24,44(12):56-63,71.
[5]尚力沛.如何教學生會教:體育師范生教學能力培育的問題反思及實踐對策[J].上海體育大學學報,2024,48(8):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