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6(c)-0168-05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Red Resources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Taking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GAO Haiyan
(Library,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of Transport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211188,China)
Abstract:Fromthe perspectiveofculturalconfidenc,universitylibraries beartheimportant misionofinheritingthered genes andpromotingtherevolutionaryspirit.Tisarticleconductsin-depthresearchontheredresourcereadingpromotionactiviesof42 DoubleFirst-Classuniversitylibaries,revealingseveralproblemsintecurentedresoucereadingpromotonactivitisofuniesitylibraries,includingheneedtostrengthentheinvestmentofpromotionsubjects,theincompleteconstructionofredrsourcelibraries,teisintuilaoofdouesacsellsiglefofdisisuntsabliofd readingctivitis,andteeedtoimprovetefunofdactivitis.Insposetoteseisus,tisarticleproposessuggstiouch asenrichingteiversecarsofsousancingteimensiosofiteractiveexperieneptiingspatialdigialiteli genceconfiguration,oatingiversefunctioalfors,ndtablisnglogeicetiemhanismstopromotepicitio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fective promotion of red resource reading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Universitylibraries; Red resource database; Red resource space; Red-themed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而在眾多社會文化領域中,“紅色文化\"成為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的壓艙石。隨著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的不斷深入,圖書館因其獨特的優勢成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陣地。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使紅色文化成為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是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
閱讀推廣的重要內容。
紅色資源即紅色文化資源,通常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或者精神形態的歷史遺存5。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特定的物質載體和精神內涵,具有資政育人的重要意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是指在高校范圍內,以圖書館為主體,以紅色資源為推廣內容,對紅色資源進行分類與整合,并通過開展閱讀活動引導讀者閱讀這些資源的過程。國內部分學者和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研究,其中,理論研究涵蓋了紅色資源閱讀推廣的理論、模式、策略、效果評估等多方面,實踐探索多集中在紅色空間建設、紅色主題閱讀活動及紅色資源數據庫建設等方面。從研究內容上看,較少研究將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系統性納入閱讀推廣工作范疇,缺乏全面系統的梳理與有效整合。為此,本文以國內“雙一流\"高校為調研對象,采用網絡調研、電話咨詢、實地走訪等方式,對2023—2024年“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的紅色資源庫建設、紅色資源空間建設、紅色資源閱讀活動等進行調研,以期為高校圖書館有效開展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提供有益借鑒。
1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的基本現狀
1.1 總體情況
紅色文獻作為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是優化館藏結構、彰顯高校圖書館立館特色的重要資源8。近年來,高校圖書館在紅色資源的挖掘、整合、展示與傳承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經統計,2023—2024年,所調研的4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均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活動,其中 97.6% 的高校正試用或購買了紅色資源數據庫,54.8% 的高校開展了圖書推薦活動, 85.7% 的高校打造了紅色資源空間。
