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7(b)-0127-04
Analysis on the Building Way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CIS Theory
—Taking a Certain Univers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IN Qinqin (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amp;F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3118Oo, China)
Abstract:Universitiesundertakethecrucialmissionofinheritingandinnovatingculture,andcultivatingnewtalentsforthenew era.Vigorouslypromotingtheincoruptiblecultureconstructionisaninevitablerequrementforuniversitistoimplementtefundamentaltaskoffsteringvirtuetrougheducation.ThispaperisbasedonthecootationoftheCorporateIdentitySystem(CS)heory constructingaCISsystemoftheincouptiblecultueinuniversitis.Ananalysisisconductedontheconstructionoftheincouptible cultureofacertainuniversityinZhejiangfromthreeaspects:identifcationofincoruptiblecultureconcepts,identificationof incor ruptibleculturebehaviorsadidentificationofincouptibleculturevisualItisconcludedtattheCSthoryhasahighlvelofapplicabitinosctioofteicouptibleueinivesii.Acodglyitiroposdtatteosrucoftco ruptiblecultureinuniversitiesintheneweracanbesystematicalladvancedthroughthetrinityof\"forgingthesoulwiththeincorruptiblespiritualculture,strengtheningthefoundationwiththeincouptibleinstitutionalcuture,andnourishingthehartwiththe incoruptiblemateialulture\",todevelopadistinctiveintegityulturebandfulflltessionofducatingpeopletougic ruptible culture,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IS theory; New era; University; Incorruptible culture; Building; Way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首次提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重大課題,靶向聚焦“不想腐”,著眼長遠、寓意深刻。繼之,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標志著黨中央從國家治理的制度層面,明確將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要求抓緊抓實抓好。高校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新時代新背景下,從落實一體推進“三不腐\"基礎工程的政治要求出發,高校深化廉潔文化建設不僅是落實國家治理的教育實踐,更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潤心工程的邏輯延伸,對助力風清氣正校園政治生態建設行穩致遠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
1CIS理論與廉潔文化內涵
1.1 CIS理論概念
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Identity System,簡稱CIS),在企業經營戰略管理中常用于企業品牌構建,主要由企業理念識別MI(MindIdentity)企業行為識別BI(BehaviorIdentity)企業視覺識別VI(VisualIdentity)三要素構成。其中,企業理念識別是CIS的內在核心,是企業有意塑造獨具特色的經營理念,形成企業的意識形態、精神體系和價值準則;企業行為識別是CIS的行為顯示,是企業精神對內培育和對外宣傳的動態識別形態,以動態識別形態外在表現企業理念;企業視覺識別是CIS的直觀表現,通過將企業精神體系、價值觀念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以靜態識別形象視覺輸出企業理念[2。CIS理論構成三要素相輔相成、緊密聯系,服務于企業經營管理,致力于企業品牌塑造,有效助力企業競爭力提升。
1.2 廉潔文化內涵
“廉潔”一詞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東漢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為“不受曰廉,不污日潔”,即不接受他人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則為廉潔。因此,“廉\"和“潔”被引申為清正、清白等義,兩者合用形容人高尚品格。目前,關于廉潔文化的普遍定義,是指社會共同體中形成且被其成員廣泛認同和普遍踐行的廉潔意識、價值觀念、制度規范、行為習慣及通過文字藝術活動等表現出來的物質形式4。廉潔文化,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更是新時代一體推進“三不腐\"基礎工程的文化載體。
2高校廉潔文化CIS系統構建及實踐分析
隨著對CIS理論應用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近年來該理論被廣泛應用于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中。本文以浙江某地方高校為例,構建高校廉潔文化CIS系統,從廉潔文化理念識別(MI)、廉潔文化行為識別(BI)、廉潔文化視覺識別(VI)三部分對該校廉潔文化建設進行分析(見圖1)。
2.1在理念識別(MI)上內化于心:深化廉潔價值追求
