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重磅發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以“兩個持續、四個著力\"為主要內容,涵蓋糧食保障、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社會治理、制度改革六大方面,從黨中央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既著眼當前,部署2025年“三農\"工作中必須抓緊抓好的一些要事實事;也立足長遠,著力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確定了路線、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進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
一、守住糧食安全生命線筑牢經濟社會發展根基
當前,我國農業再獲大豐收,2024年糧食總產量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突破
1000公斤,糧食穩產增收,農村和諧穩定,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文件強調要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和畜牧業的保障供給,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強化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加強減災防災能力建設,健全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千方百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不僅是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的科學研判,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有力保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
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三農\"問題,核心在于農民增收。“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多次強調“要千方百計推動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能力,支持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加快農村道路、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升級,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完善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對老人、兒童及殘疾人關愛和救助,在發展中保障民生。從增加農民收入,到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再到提升農村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這些與廣大農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緊密相關之事,將其逐一落實,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始終致力于讓群眾切實看到變化、收獲實惠,不斷造福人民,使十四億多中華兒女一道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共享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
三、激活農村改革動力源創新現代農業發展體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正是基于對農業大國和農村人口龐大國情的清醒認識,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解決農業農村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和矛盾。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要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等一系列改革創新政策措施,旨在健全要素保障,優化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充分釋放農村發展活力。只有把農業農村搞好了,廣大農民才能安居樂業,他們才有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繪就農業農村新畫卷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實施農村改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糞污、秸稈綜合利用、耕地污染、土地沙化等治理工程,堅持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同步推進。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內在要求。為促進文明鄉風建設、激發億萬農民建設美麗鄉村的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用黨的創新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力量,筑牢農村意識形態陣地,建立優質文化下鄉機制,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弘揚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誠信重禮的傳統文化,讓淳樸善良、自信自強、振奮昂揚、精神力量充盈成為新時代廣大農民的標簽,讓農民群眾在奮斗實干中創造價值,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美好家園,不斷增強勤勞致富的信心。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農業是我國永續發展的基礎產業,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農民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條件。面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秉持居安思危、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擘畫的藍圖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讓農業“大廈”更加穩固,農民日子過得更加紅火,鄉村全面振興步伐邁進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