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營者“不敢發、不會發、胡亂發”是政務新媒體“關停潮”背后的重要原因,但是有關運營者個人如何影響政務新媒體表現的研究較為缺乏。基于自我決定理論,通過對政務抖音號運營者的問卷調查,實證分析了運營者對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運營者的創新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動機與賬號績效顯著正相關,而公共服務動機對賬號績效的影響不明顯;全職運營者負責的賬號比兼職的績效好,有經驗的運營者負責的賬號比無經驗的績效好。建議政府部門創新運營機制,推動“小編”發揮內生動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充分發揮政務短視頻提升治理能力之用,避免淪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關鍵詞〕政務短視頻;數字政府;電子政務績效;自我決定理論;運營者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25)03-0022-11
一、問題的提出
政務短視頻的發展經歷了從井噴式增長到逐漸趨于理性、優化。研究表明,政務短視頻在政府信息公開、塑造城市形象、傳遞正能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兩微一端”之后政務新媒體建設的新陣地。〔1〕〔2〕但內容粗制濫造、創新創造意識薄弱等問題導致政務短視頻發展中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部分賬號的粉絲量多達百萬甚至千萬,點贊量和瀏覽量也處于較高水平,但一些賬號卻沒有受到關注,淪為“僵尸賬號”,加重行政負擔。〔3〕總體來看,政務短視頻賬號的績效表現差異大,長效運營面臨挑戰。
2023年底至今,順應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政務新媒體迎來“關停潮”。值得注意的是,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傳播效果差是本輪關停潮的深層次原因。〔4〕在做好數量“減法”的同時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的積極效應,提升傳播效果是破局關鍵。學者們普遍認為,內容是影響政務短視頻傳播效果的核心因素。〔5〕〔6〕而政務短視頻內容從選題到發布的全環節主要是由負責運營的“小編”來操作。換言之,“小編”,也即運營者,很可能會影響政務短視頻的績效表現。
針對政務短視頻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已有研究沒有充分探討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的差異,也缺乏從運營者個人這一關鍵視角的深入考察。因此,本文重點探討兩個問題:
(1)哪些因素會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2)作為“小編”的運營者如何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二、文獻綜述
(一)政務短視頻績效及其影響因素
績效是個人或組織的目標實現程度和達成效率,而政務新媒體運營績效多使用影響力、傳播力、活躍度、公民參與度等來衡量〔7〕。一般來說,政務短視頻績效在研究中也多體現為傳播效果、效能、傳播力等。政務短視頻績效的測量關注投入和產出兩大視角。在投入上,發布頻率被用來測量政務抖音號績效。〔8〕在產出上,粉絲量、播放量、點贊量、評論量、收藏量等反映了平臺用戶對賬號及內容的歡迎程度,是測量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的重要指標。〔9〕〔10〕
已有政務短視頻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重點關注內容維度,內容類型、情感色彩、呈現技巧等均會產生影響。王程偉和馬亮研究了瀏覽量前100的政務抖音號后指出,實拍類、監控類、情景劇類的政務短視頻容易成為“爆款”視頻。〔11〕寧海林等人分析衛健類政務抖音號發現,情感色彩強烈的短視頻更容易引起點贊、評論等互動行為,傳播效果更好。〔12〕Lu和Pan通過對政務抖音號運營策略的分析指出,高亮度、高信息熵、時長短的政務視頻更容易成為熱門視頻。〔13〕但是,內容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釋政務短視頻績效的差異,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賬號績效受到內容因素的影響情況也有所不同。黃艷等人對高校共青團抖音號的傳播效果進行研究指出,添加字幕、采用帶“#”話題、活潑激昂的背景音樂均正向顯著影響傳播效果。〔14〕但是,張麗等人分析共青團中央抖音號發現,字幕、話題和背景音樂對傳播效果的作用不明顯。〔15〕劉蓓堯指出,內蒙古地區的政務快手短視頻中,情景劇類、監控類傳播效果較差,與王程偉等人的結論不一致。〔16〕