高校廉潔文化理念識別MI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起點,囊括高校校風、校訓、學風等精神文化元素,是推動師生對學校形成認同感的內在驅動力[5]。該校作為當地唯一一所大學,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充分發揮運用地方廉潔文化,以諸暨“三賢\"之一王冕詩作《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為核心,贊揚墨梅清新潔凈、寧靜致遠的堅貞品格,凝練形成“墨梅清風\"特色廉潔文化品牌,積極推動墨梅品格成為師生價值共識,師生在潛移默化中根植清廉理念、筑牢信仰之基。
2.2在行為識別(BI)上固化于制:強化廉潔制度建設
高校廉潔文化行為識別BI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體制機制保障,是學校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形成的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制度體系,用于規范日常行政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以此督促中層干部廉潔從政、專任教師廉潔從教、教職員工廉潔從業、在校學生廉潔從學行為的自覺養成和主動踐行。該校在推進廉潔文化建設中,一是堅持學校黨委統籌謀劃,制定出臺清廉校園建設、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尚賢耕讀\"學風建設等實施方案,明確清廉文化建設目標任務;二是建立實施清廉文化建設考核機制,壓緊壓實二級單位工作責任,推動將廉潔文化有機融入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師資隊伍建設等各方面,明確清廉文化建設各方責任;三是配套出臺重要事項監督報備、“小微權力\"清單、師德師風考核等重要制度,監督規范權力運行,鞏固深化清廉文化建設成效。良好的廉潔制度建設推動形成了縱向主導清晰、橫向協同高效、上層部署到位、下層落實有力的清廉文化建設立體化格局。
圖1高校廉潔文化CIS系統

2.3在視覺識別(VI)上外化于行:優化廉潔產品供給
高校廉潔文化視覺識別VI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具體符號呈現,即廉潔產品的產出,涵蓋海報、小冊子、視頻、微課等具有廉潔文化宣傳功能的作品。該校確立每年五月為廉潔文化宣傳教育月,2019年至今已舉辦活動六屆,涵蓋書法繪畫、征文創作、演講朗誦等20余種形式多樣的廉潔主題活動,各類廉潔文化優秀作品產出豐富,尤以“墨梅清風”品牌系列廉潔文化產品最廣為師生贊譽。舉辦的“墨梅清風”廉潔文化主題晚會得到潮新聞等主流新聞客戶端報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舞臺劇《墨梅頌》舞蹈《墨梅》分獲省級榮譽一等獎、二等獎殊榮,廉潔文化育人案例獲市級高校德育成果二等獎,宣傳片、標識設計、多功能宣教基地一應俱全,師生自主設計的清廉主題文創產品層出不窮。廉潔文化活動舉辦不僅豐富了廉潔文化產品供給,而且深化了師生對廉潔價值理念的認同,提升了師生歸屬感、榮譽感,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3基于CIS理論的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路徑優化
綜上分析,浙江某高校在推進廉潔文化建設過程中,從廉潔價值理念確立,到廉潔制度體系建設,再到廉潔產品供給,都一一印證了CIS理論中的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因此,運用CIS理論加強高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具有可行性。盡管該校探索實踐出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模式,但是在運用CIS理論提升高校廉潔文化品牌內涵建設上深度不夠,尤其是廉潔文化鑄魂育人成效顯現還不夠明顯。
筆者認為,高校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可從CIS理論內涵出發,聚焦廉潔精神文化、廉潔制度文化、廉潔物質文化建設,通過“三位一體\"發力,打造獨樹一幟的廉潔文化品牌,實現廉潔文化鑄魂育人目的,賦能高校綜合競爭力提升。
3.1 緊扣MI核心,深化廉潔精神文化培育,鑄就高校廉潔文化內核
廉潔文化理念識別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內在核心,對應廉潔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凝聚人心、激勵斗志、引領發展的作用。
一是因勢利導理解把握廉潔文化內涵。深人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與時俱進學習廉潔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精髓要義。對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找準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切人點,發揮廉潔文化培根鑄魂作用。
二是因地制宜挖掘運用廉潔文化資源。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立足地方辦學應深入挖掘地域廉潔資源,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發現廉潔元素,講好古代先賢、紅色人物、當代楷模的廉潔故事,傳播廉潔思想,倡導廉潔精神,弘揚廉潔文化。
三是因材施教精準嵌入廉潔文化因子。高校廉潔文化建設主要面向師生群體,聚焦領導干部警示教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管理人員職業培訓、在校學生廉潔教育四大重點分層分類施教,實現廉潔從政、廉潔從教、廉潔從業、廉潔從學的良好愿景,打造政風清明、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風清新的“四清”校園。
3.2立足BI實踐,筑牢廉潔制度文化防線,夯實高校廉潔文化根本
廉潔文化行為識別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外在主要表現形式,是對理念識別的具體化措施,對應廉潔制度文化建設,具有規范標準、約束行為、激勵創新的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厚植清廉根基。高校應著力構建“黨委領航、紀委護航、部門助航、師生啟航\"的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四航\"協同機制。健全覆蓋教學、科研、管理、育人業務工作各領域、權力運行各環節、隊伍管理各方面的廉政制度體系8。運用“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監督管理,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切實構建廉潔文化建設長效機制。
