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歲的我,已在異國他鄉漂泊了五年,出于種種原因,我快五年才回一次家。
不是不想回,而是身不由己。
漫長的五年里,我未曾說過一次想家,卻無數次在夜晚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從旁人的口中,我得知了父母的近況:母親在視頻通話中總是微笑著與我聊天,卻在旁人提到我時偷偷落淚;父親曾經硬朗的身體,如今卻因一點小動靜就整夜難眠;疼愛我的外婆不幸感染了病毒,飽受折磨;就連那條陪伴了我多年的老狗,也病得奄奄一息……每次聽到這些消息,我都淚流滿面。
終于有一天,我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歸途。
當飛機降落在故鄉的土地上,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我一時難以適應。五年間,我已經習慣了中國北方的干冷天氣,如今回到家鄉,反而感到有些水土不服。看著父母和外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我哽咽難言,他們眼中的心疼與喜悅交織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我的家鄉坐落在河內這片土地之上,我卻非傳統意義上的河內人。我們的故事始于2008 年與河內的合并,成了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鄉親們常以幽默自嘲,戲稱自己為“河內二”,而那些歷史更為悠久的居民則是“河內一”。憶起童年,那時的道路尚未鋪上水泥,質樸而寧靜。然而,隨著與河內的合并,仿佛是命運的巧妙安排,短短數年間,各式各樣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我們的家鄉迅速煥發了勃勃生機,變得熱鬧非凡,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
如今,當我踏上歸途,從異國他鄉緩緩邁向家的方向,每一步都踏在了回憶與現實交織的軌跡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恍惚感。這短短五年,家鄉的經濟更上一層樓,那些曾經熟悉的街景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商鋪的招牌在夕陽下閃爍著霓虹的光芒,映照出河內的勃勃生機。然而,在這日新月異的變遷之中,總有些不變的風景,溫暖著我這顆游子的心。
好在,家門口的那個十字路口,盡管四周已換上了新顏,但依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每當夕陽西下,余暉灑在柏油路上,金黃色的光輝與匆匆行人交織出一幅溫馨的畫面。
小販的叫賣聲、學生們的歡笑聲,還有偶爾傳來的摩托車車喇叭聲,構成了家鄉獨有的交響樂,讓人倍感親切。
那棵欖仁樹,歷經風霜雨雪,依然挺拔如初,枝繁葉茂,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春天,它披上嫩綠的新裝,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夏日,濃密的樹蔭成了人們避暑的天堂;秋風起時,金黃的落葉鋪滿一地,踏上去沙沙作響,別有一番風味;冬日里,它則以堅韌的姿態迎接每一個黎明與黃昏。
那條年邁的狗,盡管步履蹣跚,但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忠誠與堅定。它懶洋洋地躺在門檻旁,偶爾抬頭望向遠方,仿佛在期待著家人的歸來。每當我走近,它便搖搖晃晃地站起身,尾巴搖得像撥浪鼓,那份不加掩飾的喜悅,總能瞬間融化我心中的疲憊與鄉愁。
家鄉的風土人情,如同一幅細膩動人的畫卷,讓人沉醉。家鄉的人們,仿佛時間的守護者,依舊保持著那份難能可貴的淳樸民風、純真善良的秉性、溫文爾雅的氣質,以及那份剪不斷理還亂的深厚情感紐帶。這份情感,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醇厚,讓人沉醉。當鄰里親朋聞訊我遠途歸來的消息,他們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喜悅與激動,紛紛不辭辛勞地來看望我。他們的關切之情,如同春日里的暖陽,溫暖而明亮,溢于言表,讓人感動。那一刻,仿佛那些只在記憶深處閃爍的身影,奇跡般地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從模糊變得清晰,鮮活地出現在我的眼前。
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舉手投足,都如此熟悉而親切,仿佛從未離開過。
他們熱切地詢問著我在異國他鄉的生活點滴,那些關于學習、生活的瑣碎細節,都被他們一一珍藏。他們好奇地打聽著我所經歷的文化體驗,那份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如同孩子般純真。而那份歸來的熱情迎接,更是如同春風拂面,溫柔而真摯。他們的擁抱、他們的問候、他們的關懷,都如同甘霖滋潤著我這顆漂泊已久的心田。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無論我走到哪里,家鄉永遠是我最溫暖的港灣,家鄉的人們永遠是我最堅實的后盾。
家鄉的景致依然宛若仙境,美不勝收。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湖面上,沿著湖邊漫步,可以見到許多人開始了他們的一天:晨跑者輕盈的步伐在晨光中躍動,自行車愛好者們結伴而行,享受著鍛煉的樂趣。湖面上,漁民們劃著小船,輕輕撒網捕魚,波光粼粼的水面與漁舟唱晚的畫面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和諧寧靜的畫卷。
傍晚時分,街頭巷尾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走進街邊的咖啡館,或是隨意坐在路邊的一個冰茶攤上,幾張簡單的塑料凳、一張小巧的桌子、一套茶具以及必備的花生糖、薄荷糖等,這些看似簡單的配置,卻營造出一個溫馨而舒適的小天地。不論是三姑六婆聚在一起話家常,放學回家的學生們分享著學校的趣事,還是剛下班的白領藍領們在此小憩,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人們圍坐一起,品嘗著越南特色的滴漏咖啡,那濃郁的咖啡香與獨特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或是來一杯冰茶,冰爽、苦澀與甘甜,各種口味俱全,為炎熱的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在這樣的氛圍中,大家聊著天,分享著彼此的故事,享受著難得的悠閑時光。家鄉的夜晚,就這樣在歡聲笑語與溫馨交談中緩緩流淌,成為每個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無比安心。
無論外界如何變遷,家鄉那份獨有的韻味與溫情,始終是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每一次歸來,都能找到那份歸屬感與寧靜。
夜晚,外婆和媽媽堅持要跟我睡在一起,說是怕我水土不服,有個照應。躺在床上,被媽媽緊緊抱住的那一刻,我的眼淚無聲地滑落。那一刻,我終于明白,故鄉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片土地,幾座熟悉的建筑,幾條走過無數次的街道,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心靈的歸宿,是生命中無法割舍的根與魂。
在遠離故鄉的日子里,每一次的分別都讓我對故鄉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曾經的故鄉,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無憂無慮的童年記憶,那里有外婆無盡的叮嚀,父親堅實的背影,以及母親溫暖如初的懷抱。那時的故鄉,如同一個溫暖的港灣,為我遮風擋雨,讓我在其中自由翱翔。
然而,經歷了分別,當我踏上異鄉的土地,開始獨立面對生活的挑戰與磨礪時,我才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故鄉的重要性。在異鄉的夜晚,每當夜深人靜,心中那份對故鄉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來。我開始懷念故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縷空氣,每一個熟悉的面孔。
那些曾經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如今卻成了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此時,我更加明白,故鄉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在我心力交瘁、疲憊不堪時,故鄉總能給予我那份久違的平靜與溫馨。當我踏上歸途,看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聽到那熟悉的鄉音,感受到那熟悉的氣息時,一切疲憊都仿佛在這一刻煙消云散。故鄉,如同一劑強心針,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氣與力量。
責任編輯 蘇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