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2025-08-18 00:00:00李永海楊帆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5年8期
關鍵詞: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債務

【中圖分類號】F812.45;F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994(2025)16-0101-9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依據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正當其時(楊志勇,2024)。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政被賦予重要使命,不僅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進行抉擇,在穩定宏觀經濟上挑起重擔,還要契合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涵,在“固本培元”提升自身能力與可持續性的同時,守住國家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政府間財政關系是國家重要的政治、經濟制度安排,也是財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內容,而財政分權恰是衡量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核心變量(呂冰洋等,2021a)。20世紀90年代,我國處于改革開放深化、經濟高速發展期,對應于當時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公共風險主要表現為人民生存與發展的風險,國家治理體系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劉尚希等,2018)。因此,分稅制改革通過賦予地方一定的財政自主權,提升了地方政府推動轄區善治的積極性,助推了中國式發展\"奇跡”。但分稅制改革后“財權上收,事權下放”的財政分權體制,逐漸使債務融資成為緩和地方財政壓力與經濟增長間矛盾的“良方”,官員晉升激勵下的“為增長而競爭\"又加深了地方對于“舉債——投資增加—經濟增長”發展路徑的依賴。在當時的環境下相對合理的財權、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與目前基于防范重大風險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國家治理目標越來越不匹配。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40.73萬億元,幾乎為2013年的4倍,并超過金融債與國債成為規模最大的債券品種。2023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在世界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大國間博弈加劇、沖突頻發的負面沖擊下,宏觀經濟穩定性無法保證。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經常性稅源不足,土地出讓收人大幅下滑,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陷入低迷。地方政府為保持經濟增長持續進行逆周期調控,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又將進一步鼓勵地方擴大財政支出。財政收入不穩定性提高與支出責任持續加重放大了收支矛盾,進一步催化債務風險,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埋下隱患。在宏觀經濟不穩定的狀態下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顯示了我國對于建立風險化解長效機制的決心。在此背景下探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能夠回歸財政體制根源并結合財稅體制改革目標從源頭上遏制債務風險。

現有關于財政分權視域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種視角。一是基于財政收入分權視角,認為收入分權賦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稅收自主權,硬化了政府預算約束,從而減少了財政赤字(Asatryan等,2015;呂冰洋等,2021b);同時,稅收分成比例提高增強了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加之隱性金融分權弱化了融資約束,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公司擴大隱性債務規模的動機更為強烈(毛捷等,2019;王霞和劉岳洋,2024)。二是基于財政支出分權視角,認為在經濟快速增長期,向地方政府大幅下劃事權與支出責任一方面借助轄區競爭等有益機制提升了地區生產率,形成生產率提升拉動經濟增長從而帶動債務風險降低的良性循環(高琳,2021),另一方面致使地方政府出現過度重視基本建設、肆意膨脹基建的財政支出傾向(龔鋒和盧洪友,2009)?!额A算法》(2014)關于地方政府只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進行舉債的規定,導致此支出壓力無法通過合規渠道完全宣泄,融資平臺應運而生,地方政府紛紛致力于發行城投債以滿足融資需求(陳菁和李建發,2015)。因此,財政支出分權可能成為城投隱性債務規模激增的重要驅動力。三是基于財政收入與支出分權匹配視角,認為財政分權造成了地方政府\"天然型財力缺口”,已有研究將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不對等現象表述為“財政縱向失衡”。財政縱向失衡會帶來“公共池問題”和預算軟約束,繼而引發稅收努力和土地經營變化等一系列\"激勵異化\"現象,使財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債務失范(儲德銀等,2019;杜彤偉等,2019)。地方政府\"錦標賽\"機制造成的“競爭型財力缺口\"又進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洪源等,2018),導致其不得不進一步求諸債務以尋求非正式財力的增收。