也有研究分析了客觀環境、組織因素等對政務短視頻績效的影響。劉柳和馬亮指出,地區原有政務新媒體數量、人口規模、移動互聯網滲透率正向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的發展。〔17〕巫霞等人研究發現,政務抖音號的行政層級越高,傳播力越強。〔18〕馬亮等人從組織內部的領導授權行為出發,指出領導工作支持和權力委任能激發運營者工作積極性,進而提高賬號績效。〔19〕學者們也關注到運營者對政務短視頻表現可能產生的影響。郎勁松等人指出,政務短視頻增強了政務人員的成就感,使其產生主動參與政治傳播的自我驅動力,進而提升政務短視頻的人格化傳播效果。〔20〕袁曉川等人認為,運營者存在對質疑類評論回復欠缺、主動設置議題意識不強等問題,影響到公安類政務抖音號的信息傳遞。〔21〕
(二)研究評述
回顧已有研究發現,政務短視頻績效及影響因素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績效差異沒有得到充分解釋。對運營者可能產生的影響研究僅停留在淺層次的定性分析和推斷上,缺乏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與此同時,某些研究結論和現實情況也不一致。例如,在中國長安網發布的每月政務抖音號影響力排行榜中,很多行政層級低的賬號經常名列前茅。
所有短視頻均面向全平臺用戶進行傳播,這使得政務短視頻賬號“天生”就能突破地區環境的限制。此外,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推薦規則是“內容為王”,內容質量高便有可能獲得高流量。但是,內容質量也不僅取決于內容類型、情感色彩等,而是涉及視頻構思、剪輯配樂、文案撰寫等環節的創新,而這些環節均是由運營者負責。因此,要想探究政務短視頻績效的關鍵影響因素,必須從運營人員視角出發加以研究。
三、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理論概述
已有政務短視頻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主要運用創新擴散理論、病毒式營銷理論等,但上述理論對運營者關注較少,必須引入個人視角的相關理論。在公共組織績效研究中,公務人員的個人能力和動機被認為是影響其工作績效的重要因素。〔22〕政務短視頻運營者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可以認為其能力和動機與政務短視頻績效存在聯系。
自我決定理論則是關注個體動機和行為的常用理論。該理論的核心假設是,個體具有自主、勝任、歸屬三項基本心理需求,對這三項心理需求的滿足能夠激發個體內生動力,從而產生更高質量的行為結果。〔23〕其中,自主需求是指個人可以根據自身意愿進行自主選擇,勝任需求是指個人感覺自己能勝任或掌控工作,歸屬需求是指個體希望能感受到他人的關懷和愛的需求。
較多研究將自我決定理論用于公務人員的工作動機和行為研究,探討工作滿意度、公共服務意愿、公共服務行為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劉春晗等人將公共服務動機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相結合,指出公共服務動機的根本出發點是自身意愿,作為滿足自主需求的一種動機類型,影響公務員的工作績效和創新行為。〔24〕但公共服務動機具有較強的利他性和政治利益視角,沒有考慮公務員本身的工作幸福感、認同感等,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公務員滿足其自主需求的動機。〔25〕因此,也有學者關注到公務員作為單純個體的自主性動機,指出公務員的偏好、價值觀、角色認同會對其積極作為產生正向影響。〔26〕
自我決定理論中勝任需求的滿足與“勝任力”“自我效能感”等概念相近,反映了個體對自身能力、工作方式和取得積極結果的信念。個體的創新自我效能感被認為是影響績效的重要因素,創新自我效能感既對創新行為產生直接的正向影響,也在目標設置、組織創新支持等因素對創新績效的影響中起到正向的調節作用。〔27〕〔28〕自我決定理論中的歸屬需求更加關注外部因素影響,非本文的研究重點。
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結合公共組織績效研究視角,本研究重點關注政務短視頻運營者的公共服務動機、自主性動機、創新自我效能感對賬號績效的影響。
(二)假設提出
1. 公共服務動機與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Perry和Wise在公共服務動機理論中指出,公共機構的工作者比私人部門的工作者更具有為公眾服務的意識,同時提出了公共服務動機與個人績效正相關的命題并設計了測量問卷。〔29〕包元杰和李超平則結合中國文化背景,設計出短版中文公共服務動機量表且檢驗了信效度。〔30〕Homberg和元帥等人驗證了公共服務動機對績效的積極影響,公務員公共服務動機越強,工作積極性越強,越能以創新行為回應公眾需求、創造公共價值。〔31〕〔32〕
