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威爾第在歌劇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歌劇《命運之力》是意大利浪漫歌劇時期的代表作。其中,詠嘆調《安寧,安寧》是一首極富戲劇色彩的女高音唱段,在音樂特征和演唱技巧上體現出威爾第歌劇創作的風格和特點,在這首詠嘆調中,威爾第用扣人心弦的音樂線條彰顯出戲劇力量,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本文從四個部分對詠嘆調《安寧,安寧》進行梳理、闡釋和分析,第一部分介紹歌劇《命運之力》的梗概和《安寧,安寧》的創作背景;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詠嘆調的音樂特征;第三部分結合筆者的《安寧,安寧》表演實踐詳細分析氣息和腔體的運用等;第四部分主要是對《安寧,安寧》的情感表達與形象塑造和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關鍵詞]《命運之力》;《安寧,安寧》;女高音詠嘆調;音樂特征;演唱技巧
[中圖分類號] J614.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5)08-0-03
詠嘆調《安寧,安寧》是歌劇《命運之力》中非常著名且重要的唱段。本文對這首詠嘆調的曲式結構、和聲織體、旋律等音樂特征展開分析,在理論上為演唱者提供參考和幫助。在演唱技巧方面,對演唱這首作品時氣息的運用、咬字、發音、人物情感表達與舞臺表演等技巧進行分析和總結,并為演唱者提供一定的藝術表現力方面的參考和借鑒。
一、歌劇《命運之力》的概述
(一)《命運之力》劇情梗概
《命運之力》由四幕演出組成,是一部氣勢磅礴的音樂悲劇。這部作品的劇情如下:阿爾瓦羅與公爵的女兒萊奧諾拉相愛。意圖私奔時被萊奧諾拉的父親卡拉塔韋羅發現。阿爾瓦羅在與公爵的對峙過程中,誤殺公爵,公爵臨死前詛咒了阿爾瓦羅。萊奧諾拉的兄長唐·卡洛發誓為父報仇。萊奧諾拉女扮男躲進裝修道院。與此同時,阿爾瓦羅選擇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與同樣身份被隱藏的唐·卡洛成為軍中的好友。然而,唐·卡洛發現了他隱居的真實身份,兩人在決斗時被驅散。后來,阿爾瓦羅隱居修道院,唐·卡洛在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后,最終在修道院找到了阿爾瓦羅并與他決斗。重傷的阿爾瓦羅被萊奧諾拉發現。萊奧諾拉也看到了自己的兄長,但是唐·卡洛仍未原諒她,并在臨死前刺死了她。阿爾瓦羅也選擇跳崖輕生。
(二)詠嘆調《安寧,安寧》的創作背景
1861年,威爾第應俄國皇室之邀為其創作一部歌劇。威爾第在創作的時候,受到西班牙浪漫主義作曲家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創作的戲劇《唐·阿爾瓦羅與命運的力量》的靈感,后來加入了豐富的人物和場景改編為歌劇《命運之力》這部歌劇。在圣彼得堡皇家劇院首演,1863年2月在西班牙演出。1869年2月,《命運之力(修訂版)》又被重新編劇并在蘭拉斯卡拉劇院再次亮相。
二、詠嘆調《安寧安寧》的音樂特征分析
(一)曲式結構分析
詠嘆調《安寧,安寧》是復二部曲式,以前奏+A部+B部+尾聲的形式出現,節奏從3/8拍到4/4拍,速度從開始的快板到行板又到行板結束。
曲子一開始的前16個小節屬于前奏部分,這一部分是威爾第歌劇最具有獨特性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威爾第歌劇創作風格的地方。樂曲一開始采用3/8拍,使得前奏部分的整體節奏非常緊湊,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風格,由此構成了整部作品的主題,有效地營造出了主人公萊昂諾拉內心深處的不安感。第19—21小節由強變弱,這一音量的改變,更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萊奧諾拉情感的深沉與復雜。最后,伴奏的旋律從高音區下行到低音區,從強到弱,與歌聲形成了完美的呼應,使得整個樂段在結束時顯得尤為動人。第21—23小節的長笛音調,更是為整個樂段增添了一抹詩意和音樂性,使得萊奧諾拉的禱告更加具有畫面感和感染力。
第70—94小節作為樂曲的結尾部分,其前奏部分的引入有效地為整個結尾營造了獨特的氛圍。主角的情緒在這一部分開始變得不穩定,整個引入部分通過細膩的情感刻畫和巧妙的情感表現,成功地展現了主人公情緒的復雜變化和樂曲情感的深度,有效地營造了一種非常緊張不安的氛圍,為之后的高潮部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75—87小節無疑是情感與技巧的巔峰,這一部分的調性為降b小調,為樂曲注入了深沉而富有激情的色彩,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人物的情緒。作為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它以一種磅礴而震撼的方式展現出來。歌詞“Maledizione”的頻繁出現,更是將這一高潮推向了頂點。
(二)伴奏織體分析
