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20.007
The Application of “3Dbody Software + Flipped Classroom\" in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Education
HUANG Suwan
(School ofHealthandNursing,Wuxi Taihu University,Wuxi, Jiangsu214063)
AbstractThearticleexplores theapplicationof theteaching modecombining3Dbody software with flipped classroomin theteaching practiceofobstetricsand gynecologynursing.Byanalyzing theshortcomingsof raditional teachingmethods, thisarticleelaboratesontheadvantagesofcombining 3Dbodysoftwarewithflippedclasroom teaching,anddescribes in detailthespecific teachingdesignandimplementationprocess.Suggestionsfor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3Dbodysoftware andflipped classroom inteachingarealsoprovided.Thismodelhelpstoimprove students'self-learningabilityand their 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ofcoursecontent,promote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clinical practice,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reform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teaching.
Keywords3Dbody software; flipped classroom;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eaching reform
婦產科護理教學涉及大量的解剖學知識,傳統教學方法主要依賴二維解剖圖、標本來講授知識,難以直觀展示三維結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動力。課程內容抽象、實踐性強且知識更新迅速,課程設置中包含大量的理論和實踐操作,但由于課時安排緊湊,信息量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感到壓力較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3Dbody軟件提供了多角度、多層次觀察人體結構的途徑,顯著提升了教學的直觀性與交互性[。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逐漸受到重視,其強調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進行互動討論和實踐操作,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本研究探索將3Dbody軟件與翻轉課堂相結合,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教學,以提升教學效果,為教學實踐提供新思路。
1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的優勢
1.13Dbody軟件的優勢
3Dbody軟件可提供女性生殖系統的三維模型,以及分娩過程的動態模擬等資源。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盆底肌肉、胎兒發育過程、分娩機制等,彌補了傳統二維圖片和實體模型的不足。軟件支持模型的放大、縮小和旋轉,便于學生理解器官的精細結構、相互關系和空間位置,從而建立準確而立體的知識框架,有利于學生理解婦產科解剖和生理過程,如胎兒在骨盆中的位置變化、胎盤的植入和剝離等。
1.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展現出顯著優勢,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改革模式[3,它突破了傳統知識傳遞的單向性,強調師生間的多維互動,將知識接收的過程從傳統的“課堂上\"轉變為“課前、課中、課后”的全方位學習體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求知欲。
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3Dbody軟件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視頻講解、案例分析和互動練習等,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反復學習以掌握知識點,從而克服學習進度和能力差異的問題,課堂時間則用于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和技能練習。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復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還促進了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3Dbody軟件+翻轉課堂新模式的優勢
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結合3Dbody解剖軟件與翻轉課堂的新模式展現出顯著的優勢。傳統教學方法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也削弱了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相比之下,翻轉課堂鼓勵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這種模式的成功實施依賴于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這對部分學生而言可能構成挑戰。將3Dbody軟件融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克服這些不足。3Dbody軟件提供了直觀且交互性強的三維解剖學素材,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索人體結構,深入理解皮膚、骨骼、肌肉等各個層次的解剖細節。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課前的自主學習中能夠更容易掌握復雜的概念,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圍繞軟件中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實踐,鼓勵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這種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參與學習的方式,顯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并提高了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婦產科解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臨床應用能力,更好地應對臨床操作中的各種情況。同時,翻轉課堂模式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使學習過程更加高效。
2改革舉措
2.1重新定位教學目標