公共服務動機越強的公務員,越愿意犧牲自我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更能夠投入到公共事務中。政務短視頻對于反映民情民意、提供便民服務有重要作用,運營工作具備公共性。具有強公共服務動機的運營者更能關注到政務短視頻為公眾帶來的價值,從而奉獻更多的時間精力,以期通過運營工作服務群眾、創造社會價值。因此,運營者的公共服務動機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從而影響其負責的賬號的績效。據此提出假設如下:
H1:運營者的公共服務動機正向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2. 自主性動機與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李保明等學者將自主性動機定義為個人出于自身的意愿、興趣、好奇心或認同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產生的行為動機,同時設計了符合國內情境的測量問卷,驗證了自主性動機對工作投入的正向影響。〔33〕自主性動機被證實和個體的創新行為及績效存在聯系。Li等人研究發現,自主性動機正向影響員工的工作創造。〔34〕劉小浪等人針對組織中的臨時知識型員工進行研究指出,自主性動機對工作績效存在積極影響。〔35〕
在政務短視頻運營中,運營者若能從工作中獲得自我意義感、工作滿足感,自然更樂意為運營工作付出;如果運營工作符合運營者自身興趣愛好,能讓運營者享受樂趣,則運營者對工作的熱情和動力也會倍增,工作投入、主動行為會更多,其運營的賬號的績效表現可能更佳。據此提出假設如下:
H2:運營者的自主性動機正向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3. 創新自我效能感與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Tierney和Farmer將創新自我效能感定義為“員工對其取得創造性成果的能力的判斷”,并編制了測量量表,證實了創新自我效能感正向影響個人創新績效。〔36〕顧遠東等人指出,創新自我效能感與員工產生創新構想和執行創新構想的行為顯著正相關。〔37〕在創客的創業行為中,創新自我效能感也被證明對創新績效產生正面影響。〔38〕
作為對個人使用創新方式、獲取創新結果的能力的感知,創新自我效能感反映了個人的創新能力。從政務短視頻運營工作來看,運作風格需要緊跟潮流熱點、運作工具涉及各類軟件的使用、運作手段需要將傳統政府治理和互聯網宣傳營銷相結合。從群眾視角來看,“爆款”政務短視頻需要體現趣味性、娛樂性、新穎性。這些均要求運營人員具備創新能力。運營者的創新自我效能感越強,意味著其創新能力越高,越有可能創造出新穎優質的政務短視頻,取得較好的賬號績效。據此提出假設如下:
H3:運營者的創新自我效能感正向影響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
四、數據與研究方法
(一)樣本與數據來源
筆者訪談發現,截至2023年8月,政務抖音號數量已超3萬個,基本實現中國大陸省市兩級全覆蓋。政務抖音號數量龐大、覆蓋廣泛,可視為政務短視頻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政務抖音號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獲取數據。
2020年3月,我們在抖音公司組建的6個政務抖音號運營人員微信群發放了在線問卷,每群均為滿員500人,共計對3000名運營者開展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569份,有效回收率約為20%。問卷詢問了運營者是否獨自運營賬號,共有373名受訪者選擇了“是”,最終樣本量為373。
從樣本分布上看,受訪者中男性占比為49.9%,女性占比為50.1%。平均年齡約為29歲,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的教育的運營人員占比約91.2%。有正式編制的運營人員占比為45.8%,全職負責運營工作的運營人員占比為27.3%,畢業于新媒體相關專業的運營人員占比為19.6%,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占比為33.5%。
(二)變量設置
1. 因變量
本研究的因變量為政務抖音號績效。基于已有研究,結合運營人員可獲數據,選取粉絲數量、累計點贊量、爆款視頻量(播放量在百萬以上的視頻)和發布頻率來測量政務抖音號績效。
根據政務抖音號整體統計數據的分布情況,問卷對各指標進行了區間設置,受訪者需選擇自己運營賬號的各項指標所在的區間。其中,粉絲數量、累計點贊量從少到多被劃分為20個等級,對應分值1~20;爆款視頻量從少到多被劃分為6個等級,對應分值1~6;發布頻率從少到多被劃分為8個等級,對應分值1~8。四項指標均可被視作連續變量。
