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6(c)-0164-04
The Practical Path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Inherit Red Cultural Genes
-Taking the Red Resources of Gansu Region as Examples
YANG Huijun', WANG Yongzhen2, BAI Mei
(1.Library,LanhouCityUvesityanouGsu,3OOia;2.UrbanDevelopentRseachIsiuteofGsuho
CityUniversitynzhou Gansu,3oo,China;3.SiencendTchologyofepartment,LanzouCityUnversityanhoGans, ,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thecenterofcampus literature resourcesandakeyloc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of campuscultureandsocialculture.Theyshouldfullplaytheirimportantrolesintalentcultivation,scientificresearchanddevelopment,socialservics,andcuralineritanceandiovationisticleiasedonthinterpreationoftedculuralgsd theirvalusignificanceinGansuProvince.Ianalyzesthefeasiblityof inheritingtheredcultural genes inuniversitylibrariesfrom theperspectivesoforalducatioalentrsee,anddulturalrsouerese.Italsoroposspracticalpathforuesitylbrariestodeveloplocalredresourcesandinherittheredculturalgenes:enrichingcolections,andmakingresourcecustomization precise;caryingoutcharacteristicactivitiestohanceculturalconfidence;strengtheningcoperationandinteraction,stiulating leaming enthusiasm;spreadingandpromoting,creatingastrongatmosphereofredculture;creatingaredcultural spacetoenhance userexperinc;evelopingatieprjects,pacipatingiouspromotionetc.Itistopromotetevitalationdil 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Redresources;Red cultural genes; University libraries; Gansuredresources;Feasibility;Practical path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為在新時代怎樣用好紅色資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紅色文化作為新時代黨員精神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民族精神弘揚的載體,發揮著時代生命力的實踐作用2]。
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獻資源的中心,也是促進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發展的關鍵地點,應該充分利用其在人才培養、科研發展、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文化融入圖書館服務育人體系,構建“資源開發—陣地建設—實踐創新一協同育人\"全鏈條模式,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的核心工作和重大課題。甘肅省是紅軍長征途經省份中駐扎部隊最多的地方,是黨中央最終決定的紅軍長征終點及實現革命力量團結的會師地點,是紅西路軍英勇西征、血沃祁連的主要征戰地,是抗日戰爭時期黨和紅軍的戰略大后方,也是解放戰爭中西北解放戰場的最后戰略決戰地4。此外,甘肅省還建有中國首個石油化工基地、最早的有色金屬基地及重要的航天發射基地,紅色資源非常豐富。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發現以“高校圖書館 + 紅色\"為主題的文獻累計有557篇,但以“甘肅高校圖書館 + 紅色\"為主題的文獻僅有1篇。因此,本文從甘肅紅色資源利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甘肅高校圖書館將這些紅色資源融入館內的紅色文化基因傳承活動,以推動高校圖書館紅色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
1甘肅紅色文化精神及其價值意義
甘肅工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燦爛成績的背后沉淀的是一種亙古不變的精神力量。甘肅省厚重綿長的紅色資源,使其成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紅色教育基地,蘊含著生生不息的紅色文化基因。據統計,甘肅省有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紀念地128處、革命領導人故居34處、烈士墓39座、紀念設施135處。
1.1甘肅紅色文化精神
一是熱忱的家國情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甘肅人民共同奮斗的過程中,家國情懷是甘肅紅色精神永恒的主題和方向。這種情懷是對黨和國家無比忠誠,為國家、民族貢獻一切,對社會主義充滿熾熱情感的愛國精神,既有振興中國的信念和行動,也有造福甘肅熱情實干的理想和行動,更有個人的責任擔當。
