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越來越多的準爸爸參與到準媽媽待產的每一個環節。產房里面撕心裂肺的哭喊想必也牽動著新手爸爸們的心。近年來,無痛分娩因能顯著減輕產痛而備受關注,新手爸爸們快來了解一下具體細節吧,從而更好地為準媽媽的生產保駕護航。
分娩疼痛的真相:為什么需要無痛分娩技術? 無痛分娩的五大優勢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言論“忍一忍就好了,生孩子哪有不痛的。”“麻藥上了就生不出來了,千萬不能用。”“用了無痛,孩子出來變傻怎么辦?絕對不能用。”麻醉科醫生告訴你,分娩疼痛不必硬忍,也無須再忍。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減輕分娩疼痛是產婦的基本權利,也是醫療人性化的體現
分娩疼痛被認為是最高級別的疼痛,主要源于子宮收縮、宮頸擴張和胎兒娩出時對產道的壓迫。這種疼痛不僅是生理挑戰,還可能引發產婦過度換氣、血壓升高、耗氧量增加等問題,甚至影響產程進展。劇烈疼痛也讓許多準媽媽對生產感到恐懼。
無痛分娩技術,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技術,主要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來減輕分娩時的疼痛,使產婦能夠更加舒適地分娩,是近10年重點推廣的舒適化醫療項目之一。在使用無痛分娩后,大多數產婦的疼痛感會顯著減輕,甚至可以在分娩過程中保持輕松和舒適。
無痛分娩的核心:硬膜外麻醉如何進行?
目前,椎管內麻醉是最常用的分娩鎮痛方法。基本原理:通過一根細軟導管,將低濃度局麻藥(如羅哌卡因)和鎮痛藥物(如芬太尼)注入脊柱的腔隙(硬膜外腔),阻斷疼痛信號向大腦傳遞,同時保留產婦的運動能力和宮縮感知。具體操作步驟: ① 擺體位。產婦側臥蜷縮成“蝦米狀”,暴露腰椎; ② 消毒麻醉。麻醉師定位后,使用局部麻醉藥(如利多卡因)在腰椎間隙進行局部麻醉; ③ 置管注藥。將導管置入硬膜外腔,連接鎮痛泵持續給藥。一般給藥后10\\~20分鐘起效,疼痛從10級降至3\\~4級(類似痛經)。通過實施無痛分娩,85% 以上產婦可實現“可行走的鎮痛”,根據疼痛程度和產程進展,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隨時調整藥量(增加或減少),甚至能正常飲食、聊天。
一是降低生理應激反應。常規的分娩過程,產婦經歷劇烈疼痛,身體會分泌大量兒茶酚胺,這種物質會導致子宮血管收縮,減少胎盤血流灌注,從而增加胎兒缺氧和酸中毒的風險。而無痛分娩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疼痛,減少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胎兒宮內缺氧的概率。二是縮短產程。放松盆底肌肉后,宮頸擴張速度平均加快 0.5~1 小時。無痛分娩可以顯著縮短第二和第三產程。這是因為產婦在無痛的狀態下能夠更好地放松身體,減少因疼痛導致的緊張和焦慮,從而更有效地用力,加速胎兒的娩出。三是減少會陰側切。在常規的分娩過程中,醫生可能需要在產婦的會陰區域進行斜向切口,以擴大陰道開口,幫助胎兒順利通過產道。但會陰側切和縫合過程中可能會加劇疼痛,并且不利于產后恢復。產婦在無痛的狀態下會更配合醫護用力,使側切率和產鉗使用率明顯下降。四是降低產后抑郁風險。常規的分娩過程常常因劇烈的疼痛,給產婦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痛苦記憶,無痛分娩能夠緩解負面情緒,減少產婦焦慮和恐懼,幫助產婦保持平靜和放松,更好地提升分娩體驗。五是為高危產婦保駕護航。對于高危產婦(如患有妊娠高血壓、心臟病、高度近視等疾病的產婦)來說,生產本來就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無痛分娩可以避免由劇烈疼痛導致的一些并發癥(如應激性高血壓、應激性高血糖),使生產更安全。
常見誤區:科學解答四大疑問
(一)用了無痛分娩就不能順產嗎?
答案:否定。目前所使用的麻醉藥物濃度僅阻斷痛覺,不影響運動神經。2023年《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無痛分娩的順轉剖率(約 10% )與常規分娩相當。而且,如前文所述,無痛分娩還可以加快產程。
(二)無痛分娩會傷害寶寶嗎?
答案:否定。麻醉藥物直接進入硬膜外腔,幾乎不進入母體血液循環,更不會透過胎盤。大量研究證實,無痛分娩對新生兒阿普加評分(評估新生兒健康狀況的指標)哺乳均無影響。一項針對3~12歲兒童的研究顯示,實施無痛分娩出生的寶寶與未實施無痛分娩出生的寶寶在智力和行為評測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
(三)無痛分娩后會落下腰疼的毛病嗎?
