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第一接力區,肩負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基于此,東平縣汶河街小學自2023年9月建校以來,立足校情和學情,積極探索首課思政負責制的實踐路徑。
首先,找準思政教育實施的出發點。首課思政負責制的實施問題是導向,人是核心,課程是載體,機制是保障。如何把品行培育自然滲透到學生發展的全過程,如何避免重教學輕思政、重成績輕育人、重說教輕實踐的問題,如何避免創新性不足、育人內容不豐富、育人方法單一、學科之間有壁壘等現狀,是落實首課思政負責制、提高三全育人的關鍵問題。
其次,找準學校育人目標的落腳點。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因此,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擁有扎實的學識、健康的體魄,更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堅定的信念。兩者并行不悖,不可偏廢。
經過深入探索和廣泛論證,學校初步建立了“1355”的首課思政負責制汶小模式,力求實現從育分、育能到育德、育人的轉變。
一、機制保障:頂層設計+規劃引領雙輪驅動
(一)黨建引領,頂層施策
學校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首課思政負責制工作領導小組和分管校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將首課思政負責制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學校黨支部對首課工作負總責,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帶頭聽首課、講首課;召開專題會議,制定《關于落實“首課思政負責制”的實施方案》,分層部署,分步實施,把首課建設與學校各項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積極穩妥地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戰略規劃,分步推進
學校結合泰安市首課思政負責制實踐經驗,以“三年三步走”戰略為牽引,將首課思政負責制納入中長期發展規劃,聚焦機制落地、課程融合、品牌輻射三大維度,分階段實施“筑基·提質·創品牌”三年攻堅計劃,強化動態資源庫建設、師資階梯培養、家校社協同育人等路徑,形成可量化、可推廣的育人模式,實現從機制完善到區域引領的跨越式突破。
二、師資鍛造:團隊構建+研訓深耕雙向發力
學校注重首課教學的研究與融合,組建了由安監辦牽頭、班主任為主體的安全、心理團隊;道德與法治教研組牽頭的思政團隊;教務處牽頭的骨干教師團隊;德育處牽頭的體育美育團隊;綜合實踐組牽頭的勞動團隊。五大團隊利用“半天無課日”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和教學研討,通過教研組長上首課示范課、學科骨干上專題引領課等形式,實施“啟—動—悟—行”“四環”模式,確保人人會講首課、人人講好首課。
成立市級首課名師潘凱首課工作室,建立由30名骨干教師組成的首課名師團隊,加強教研引領,強化指導和監督,助推學校首課思政負責制教學向縱深處探索。
三、資源賦能:體系化課程+精準化實施雙軌并行
首課思政負責制不分學科、全員思政。學校圍繞愛黨愛國、傳統節日等主題,制作優秀課件200余件,優秀課例80余節,形成首課資源庫,開展好課前5分鐘首課教育,真正做到了“一月一系列、一周一主題”。集體編寫涵蓋傳統文化、家國情懷等內容的首課校本教材12種,其中6種獲縣級優秀課程、4種參與市級評選。全體教師充分利用《首課育人點情境手冊》,進行學科首課備課與教學,實現首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打造有理論高度、有視野廣度、有認知深度、有情感溫度、有學科辨識度的“五度課堂”。
通過前期的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1355”首課育人模式,“1”即一個體系:構建“思政課程+學科課程+校本課程”課程體系,實現思政教育系統化。“3”即三個原則:堅持首課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采取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確保教育接地氣、有溫度。第一個“5”即五大領域:聚焦家國情懷與理想信念、法治意識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文化傳承與品德塑造、社會實踐與協同育人五大領域,覆蓋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第二個“5”即五個路徑:以“集體研討→‘四環’實施→督導推進→評價引領→共建共享”閉環管理,破解思政教育碎片化難題,為教師進行首課備課、首課研討、上好首課提供抓手。
四、成效初顯:多維展示+家校聯動雙維突破
(一)五彩首課,融合育人
為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落到實處,學校創新推出了“五彩首課,每周五個一”特色活動,即每周一國旗下主題教育的紅色星期一;經典誦讀浸潤心靈的綠色星期二;課前一支歌陶冶情操的藍色星期三;課前三分鐘演說練膽育才的黃色星期四;周反思促成長的紫色星期五。五彩首課的實施,把首課思政負責制和學校的健雅特色活動融合在一起,切實讓首課浸潤到每名學生的心田。
(二)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積極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推動思政課堂與社會深度融合。扎實開展“千名師生及家長講首課”“模范人物進課堂”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和家長走上講臺,邀請崗位標兵、非遺傳承人等50余人次進校授課,家長參與首課設計300余件,形成了“家校社共育思政圈”。今年3月,縣首課資源中心在學校建成,現已迎接臨朐縣教體局以及全縣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到校參觀10余次。2024年3月,全縣首課思政負責制工作推進會暨首課思政負責制專題培訓會議召開,學校5位教師、6位家長、10名學生代表進行了首課展示。學校首課思政負責制開展情況先后被泰安日報、大眾網東平等媒體報道。
通過首課思政負責制的實施,教師隊伍思政引領力、跨學科的融合力、團隊協同力顯著增強;廣大學生精神面貌積極向上,思想政治素質、核心素養持續提升;家長家庭教育觀念逐步優化,家風家教成效顯著,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學校將發揮好首課思政負責制的啟智潤心、鑄魂育人功能,篤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在潛移默化中、在文化浸潤中喚醒、激勵每一名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讓首課思政負責制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強大引擎。同時,學校將依托縣首課資源中心這一平臺,擦亮校本首課品牌,構建區域首課資源輻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