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將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這意味著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正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加速釋放。
今年上半年,錨定數字經濟領域,我國政府部門積極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多部門密集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涵蓋數據基礎制度完善、數實融合推進、數字產業培育等多個關鍵層面,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公共數據要形成全國“一本賬”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提出形成全國數據“一本賬”,建立覆蓋政府、行業、企業等主體及國家、省、市、縣等層級的全國一體化分布式數據目錄,支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有序流通和共享應用。
六部門發文完善數據流通安全治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完善數據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底,規則明晰、產業繁榮、多方協同的數據流通安全治理體系基本構建。其中,對于個人數據流通,應當依法依規取得個人同意或經過匿名化處理,不得通過強迫、欺詐、誤導等方式取得個人同意。
六部門聯合部署數據產業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鼓勵有條件的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設立數據業務獨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數據企業,支持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
《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印發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加快推動數字技術全面賦能輕工業發展,到2027年,重點輕工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左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左右,打造100個左右典型場景,培育60家左右標桿企業,形成一批數字化轉型成果。
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有《辦法》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旨在促進人工智能健康發展,規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30年規上醫藥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數智化轉型全覆蓋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實施《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兩步走發展目標: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包括在智能制藥設備、檢測儀器和制藥工業軟件等領域研發推廣100款以上高性能產品,建成100個以上數智藥械工廠等;到2030年,規上醫藥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數智化轉型全覆蓋。
數字中國建設監測進入新階段
4月29日,《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和數字中國發展指數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該指標體系涵蓋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數字技術、數據要素、數字基礎設施、國際合作、數字安全等10個一級指標和47項二級指標,綜合反映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和數字發展基礎能力。《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的建立,標志著數字中國建設的總體監測評估進入新階段。
《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印發
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升等方面進行工作部署。據悉,該《方案》是國家數據局首次向地方數據管理部門印發的指導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的文件。
《方案》提出,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因地制宜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全面提升數字中國建設水平。到2025年底,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領域新質生產力不斷壯大,數字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0%,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穩步推進。
八部門印發《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聚焦農業供應鏈、制造業供應鏈、批發業供應鏈、零售業供應鏈、物流成本等5大重點領域,“一業一策”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
三部門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出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先進計算和人工智能賦能作用、加快電子信息產品智能化升級等18項重點任務。
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旨在加快構建算力互聯互通體系,實現不同主體、不同架構的公共算力資源標準化互聯,提高公共算力資源使用效率和服務水平。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6年,我國將建立較為完備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標識和規則體系;推廣新型高性能傳輸協議,提升算力節點間網絡互聯互通水平;建成國家、區域、行業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推動算、存、網多種業務互通,實現跨主體、跨架構、跨地域算力供需調度;開展算力互聯網試驗網試點,賦能產業普惠用算。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
首個全國性政務數據共享法規出臺
《政務數據共享條例》于近日公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條例》旨在推進政務數據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務服務效能,全面建設數字政府。
《條例》共8章44條,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明確總體要求。規定政務數據共享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二是優化目錄管理。禁止擅自增設條件阻礙、影響政務數據共享。三是細化共享使用要求。規定通過共享獲取政務數據能夠滿足履職需要的政府部門不得重復收集。四是加強平臺支撐。規定整合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五是強化保障措施。明確政務數據共享各環節安全責任主體。
(本文根據網絡相關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