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正定古城,既訪古,又賞花。近日,“夜游榮府·尋夢紅樓”系列主題活動啟幕,園區內精心打造的十二處“金陵十二釵”主題場景,吸引眾多游客駐足體驗。
身著漢服的姑娘舉著荷花燈穿過曲徑通幽處,在光影互動區拍照打卡。“一邊是古城墻巍然屹立,一邊是現代商業街人潮涌動。古今在此激烈碰撞,令人仿佛置身于時空隧道,不禁產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來自天津的游客劉女士感嘆道。
“為進一步保護和利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省持續完善政策體系,通過法治手段提升保護管理水平,為全省六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門立法,強化活化利用,著力推動歷史遺存與現代生活更好融合。”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2025年5月29日,《張家口市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經河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至此,河北省現有的石家莊市正定縣、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承德市、保定市、邯鄲市、張家口市蔚縣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均獲得專門立法保護。其他五部歷史文化名城地方性條例分別為《石家莊市正定古城保護條例》《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保護條例》《承德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保定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邯鄲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這些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河北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實現立法全覆蓋。
總體而言,這些條例遵循同樣的立法原則:深度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多維度推進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支持當地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有效延續城鎮村文化遺產原真性;統籌開展修繕、保護與利用,積極改善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看古建‘珍寶’是我們蔚縣之行的‘重頭戲’。”6月7日,來自北京的馬女士向記者介紹自己的行程,“我們計劃上午先吃幾塊炸糕,再吃一碗特色涼粉;下午參觀玉皇閣、西古堡;晚上去看‘打樹花’表演。第二天上午返程。”
京蔚高速全線通車后,游客駕車從北京出發,經西六環至蔚縣的通行時間僅需約2小時,較之過去大幅縮短。每逢周末,眾多京津市民紛紛前來蔚縣游玩。蔚州古城內的玉皇閣,正是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重要取景地之一。蔚縣文旅部門專門推出“黑神話里蔚縣游”旅游線路,將取景地與其他景點有機整合,助力游客深度品味當地歷史文化。
張家口市蔚縣住建局負責人介紹說:“蔚縣境內至今保留著以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等為代表的古建筑800余處。近年來,我們堅持點面結合,強化對‘一城三關'的格局、街巷、歷史文化街區、古城建筑等的保護,特別是對古堡古村落內的傳統建筑進行了搶救性修繕。”
賦能文旅產業快速發展讓這些條例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些條例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老地標”變成“新名片”。
在法治守護下,邯鄲市把成語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加快建設成語場館、成語街區、成語景區等,讓成語符號浸透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打造獨具特色的成語旅游場景,激發城市發展活力。“客從長安來,驅馬邯鄲道。”2025年1月,邯鄲道開街。這段長約2公里的街道,將“邯鄲學步”的學步橋、“胡服騎射”的武靈叢臺等成語景點串珠成鏈,讓游客逛一條街就能實地感受邯鄲的成語文化,成為熱門打卡地。線上“種草”,線下奔現。6月1日,趁著假期,來自山西太原市的大學生劉璐來到心心念念的邯鄲道。她還特意穿上戰國袍,畫上精致妝容,沉浸式探秘成語典故。品\"完璧歸趙”咖啡,看\"負荊請罪\"的演出,與“葡相如”共走回車巷“這些場景很生動,太有意思了,沒想到學習也可以如此有趣,被古城圈粉了,一次根本玩不夠啊。”劉璐深有感觸地說。
在保定,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也不斷撞出新火花。保定用熱情的西大街展現古城風貌與現代氣息,將巨大流量變消費增量。不少商家推出了一系列“好看、好吃、好玩”,且富有保定特色的文創美食。保定市文發集團古城保護建設開發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在驢火文創產品方面,五一假期前兩天,保定西大街上售出“驢火咖啡”87杯,“驢卡龍”127盒,“驢葫蘆”312支,“驢火味麻花”98斤。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與生命線。為此,條例從“保什么”“誰來保”“怎么保”“怎么用”四大方面進行規定,實施嚴格紅線管理、堅持保護第一原則。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開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時,包括修繕、保養和遷移等,必須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與最小干預原則,確保文物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組織開展名城保護專項評估,全面排查歷史建筑保護管理情況,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堅決杜絕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當等現象。
當法治之光照進現實后,擦亮了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如今,正定縣連續3年推進24項古城保護工程,使“千年古郡、北方雄鎮”歷史風貌重現光彩,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項目榮獲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邯鄲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注重修復歷史建筑元素,完整保留片區原有歷史韻味。承德市二道牌樓、張家口堡等歷史文化街區通過拆違改造與修繕提升,顯著改善人居環境,同步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功能。保定市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采取“一棟一策”模式增設消防設施,統籌保護與安全需求,顯著增強火災預防及應急救援能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