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這一重要論述瞄準束縛要素市場活力的卡點堵點,為加快推進數據領域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2024年,南京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設區市數據局,立足產業科技優勢,在制度創新、平臺建設、場景賦能等領域先行先試,成功通過國家遴選,承擔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城市任務,積極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南京實踐”。
一、引源頭活水:全面集聚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源動力
近年來,南京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強市建設,以制度創新優化科創生態與營商環境,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積累了先發優勢。
創新實力持續強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創新要素資源配置、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數據要素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生產要素和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數據要素發展,創新是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南京創新實力持續增強。2024年,南京有29項成果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居全國第三。紫金山實驗室的6G無線通信、確定性光路由等原創技術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學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落地。南京在“2024自然指數一科研城市”中位居全球第5。這些重要條件為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基礎能力。
產業強市扎實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南京在傳統產業上優勢明顯,目前正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已形成8000億級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集群,以及智能電網、生物醫藥等5個2000億一4000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是江蘇省唯一、全國第9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6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2025年南京提出要在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打造首個萬億產業,這為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促進數據、技術、場景深度融合提供難得機遇。數據領域將提升傳統產業(如鋼鐵、交通等產業)跨場景、跨行業數據協同共享水平,并持續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通信等關鍵核心領域提供高質量數據集,促進產業和經濟結構持續改善。
要素改革全面發力。初步建立數據治理框架,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出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數據資產登記系列文件,制定和實施《南京市城市數字治理若干規定》。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市直部門及各區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加快建設數據基礎設施,全市總算力規模超過1.3萬P,建成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30余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全面推進數據流通交易,上線數據交易平臺,上架產品377款,成交額突破1億元。打造江蘇國際數據港,在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治理等領域積極探索。數據產業集聚成勢,華潤、國機、中節能等央企,金拱門、西門子等外企,華為、騰訊等民企均在寧設立數科公司。2023年南京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 16.5% ,居全省第一。
二、植要素沃土:多措并舉培育數據要素流通應用新生態
南京市數據局堅持以“統”的思維抓數據領域改革,秉持“不站C位、做好服務”理念,充分發揮“數據要素 × ”賦能和應用方面的作用,有力支撐“高效辦成一件事”“高效處置一件事”。
強化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堅持以“統”的思維推進數字南京統一底座建設,注重借助專業化專家隊伍為全市數據工作提供智力支撐。一是統籌推進全市政務信息化項自規范管理。修訂出臺《南京市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辦法》,扎口全市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推動建設、運維、資金的全納管統籌。目前全市共申報2025年政府投資計劃政務信息化項目121個,資金需求9.62億元,2025年度計劃安排4.65億元,同比下降10.58% 。二是組建并運行南京市數據專家委員會。參照國家、省數據局數據咨詢專家建設機制,組建由在寧院士呂建領銜,匯聚高級專家20余人的專家委員會,設立由160余人組成的數據各領域專家庫。三是積極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推廣。2024年9月12日國家數據局公布50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典型實踐案例,南京市數據局會同市應急管理局申報案例入選,為全國城市安全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本。
加快產業布局,持續培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生態。把握南京特點優勢,強化數據產業摸底,一體推進制度建設、場內交易和產業生態培育,不斷提升數據要素改革成色。一是率先制定數據要素基礎制度。聚焦數據登記確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環節,制定并落實南京數據要素市場配置工作‘ ?1+2?? 系列文件(“1”是《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實施意見》;“2”是《南京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和《南京市數據資產登記暫行辦法》),為南京市數據要素工作提供指導。二是做大做強場內數據交易。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于2024年8月被市政府批準為數據資產登記機構,11月被批準為南京地區數據交易場所。目前上架產品390款,輻射省內8個城市,以及山東、安徽等地,達成交易165筆,成交額突破1億元,入駐數商等主體1400余家,上架需求21款。三是大力營造南京數據產業生態。強化產業發展指導。經初步測算,2024年度全市監測的六類數據企業共1319家(規模以上企業1229家,占比 93% ),數據產業業務收入2572.7億元,預估產業規模接近全國 10% 。立足南京實際,編制了《關于加快南京市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力推廣“數據要素 × ”應用場景。在“數據要素 × ”大賽全國總決賽中,南京獲6個獎項(占全省6/11),斬獲醫療健康賽道唯一一等獎,包攬全省所獲一、二等獎。推進城市算力網平臺運行。組建專班推進,2024年8月8日注冊成立城市算力網公司,目前已完成4單算力交易,另有5單在談。推進數聯網國家試點任務。專班研究制訂試點方案,以省數據局、市政府名義擬制的方案已報送國家數據局。