雖然上述文獻強調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財稅體制根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第一,由于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相關指標在數據獲得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債務率、負債率、償債率作為常用指標,計算方式因各學者對于顯性、隱性債務的側重不同而存在口徑差異,基礎數據及指標選擇不統一導致實證結論各執一詞(毛捷和徐軍偉,2019)?;趩我恢笜颂接憘鶆诊L險亦會將目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樂觀化,無法反映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實踐后面臨的綜合風險,同時縮小了財政對于國家風險治理的責任。此外,202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統籌做好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份選報轄區內風險大的地區納入重點化債區域名單,以地級市為主盡全力化債。地級市介于省縣之間,其政府擁有承上啟下的經濟、政治職能,擔負著地區發展的重任,但已有研究缺少對于市級層面債務風險的整體評價。第二,僅從政府間財政關系的角度解釋債務風險并討論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的對策仍然有失偏頗,財政收入、支出分權的變動也不能完全解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差異,地方政府是否予以配合同樣重要。張淑惠和李若飛(2022)以我國省級政府地方債發行規模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發現財政能力是地方債發行規模的重要影響因素。李一花和斤艷萍(2017)亦將地方財政能力引入地方政府債務分析模型,分區域估計財政能力與政府債務累積的關系,發現財政能力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具有重要影響。陳浩和羅力菲(2022)在研究公共服務供給與人口居留意愿關系時,考察了政府財政能力的調節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高企既有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因素。

在傳統財權與事權、支出責任框架下推動我國央地間財政關系改革、破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困局,難以從治理層面觸及財政體制的核心問題,還可能使中央和地方陷入“風險博弈\"的困境(劉尚希等,2024)。鑒于此,本文進一步探究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提升能否與財政分權調整形成化解債務風險的聯動機制,在“能力、財權、事權\"財政體制理論框架下探討財政分權、財政能力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治理效應。

與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存在以下邊際貢獻:第一,從經濟、財政、債務三個維度構建了地級市層面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綜合指標體系,可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第二,在“能力、財權、事權\"財政體制理論框架下探討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防范化解機制,以及央地間關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能存在的聯動機制,以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

二、理論邏輯與研究假設

(一)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

政府間財政關系是宏觀調控的橋梁與國家治理的樞紐,而財政分權是調和央地間財政關系、暢通宏觀政策傳導路徑的體制手段,對其的理解可以從收入分權和支出分權兩個視角展開。財政收入分權本質上是地方政府對其轄區產生的財政收入的分成比例,即形成“收入分成合約”,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地方政府的“財力”(楊林和鄭堯,2022)。財政支出分權則是地方政府自主決定財政支出以提供有效公共服務的權力,同時也決定了地方政府所需承擔的事權與支出責任。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在明確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的同時,也造成央地財權與事權劃分的不平衡。在稅收分配方面,中央掌握稅源豐富、稅基廣泛的主要稅種收入,地方獲得主要稅種的小部分和次要稅種的大部分收入,使得地方稅源分散、征管困難、稅收份額小、穩定性差且增長潛力受限。在事權分配方面,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等本應由中央負責的事務被轉嫁到地方,地方支出責任加重,逐漸形成了財政收入分權相對較低、財政支出分權相對較高的分權格局,地方政府\"財\"與“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相比于依靠區域間稅收競爭贏得財政收入,債務融資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快速獲取資金的途徑,有助于滿足短期的財政需求,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逐底競爭\"等導致的市場保護、以鄰為壑問題。但是,大量隱性債務游離在預算體制之外,缺乏統一的債務統計口徑,導致債務信息真實性受損,風險愈難控制(張暉和金利娟,2019)。由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將抑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將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財政收入分權與支出分權的變動將直接決定財權與事權的增減,從而影響財權與事權的匹配性。在當前財政收人分權低、財政支出分權高的背景下,財政收人分權程度提高將緩和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性,而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將加劇此矛盾。財權與事權不匹配會在經濟、財政、債務層面產生作用,從而影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首先,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的本質是對經濟增速的更高要求(寇宏偉和陳璋,2020)。由支出分權改革滯后于收入分權改革帶來的財權與事權不匹配,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為了獲取有限的市場資源而展開“為引資而競爭”,進而導致出現官員短視、政府主導經濟、偏向性招商引資和政企合謀等問題。當競爭以這些割裂市場的地方保護路徑實現時,將抑制市場主體的技術創新,阻礙專業化分工,不利于城市創新水平的提升與長期經濟發展。

