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過敏性疾病恰似潛伏的“小惡魔”,隨時有影響孩子健康的潛在可能。兒童易患的過敏性疾病種類紛雜,常見的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皮膚與食物過敏等,藥物過敏也時有發生,這些疾病會反復引起孩子身體的不適,也可能會對他們的睡眠、學習與生活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借助一些科學的方法,可以對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進行合理的預防。?
了解致敏原,做好預防第一步
引發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罪魁禍首”非致敏原莫屬。自然界的致敏原數不勝數,最常見的是吸入性致敏原,如花粉、楊絮、油漆、汽車尾氣、冷空氣等;床上用品、沙發縫隙、地毯深處等溫暖潮濕處塵螨容易聚集,有寵物的家庭空氣中到處彌漫著動物的皮毛。食物致敏原同樣不可掉以輕心,日常食材中牛奶、雞蛋最容易過敏,作為易過敏食物 “主力軍” 的還有魚蝦、貝蟹類及花生、堅果等。此外,還有接觸性致敏原,如化妝品中的多種化學成分、洗滌劑中的刺激性物質,以及金屬飾品的某些成分,皆有成為孩子過敏因素的可能。
為預防兒童過敏性疾病,著重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并記錄致敏原
家長應留意并記錄孩子接觸哪些物質后容易出現過敏癥狀,如塵螨、花粉、寵物皮毛、食物、刺激性味道等,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尤其是父母親有藥物過敏史的,或小孩有明確藥物過敏史的,去醫院就診時必須告知醫生。
2.營造清潔居住環境,減少致敏原滋生
居住環境對于預防兒童過敏性疾病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溫暖潮濕、臟亂及擁擠的環境為塵螨所偏愛,家中的被罩、枕套、床單、沙發坐墊、儲物柜和地毯,皆為此寄生蟲可安心棲息的 “領地”,房間盡量避免亂堆放東西,家長應定期清洗孩子的床上用品及擦洗床頭。推薦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深度清洗,同時選在陽光充足的日子進行晾曬。陽光中的紫外線就是一個天然的殺菌工具,可有效殺滅隱匿于其中的塵螨,要是孩子為過敏體質,不妨考慮把家中地毯替換成易于清理的地板,減少塵螨可隱藏的角落;同時應當讓室內呈現良好的通風狀態,利用空氣的流通以達到降低濕度的效果,令塵螨及真菌難以覓得恰當的生長條件。
家中應避免飼養寵物。孩子在外跟寵物接觸后,需用流動水和肥皂清洗雙手,去除沾上的動物皮屑、唾液等致敏原。
3.合理安排飲食,避免食物過敏風險
母乳喂養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無可爭議的優選,多種免疫活性物質在母乳中高度富集,恰似給寶寶的機體灌注了強勁的 “防御力量”,可有效提高寶寶機體的免疫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過敏出現的概率。要是因為某些特殊情況無法實施母乳喂養,可采用低敏配方奶粉作為替換。
當為孩子添加輔食之際,需切實依照從少到多、從單一至多樣的原則,每次僅添加一種新食物,隨后開展針對孩子為期3~5天的密切觀察,查看孩子是否出現過敏癥狀,如頻繁嘔吐、反復腹痛及腹瀉、不同程度的皮疹等,對于雞蛋、牛奶、海鮮這類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可合理地延遲添加。
此外,應著重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優質蛋白等,避免挑食、偏食等,保障孩子營養均衡,增強機體的防御能力。
4.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
適度運動可不同程度地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家長依照孩子的年齡跟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運動。年齡小的孩子,散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還可以親近大自然;年紀稍長的孩子,可以開展諸如跑步、跳繩、打球、游泳、騎自行車等的運動。
孩子運動時,應遠離氣候寒冷、干燥以及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恰當控制運動強度。運動結束以后,擦干汗,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孩子感受風寒。
另外,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減少過敏的發生。
5.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接觸致敏原
良好的手衛生習慣也是預防過敏的重要環節。小孩子在戶外活動時,雙手極易沾染像花粉、塵螨、真菌、孢子這類的致敏原,若沾染致敏原的手觸碰口、鼻、眼等部位,可能引發諸如鼻癢、頻繁打噴嚏、眼癢、眼結膜充血等過敏癥狀,甚至忍不住揉眼睛從而引起眼部感染。孩子的毛絨玩具,成為塵螨、細菌等致敏原繁衍生長的絕佳地方,定期用溫和洗滌劑清洗毛絨玩具并在陽光下充分暴曬可殺死及清除隱匿于其中的致敏原。
6.皮膚護理
定期為孩子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過于粗糙的清潔工具;選擇溫和、無刺激性的洗護用品,避免使用含有化學物質或香料的產品;一旦出現瘙癢,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膚破損和感染。
7.及時就醫
家長需認真觀察孩子在與某些物質接觸后,如反復出現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揉鼻子與揉眼睛的表現,以及皮膚明顯的瘙癢、皮疹,甚至呼吸增快、喉部癢感、咳嗽、眼睛與嘴唇腫脹等癥狀,需及時帶孩子前往醫院就診,開展專業的致敏原檢測,只有明確具體的致敏原,治療及后續預防工作才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