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來,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移動終端設備的升級,短視頻以其碎片化傳播、算法推薦機制,深度嵌入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截至2024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50億,其中19—24歲青年群體占比較高,高職院校學生已成為短視頻內容生產與消費的主力軍。在此背景下,短視頻平臺不僅重構了青年學生的信息獲取方式,更通過“信息繭房”“情感動員”等傳播機制,深刻影響著其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然而,當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在內容供給、傳播方式和話語體系等方面,仍面臨短視頻場域帶來的認知解構風險、價值觀博弈困境和教育效能弱化等挑戰。
一、短視頻熱潮下的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現狀
短視頻的興起對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如同雙刃劍,既拓寬了視野,也帶來了隱憂。只有深入了解短視頻對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現狀,并分析其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短視頻對高職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
學生通過短視頻獲取知識和技能,拓寬了學習渠道;短視頻中的正能量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思政課堂運用短視頻受到學生歡迎,思政教育中運用短視頻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二)短視頻對高職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
部分高職學生觀看短視頻平臺過于集中,導致無法全面獲得相關知識或技能;觀看短視頻已經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學生每天耗費的時間在2h以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身心健康;學生觀看短視頻的目的是休閑娛樂,內容過于狹窄;思政教師在參與制作短視頻方面參與度較低,限制了短視頻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1]。
二、短視頻熱潮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多重挑戰
(一)沖擊正常的思政教育內容
短視頻的興起對于分辨力不高的學生而言影響巨大。短視頻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成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思政內容低劣。部分短視頻采用粗俗或冒犯性的語言進行呈現,還有些短視頻宣揚過度的不良生活習慣等,此類內容從根本上失去了思政教育的功能;其次,價值觀模糊。有些短視頻為博眼球,傳遞出模糊甚至錯誤的價值導向,干擾高職學生對主流價值觀的認知與認同,如歷史虛無主義、物質至上、極端的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嚴重扭曲了高職學生的價值觀;最后,內容惡搞虛假。短視頻中包含惡搞、虛假等不良信息內容,這對高職學生的正確判斷產生了影響。以上這些內容都嚴重侵蝕和扭曲了學生的心靈、麻痹了學生的精神、混淆了學生的是非觀念。
(二)沖擊學生的思維方式
短視頻的簡短性和直觀性,極易讓高職學生習慣于接受簡單、表面的信息,不愿深入思考復雜問題,長此以往會削弱其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易受短視頻博主觀點影響,將其當作自己的觀點,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如在社會熱點問題上,盲目跟從視頻觀點,缺乏自己的見解。
(三)沖擊學生的社交能力
由于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短視頻上,減少了社交時間,或過度依賴短視頻的虛擬社交,會使高職學生減少與現實中他人的交流互動,導致語言溝通、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如部分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表現冷漠、參與度低,更愿意在虛擬世界中交流,甚至產生錯誤的社交觀念,如追求表面的點贊、關注,忽視真實情感交流,影響其建立健康、穩定的人際關系。
三、短視頻熱潮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高職院校層面
高職院校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更要認識到短視頻熱潮對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的影響,在這個全民短視頻的時代,借助科技賦予的能力,發揮短視頻的思想引領和宣傳作用,已成為主流媒體和官方各類機構的共識。作為高職學生思政教育主要場域,高職院校需要把握短視頻帶來的機遇,運用好這一新興的傳播媒介和內容表現形式,占據高職學生思政教育新高地,成為影響力、知名度、獨特性高的高職院校官方短視頻號。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如何占據短視頻平臺新高地成為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
1.加強平臺建設與進行資源整合
規范建設短視頻,讓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學校務必抓住并緊跟時代風口,引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1)平臺建設要有針對性。短視頻平臺建設要突出學生易接受易操作的特點,這就要求平臺突出“新、短、精”的特點,便于學生應用。