對四個因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四項數據均顯著正相關(皮爾遜相關系數均大于0.4,p值均小于0.01)。分析發現,KMO值為0.763,克倫巴赫α=0.778,說明適合因子分析。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作為政務抖音號的績效數據。考慮到四個因變量的差別,我們也在回歸分析中逐一進行探討。
2. 自變量
本研究中自變量為公共服務動機、自主性動機和創新自我效能感。公共服務動機測量項源自包元杰與李超平〔39〕,結合試調研反饋進行了簡化。自主性動機的測量在國內研究中多使用Gagné開發的修正版量表〔40〕,結合政務抖音號運營工作進行了修訂簡化。Tierney等人對創新自我效能感的測量重點關注對創造性方法方式的應用,顧遠東等人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對個人創新信念感的關注,〔41〕再結合政務抖音號運營中的創新工具應用等情況,我們設計出包含創新工具使用和自我信念感的測度項。自變量均采取李克特5級量表進行測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最終數據(見表1)。
3. 控制變量
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政務抖音號績效,因此我們在研究中控制這些變量。
一是政務抖音號屬性。政府層級、業務類型等被證明跟政務新媒體績效相關。〔42〕政務抖音號所屬單位的行政層級不同,受到的重視和資源投入程度也不同,行政層級可能影響政務抖音號績效。我們在問卷中設置行政層級選項,按照基層(鄉鎮、街道)、區或縣級市、地級市、省級(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和中央部委依次賦值為1~5。政務抖音號所屬部門的職能各不相同,面臨的公眾需求不同,賬號的素材來源、視頻風格也存在差異。不同領域的政務抖音號績效表現有所區別。我們在問卷中設置了賬號領域類型選項,結合政務抖音號官方領域劃分和政府職能分類,將領域歸類為法律、平安、信息、文娛、組織、服務六大類,不常見的領域歸為“其他”并賦值為0,并設置為虛擬變量。
二是地區客觀環境。基于馬亮、劉柳等人的研究,我們對賬號所在省份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和移動互聯網普及率進行了控制。〔43〕〔44〕人口規模采取城市常住人口數取對數表示,經濟發展水平采取城市GDP取對數表示,移動互聯網普及率則采用移動互聯網用戶數與常住人口數量之比表示,大于1的值取1。數據來自《2022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該年鑒中反映了2021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相關情況,與問卷數據收集時間較為匹配。
三是領導影響。領導通常會對運營工作提出粉絲數量、發布工作量等績效要求,已有研究也驗證了領導支持等因素的影響。〔45〕因此,我們設置領導影響這一控制變量,參考領導授權行為理論,在問卷中通過4個問題詢問領導對賬號運營的績效要求、績效目標達成重視程度等,采取5級李克特量表進行測量(KMO值為0.850,克倫巴赫α=0.941),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作為最終數據。
此外,我們還對受訪者的個人特征進行了控制,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工作編制、工作類型、專業和經驗。性別為二分變量,男性設置為0,女性為1。年齡區間設置為25歲及以下、26~30歲、31~35歲、36歲~40歲、41歲及以上,分別賦值為0~4。受教育程度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技校、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分別賦值為1~5。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可視作連續變量。工作編制是指職位是否有正式編制,工作類型是指是否為全職運營人員,專業是指是否畢業于新媒體運營相關專業,經驗是指在運營政務抖音號之前是否從事過新媒體運營工作,以上變量均賦值“否”為0,“是”為1。
五、數據分析結果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我們先對賬號的行政層級分布、領域分布和地區分布做出描述性統計。
在373份樣本中,受訪人員所運營的政務抖音號覆蓋了所有行政層級。其中,部委賬號占比1.6%,省級賬號占比12.3%,地市級賬號占比26.8%,區縣級賬號占比30.3%,基層賬號占比29.0%。樣本中,政務抖音號數量由部委到區縣級逐級遞增,基層賬號數量雖略少于區縣級賬號數量,但也處于較多水平。