其次,由于存在事權劃分相對于財權不合理的情況,地方政府采取行政命令或提供擔保等方式向金融機構舉借債務的財政動因是填補收支缺口(曹信邦等,2005)。因此,在財政層面,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主要源自財政收支壓力。財權與事權錯配會擴大地方政府財政缺口,再疊加地區間的“標尺\"競爭和“增長錦標賽\"模式,將導致地方政府為追求地方經濟增長和稅基擴大而對投資性支出過度傾斜。這般重此輕彼的以損害公共服務質量為代價換取經濟收益的公共支出結構異化恰似宛肉補瘡,且易促使地方政府為拉升轄區GDP而投入重復性基礎設施建設,降低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從而加大財政壓力。

最后,財權與事權劃分不對稱、轉移支付制度不健全,疊加宏觀經濟恢復期減稅降費背景下財政收人進一步被壓縮,致使地方大量依賴債務履行支出責任。雖然《預算法》(2014)明確地方政府債券是政府舉債的唯一合法渠道標志著國家對于地方政府債務管控愈加嚴格,但預算軟約束使地方政府在預期中央救助的情況下缺乏預算自律。對轉移支付的依賴和對中央兜底的期望,易使地方政府陷入舉債“激勵陷阱\"而忽視由此帶來的風險。突出表現為《預算法》(2014)實施后地方政府采用BOT模式、投融資平臺等渠道進行貸款和擔保的行為屢見不鮮,債務雪球呈現急劇擴大態勢。綜上,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2:財政收入分權程度降低、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會抑制技術創新、加大財政壓力、推升債務規模,從而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二)地方財政能力影響下的財政分權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根據契約經濟學原理,若契約雙方沒有共同付出,則分成是低效的契約安排。因此,財政分權改革并非決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治理效果的唯一因素。分權體制下地方財政能力決定了地方政府是否可以配合分權調整,從而形成央地間關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有效聯動。但還需考慮的是,根據委托代理理論,政府官員在做出舉債決策前可能會首先考慮個人任期內轄區投資與經濟增長,從而淡視逐漸累積的政府債務。在此情形下,即使地方政府具備較強的財政能力,也可能因不合適的財政分權調整而做出有違化解債務風險目標的“努力”。因此,雖然上文的理論分析得出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財政支出分權程度降低的調整可能對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產生有利影響,但此分權調整是否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配合亦至關重要。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式財政分權體制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效應具有復雜性,分權調整應考慮地方政府的反饋,剝離地方財政能力背景僅就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關系進行討論顯然有失偏頗。因此,本文考慮財政能力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及其與財政分權調整的互動效果,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地方財政能力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的關系存在調節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構建出財政分權影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邏輯框架,如圖1所示。

三、研究設計

(一)變量設定

1.被解釋變量: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Dr)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然而,傳統的債務風險測度指標維度相對單一,無法系統地反映地方政府實踐中的債務問題??娦×趾头鼭櫭瘢?013)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定義為債務規模形成非常規增長,并指出這種風險除了體現為對自身財政收支運行的影響,還表現為對經濟運行的破壞。因此,在制定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價體系時,本文充分考慮債務、財政、經濟因素。為保證指標體系的層次性,借鑒馬恩濤和姜超(2022)對省級層面政府債務風險的度量方式,以經濟動能、財政收支、債務規模作為一級指標構建綜合指標體系(詳見表1),以評價地級市層面的政府債務風險。其中:經濟動能是影響政府債務風險的首要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經濟活力充沛的地區債務風險必然小于經濟動蕩不穩定的地區;財政收支則間接體現了債務擴張潛能與償還能力;債務規模直接反映了顯性與隱性債務的組成。為規避主觀賦權帶來的度量偏誤,本文使用熵值法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各三級指標進行賦權并計算加權得分,得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Dr 。

表1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綜合指標體系

2.解釋變量:財政分權(Fd)。本文將財政分權分為財政收人分權(Fdinc)和財政支出分權(Fdexp),并參照楊林和鄭堯(2022)的研究計算這兩個變量,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財政收人分權 各市本級人均財政收人/(各市本級 人均財政收入 + 各省本級人均財政收入 .+ 中央本級人均財 政收入)