鋼琴伴奏對詠嘆調《安寧,安寧》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是音樂表現的一部分,還在強化情感表達、塑造音樂氛圍及提升整體表演效果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前奏部分:速度是快板,在降b小調主和弦上,該部分弱起開始,三個十六分音符與一個八分音符的四音音組作溯形式展開,推動音樂主題的發展。本部分可分為三個樂句,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基本相互呼應,第二樂句為行模進樂句,不同的樂句之間的相互呼應。左手聲部多采用了柱式和弦,用鋼琴來模仿大提琴的低音效果。該部分開始于降b小調,后轉向其屬方向調式f小調,并在該調上形成完滿終止。
A部:A段由三個帶有再現性質的樂句組成,節拍由快板的3/8拍子轉為行板的4/4拍子。調式從F大調開始,第一個樂句在F大調的下屬和弦上形成開放終止。間奏形成一系列模進半音下行發展,第二樂句的調式轉向降b小調,在線句回到F大調上。該段的伴奏織體以分解和弦展開,需要模仿出豎琴那種舒緩平和的音色,彈奏時也需要表現出豎琴那種獨特且具有活潑跳動性的特點。
B段調式復雜多變,和聲色彩豐富。第一樂句調式開始于d小調,后在關系小調c小調上形成收攏終止;第二樂句調式再次回到d小調,后向其近關系小調g小調轉調并形成收攏;第三樂句開始于c小調屬七和弦,后向其近關系大調降A大調轉調并收攏;最后一樂句轉向降E大調。補充樂句再次回到降b小調上。
B部:C段調式主要在降b小調和降B大調上交替展開,兩樂句由小調轉到大調,第一樂句的后半部分伴奏音型改變,左手在重拍上作八度和聲支撐,右手則為強拍柱式和弦,音樂行至第二樂句時,力度變弱,直至休止。D段包含兩個平行樂句。第一樂句在降E和聲大調上進行,第二樂句由降B和聲大調轉向F和聲大調。第一樂句音型以右手八度和聲支撐和左右手柱式和弦進行的交替進行展開,行至樂句即將結束時,速度轉為快板。在鋼琴伴奏的尾段,右手模仿弦樂組曲演奏二音組的顫音,左手則以連貫的音柱和弦織體快速地連續演奏三十二分音符,整首曲子在激烈的情緒中結束。
三、詠嘆調《安寧,安寧》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氣息與腔體的運用
在演唱中,氣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撐,演唱時會變得很吃力,聲音會顯得單薄,感情也會有所欠缺。歌唱中的呼吸確實與我們的日常呼吸不同。日常呼吸通常較為淺短,而歌唱中的呼吸則更深,以此來支持聲音的發出和音調的變化。演唱者通常會采用胸腹聯合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結合了胸部和腹部的力量,使得氣息更加穩定、持久,從而支持長時間的演唱。第62—68小節因三次八度大跳躍,情感表達從強到弱再到強,最后趨于平靜,對氣息的掌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演唱者需要保持足夠的氣息支撐,以確保在音高和情感的變化中都能保持聲音的飽滿和穩定。為了有效地運用氣息,演唱者需要進行專門的呼吸訓練,如深呼吸練習、氣息控制練習等。這些練習可以幫助演唱者增強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從而更好地支持歌唱。同時,演唱者還需要注意在演唱過程中保持放松的身體狀態,避免因緊張或僵硬而影響氣息的流動。氣息是歌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表達音樂的情感和內涵。
(二)咬字與吐字
《安寧,安寧》這首歌曲用意大利語演唱,其獨特的發音規則和發聲位置確實給演唱者帶來了發音上的挑戰。輔音的發音在意大利語學習中是非常難的,如“pace”“cruda”這兩個詞里面的發音一定需要特別注意。在唱這些輔音時,需要確保元音的發音不變,這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掌握。夸張發音“p”后再加入元音“a”的方法,有助于在發音時更加清晰地分辨輔音和元音,從而解決輔音難唱的問題。另外,詠嘆調《安寧,安寧》中還有很多雙輔音的單詞,要注意雙輔音的發音特點。雙輔音的發音通常比較有節奏感,要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保證輔音的清晰準確,特別是要注意輔音的發音位置、發音口型。在唱段中,輔音和元音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唱雙輔音的時候更是如此。要確保輔音與元音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避免出現斷裂或突兀的情況。詠嘆調《安寧,安寧》表達的是人物內心的矛盾和掙扎,因此在演唱雙輔音時,要結合歌曲的情感內容,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音色的變化來表達情感。雙輔音的演唱可以加強歌曲的情感表達,使角色內心情感的表達更加鮮明和深刻。
抒情性女高音是歌劇藝術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聲部,其音色特點與所飾演的角色類型緊密相連。腔體包括胸腔、喉腔、口腔、頭腔、咽腔,當我們唱歌時要注意協調好這些腔體以達到一個完美的演唱狀態。可以把腔體想象成一個小提琴的把位,在唱中低聲區的時候一定是胸腔、喉腔、口腔的配比要多一些,高聲區也一定是頭腔配比更多,那么低聲區的“把位”在人中位置去唱,這樣聲音會自動掛上胸腔,隨著音的增高,逐漸進入鼻咽腔,隨著音越高,位置越向上移動。在演唱中,腔體、音色這些都建立在氣息的基礎之上,因此說氣息是唱歌的根基。