數據顯示,“雙一流”高校圖書館非常重視紅色資源閱讀推廣工作,圍繞資源、服務、空間幾個維度展開,打造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沉浸式、立體式的紅色資源推廣平臺。具體來說,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以紅色資源數據、紅色圖書推薦為主的紅色資源庫建設,以紅色閱讀空間、紅色展覽為主的紅色資源空間建設,以紅色主題競賽、講座、社會實踐、觀影為主的紅色資源閱讀活動。
1.2紅色資源庫建設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年來,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展現出數字化、網絡化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圖書館積極響應,深人探索并實踐紅色資源的推薦服務,主要通過數據庫引進和圖書薦讀為紅色主題閱讀推廣提供資源支持
調研發現,41所高校圖書館的紅色資源庫建設主要包含商業數據庫和自建特色數據庫兩種類型。商業數據庫涉及20多類紅色主題,內容涵蓋黨的建設、歷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新聞報刊資源、外文電子書籍、音頻資料、歷史期刊文獻等多個領域。其中,開通“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數據庫\"“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人民日報圖文數據庫”這四個數據庫的比例較高,分別為 58.5%.29.3%.24.4% 和 19.5% 。自建特色數據庫主要是依據區域紅色文化資源特點建設的專題庫,如四川大學圖書館的江姐專題文獻數據庫、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校史黨史資源特色庫等。
紅色主題圖書薦讀方面,共有26所圖書館開展相關活動,除了薦讀書單、專題書架、人物主題書展、節日主題書展等傳統形式外,還融合了微信推送、外文電子書開放閱讀等新媒體形式。清華大學圖書館紅色主題圖書推薦類型最豐富,有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紅色文獻專架、革命根據地法律文獻專題書架、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專題書架、紀念23位共和國\"兩彈一星\"元勛專題書架、復興文庫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專架等主題薦讀活動。
1.3紅色資源空間建設
紅色資源空間以其獨特的線下平臺優勢,使讀者能直觀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與精髓,因此受到各高校圖書館的青睞。經調研,共有32所“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打造了紅色資源閱讀空間。這些空間包括紅色經典閱覽室、紅色文化主題展覽區、紅色閱讀專區/空間、紅色文化長廊、紅色數字閱讀空間、紅色黨建活動空間等。
目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空間建設類型豐富。有的高校圖書館能結合自身特色,設立紅色經典閱覽室、紅色文化主題展覽區,如北京大學的“同人民一起開拓同祖國一起奮進”主題展覽、中國農業大學的黨建書屋,通過展示紅色歷史文獻、圖片和實物,讓讀者感受革命精神;有的圖書館重視現代化技術,以現代化手段傳播紅色文化,如天津大學的紅色元宇宙體驗活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信仰的豐碑——紅色安徽特工傳奇\"等;有的圖書館在重要節點開展系列活動,如南開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黨史畫作展和周恩來外交思想文獻展、西安交通大學的“光輝足跡·長征出發90周年紀念展”。此外,紅色文化長廊、紅色經典圖書專架、紅色專題書架等設置,也為師生提供了便捷的紅色文化學習資源。以上這些紅色閱讀空間的建成,為紅色閱讀活動常態化、持續性開展提供了空間環境,是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的一大亮點,也成為校園內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
1.4紅色資源閱讀活動建設
近年來,“雙一流\"大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閱讀活動[]。據統計,超過 85.0% 的“雙一流\"大學圖書館定期舉辦各類紅色閱讀推廣活動。其中25所高校開展了61項比賽活動,包含朗讀、演講、辯論、知識競賽、攝影等;16所高校開展了24項以講座、觀影、話劇、紅歌為主的賞析類活動;12所高校開展了以社會實踐、讀書會為主的分享類活動;另有部分高校通過沉浸式劇本殺、元宇宙快閃展等創新形式開展紅色資源閱讀活動。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紅色閱讀的傳播渠道,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在具體實施上,各高校圖書館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優勢,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紅色閱讀項目。例如:北京大學圖書館通過舉辦“中華文明知識競賽\"等活動,將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學生深人學習和理解黨的歷史;天津大學連續舉辦兩屆經典誦讀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式主題誦讀,帶領青年學子閱讀經典、感悟內涵、傳承美德,有效增強了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南京大學依托豐富的紅色文獻資源,開展了“紅色當讀「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外文電子書開放閱讀活動”,拓寬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
2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鍵陣地,其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通過對42所“雙一流\"大學圖書館的深入調研發現,盡管各圖書館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1主體投入尚需加強,資源庫建設力度不夠充分