財政支出分權 各市本級人均財政支出/各市本級 人均財政支出 + 各省本級人均財政支出 + 中央本級人均財 政支出)

3.調節變量:地方財政能力(Fc)。參考既有研究(陳浩和羅力菲,2022),本文采用財政汲取能力(Ski)、財政配置能力(Con)、財政透明度( Tra )三個指標來衡量地方財政能力。

財政汲取能力體現了政府自身進行稅收制度制定和結構調整以增加財政收人的能力(Johnson和Koyama,2016),參考李真和蘇春紅(2023)的做法,采用稅收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

財政配置能力是地方政府為實現經濟增長和公共服務供給目標而做出的財政支出行為,反映了地方政府動用財政資源的能力(趙德昭,2017),參考宋旭和李冀(2015)的做法,使用人均財政支出水平來衡量。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財政透明度是指政府向社會公開的財政信息的完整、可靠、清晰程度,反映了政府對社會需求的回應能力和治理水平。本文使用清華大學自201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中的財政透明度數據來衡量財政透明度。

4.控制變量。為規避因遺漏變量而產生的估計偏差,本文選擇以下控制變量:經濟發展水平(Pgdp),用國內人均生產總值的自然對數衡量;人口規模 (Pop ,用當地人口總數的自然對數衡量;產業結構高度化(Indss),采用袁航和朱承亮(2018)構建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的量的指標來衡量,該指標反映了我國三大產業由第一產業占優勢地位向第二、三產業占優勢地位的比例關系的演進;產業結構合理化(Indsr),參考劉偉等(2008)的研究,采用泰爾指數來衡量,該指數反映了三大產業產值結構與就業人員結構;綠色創新水平(Gi),用綠色專利授權總量的自然對數度量;貿易依存度(Td),利用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度量。

(二)模型設計

為驗證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本文構建雙向固定效應面板模型,如式(1)所示。

εi,t (1)

其中:下標i、t分別表示地級市和年份;被解釋變量Dri,t 為t年i市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核心解釋變量為地級市層面的財政分權,包括財政收入分權( Γ[dinci,t) 和財政支出分權 (Fdexpi,t) ;Controlsi,t為一系列城市層面的控制變量; μi 為城市固定效應, St 為年份固定效應, εi,t 為隨機擾動項。

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地方財政能力(Fc)及其與財政分權的交互項,形成模型(2),以驗證地方財政能力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

Dri,t=B0+B1Fdinci,t+B2Fdexpi,t+B3Fci,t+B4Fdinci,t× Fci,t5Fdexpi,t×Fci,t6Controlsi,titt,t (2)

(三)樣本選取與描述性統計

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同年財政部印發《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人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標志著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進入新階段,因此本文選取 2014~2022 年287個地級市的數據作為樣本。對于少量缺失數據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補全,對所有連續絕對數的變量進行取對數處理。本文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與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臺,其他經濟數據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CEIC中國經濟數據庫、EPS數據庫、各市統計部門官網。表2列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2 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分析

(一)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

利用模型(1)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

首先,從綜合維度檢驗財政收入分權、財政支出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關系,回歸結果如表3第(1列所示。結果顯示,財政收入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財政支出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會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會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驗證了假設1。

其次,區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來源的維度進行回歸,結果如表3第(2)~(4)列所示。結果表明,不論是源自經濟動能因素、財政收支因素還是債務規模因素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均能對其產生抑制作用,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均能對其產生加劇作用。

最后,對樣本進行分區域回歸,結果如表3第(5)~(7)列所示。結果顯示,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支出分權對東、中、西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影響效應與全樣本回歸結果一致。

表3 基準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報告的是各系數估計值所對應的t值,***、**、*分別代表在 1%.5%.10% 的水平上顯著。下同。

(二)穩健性檢驗

1.更換被解釋變量。本文采用負債率(廣義債務口徑)指標衡量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重新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第(1)列所示。Fdinc的回歸系數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為負,Fdexp的回歸系數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結果相同。

