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施者與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其道德領導力對學生價值觀塑造具有深遠影響。道德領導力是指通過自身道德品質與行為示范來引導與激勵他人做出符合道德規范行為的能力,其在輔導員工作中表現為價值引領、道德表率及情感共鳴等維度特征。具有良好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思想成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一、道德領導力的理論內涵與實踐價值
(一)道德領導力的概念界定與特征
道德領導力是通過尊重、激勵、鼓舞人等方式對組織目標施加影響,從而使自身和他人發生改變,塑造更優秀的集體,在所有的領導力因素中,道德領導力是影響最為持久且深刻的。道德領導力區別于傳統領導方式,其不依賴權力與職位,而是通過價值引領與道德感召實現領導效能。道德領導力具有四大核心特征:價值理念明確性、行為表率一致性、人際關系親和性以及道德影響持久性。道德領導者不僅要擁有正確價值判斷與道德認知,更要在實踐中展現言行一致與以身作則的行為示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持久穩定的道德影響力。
(二)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的結構維度
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構成了一個相互關聯且有機統一的多維結構體系。道德認知維度體現在高校輔導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與內化以及對道德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清晰認知的能力;道德情感維度則表現為高校輔導員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對學生的關愛、責任以及強烈的使命感與職業認同感;道德行為維度強調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展現的道德實踐與表率作用,其要求高校輔導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各種情境中都能堅守道德底線,做出符合道德規范的示范行為。這三個維度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的基本框架。
(三)道德領導力對輔導員工作的實踐價值
道德領導力有效提升了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引導效能。高校輔導員運用道德領導力能突破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教模式,將價值引領與榜樣示范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與說服力,學生更易于接受并內化所傳遞的價值理念。道德領導力還使高校輔導員能在復雜多變的育人環境中保持穩定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標準,為學生提供清晰一致的道德參照、減少多元價值給學生帶來的困惑與迷茫。在人際互動層面,具備良好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更容易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建立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心理輔導與學業指導等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從職業發展角度看,道德領導力有助于高校輔導員提升職業滿足感與成就感,減輕職業倦怠,促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性與專業性的提升。
二、高校輔導員具備道德領導力的重要意義
(一)對高校輔導員個人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道德領導力是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輔導員個人專業成長具有多方面的促進作用。高校輔導員通過道德領導力的培養與提升,能夠明確其職業定位與價值取向,增強其職業認同感與使命感,形成穩定的職業情感與堅定的職業信念。同時,道德領導力的培育過程也是高校輔導員自我修養與專業能力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促使他們不斷反思自身價值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拓寬專業視野,提高溝通引導與情感共鳴能力。具備良好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更容易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從而在職業發展中獲得更多成就感與職業滿足感,減少職業倦怠。
(二)對學生價值觀塑造的引領作用
高校學生人才培養,是為了培育祖國未來接班人和建設者,是高校教育核心之一,也是時代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輔導員的道德品質、行為方式與價值取向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具備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能夠通過自身示范與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具備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能夠幫助學生辨別多元價值中的非主流價值,抵御不良思想,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之,高校學生更傾向于認同并內化具有道德感召力的高校輔導員傳遞的價值理念,從而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道德發展。
(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升作用
道德領導力使高校輔導員能夠突破傳統說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轉向以德施教的示范引領模式,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針對性及實效性。高校輔導員通過道德領導力的發揮,能夠將抽象的價值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行為示范,通過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實現高校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的統一。此外,具備道德領導力的高校輔導員更能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其能夠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有效推動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
三、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的培養策略
(一)個人層面的自我提升