受訪賬號的領域覆蓋面較廣。其中,公安、交警等平安類占比25.2%,法院、司法等法律類占比30.6%,占比較多;醫院、交通等服務類占比2.4%,占比最少。總體來看,與群眾關心的信息發布有關的領域,政務抖音賬號數量較多,服務提供類的政務抖音號數量較少。此外,樣本中的政務抖音號覆蓋了大陸所有省份,數量最多的為江蘇,最少的為西藏,在地區分布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表2報告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從賬號績效上看,粉絲數量平均值約為7.375,也即政務抖音號平均粉絲數在5千左右;累計點贊量平均值約為7.729,也即政務抖音號平均獲贊量在5萬以下;爆款視頻量平均值約為2.155,也即政務抖音號平均每個賬號擁有的爆款視頻數量不到3個;發布頻率平均值約為3.083,也即政務抖音號更新頻率約為每月發布6~10條。可見,政務抖音號的整體績效處于中下水平。
(二)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因變量可視為連續變量,我們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進行估計并報告穩健標準誤(見表3)。其中,模型(1)的因變量為政務抖音賬號整體性運營績效。在模型(2)至模型(5)中,我們將政務抖音號的四個維度的績效構成分別進行了回歸。結果顯示,模型整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自變量可以對因變量進行一定程度的解釋。
自主性動機與賬號績效、粉絲數量、累計點贊量和爆款視頻量呈顯著正相關,和發布頻率無明顯關聯。假設H2成立,說明政務抖音號績效和運營人員的自主性動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創新自我效能感在5個模型中均與因變量呈現出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假設H3成立。運營者的創新自我效能感越強,其運營的賬號績效表現越好。
結果顯示,運營者個人因素會對政務短視頻賬號績效產生影響,其創新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動機對于政務短視頻賬號取得高績效表現而言非常重要。
回歸結果還顯示,部分控制變量與政務抖音號績效之間存在顯著關系。
在個人特征層面,運營者是否全職負責、是否有經驗和賬號績效、粉絲數量、累計點贊量顯著正相關,說明由全職人員負責的賬號比由兼職人員負責的賬號績效表現可能更好,有經驗的運營者負責的賬號可能比無經驗的運營者負責的賬號績效表現更好。運營者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正式編制、是否畢業于相關專業同政務短視頻賬號的績效表現沒有明顯關系。
在賬號屬性層面,首先,行政層級與賬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賬號所屬行政層級越高,績效表現越好。其次,領域類型和績效表現密切相關,平安類的政務抖音號在各類績效指標上表現突出。
在領導影響層面,領導影響與粉絲數量呈負相關關系,意味著領導對政務短視頻賬號的要求越多,反而可能對賬號績效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此結果與先前研究具有一致性。〔46〕
六、討論與結論
(一)研究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47〕政務短視頻作為政務新媒體建設的新陣地,對重塑政府信息公開和服務提供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要求下,如何打造“少而精”的政務短視頻賬號,是減輕基層負擔、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課題之一。因此,深入探討運營者個人如何影響政務短視頻績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與問卷調查的運營者參加工作的平均時長約為8.8個月,約96%的運營者參加工作的時長大于1個月,賬號運營人員的變動影響較小。通過分析可初步得出結論,運營者個人因素會影響政務短視頻績效。
首先,運營者的創新自我效能感越高,政務短視頻賬號的績效越好。創新自我效能感高的運營者能夠滿足短視頻對創意性選題和策劃、平臺熱點跟蹤、視頻運營技術工具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將傳統政務宣傳和流行內容巧妙結合,創造出群眾喜聞樂見、符合平臺推薦規則的內容,使賬號獲得更高播放量、點贊量等數據。
其次,運營者的自主性動機越強,賬號績效越好。具備強自主性動機的運營者,其價值觀與運營工作一致,興趣愛好與運營工作相匹配,工作主動性、創造性更強,能全身心投入并熱愛運營工作,促使賬號取得較好的績效表現。