2.更換解釋變量。借鑒陳碩和高琳(2012)的研究,去除原有財政收入分權、財政支出分權計算公式中使用人均進行標準化的過程,不再控制人口因素對財政資源分配的影響,重新計算財政收入分權、財政支出分權指標并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第(2)列所示。Fdinc的回歸系數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為負,Fdexp的回歸系數在 1% 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本文的結論穩健。

3.刪除直轄市樣本。由于直轄市特殊的行政地位和經濟規模,往往在統計數據中表現出與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征。刪除直轄市樣本后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第(3)列所示。財政收入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顯著負相關,財政支出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顯著正相關,本文結論依然穩健。

4.重復隨機抽樣方法。為緩解樣本的選擇性偏差問題,本文采用Bootstrap方法進行500次重復隨機抽樣,結果如表4第(4)列所示,Fdinc、Fdexp的系數符號和顯著性水平與基準回歸結果相同。

5.改變時間范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可能會影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從而帶來估計偏誤,因此嘗試刪除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及影響的年份,單獨對 2014~2019 年的樣本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第(5)列所示,核心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依然顯著且符號與基準回歸結果相同。

6.控制交互固定效應??紤]到城市隨時間變化而特有的未觀測特征,進一步控制城市與年份的交互固定效應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第(6)列所示,所得結論仍與基準回歸結果相同。

7.更換回歸方法。為進一步緩解由雙向因果帶來的內生性問題,采用GMM方法進行回歸分析。表4第(7)、(8)列分別展示了系統GMM和差分GMM的回歸結果,Fdinc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負,Fdexp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本文的結論依然穩健。

(三)地方財政能力的調節效應

基準回歸已證實財政收人分權程度提高、財政支出分權程度降低是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分權調整。本文運用模型(2),分別從財政汲取能力、財政配置能力、財政透明度三個方面的財政能力重點檢驗財政分權調整的化債效果是否受地方財政能力的調節。此外,進一步探討地方財政能力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三個子維度關系的調節效應。

表4 穩健性檢驗結果

1.財政汲取能力。運用模型(2)檢驗財政汲取能力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間關系的調節作用,回歸結果如表5第(1)~(4)列所示。綜合維度的回歸結果顯示,財政汲取能力的提高會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降低,這是因為財政汲取能力較高意味著政府具有更強的債務償還能力。隨著財政汲取能力的提高,財政收入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抑制作用增強,這可能是因為財權擴大帶來的潛在收入被更好地籌集,財政資金充沛使地方政府進一步降低對債務的依賴;但同時財政支出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也在增強,這可能是因為財政汲取能力提升使得地方政府有更穩固的收入基礎來支持未來的債務償還,在債券市場上更具吸引力,從而更容易獲得債務融資。這種融資的便利性降低了地方政府對債務融資的風險感知,從而在支出責任增加時地方政府更容易選擇債務融資而非其他融資方式。

Dr子維度的回歸結果顯示,財政汲取能力對財政分權與由財政收支因素、債務規模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效應與總效應一致,但財政汲取能力緩解了財政支出分權對由經濟動能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這可能是因為高財政汲取能力為地方政府面對外部經濟沖擊提供了緩沖機制,在經濟動能減弱、增長放緩時,政府可以獲得較充足的財政收入以平滑經濟周期的影響,從而減少對債務的依賴。

2.財政配置能力。表5第 (5)~(8) 列為財政配置能力調節效應的檢驗結果。綜合維度的回歸結果表明,財政配置能力越高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越低,這是因為財政配置能力高意味著政府能夠更好地配置財政資源,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但同時財政配置能力會正向調節財政支出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這是因為財政配置能力的提高伴隨著地方政府在資源識別和項目規劃方面的能力提升,在現有政績考核模式下,地方政府會更傾向于調用一切可用資源對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進行投資,事權與支出責任提高使得其債務依賴更為嚴重。

表5

財政能力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

Dr子維度的回歸結果表明,財政配置能力對財政分權與由經濟動能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的關系無調節作用,對財政分權與由債務規模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基本與總效應一致。但財政配置能力減弱了財政收入分權對由財政收支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抑制效果,同時減弱了財政支出分權對由財政收支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效果。這可能是因為財政配置能力強的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通過財政支出拉動經濟增長,此時財政收入分權帶來的財政增收可能會被進一步用于政府投資,而較少被用于彌補收支缺口。政府更有效地分配財政資源可使其在面對更大的支出責任時能相對合理地調撥資金,改善支出增加情況下的財政收支狀況。

