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股東海爾集團,眾淼創科從IT服務聚焦保險代理業務,再延伸咨詢服務,形成“三元協同”的業務模式。在2024年,更是成功上市港交所,成為赴港保險中介“第一股”。下一步,眾淼創科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優化客戶服務,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
近年來,保險中介行業迎來了顯著的數字化轉型。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行業實現了從銷售、承保到理賠的全流程智能化。據本刊記者的觀察與梳理,在眾多保險中介機構中,眾淼控股(青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淼創科”)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而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也為其上市之路注入了強大動力。2024年4月,眾淼創科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由中信證券、中國平安資本(香港)擔任聯席保薦;同年7月,上市聆訊獲通過,將登陸港交所主板上市;同年8月,成功上市港交所,成為赴港保險中介“第一股”。
事實上,這是眾淼創科第二次沖擊港股IPO。早在2023年5月,眾淼創科首次沖擊IPO,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國泰君安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但并未有實質性進展。
二次赴港上市,展現出眾淼創科對上市的決心。最新招股書顯示,此次上市募資,眾淼科技將用于發展保險代理業務。同時表示,未來三年專注于保險代理業務的擴張;未來五年用于開發及提供IT服務產品,還將在保險中介及金融科技行業尋求審慎投資和收購機會。
科技創新加速數字化轉型
眾淼創科成立于2017年3月,初期主要從事IT服務。自收購海爾保險代理后,眾淼創科的業務擴展至保險代理業務,并延伸出咨詢服務業務。換言之,其業務模式主要包括保險代理業務、IT和咨詢三部分。其中,保險代理業務是公司核心部分。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發布的《中國保險年鑒》中,2022年,眾淼創科在中國保險代理機構中名列第八。無論從收入還是利潤來看,2021年-2023年,眾淼創科呈現正增長態勢。
根據其招股書,眾淼創科主要透過向保險用戶分銷保險公司合作伙伴的保險產品向其收取傭金來賺取保險代理業務收入。此外,還通過提供IT服務及咨詢服務賺取收入。2021年-2023年,公司的保險代理業務收入分別為1.16億元、1.31億元、1.56億元;1T服務收入分別為126.4萬元、1495.3萬元、1578.2萬元;咨詢服務收入分別為265.4萬元、272.4萬元、248.1萬元。
2024年6月,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鼓勵融資額比較大、科技創新實力強的企業申請境外上市,尤其是支持企業境外上市時選擇香港。因此,眾淼創科能成功上市,少不了自身的科技屬性。
自成立以來,眾淼創科始終致力于數字化方面的轉型。比如,開發一系列在線平臺,在家庭端開發“全掌柜”APP、微信公眾號及微信小程序“全掌柜理賠中心”;在企業端,開發“企業保險交互服務平臺”,建立了一套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涵蓋包括風險評估、提供場景化咨詢、分銷保險產品及保險理賠等保險業務的主要流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在線平臺逾23.6萬名注冊用戶,其中,超10.6萬名保險用戶使用過“掌上保單”APP功能,公司管理超26.6萬份保單。
眾淼創科將其定位為“中國數字化領先的快速增長的保險代理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明確提出要“推動中國保險中介行業的數字化發展”。相信,赴港上市只是開始,其在數字化發展的道路上將不斷創新突破。
依托股東發展
眾淼創科是海爾集團旗下的保險生態平臺,前身為海爾保險代理。從股權結構來看,雖然歷經A、B輪融資,海爾集團始終保持了控股權。據招股書,海爾集團通過青島海盈匯及青島海創匯間接合計持有眾淼創科約 60.44% 的股權。
由于股東關系,眾淼創科與海爾集團的深度合作,在多個層面上得到了支持與發展。招股書顯示,海爾集團的保險用戶通過眾淼創科購買保險,而公司成功向海爾集團保險用戶銷售的保險產品向保險公司合作伙伴獲取傭金收入。同時,眾淼創科亦向海爾集團提供IT及咨詢服務。
2021-2023年,眾淼創科歸屬于海爾集團企業保險用戶的傭金收入分別為1828.8萬元人民幣、2380.9萬元人民幣、2410萬元人民幣,平均傭金費率分別為17.4% / 12.8% 和 12.4% 。
同一時期,眾淼創科IT服務收入中來自海爾集團及其聯署公司的收入金額分別為57.7萬元人民幣、
604.2萬元人民幣和873.2萬元人民幣;咨詢服務收入中來自海爾集團及其聯署公司的收入分別為79.0萬元人民幣、234.6萬元人民幣和146.0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其從大股東海爾集團中獲得的保單傭金收入占了不少比重,也暴露出了依賴股東帶來的風險。因為一旦海爾集團出現財務狀況,眾淼創科勢必會受到影響。此外,招股書顯示,公司對五大供應商的依賴程序較高,對此,公司坦言,倘未能與業務伙伴保持穩定的關系,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業務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倘失去任何重要客戶,或任何重要客戶未能按預期水平合作,公司增長及收入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而隨著“報行合一”政策的強力推進,保險行業的收費機制將愈加透明。2022年-2023年,從海爾集團獲得的傭金收入保持在約0.24億元人民幣,增長動力明顯不足。不過,由于高額利潤,公司在毛利率上實現了較大提升。根據其招股書,過去三年內,與海爾集團業務相關的毛利率幾乎維持在 73% 以上。換言之,海爾集團的傭金收入尚未增長跡象,而其他低毛利率收入正在增長,這或將給眾淼創科的經營發展帶來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