答案:否定。產后腰痛是產婦一個十分常見的癥狀,產后腰痛多與孕期韌帶松弛、哺乳姿勢不當有關。還有部分疼痛可能是由激素撤退引起的。孕期女性身體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血清松弛素使身體的關節韌帶松弛,分娩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關節韌帶收縮引起疼痛。因此,產后腰痛與無痛分娩并無直接關系。
(四)無痛分娩會造成難產或增加剖宮產率嗎?
答案:否定。難產大多是胎兒頭大、骨盆不對稱等因素導致的,與無痛分娩并無關系。無痛分娩不會增加剖宮產率,相反,可以降低剖宮產率,因為很多時候產婦因為難以忍受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無痛分娩大大減輕了疼痛。即使順產失敗轉為剖宮產,一般也無須再行麻醉穿刺操作,直接通過硬膜外導管注入更高濃度的局部麻醉藥(如羅哌卡因)即可。
哪些情況不適合無痛分娩?
雖然無痛分娩很安全,但并非所有產婦都適合。以下情況不適合無痛分娩: ① 產婦有凝血功能障礙,可能增加硬膜外血腫; ② 產婦有顱內壓增高,可能會加重病情; ③ 產婦有神經系統疾病(如脊髓病變),無法配合;④ 產婦有脊柱畸形或穿刺部位感染,影響麻醉穿刺操作; ⑤ 產婦對局部麻醉藥過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 ⑥ 產婦合并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如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或肺部疾病。準爸爸們,記住了嗎?
如何選擇無痛分娩?
首先,孕晚期門診評估,產檢時告知醫生意向,了解無痛分娩的適應證、禁忌證和可能的風險。然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明確無痛分娩的過程和可能的風險。最后,待宮口開2~3厘米就可以呼叫麻醉醫生開始實施硬膜外無痛分娩,整個過程密切監測胎心、血壓,保持心情平靜。應及時與麻醉醫生溝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便醫生及時調整麻醉藥物的劑量和給藥方式。
若不適合硬膜外麻醉,怎么辦?
若不適合硬膜外麻醉,還可選擇以下非藥物性鎮痛方法。 ① 導樂陪伴:通過專業護士指導呼吸、按摩,幫助產婦緩解分娩疼痛,疼痛緩解率約 30% 。導樂會指導新手爸爸們如何科學地幫助產婦,減少醫療行為的干預,促進自然分娩,可以加快產程,促進母嬰健康。 ② 水療:在溫水中分娩或使用導樂球等工具,借助水的浮力和溫度,緩解疼痛。水療符合自然分娩理念,操作簡單易行,可以讓產婦身心放松,并且在水中可以促進宮口擴張,減小產道阻力,從而縮短產程1~2小時,安全性更高。但由于一些因素,水療在我國公立醫院較少見。 ③ 經皮電刺激:通過向皮膚施加低電壓的脈沖電流,刺激神經纖維,減少疼痛信號向大腦的傳遞,從而實現緩解疼痛的效果,還能縮短產程,安全性高且無明顯副作用。經皮電刺激設備操作簡單,通常由產婦自行控制,醫護人員進行指導。經皮電刺激在公立醫院產科的應用并不算廣泛,但近年來有逐漸推廣的趨勢。
麻醉科醫生的建議
① 無須“硬扛\"產痛。分娩鎮痛是現代醫學賦予女性的權利,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廣泛驗證。讓生育更舒適是醫學的進步,更是對生命的尊重。精準鎮痛不僅不會影響胎兒,而且不會影響母乳喂養。事實上,由于疼痛得到緩解,產婦可以更早地開始母乳喂養,并更容易建立良好的母乳喂養關系。 ② 把握無痛分娩最佳時機。目前推薦在宮口開1\\~3指(潛伏期)時開始鎮痛,避免過早或過晚影響鎮痛效果。 ③ 個體化選擇。無痛分娩技術歷經數十年驗證,是安全、成熟的分娩方式,不僅讓母親更有尊嚴地迎接新生命,也為胎兒提供了更穩定的宮內環境。準媽媽們可以放下顧慮,與醫生充分溝通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分娩方案。
無痛分娩需要在有資質的醫院進行,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操作;無痛分娩并非完全無痛,而是將疼痛降低到可以忍受的程度;無痛分娩可能存在一些輕微的副作用,如低血壓、頭痛、惡心等,但這些副作用通常都是暫時的,可以自行緩解。
結語
總之,無痛分娩不是“嬌氣”,而是醫學進步的饋贈。這讓生產從撕心裂肺到微笑分娩,改寫了人類的生育體驗。各位新手爸爸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毫不猶豫為準媽媽選擇無痛分娩,你們將見證醫學的奇跡。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