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的時代要求。因此,如何通過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就是當下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課題。教授的著作《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聚焦“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對思政課如何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既契合了當下文化建設中增強文化自信的時代主題,也抓住了加強高校思政課建設的關鍵問題。
該書從導論和六個章節闡述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培育與高校思政課的基本關系,以及為什么要利用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并用大量篇幅論述了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路徑建設,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思路,巧用調查研究和文本分析法,既科學把握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建設規律,又充分發揮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課程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體現了作者所具有的政治向度、思想深度和理論高度,是一部具有深厚學理性價值和實踐性指導意義的學術著作。這一著作對高校思政課改革與建設而言是一部重要的參考指南,書中所提到的有關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策略舉措可以為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與建設提供方向和路徑指導。
該書具有以下三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學理性強。該書從概念入手,闡述了文化自信的含義和高校思政課的特征及任務,論述了文化自信培育與高校思政課的基本關系。由高校思政課和文化自信培育兩者內在的緊密性聯系遞進到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針對當前思政課引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存在的問題,該書從文本建設、教學建設、話語建設、以及協同推進這四個方面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無論是清晰的研究思路,還是詳實的研究內容,該書都具有很好的學理性。
第二,理論實踐有機結合,說服性強。該專著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在整體和部分關系上深入淺出,體現了作者較強的學術修為和科研能力。作者用平直簡潔的語言去表達復雜的概念,從而使之成為一本具有充分理論色彩又不至于深奧難讀的專著。作者在理論研究部分旁征博引,在教學實踐方面則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也為該專著的說服力奠定了堅實支撐。
第三,聚焦問題舉措得當,創新性強。該書不僅展現了作者對“文化自信\"這一宏大主題的積極思考,更重要的是以“文化自信”為切入點對如何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創新探索,這也將帶動更多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對文化自信進行更廣泛和更深入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該書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論證充分,體系完備,注重理論和實踐成果的結合,遵循和運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規律,既是對不斷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創造力和說服力的有益探索,又為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了有益啟發。該書是對新時代下如何上好思政課的時代回應,體現出了較高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蔣永穆 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