3.財政透明度。表5第(9)~(12)列為財政透明度調節效應的檢驗結果。綜合維度的回歸結果顯示,財政透明度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無顯著影響。但當地方財政透明度較高時,財政收入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抑制作用增強。這可能是因為較高的財政透明度促使地方政府在債務管理上的責任感和效率提升,同時外部的監督也更為有效,此時地方政府對于財政收人分權所帶來的增收,在使用上將更為謹慎,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費,降低舉債需求。

Dr子維度的回歸結果表明,財政透明度越高,財政收入分權對由財政收支因素、債務規模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抑制效果越好,財政支出分權對由經濟動能因素產生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越小,但對由財政收支因素形成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越大。這是因為在財政透明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舉債行為均受到公眾監督,減少了因收人分權帶來財力提升而形成的支出浪費,也增加了舉債的社會影響成本。在經濟下行期,這種約束作用更為強烈,即使事權與支出責任增加,地方政府也會對大規模舉債持保守態度。然而,當地方政府本身面臨財政收支缺口時,財政透明度的提高可能會為地方政府在支出責任加重的情況下舉債提供正當性。

綜上,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財政支出分權程度降低的分權調整可以與地方財政能力提升形成配合,實現央地關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有效聯動。反之,則可能進一步使財政能力更強的地方政府做出有違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目標的“努力”,現有政績考核機制下的公共支出結構異化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四)機制分析

由上文的理論分析可推斷,財政收入分權可以降低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間的不匹配程度,而財政支出分權會提高這種不匹配程度。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在經濟維度上會抑制轄區技術創新,在財政維度上會加大地方財政收支壓力,在債務維度上會加劇債務規模的膨脹,從而推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因此,本文從技術創新、財政壓力、債務規模三個方面來檢驗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作用機制。鑒于財政分權的非對稱性特征,即財政收人分權低、財政支出分權高,采用財政縱向失衡(Vf)度量此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自有收入與支出之間的非對稱程度(儲德銀和邵嬌,2018)。

財政縱向失衡 =1- (財政收入分權/財政支出分權) × (1-地方政府財政自給缺口率)

地方政府財政自給缺口率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從上述公式可知,財政收入分權程度提高將緩解財政縱向失衡,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將加劇財政縱向失衡。將財政縱向失衡作為解釋變量,能夠綜合反映財政分權對機制變量的影響。

1.技術創新。資源稀缺性意味著依賴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難以維持,全要素生產率才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動能所在,因此采用全要素生產率衡量技術創新。除傳統的OLS測算法之外,在諸多度量全要素生產率的方法中,DEA-Malmquist方法優勢較為明顯(段文斌和尹向飛,2009)。因此,本文采用這兩種方法來測算全要素生產率,由此得到兩個全要素生產率指標(Tfp1、Tfp2)。在測算過程中,產出用地區生產總值表示,并用地區生產總值指數折算為以2004年為基期的實際值;投人要素為資本和勞動,資本利用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經永續盤存法測算(楊慧梅和江璐,2021),勞動為地區就業人員數量。表6第(1)、(2)列的結果顯示,財政縱向失衡與全要素生產率顯著負相關,說明財政收入分權程度低、財政支出分權程度高的不匹配現象顯著抑制了城市創新水平,從而影響到轄區經濟增長,加劇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2.財政壓力。借鑒唐云鋒和馬春華(2017)的研究,通過“(財政支出-財政收入)/財政收入\"計算得到財政壓力。本文分別采用一般公共預算口徑與公共預算口徑來計算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其中公共預算口徑考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由此得到兩個財政壓力指標(Press1、Press2)。表6第(3)、(4)列的回歸結果顯示,財政縱向失衡顯著加劇了財政壓力,說明財政收入分權程度降低、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會導致地方財政壓力增加,在地方政府債券管理趨嚴的情況下可能會“激勵\"地方政府借助城投公司舉債,產生隱性債務,從而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3.債務規模。本文分別以同時考慮了顯性債務與城投隱性債務的全口徑負債率(Debt1)和債務率(Debt2)來衡量債務規模。表6第(5)、(6)列的回歸結果顯示,財政縱向失衡與全口徑負債率、債務率均顯著正相關,說明財政收入分權程度降低、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會推升債務規模,從而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表6 機制檢驗結果