緊盯實戰實效,持續提升數據賦能“一網統管”實戰運用能力。注重從法規制度入手,填補體制機制短板弱項。積極主動上門對接服務,提升各部門各區數據治理能力,實現設施聯通、數據融通、平臺互通、業務貫通。一是推進“一網統管”實戰運用。完善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建設,接入消防、防汛、應急、公安等14個部門22個業務系統。結合防雪防凍場景方案,開展聯動處置演練。二是全市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在推進各部門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統籌“一部門一系統”建設、跨地區跨部門數據歸集共享、“數據要素 × ”場景打造等工作中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建立一支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首席數據官隊伍。目前已舉辦5期宣貫培訓會,42家市級部門、江北新區、11家行政區的430余人參訓。三是打造政務熱線“企業訴求網上速辦專區”。在“親清·一企來”部門駐場聯動聯辦的工作基礎上,加大企業專席人員投入和AI技術應用,實現智能訴求識別和工單快速派發,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高質量提升數據賦能“一網通辦”效能水平。突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挑大梁、領銜提效,努力以南京政務服務一域之光為高質量發展全市大局添彩。一是聚焦“走在前列”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在2024年“親清政風”集成式服務等經驗做法被國辦政務辦、國辦秘書局向全國推廣的基礎上,加快推出企業出海、跨境電商、科技成果轉化等一系列和企業發展密切相關事項的高效辦理,為南京提振內需、拓展外需、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提供堅實保障。二是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智能處置水平。開展智能輔助填報、辦理進度及時提醒、疑問辦件在線問答等功能優化。加快“一企一檔”共享主題庫建設,推進企業基本信息、高頻申報信息和電子證照等免提交辦理。力爭2025年內實現市建系統事項全程網辦率從 67% 提升到 100% 三是推進“寧企通”升級成企業版“我的南京”App。在繼續優化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的基礎上,不斷疊加金融賦能對接、科技成果轉化對接、供應鏈合作對接、關鍵人才匹配對接等撮合平臺功能,助力企業精準拓展“朋友圈”。
三、迎激流勇進:奮力展現數智金陵”改革發展實作為
2025年是數據工作“改革攻堅年”,南京數據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敢于改革、善于攻堅,對標全省領先、全國一流,聚力打造數據資源高效流通之城、數據產業集聚創新之城、數據設施未來網絡之城、數字政府整體智治之城。
先立后破,穩步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重點構建“1+7\"政策體系,研究編制《數字南京“十五五”規劃》,出臺《市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市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攻堅行動方案》《加快南京市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市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市政務云管理辦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計劃(2025—2027)》等方案和意見。做好《南京市城市數字治理若干規定》宣貫落實。該條例作為全國首部城市數字治理條例,以“小快靈”立法為導向,緊密貼合南京實際情況,精準直擊城市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為南京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構建高效協同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筑牢了堅實的法治根基。
數據為本,持續增強數據資源價值釋放驅動力。加快實現全市數字資源一本賬管理,計劃2025年內建成南京市一體化數字資源管理平臺(NJ-DOS),在云網資源調度、政務系統管理、信息組件應用、數據要素共享等四個方面實現數據資源高效管理和價值釋放。推進公共數據高質量共享,開展數據質量提升“啄木鳥行動”,構建異議數據多方協同治理閉環管理機制。開展數據增量“敲門行動”,對全市91個部門逐個上門摸清數據底數,力爭高使用價值數據供給率達 90% 。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力爭在金融、醫療健康、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氣象服務等領域打造10個以上高價值示范場景,形成50個以上數據產品,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繁榮生態,推動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同時,江蘇還被國家數據局遴選為開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試點。南京將緊緊抓住機遇,發力數字經濟,建設數據產業高地。2025年,南京將建立數據產業項目庫,推動江蘇國際數據港、南京數智城等5家以上數據產業園區建設,力爭數據產業業務收入超過3000億元。打造南京“未來網絡之城”。計劃至2025年6月份,在全市電子政務網建成約500公里未來網絡線路,實現網絡運行可觀可感、先行示范,積極推廣未來網絡的產業化應用。推進城市算力網平臺運營。完成市域范圍內主要算力中心連接工作,實現接入算力5000P以上,爭取向200家以上中小企業、科創企業提供算力支持。
協同聯動,大力推進城市數字治理整體智治。重點是推進“一網協同、一網統管、一網通辦”協調聯動。構建“一網協同”推廣“我的南京”政務版,對標“浙政釘”,實施群組遷移計劃、內跑提速計劃、基層減負計劃、共性賦能計劃,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務云PaaS服務管理體系,搭建政務大模型超市,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高效溝通、信息互通,實現部門辦公協同、基層軟件應用全程協同,高效運行。提升“一網統管”實戰化水平,實施物聯攻堅行動,開展全市20萬路視頻統一編碼和地圖展現,提升視頻資源檢索效率。實施實戰演習行動,在防汛防臺、掃雪防凍、大客流分工預案基礎上,重大時間節點前開展市區兩級演練。實施數據融合行動,建強城市運行數據庫,做到一場景一主題庫,實現業務拉通、數據融通。做精“一網通辦”,優化營商提升效能,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走在前列,爭取有新的經驗做法繼續入選國辦典型案例并向全國推廣。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支撐能力,力爭2025年底前使用市建系統的常用事項 100% “全程網辦”。
(作者系南京市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梁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