紅色資源庫作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其建設力度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活動的廣度和深度。然而,當前“雙一流”大學圖書館在紅色資源庫建設方面尚存在主體投入和建設力度不足等問題。第一,紅色資源數據庫的經費投入不足。調研顯示,高校圖書館試用紅色資源數據庫的數量要明顯多于購買的數量,且缺乏介紹紅色資源數據庫如何使用的培訓;第二,部分高校紅色資源數據庫的種類較少,內容不夠豐富,更新與維護不及時,無法滿足師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第三,紅色資源庫的建設還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不同數據庫之間的資源整合與共享機制尚不完善,導致用戶在檢索和使用時面臨一定的困難;第四,部分圖書館在紅色資源庫的建設上缺乏特色,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或本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使得紅色資源庫的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吸引力和影響力;第五,紅色圖書推薦形式單一,多以傳統的書單、書架展示為主,缺乏深度導讀和文化背景分析,創新性和互動性較少,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度。因此,如何加強紅色資源庫的建設力度,提升資源的豐富性、系統性和特色性,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2紅色資源空間利用尚顯不足,紅色展覽形式單一
深人分析42所“雙一流\"大學圖書館的紅色資源建設,可以發現,盡管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打造了紅色資源空間,但存在著空間利用率不高、推廣不足和展覽形式單一等問題。例如,紅色資源空間在很多圖書館中多被設為單一功能區,主要作為靜態展覽使用,缺乏動態的互動環節,導致空間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還有部分圖書館在紅色資源空間的管理上存在不足,缺乏專業講解人員和定期的維護更新,使得空間內的展覽內容陳舊,無法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空間的活動形式和互動方式較為單一,未能充分運用AR/VR等現代科技手段。此外,紅色資源空間的推廣活動也相對匱乏,許多高校圖書館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很少舉辦與紅色主題相關的講座、研討會和學術交流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紅色資源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
紅色展覽的內容和形式也過于傳統,現階段多以圖片、文字展示為主,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持續吸引讀者。此外,部分圖書館在紅色資源空間的運營和維護上也存在展覽更新不及時、空間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進一步影響了紅色資源空間的有效利用和閱讀推廣的效果。
2.3紅色閱讀活動延續性不足,趣味性有待提高
盡管各高校圖書館在紅色閱讀活動的策劃上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且活動形式多樣,但在活動的延續性和趣味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從延續性上看,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紅色閱讀活動往往集中在特定的時間點,如建黨節、國慶節等,而在其他時間段則缺乏持續性的推廣和宣傳,導致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有限,難以形成長效的閱讀推廣機制,也不利于紅色文化的深入傳播和持久影響。此外,一些活動雖然初期聲勢浩大,但后續跟進和效果評估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長期的規劃和執行,沒有及時根據讀者的反饋進行活動的改進和優化,取得的活動效果一般。在趣味性方面,有些活動形式過于傳統和單一,缺乏創新和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興趣。例如,有的圖書館在舉辦紅色主題講座時,內容過于理論化,缺乏生動具體的案例和實踐經驗;有的圖書館在舉辦紅色主題競賽時,競賽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和激勵機制,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如何增強紅色閱讀活動的延續性和趣味性,建立長效的紅色閱讀推廣機制,讓紅色閱讀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當前高校圖書館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3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的對策建議
3.1豐富資源多元載體,增強互動體驗維度
如前所述,目前“雙一流\"大學圖書館紅色資源庫建設遭遇資金不足、資源整合不充分、缺少特色等挑戰,亟須構建一個多維協同的資源體系升級方案。在資金保障機制方面,須構建“政府撥款 + 高校配套 + 社會捐贈\"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渠道,設立紅色資源建設專項基金,與數據庫商合作推出階梯式采購方案。在內容優化方面,可以制定“基礎資源 + 特色資源 + 動態資源”三級建設標準,系統性地引入黨史文獻、革命文物數字檔案、口述史料等多元載體,建立紅色資源元數據倉儲以實現跨庫整合。在技術支撐方面,建議開發紅色資源知識圖譜以實現智能關聯推薦,構建VR紅色場景體驗系統,建立數字孿生資源庫以實現虛實融合。在特色挖掘方面,應實施“一地一庫\"戰略,依托地域紅色文化IP打造專題數據庫,如井岡山革命斗爭文獻庫、延安精神數字展館等。在服務創新方面,需構建“精準推送 + 深度解讀 互動體驗”三維服務體系,開發紅色資源微信小程序集成掃碼閱讀、專家導賞、線上打卡等功能,建立“紅色經典悅讀會\"等品牌項目。該方案通過經費保障、內容整合、技術創新、特色挖掘和服務升級五重路徑,系統性地解決紅色資源庫散而不精、用而不活的問題,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從資源供給向價值挖掘深度轉型,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建設范式。