二是堅定的革命精神。堅定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員的精神力量,是甘肅紅色文化基因的本質,也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甘肅人民攻堅克難的動力之源。甘肅革命精神是以力量與韌勁為特征的甘肅紅色精神,激勵人們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三是戰略決策與進取精神。甘肅省是當時中央決定的紅軍長征的最終目標地點。俄界會議后,中國共產黨決議堅持繼續北上抗擊侵略者;到達哈達鋪鎮后正式宣布開赴陜甘革命根據地;榜羅鎮會議做出“北上\"決策,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自長征開始以來由“戰略退卻\"轉換為“戰略進攻\"的標志和行動,也是自強不息投入抵抗日本侵略者戰場的體現
四是團結協作精神。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和中國革命新篇章的揭開。紅軍各部隊空前團結,中共中央實現了對全黨全軍的集中統一領導,體現了團結互助的精神
1.2甘肅紅色文化基因傳承的價值意義
一是歷史價值。甘肅省是中國紅軍長征途經省份中停留地點最多的省份,其所涉及的地域面積較大,時間跨度也較長,無論是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還是第25軍都曾在此留下足跡。由此可見,甘肅省在中國革命中不可或缺、地位重要。紅軍長征經過甘肅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斗爭相結合,使中國革命局勢大為好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影響也相應加強,也是由內戰向抗日轉化的過程。
二是精神價值。紅色文化遺產包含生動的歷史故事、深厚的文化內涵,來源于革命時期,是人們在追求前進的過程中不斷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精神力量源泉。甘肅省紅色文化遺址很多,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材料,能使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動,凸顯教育效果。
三是經濟價值。對于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高開發價值的村莊,采用“公司 + 村委會 + 居民\"的運作模式,把文化和創意、紅色教育、鄉村住宿和農場旅游等行業深度整合,打造“紅色 + 生態農業\"“紅色 + 休閑康養”\"紅色 + 培訓研學”“紅色 +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新形態,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還可以以紅色資產為題材設計獨特的紅色創意產品,把紅色文化歷史元素融入甘肅地方文化,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社會利益。
四是文化價值。甘肅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成要素之一,對紅色資源進行科學深入研究,建立紅色資源數據庫和大數據體系,將其分類梳理,形成完整的紅色資源主脈絡,達到系統完整傳承文化的目的。
五是社會價值。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能激勵并充分調動農業藝術家的積極性,挖掘、利用好鄉土文化精英,從而創造出更優質的紅色文化產品。另外,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盡量擴大紅色文化產業鏈條,豐富完善地方文化;通過網絡及社交媒體傳播紅色文化,讓紅色精神走進人們生活,引發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2 高校圖書館傳承甘肅紅色文化基因的可行性
2.1立德樹人是高校圖書館的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是學校重要的教育載體,以其深刻的時代價值融入高校圖書館的思想建設與實踐行動之中。甘肅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是中國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完整反映和見證,更是體現甘肅省作為歷史文化符號的重要載體。高校應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2 高校圖書館人才儲備比較充足
高校圖書館由專職圖書館員負責紅色文獻的收集和編輯及閱讀推廣工作,高校還有相應研究紅色文化的教師群體,加強高校圖書館與其他部門(院系、團委等)及社團的深入合作,可發揮圖書館的專業人才優勢。同時,高校圖書館也可與其他圖書館進行合作,組織征文、競賽、讀書會、電影會等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活動。
2.3 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
高校圖書館具備多樣化的資源類型,能夠很好地與紅色資源進行融合。它既擁有傳統的紙質資源,收集了大量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紙質文獻;又涵蓋各種數字資源,如便于存儲和傳播的紅色文化影像資料、電子書籍等,為紅色資源的展示和傳播提供了豐富的載體[。截至2024年12月,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已成立民國文獻普查員館,其館藏的紅色文獻納入了“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聯合目錄”,以蘭州大學為代表的多所高校圖書館加入了CADAL(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共建共享體系。近年來,高校圖書館又新增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課程數據庫等若干思政類專題數據庫。
3 高校圖書館傳承甘肅紅色文化基因的實踐路徑
3.1豐富館藏,精準資源定制
甘肅省擁有眾多紅色革命遺址和豐富的紅色歷史,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對相關紙質資源的收集。同時,積極收集各種數字資源,以全面呈現甘肅紅色資源的歷史脈絡和豐富內涵。
根據甘肅高校的學科特色和師生需求,對紅色資源進行精準定制。例如,對于歷史、思政等專業的師生,可以提供更深人、學術性更強的紅色歷史研究資料;對于其他專業的師生,則提供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文化普及資料。
3.2 開展特色活動,增強文化自信