五、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構建了市級層面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綜合指標體系,并基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產生的制度根源,探討了財政收入分權、財政支出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治理效應及機制,同時將地方財政能力納入討論框架,探討其對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間關系的調節效應?;?2014~2022 年我國287個地級市數據的實證分析顯示,在當前財政收入分權低、財政支出分權高的分權格局下,財政收人分權程度提高可以抑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提高會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調節效應分析結果表明:隨著財政汲取能力、財政透明度的提高,財政收入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抑制作用增強;隨著財政汲取能力、財政配置能力的提高,財政支出分權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加劇作用增強。機制檢驗結果顯示,財政收人分權降低了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程度,而財政支出分權提升了此不匹配程度,財權與事權不匹配通過抑制地區技術創新、加大財政收支壓力、推高債務規模從而提升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二)政策建議

賦予地方政府與其能力、財力相匹配的事權、支出責任,并使其制度化、法律化,讓地方真正成為一級治理主體,是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破題之筆。根據本文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能力、財權和事權相匹配的財政分權體制。一是,科學劃分政府事權和合理界定各級政府支出責任,適度降低財政支出分權程度,整體上擴大中央政府支出責任,為地方財政卸責減壓,實現“節流”。二是,科學設計政府間財權分配,適度提高財政收人分權程度,健全地方稅收體系,實現“債—稅—地方資本性支出”良性互動的地方收支格局,使償債責任期限與公共投資項目的受益期動態匹配(李升和陸琛怡,2020),賦權地方“開源”,以增強地方自主財力的方式降低其舉債融資需求。三是,培育地方財政能力。地方財政能力事關分權改革能否形成央地間關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有效聯動,也是地方在缺少中央救助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債務風險處理與管控的關鍵。因此,在劃定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時,需要遵循\"與能力相匹配\"的原則,充分考量地方財政能力,將不超出地方能力邊界、適宜基層政府的事權應放盡放,將超出地方能力范圍的事權上移至中央和省級政府。

2.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和行政問責機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全口徑\"綜合監測監管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首先,完善地方政府預決算報告中的債務內容,報告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債務風險且具有橫向可比性的指標,并按照財政部“紅橙黃綠\"標準進行分區,實現政府債務信息透明化。其次,嘗試編制國家資產負債表、完善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全面反映各級政府資產、負債總量及結構,進一步強化政府債務統籌管理。在此基礎上,建立政府債務風險的“終身問責”制度,幫助政府官員樹立“舉債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債務觀、政績觀。

3.優化政府績效考核,使地方財政支出注重轄區居民偏好表達。本文研究發現,財政分權體制調整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配合才能對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以GDP增長為側重點的政績考核模式沒有完全把居民偏好納入政府效用函數中,“政績工程”與重復建設大量存在,這勢必導致公共支出結構異化,從而可能使分權改革的債務風險化解效應減弱。因此,應嘗試將公眾對政府施政的滿意度納入地方政府官員績效考核,發揮人大和政協在監督、問責地方政府官員方面的作用??蓢L試引人差額選舉并加以媒體監督,使轄區內人民的意愿能夠影響官員普升。