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的培養需要從個人層面進行自我提升。高校輔導員應強化道德自覺,通過系統學習道德領導力理論知識,深入理解其內涵與特征,明確自身在道德引領中的責任與使命;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始終保持對黨的先進理念的學習態度以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3,堅定理想信念,做到知行合一。在教育實踐中,高校輔導員可以建立自我反思機制,定期進行道德自評,分析自身在道德認知、情感、行為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制訂改進計劃。此外,高校輔導員還應主動拓展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養,以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校輔導員通過自身專業權威的建立,增強自身道德領導的說服力與影響力。
(二)制度層面的支持保障
制度層面的支持保障是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培養的重要基礎。高校應優化輔導員選拔機制,將道德領導力作為重要選拔指標,選拔具有良好道德品質與領導潛質的人才進入輔導員隊伍。高校需要完善輔導員評價體系,構建以道德領導力為核心的多維評價指標,改變以往單一的以工作績效與學生管理為導向的評價模式。在激勵機制方面,高校應建立與道德領導力表現相匹配的激勵制度,通過物質與精神獎勵,鼓勵輔導員在道德領導方面的積極表現。高校還應優化輔導員職務評聘制度和職級晉升通道4,為其提供道德領導力培養的制度保障和量化標準,形成有利于輔導員道德領導力提升的制度環境。
(三)培養層面的實踐鍛煉
實踐鍛煉是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培養的關鍵路徑,高校應搭建多元化的實踐平臺為輔導員提供豐富的道德實踐機會。高校輔導員可通過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社會實踐指導等工作,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道德領導力。高校可開展針對性的道德領導力培訓項目,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及角色扮演等互動式教學方法提高輔導員道德領導的實踐技能;建立“傳幫帶\"機制,讓道德領導力強的優秀輔導員對新輔導員進行指導,形成道德領導力培養的傳承體系;定期組織輔導員道德實踐經驗交流研討,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失敗教訓,促進輔導員在實踐反思中提升道德領導力。
(四)環境層面的文化營造
高校應積極營造重視道德與崇尚道德的校園文化,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道德氛圍,為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的形成與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高校需要構建輔導員道德領導力培養的學習型組織文化,鼓勵輔導員之間互相學習與共同進步,形成良性互動的成長共同體。高校還應提升輔導員職業榮譽感,增強輔導員的職業自信與道德自覺,積極宣傳輔導員道德領導的典型案例與優秀事跡,營造學習先進與爭當表率的良好氛圍,使輔導員在文化熏陶中自覺提升道德領導力。
四、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培養的實施路徑
(一)道德認知提升計劃
高校輔導員道德認知提升計劃旨在強化輔導員對道德領導力內涵與價值的深層理解。首先,高校可構建系統化的理論學習體系,開設“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理論專題研修班”,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幫助輔導員掌握道德領導力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要領。其次,高校應組織輔導員定期參與道德案例分析工作,通過典型案例研討、道德困境分析及價值沖突辨析等方法,提升輔導員在復雜情境中的道德推理與判斷能力。再次,高校可建立“輔導員道德領導力學習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促進輔導員間的經驗交流與知識共享。最后,輔導員個人應養成道德反思的習慣,定期記錄工作中的道德困惑與思考,梳理自身道德認知發展歷程,形成持續的自我教育機制。
(二)道德情感培育行動
道德情感培育行動注重激發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責任感及使命感,培養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道德共情能力。首先,高校可通過組織“輔導員成長故事分享會”,邀請優秀輔導員講述其職業成長歷程,傳遞職業價值與情感體驗,增強輔導員群體的職業認同與情感共鳴。其次,高校可深入開展“輔導員職業榮譽感建設工程”,通過設立輔導員榮譽稱號、舉辦表彰活動和宣傳先進事跡等形式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自豪感與歸屬感。再次,高校應實施“輔導員情感能力提升項目”,通過情緒管理培訓、共情能力訓練等活動,提高輔導員識別、理解、調控自身情緒與學生情緒的能力。最后,高校可建立“輔導員心理支持網絡”,通過心理減壓、干預職業倦怠等方式,幫助輔導員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形成穩定持久的職業情感。
(三)道德行為塑造工程
道德行為塑造工程注重輔導員道德行為的規范與實踐。高校可制定《輔導員道德行為準則》,明確輔導員在不同工作情境中的道德行為標準,為輔導員提供行為指南;開展“道德實踐示范\"項目,引導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踐行道德準則,做學生的表率與榜樣;組織輔導員與學生共同參與社會實踐及志愿服務等道德實踐活動,鼓勵輔導員在實踐中展現道德行為,發揮示范作用;跟蹤評估輔導員道德行為,定期收集他人對輔導員道德行為的評價反饋,促進輔導員不斷改進與完善自身道德行為,提升其道德實踐能力。
(四)道德領導力評估與反饋機制
道德領導力評估與反饋機制是確保前述實施方案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高校應構建涵蓋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三個維度的輔導員道德領導力評估指標體系,采用多元主體評價的綜合評價方式,定期開展輔導員道德領導力評估活動,并建立評估反饋機制,及時向輔導員反饋評估結果。此外,高校應將評估結果與輔導員的績效考核和激勵獎勵掛鉤,進而推動輔導員持續提升道德領導力水平。
五、結語
本文通過多維視角剖析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結構,揭示了道德領導力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實踐價值與戰略意義。未來,為提升高校輔導員的道德領導力,高校應著力構建道德認知提升、道德情感培育以及道德行為塑造的立體化培養體系;建立科學的評估反饋機制,形成個體成長與組織支持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隨著高校輔導員道德領導力水平的整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更具親和力與實效性,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將更加專業化,以期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史陽陽.道德領導力在教育中的研究與探索[N].科學導報,2022-10-21.
[2]艾薩佧日·玉蘇普.高校輔導員在思政教育中的角色與策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J].公關世界,2025(5):118-120.
[3]周帆.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及其踐行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5(1):94-96.
[4]陳柯,楊萌.雙因素理論視角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25(2):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