開展特色活動。舉辦紅色文化研討會,邀請甘肅本地的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及革命先輩后人等,圍繞甘肅紅色歷史、紅色精神等主題開展研討會,促進師生對甘肅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舉辦學術講座。定期舉辦紅色文化學術講座,介紹甘肅紅色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承,增強師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開展圖書展示與推薦。在圖書館內設置紅色文化專題圖書展示區,推薦與甘肅紅色文化資源相關的優秀圖書,引導師生閱讀。
放映紅色電影。定期放映以甘肅紅色歷史為背景的電影,讓師生更直觀地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3.3加強合作互動,激發學習熱情
與紅色遺址及革命紀念館合作。甘肅省有許多著名的紅色遺址和革命紀念館,例如,圖書館可以與南梁革命紀念館、會寧紅軍會師紀念館等合作,開展聯合展覽、實地教學等活動,讓師生親身感受紅色歷史的氛圍。
開展黨史與四史知識競賽。以甘肅紅色歷更為背景,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知識競賽,激發師生學習紅色文化的積極性。
3.4傳播推廣,營造濃厚紅色文化氛圍
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紅色文化傳播。利用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布甘肅紅色文化相關內容,如紅色故事、紅色景點介紹、紅色文化活動報道等,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師生關注,擴大紅色文化的傳播范圍。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制作短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方便師生隨時隨地學習和了解甘肅紅色文化。
加強宣傳推廣。在高校內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如張貼海報、發放宣傳手冊等,提高師生對甘肅紅色文化資源的認知度。與學校其他部門合作,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3.5打造紅色文化空間,提高使用體驗
在圖書館內,打造紅色文化空間,建設紅色文化專區,展示紅色文物等資料。同時,強化空間規范性,健全紅色文化空間的管理制度,確保空間的安全、整潔和有序。另外,根據師生的需求,不斷優化空間布局和服務功能,提高師生的使用體驗。
3.6開發創意項目,參與旅游推廣
開發紅色文化創意項目。結合甘肅的旅游特色,開發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創意項目,如紅色文化紀念品、紅色旅游線路規劃等。通過這些項目,將甘肅紅色文化資源與旅游產業相結合,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參與紅色旅游推廣。與地方旅游部門合作,將高校圖書館的紅色文化資源納入當地的紅色旅游推廣體系中。例如,組織師生參與紅色旅游志愿服務活動,為游客提供講解和咨詢服務,提高甘肅紅色旅游的影響力。
3.7構建育人圈層,實行開放實踐
構建紅色文化育人圈層。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圈,整合甘肅高校圖書館的紅色文獻資源,形成一個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庫,為師生提供全面的學習資源。構建紅色教育生態圈,與學校的思政教育、專業教育相結合,將紅色文化融人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如開設紅色文化相關的課程、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教學活動等。
構建圖書館紅色文化共享圈。加強甘肅高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共享。同時,向社會開放圖書館的紅色文化資源,擴大紅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4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傳承紅色文化的主要場所,承擔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使命,也為培養愛國意識濃厚、品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重要貢獻。高校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的保管者與文化的傳播者,理應擔負時代發展的使命,繼續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王學斌.深人理解歷史自信的理論構建[J].貴州社會科學,2022(12):4-12.
[3]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6(Z1):43-48.
[4]鄭峰.甘肅紅色資源與中國現代史教學實踐[J].絲綢之路,2022(2):19-20.
[5]劉蓉.甘肅紅色文化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J].商業文化,2020(32):25-27.
[6]楊樹霖,韓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陜甘邊革命斗爭中的偉大實踐[J].現代婦女(下旬),2013(2):80-83.
[7]周景蘭,汪文堂.貴州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策略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4(18):140-143.
[8]張思媛,于永坤.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探索與思考[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3,42(11):126-128.
[9]岑朝陽.從“六個必須堅持\"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與思想境界[J].理論研究,2023(6):28-36.
[10]賈文龍.中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的價值功能、限度審視及調適路徑:基于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圖書館的實證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45(2):23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