(2)突出短視頻平臺思政教育的性質。短視頻平臺的搭建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要體現,而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特點。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條主線和核心,憑借豐富的內容與顯著的特色,抵御其他類型短視頻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危害[2]。
(3)突出短視頻平臺的資源整合性。除了直接性的課程類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外,還要整合其他內容。如整合傳統文化類內容。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取之不竭的巨大資源,需要有機地整合到課程教學中,為建設和完善短視頻平臺做出貢獻。整合革命文化類資源。革命文化是我國特有的精神財富,比如,革命人物、革命故事、紅色基地、精神譜系等,都可以整合到短視頻平臺。整合社會主義文化資源。迄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視的內容,應該整合到短視頻平臺??傊?,整合優質思政短視頻資源,分類管理,方便學生按需學習,有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提升教育隊伍能力
短視頻是網絡信息快速發展和傳播的一種必然方式,如果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對這種現象沒有反應或反應遲鈍,將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建設一支專業隊伍,實有必要。
(1)引進專業人才。招聘引進一批會制作短視頻的專業人才是在短期內見效的最佳方式。缺點是可能不了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內容,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短視頻的高質量制作。
(2)對思政教師進行專門的短視頻制作技能培訓,提升教師制作與運用短視頻的能力。其優點是對于思政教育內容的把握較好,針對性更強;缺點是短期內思政教師無法拍攝出符合高標準的短視頻。
(3)把思政教師與制作短視頻的專業教師合作,建設一支專門的隊伍。優勢互補,共同打造貼合學生需求的思政短視頻課程與教育活動。這支師資隊伍通過校級課題的方式,制作思政教育短視頻資源庫??傊?,無論哪種方式,對于解決當下短視頻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機,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營造短視頻思政教育氛圍
任何時候,校園文化建設都是學校建設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校園文化必須緊跟社會發展步伐,開展相應的校園文化建設。例如,利用校園媒體、宣傳欄等方式,展示優秀思政短視頻作品,傳播正能量,營造積極思政教育氛圍。鼓勵學生社團圍繞思政主題創作短視頻系列作品,在社團活動中交流分享等,以榜樣力量帶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政學習與實踐。
(二)教育主體層面
思政教育課程模式創新,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打造學生喜歡的思政課,提高思政網絡短視頻熱度[3]。若要提高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思政教師是應對措施中的核心措施。
1.學習網絡課程,提高認知和應用水平
思政教師自己要深入學習短視頻相關知識,包括制作技巧、傳播規律等。例如,主動參加短視頻制作培訓課程,熟悉短視頻產生的時代意義和價值、制作步驟和方法、視頻構圖、視頻語言的運用、知識的嵌入機制等,這樣能提高思政教師的認知水平,為更好運用短視頻開展教學。
2.積極制作短視頻,為思政教育增添新的內容
制作短視頻就是把學到的短視頻制作方法與知識相結合,以制作出合格的產品。作為思政教師,就是要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制作成短視頻。拓展思政教育的應用領域,作為思政教育的新內容加以運用。
3.將短視頻有效運用于思政課堂
要將短視頻有效應用于思政課堂。不僅要能夠制作短視頻,更要能夠有效利用短視頻,也就是將思政教學內容與短視頻進行巧妙融合。
(三)教育客體層面
1.高職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網絡素養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是立德樹人。高職院校如果僅僅從外部去進行管理,強制管控高職學生不去參加短視頻的創作和傳播是無法解決實際存在的源頭問題,因此需要正確對待短視頻熱潮下高職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充分激發高職學生的創造性,努力提升高職學生的信息辨識度和價值判斷能力,讓高職學生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創作和傳播正能量的短視頻。如何提升高職學生對各類信息的辨識度和價值判斷能力是本課題組需要研究的問題[4]。
2.增強學生自我教育意識
前文說過,正確對待短視頻熱潮下高職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充分激發高職學生的創造性,就需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
(1)樹立自我學習的意識。思政教育內容包羅萬象,是一個真正育人的知識寶庫。只有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對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性,這些知識才對學生發揮作用。例如,學生可以制定學習計劃,定期觀看優質思政短視頻,如革命文化系列短視頻,就極具教育意義。這些內容做成動畫短視頻,學生就會主動接受思想薰陶。
(2)提高自我認知的意識。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的自我認知意識可分為顯性認知和隱性認知。而人又往往是從顯性認知來認知外界事物的。因此,人在認知外界事物時,往往會忽視隱藏起來的那部分事物,也就錯過了認識事物規律的機會,有時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由此,通過觀看短視頻,加強學生從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等方面認知自己,學生就會正視自己的優缺點,使自我教育受益甚大。