二是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夯實育人基礎。高校要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明確嚴格執行教師準入、考核晉升、提拔任用等制度。建立常態化師德師風教育機制,定期開展專題教育、警示教育,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嚴格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將其作為職稱評審、評優評先、項目申報等首要條件。同時,突出示范引領,積極選樹先進典型,推動教師學有榜樣、行有示范、趕有標桿。
三是創新廉潔教育形式,培養時代新人。高校要以“廉潔 + ”的思政教育形式,依托課程思政、第二課堂、學風建設,把“大思政課\"作為廉潔育人重要途徑。推動廉潔文化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將廉潔理念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積極發揮\"第二課堂\"自我教育作用,鼓勵學生創作廉潔短劇,參演廉潔主題文藝節目,組織開展廉潔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涵養求真務實、誠實守信、向上向善清新學風。
3.3聚焦VI表達,優化廉潔物質文化成果,弘揚高校廉潔文化風采
動,通過自我組織、自我參與、自我創作,師生廉潔主題精品佳作持續產出,內心深處廉潔思想不斷筑牢。
三是提高廉潔文化宣傳質效,營造崇廉尚廉敬廉好風尚。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對外宣傳展示需要可視化成果。一方面要環境育人,在校園環境中巧妙融入廉潔文化,如利用建筑物樓道布置營造廉潔氛圍,利用草木花池石構建廉潔文化景觀,步步有廉景,處處有廉意;另一方面要陣地育人,建設廉潔文化宣教場館,作為師生集中廉潔教育基地,自主設計廉潔文化品牌標識系列產品,可作為活動、紀念、辦公等用品。全面營造崇廉尚潔良好氛圍,讓師生在“賞廉景以潤心、聽廉語以明志、用廉物以修身\"的沉浸式體驗中,厚植清正廉潔思想根基。
4結束語
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本文以CIS理論為基礎,深刻理解把握廉潔文化內涵,構建高校廉潔文化CIS系統,為新時代高校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更多路徑選擇,助力山清水秀的校園政治生態建設。
廉潔文化視覺識別是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直觀表現,是將高校廉潔理念、價值準則等抽象化概念轉換為可觀可感的實物,對應廉潔物質文化建設。廉潔物質文化建設起到宣傳教育、擴大影響、揚名立譽的作用。
一是打造特色鮮明廉潔文化品牌,提升高校知名度和影響力。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應立足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塑造獨具特色的高校廉潔文化品牌形象。一方面,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精華,有機融入廉潔文化理論研究最新成果,傳承發展廉潔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從高校所屬地域歷史、革命以及傳統文化中挖掘廉潔人物、廉潔事跡、廉潔精神等廉潔元素,凝練形成辨識度強、親和度高、美譽度佳的高校廉潔文化品牌。
二是開展獨具匠心的廉潔主題活動,增強師生廉潔理念認同感。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既作用于師生又依賴師生。正如高爾基所說,“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校廉潔文化建設要深入發掘廉潔教育與師生的契合點,善于用師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廉潔文化]。寓廉潔教育于各類活
參考文獻
[1]謝曉銳,董翼.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3):57-60.
[2]季平.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路徑研究:以CIS理論為視域參照[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22(5):81-87.
[3]廉潔文化 [EB/OL].[2025-05-0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B%89%E6%B4%81%E6%96%87%E5%8C%96/8307983.
[4]蔣來用,白玉成.清廉文化培育的方法與路徑:基于文化形成的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24(11):6-20.
[5]王靜.基于CIS理論的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研究[J].文化創新與比較研究,2024,8(32):127-130.
[6]王晚英.價值、內涵與路徑:新時代高職院校廉潔文化建設的三維探討[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5,38(3):69-72.
[7]蔣來用.深刻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內涵與規律[J].人民論壇,2025(3):72-75.
[8]閆巖.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協同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5(2):20-23.
[9]魏變竹,高佩,張有武.新時代學校廉潔文化建設:價值意蘊與實現維度[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5,47(S1):217-219.
[10]楚向紅,李浩然.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現實考量與路徑選擇[J].決策科學,2025(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