四、詠嘆調《安寧,安寧》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達
(一)詠嘆調《安寧,安寧》人物形象分析
女主角萊奧諾拉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一種復雜的心態。她始終深愛著阿爾瓦洛,面對命運的無情,她的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無助。盡管她掙扎過、逃避過,但在命運的安排下,她仍然顯得如此微不足道。這種角色的設計充分展現了女主角的性格特點,呈現出了鮮活、精細和感人的場景。在演唱時,要注意把握好節奏和旋律,并運用恰當的吐字方法,使音樂更具有感染力,達到更好的演唱效果。在演唱這首詠嘆調時,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聲音,做到聲情并茂。主角的性格特點往往帶有一種悲劇的色彩,這使得戲劇的張力和感染力都更為強烈。
(二)詠嘆調《安寧,安寧》形象塑造與情感表達
情感表達在聲樂表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賦予作品以生命和靈魂,能夠深深觸動聆聽者的心靈。在演唱時,演唱者需要將自己的情感與作品中的角色情感融為一體,將自己置身于萊奧諾拉這一角色中,深刻體會她的痛苦和絕望。下面從歌詞內容來分析《安寧,安寧》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達。
1.主題與情感
向往寧靜,無奈命運,是這首作品的主題。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安寧,安寧”,表達了主人公萊奧諾拉在面臨困境和痛苦時,對內心平靜的強烈渴望。同時,歌詞也透露出她面對命運時的無奈和彷徨,使得這首詠嘆調充滿了悲劇色彩。
2.歌詞語言的情感表達
這首詠嘆調的歌詞語言簡潔而富有力量。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安寧,既是對主題的強調,又是對主人公內心情感的直接表達。同時,歌詞中還運用了一些生動的比喻和象征,如在徒勞的平靜中等待,使得歌詞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
3.音樂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達
通過這首詠嘆調的歌詞和旋律,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萊奧諾拉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她是一個善良、美麗、高雅的女性,但命運卻讓她陷入了痛苦和絕望之中。她的內心充滿了掙扎,但她仍然堅持著對安寧的渴望和對上帝的信仰。這種復雜的性格和內心情感使得萊奧諾拉這個角色更加立體和真實。
結 語
對《安寧,安寧》這首詠嘆調的音樂特征和演唱技巧進行分析,對于演唱者的歌劇表演有重要作用能夠指導演奏者進行二度創作。首先,需要演唱者將自身生活經歷和藝術修養投入這首作品的演唱中去,深入地挖掘其內涵;其次,需要演唱者根據自身條件和風格,對作品進行處理和個性化表演;最后,伴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推動演唱者演唱時的情緒。當然,基本功扎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完成二度創作。在《安寧,安寧》這部作品里,無論是情感表達、歌唱技巧還是其他方面,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角色的形象。因此,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需要嚴格遵循這個原則,不要顛倒主次,這樣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詮釋歌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形象。
參考文獻:
[1] 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2] 韓京訊.女高音詠嘆調《安寧,安寧》作品分析和演唱處理[J].戲劇之家,2020(27):89-90.
[3] 趙騫,阮智.威爾第的力作—歌劇《命運之力》[J].音樂生活,2006(8):38.
[4] 白鐘靜.威爾第歌劇詠嘆調《安寧,安寧》的演唱探究[D].成都:四川音樂學院,2023.
[5] 葉青.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選段《安寧,安寧》的演唱研究[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20.
(責任編輯:金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