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金漆畫的歷史源遠流長,起源于明初,至清乾隆年間已形成獨特且完整的民間金漆畫體系,在我國髹飾工藝中獨樹一幟。隴美金漆畫是潮汕金漆畫的重要一脈,為隴美村人胡氏一派藝人所創,因顏料采用黃金和青金,畫面層次豐富多彩,自成一格,且形成了一定規模,故被稱為隴美金漆畫。
金漆畫的底板由杉木做成,杉木經自然晾干后,在白胚上按設計打榫,開始先用漆灰填補表面洞孔,貼上麻布,反復上漆灰、打磨,直至光滑,最后用推光粉并手工水磨使之平滑如鏡。繪制金漆畫的顏料選用純正的金箔研成的純金粉末,顏色分為黃金和青金,畫在不同地方,表現色彩層次的變化。繪制金漆畫首先要在漆板或脫胎漆器上構圖,淺描勾線,叫做“畫粉稿”,要求整體布局得當。接著,用朱紅色的古漆依紋填繪,俗稱“上托金漆”。然后,掃金使畫面輪廓內的金粉均勻飽和,但掃金過程要拿捏準確,應在“托金漆”接近快干的時候上金粉最好。因金粉黏在漆面上,要用小而硬的筆勾勒線條,要求線條分明、點劃分明,才會顯得精密、細膩。在上明漆后,以黃金、青金為顏料,根據不同畫面,單獨或混合進行暈化處理,大面積渲染畫面,如畫中樹木山石,則利用棉花蘸上金粉敷擦,表現陰陽虛實的變化,使畫面層次豐富,富有立體感;再用眉筆在形成圖案的人物上添加五官,俗稱“開頭面”;作品完成后,為使色彩更加亮麗并起到保護作用,可再蓋上明漆。

隴美金漆畫作品種類特別豐富,有家具、屏風、掛屏、漆瓶、龕、茶櫥、、饌盒、果子盒、筆筒等生活物品。作品有以花、鳥、魚、蟲、獸為題材的,象征吉慶祥瑞,寓意富貴安康;也有以“三國”“水滸”等情節、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為題材的,體現忠孝、仁義的價值觀念。隴美金漆畫植根于廣東潮汕的傳統文化,繪畫特色古樸典雅,意境清新幽遠,彰顯了民間工藝品的藝術價值。
(來源:廣東省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