【主要參考文獻】

曹信邦,裴育,歐陽華生.經濟發達地區基層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5(10):46~50.陳浩,羅力菲.財政能力、公共服務供給與流動人口居留意愿[J].中國人□·資源與環境,2022(10):197~208.陳菁,李建發.財政分權、晉升激勵與地方政府債務融資行為一一基于城投債視角的省級面板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5(1):61~67+97.陳碩,高琳.央地關系:財政分權度量及作用機制再評估[J].管理世界,2012(6):43~59.儲德銀,邵嬌,遲淑嫻,財政體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稅收努力嗎?[J].經濟研究,2019(10):41~56.儲德銀,邵嬌.財政縱向失衡與公共支出結構偏向:理論機制詮釋與中國經驗證據[J].財政研究,2018(4):20~32.杜彤偉,張屹山,楊成榮.財政縱向失衡、轉移支付與地方財政可持續性[J].財貿經濟,2019(11):5~19.高琳.分權的生產率增長效應:人力資本的作用[J].管理世界,2021(3):67 洪源,張玉灶,王群群.財政壓力、轉移支付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一基于央地財政關系的視角[J].中國軟科學,2018(9):173~184.寇宏偉,陳璋.經濟增長、收入分配與中國政府債務風險[J].經濟經緯,2020(2):141~149.李升,陸琛怡.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形成機理研究:基于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的異質性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0(7):3~16+47.李一花,元艷萍.地區財政能力、引資競爭與地方債規模研究[J].當代財經,2017(1):27~39.李真,蘇春紅.財政縱向失衡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響: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J].財政研究,2023(5):71~83.劉尚希,程瑜,趙福昌等.優化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研究[J」.財貿經濟,2024(10):5~17.劉尚希,石英華,武靖州.公共風險視角下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劃分研究[J].改革,2018(8):15~24.

劉偉,張輝,黃澤華.中國產業結構高度與工業化進程和地區差異的考察[J].經濟學動態,2008(11):4~8.呂冰洋,馬光榮,胡深.蛋糕怎么分:度量中國財政分權的核心指標[J].財貿經濟,2021a(8):20~36.呂冰洋,毛捷,劉潘.財政權力配置對地方舉債的影響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1b(5):56~69.馬恩濤,姜超.基于AHP-TOPSIS法的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測度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22(6):47~68.毛捷,劉潘,呂冰洋.地方公共債務增長的制度基礎一一兼顧財政和金融的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9(9):45~67+205.毛捷,徐軍偉.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的現實基礎一一制度變遷、統計方法與重要事實[J].財政研究,2019(1):3~23.繆小林,伏潤民.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內涵與生成:一個文獻綜述及權責時空分離下的思考[J].經濟學家,2013(8):90~101.唐云鋒,馬春華.財政壓力、土地財政與“房價棘輪效應”[J].財貿經濟,2017(11):39~54+161.王霞,劉岳洋.財政分權、金融分權與區域金融風險[J].金融與經濟,2024(9):40~53.楊林,鄭堯.財政分權影響地方財政韌性的理論意蘊與現實考察[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2(5):17~28.袁航,朱承亮.國家高新區推動了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嗎[J].中國工業經濟,2018(8):60~77.張淑惠,李若飛.地方官員特征、財政能力與地方債發行規模[J].財政科學,2022(4):112~128.Asatryan Z.,FeldL.P.,GeysB..Partial Fiscal Decentralizationand Subna-tionalGovernment FiscalDiscipline:Empirical Evidence fromOECDCountries[J].PublicChoice,2015(3):307~320.Johnson N.D.,Koyama M..Statesand Economic Growth:CapacityandConstraints[J].ExplorationsinEconomicHistory,2016(64):1~20.

(責任編輯·校對:喻晨陳晶)

猜你喜歡
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債務
大債務周期及債務危機解決之道
財經(2025年18期)2025-09-03 00:00:00
淺析醫院債務管理的審計路徑及改進建議
中國經貿(2025年17期)2025-08-03 00:00:00
美日政府債務率歷史演進與啟示
經濟導刊(2025年5期)2025-07-30 00:00:00
加強縣級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化解財政風險探究
今日財富(2025年13期)2025-07-29 00:00:00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山西財稅(2021年4期)2021-01-30 15:09:55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消費導刊(2018年7期)2018-08-22 03:28:26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財經(2017年10期)2017-05-17 07:54:15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夜夜爽| 亚洲aⅴ天堂|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少妇精品在线| 午夜在线不卡|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欧美精品v|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第三页|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综合色88|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日韩第八页|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欧美狠狠干|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亚洲欧美区|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日本在线|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啪啪|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 日韩AV无码一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欧美性精品| 九色最新网址|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欧美| 久久6免费视频|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国产丝袜啪啪|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迷奸在线看| 日韩免费成人| 亚洲第一成网站|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护士|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