(3)增強自我參與意識。通過拍攝和制作短視頻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或角色扮演,比如,志愿者服務、社區調研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自我價值感。又如,模擬各種生活和工作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角色要求和責任,提高自我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總之,學生可以通過對思政短視頻內容的見解和體會,通過與他人的交流碰撞,深化對思政理念的理解。
3.提升學生短視頻辨別能力
短視頻之所以受歡迎,一方面因為短視頻內容契合了人的碎片化需要;另一方面,短視頻內容充分利用了腦科學原理,涉及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作用。這一現象對辨識能力尚待提高的學生提出了挑戰,即必須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技巧來甄別短視頻內容[]。
(1)學會辨別短視頻的美丑善惡。通過學習短視頻相關知識以提高其美丑善惡;通過分析案例提高其美丑善惡;通過辯證法思想提高其美五善惡;通過培養批判性思維提高其美丑善惡;通過參加實踐提高其美丑善惡。
(2)正確認知短視頻的價值問題。短視頻的出現是時代的產物,必須以推進社會發展為要旨,必須以培養人陶冶人為核心,而不是相反。比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開展以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主題教育性質的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使其在觀看短視頻時能夠依據正確的價值標準進行辨別。
(3)建立家校社協同機制,營造真善美的氛圍。當下,全民陷入了“短視頻依賴癥”信息圈中,從中無法自拔。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建立“家校社信息圈”,即這個圈提供的短視頻信息應該保持一致。比如,在管理短視頻上,社會和學校與家庭給學生發出的聲音應該保持一致,而非矛盾相左。
4.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轉化
當今,思政教育理論氣過重,導致高職學生不愿學習,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教師沒有了解學生的需求。現在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只是表現在專業上,而思政教育卻沒有把學生動員起來。因此,利用高職學生這一優點,加強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實踐能力的轉化,對于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體做法如下:
(1)提高學生理論素養。前文說思政課過于理論化,但并非否認思政理論不重要,相反,思政理論極其重要,學生理論功底扎實與否,直接決定學生實踐能力轉化的優劣。因此,加強學生理論素養,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
(2)思政課教材需要融入實踐素材。實踐素材的融入,為學生直接提供實踐的機會,比如,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歌賦、書畫琴弦、科技文化等,有機地融入教材中,結合專業課使學生以短視頻的形式制作出來。又如,制作工匠精神的短視頻,學生在實際的專業技能實訓中就會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操作環節。在短視頻制作過程中,高職學生自然就會受到思政的薰陶。
(3)走下課堂進入社會與生活。高職學生不能一直處于課堂,必須走下課堂進入社會和生活。觀察社會的方方面面,參與生活的點點滴滴,感悟人生的坎坎坷坷,高職學生就會有感而發,觸景生情,制作出的短視頻肯定更有價值意義。
結語
面對短視頻時代的思政教育變革,需要高職院校層面、教育主題層面、教育客體層面多維驅動,實現價值引導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這不僅關系到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更是數字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本文系2025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短視頻熱潮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5-ZZJH-12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彥君,薛雪.短視頻應用于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現實問題及對策思考—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J].高教論壇,2024,(08):4-8.
[2]鄢彬.“短視頻+”在高職院校網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4,40(03):211-213.
[3]趙敏華,徐勝軍,孟月波.短視頻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探討[J].大學教育,2024,(20):62-67.
[4]戎琳燕.融媒體賦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3,(18):106-108.
[5]劉源,徐奮飛.短視頻泛娛樂化現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分析研究[J].公關世界,2025,(03):21-23.
(作者單位:河南輕工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