本課程改革將3Dbody軟件融入教學,重新定義了教學目標,學生不僅應掌握基礎的解剖知識,還應相應提升三維空間認知能力、臨床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內容設計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常規設計中,教師主要通過講解和展示二維圖片來傳授知識。而新設計中,學生在課前利用3Dbody軟件自主學習,通過旋轉、縮放等交互式操作,深入理解女性生殖器官的三維結構及其相互關系。學生可以自主剝離子宮周圍的組織,觀察其與膀胱、直腸的毗鄰關系,并理解盆腔器官脫垂的發生機制。課堂教學則轉變為以問題為導向的討論和基于案例的分析。交互式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三維可視化解決了二維圖像的局限性,提高了學生對復雜解剖結構的空間認知能力。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提升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本課程設計了以3Dbody軟件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課前一周,將婦產科護理相關的解剖學資料、臨床案例和學習指南上傳至班級群。學生可以下載這些資料,提前熟悉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深入探索子宮、卵巢、輸卵管等解剖結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深入探索器官的形態、位置和相互關系。學生可以自主“解剖\"子宮,觀察其內膜、肌層和漿膜層的結構,并理解其在月經周期和妊娠過程中的變化。同時教師會布置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如何發生的?它會對周圍器官造成什么影響?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和資料查閱,嘗試解答這些問題,并進行小組討論和匯報。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或使用學習小組、QQ群等方式,與同學或教師交流,解決在解剖結構理解或臨床案例分析中遇到的疑問。
課堂開始時,教師簡要梳理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在3Dbody軟件學習中常見的疑問,如分娩機制或剖宮產手術的關鍵步驟。學生分成4人一組,圍繞學習中遇到的婦產科問題進行討論,如如何處理難產或識別產后出血的早期征兆。教師在小組討論中巡回指導,提供專業建議。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匯報小組對研討任務的分析結果,如對某一婦產科病例的處理方案。其他學生可以在匯報中提出新的問題,教師記錄并在匯報后進行解答和點評。課堂教學則轉變為基于學生課前學習成果的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師生互動,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這種模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將本次課的研討任務及其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及答案整理成資料,并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如撰寫一份關于妊娠期并發癥的報告。整理好的研討資料和課后作業通過班級群發送給學生,教師應提醒學生及時下載并復習,以確保他們能夠深入理解婦產科護理中的關鍵知識點。
2.3教學方法創新
課堂教學階段轉變為以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為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而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利用3Dbody軟件演示復雜的解剖結構和生理過程,如盆底肌肉的結構和功能,并結合臨床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教師還可以利用軟件模擬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其對周圍器官的影響,并討論相應的護理措施。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這種翻轉課堂模式,將課堂時間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對知識的應用和深入探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臨床問題分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充分利用了3Dbody軟件的交互性和直觀性,并結合翻轉課堂的理念,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提升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3教學評價
在本課程中,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義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他們對人體解剖結構的理解和空間認知能力。教師可采用以下多元化評價方法,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3.1翻轉課堂任務
在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需要利用3Dbody軟件進行課前自主學習。軟件提供了器官的三維模型、解剖動畫以及交互式測試等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構建對女性解剖結構的立體認知。教師將綜合評估學生的解剖結構識別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軟件自主學習的能力。評價指標涵蓋軟件操作熟練程度、在線測試成績以及課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3.2小組討論與實踐
學生分組針對特定解剖結構或臨床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將根據學生的討論參與度、分析問題的深度與準確性,以及對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包括小組討論的積極性、分析問題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3.3實操考試與案例分析報告
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課程結束后將進行實操考試,考核學生在3Dbody軟件或實體模型上識別、定位和描述解剖結構的能力。此外,學生需提交案例分析報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臨床案例,并闡述分析過程及結論。教師將根據實操考試成績和報告質量,評估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臨床應用能力。
4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在實踐教學應用中的建議
4.1技術設備的普及與維護
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技術設備的可靠支持和完善的維護機制。首先,教師應確保學生都能平等地訪問3Dbody軟件和相關的學習資源。其次,學校應配備專職的技術人員,負責軟件的安裝、更新、維護以及日常故障的排除。定期對軟件進行更新,不僅可以保證軟件的穩定運行,還能及時獲取最新的解剖學數據和功能,提升教學質量。
4.2教師的培訓與適應
3Dbody軟件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依賴于教師對新技術的掌握和教學理念的轉變。因此,教師的培訓和適應至關重要。學校應組織針對性的教師培訓,內容涵蓋3Dbody軟件的操作、功能運用,以及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和方法。培訓應注重實踐操作,讓教師能親自動手體驗軟件的功能,并學習如何將軟件融入實際教學。
5結語
本研究初步驗證了將3Dbody軟件與翻轉課堂模式相結合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教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和臨床應用能力。未來,3Dbody軟件可以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為學生提供更為沉浸的學習體驗,開展更深入的研究,對教學效果進行更科學的評估。
*通信作者:黃蘇婉
參考文獻
[1]袁菲菲,季曄,許正紅.基于I-CARE 模式的教學法在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24,38(11):54-57.
[2]鹿文瑞,許諾,薛穎.3D解剖軟件結合CBL教學在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2023,45(5):135-137.
[3]徐明,梁欣,陳漁,等.增強現實結合翻轉課堂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5,39(1):132-135,143.
[4]李軍,王方圓,吳慧雯,等.3Dbody解剖軟件與翻轉課堂結合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承德醫學院學報,2024,41(1):76-80
[5]王馨曼,陳紅,安頌歌.我國婦產科護理教學理論及方法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20,26(4):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