3.2優化空間數智配置,創新多元功能形態
針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空間存在的利用率低、形式單一、互動不足等瓶頸問題,須構建“技術賦能—內容創新—運營優化—傳播拓展\"四位一體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在智慧化升級維度,應集成AR/VR技術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場景,開發紅色資源數字孿生系統實現虛實空間融合,構建“云端 + 實體”雙軌服務體系,通過紅色資源小程序集成預約導覽、虛擬講解等智慧化功能。在內容重構層面,需設計“紅色劇本殺”“虛擬長征路\"等交互式體驗項目,建立革命文物三維數字檔案庫,推行“主題化 + 場景化 + 體驗化\"策展模式,聯合檔案館、博物館開發“紅色記憶聯展”。運營管理方面,應構建“專業館員 + 學生講解隊 + 志愿者”三級服務體系,推行“活動菜單式管理”,將紅色教育納入通識課程體系,建立“學分認證 ?+ 志愿服務\"激勵機制,運用熱力圖技術評估空間效能。傳播拓展路徑上,可以打造“新媒體矩陣 + 學術共同體 + 社會實踐基地\"立體網絡,開設紅色資源短視頻專欄,建立全國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聯盟,與各高校共建紅色研學基地,形成“校地協同\"可持續發展模式。該解決方案通過數字技術賦能空間轉型、創新內容供給形式、優化運營管理機制、拓展文化傳播渠道,系統性破解紅色資源建而不用、用而不活的困境,推動紅色資源空間向智慧化、互動化、可持續化方向迭代升級。
3.3多維載體拓時空,長效激勵促參與
為解決“雙一流\"大學圖書館紅色閱讀活動持續性與趣味性缺乏的問題,必須實施一系列改進措施。在時間規劃方面,應構建一個全年覆蓋的常態化、主題化、節點化分布模式,通過年度規劃將活動均勻安排在不同時間段,實現春季誦讀經典、夏季參觀紅色基地、秋季舉辦主題展覽、冬季舉行知識競賽的四季活動序列。在空間運用方面,應創建一個實體場所、虛擬平臺、流動場景相結合的多元體驗環境,包括建立沉浸式紅色主題學習空間、開發紅色元宇宙數字展館、設置紅色文化移動閱讀站點。在活動形式創新方面,應探索理論學習、實踐活動、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模式,開發紅色主題劇本殺、紅色文物數字策展、紅色虛擬主播互動等新型活動,構建閱讀、創作、傳播的參與鏈條。建立動態優化機制,通過讀者滿意度調查、活動數據分析、傳播效果監測,形成策劃、執行、反饋、改進的閉環管理。培養學生的紅色文化傳播團隊,通過項目制學習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活動,既提高參與度又增強傳播能力。建立紅色閱讀成長檔案,將參與記錄、閱讀時長、創作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形成長效激勵機制。通過時空擴展、形式創新、機制保障的綜合策略,推動紅色閱讀從臨時活動轉變為日常學習,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紅色教育體系。
4結束語
作為紅色文化傳承的關鍵基地,高校圖書館已經建立了資源、空間和活動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通過數字化資源庫、沉浸式空間及多樣化的活動,紅色文化的基因得以創新性地傳承。然而,目前仍存在資源整合不充分、空間功能單一化及活動持續性不足等問題,亟須解決。展望未來,高校圖書館需進一步深化其智慧化轉型,構建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場景,完善長效機制,促進紅色文化從靜態展示向動態傳承的轉變,為培育新時代人才提供文化支撐,并實現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參考文獻
[1]曾獻輝.新時代高師院校學生社團高質量發展的困境與對策:以A大學為例[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8,39(5):136-140.
[2]肖發生.多維視角下的紅色文化資源[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5,1(1):19-24.
[3]徐丹丹,張春波.齊齊哈爾紅色文化特質與傳承[J].理論觀察,2021(4):113-115.
[4]潘玉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視角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7.
[5]閆偉.山西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8.
[6]孫鵬,王宇,王磊.高校圖書館紅色資源閱讀推廣的現實意義與實施路徑[J].圖書情報工作,2022,66(10):114-121.
[7]關志英,章潔.圖書館共建共享聯盟區域宣傳推廣效果的實證研究:以\"CASHL走人...\"活動為案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0(2):42-48.
[8]楊友清,王利君,吳淑芬,等.“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紅色文獻資源推廣與開發實踐研究[J].圖書館研究,2022,52(2):37-45.
[9]趙學東,李文平.象征與傳播:形塑紅西路軍革命精神的文化路徑[J].圖書與情報,2021(3):1-5,153,145.
[10]包桂英.基于“世界讀書日\"主題系列活動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與經驗:以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