再次,公共服務動機與賬號績效之間的關系不明顯。運營者均具備較強的公共服務動機。但一方面,動機和績效之間存在能力壁壘,即便公共服務動機再強,如果不具備運營工作所要求的創新能力,賬號績效也會處于堪憂水平。另一方面,“為自己”比“為他人”更能激發運營者的工作動力。公共服務動機強調為他人奉獻,政務短視頻運營工作門檻高、難度大,僅靠為他人服務的動力可能難以支撐,只有運營者真正熱愛短視頻運營工作,才有可能堅持從事,想方設法使賬號取得亮眼表現。
最后,全職、有經驗的運營者比兼職、無經驗的負責的賬號績效更好。全職人員可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兼職運營的多,賬號輸出的內容質量更有保障。兼職運營也體現出賬號所屬部門僅將政務抖音號的運營作為“副業”,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政務短視頻賬號“徒有其表”,無法發揮作用。此外,短視頻運營工作有較高門檻,有經驗的運營者在熱點嗅覺、工具使用等方面比無經驗的具備優勢。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有正式編制對賬號績效的影響不大,這說明政務短視頻運營此類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更依賴于個人的創新能力和內生動力,傳統編制的激勵作用可能不明顯。
(二)對策建議
基于研究結論和實踐情況,建議政府部門創新運營機制,推動政務短視頻長效運營。
一是提高人崗匹配度,激發內生動力。在運營人員任命時,需避免僅根據常規部門分工任命或者隨意任命,而是要深入考察部門中是否有具備強自主性動機的人才,可通過問卷調查、人才盤點、模擬運營等形式,篩選真正熱愛崗位的運營者,充分調動人才本身所具備的內生動力。
二是打造創新型運營人才或團隊。在人才選拔時,可將對創新技術的接受、學習、使用等能力列入考核范圍,引入符合數字政府建設要求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此外,還可常態化開展培訓,聘請互聯網企業專業人士、運營專家等,開展賬號內容策劃、剪輯創作技能等培訓課程,同時搭建分享交流渠道,鼓勵不同單位、不同部門的運營人員在溝通中碰撞思維、激發靈感,全面提升運營團隊的創新能力。
三是要提高重視,完善創新激勵機制。一方面,應充分重視政務短視頻和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工作,盡量做到專人專崗,讓人才集中精力輸出優質內容。在賬號取得成績、運營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可考慮搭建或聘用專業運營團隊。另一方面,可通過建立容錯機制和風險規避機制,鼓勵和指導人才開展創新。政務短視頻運營中,運營者“蹭熱點”“跟潮流”的行為難免與傳統的政府治理觀念產生一定沖突。對于潛在沖突,要充分分析和界定嚴重程度性質,給予一定的包容性,避免“一棒子打死”創新行為。對于賬號運營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要予以全面分析和提前研判,前瞻性規避風險。
本研究關注到當下政務新媒體建設的新趨勢以及政務短視頻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中個人視角的缺乏,從運營者的角度深入探究了政務短視頻績效的影響因素和影響機制,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政務新媒體績效影響因素的研究視角,為政務短視頻建設提供了實踐參考。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因問卷調查所獲數據為截面數據,無法進行因果推斷,只能初步估計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在后續研究中,一方面可對運營者個人因素和賬號績效間的因果關系開展面板數據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深入探討影響因素之間的中介和調節效應,進一步厘清其中的影響機制。
〔參考文獻〕
〔1〕 鄧元兵,范又文.政務短視頻對城市形象的建構與傳播——以“上海發布”等政務抖音號為例〔J〕.中國編輯,2021,(11).
〔2〕 Chen X, Valdovinos Kaye D B, Zeng J. # PositiveEnergy Douyin: Constructing “playful patriotism” in a Chinese short-video applic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1, 14(1).
〔3〕 石楚楚.政務新媒體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傳播現狀及提升策略——以政務抖音號為例〔J〕.新聞文化建設,2021,(15).
〔4〕 澎湃新聞.政務新媒體的關停與破局:如何做好數量“減法”和服務“加法”?〔EB/OL〕.(2024-05-29)(2024-06-0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34423.
〔5〕 〔11〕王程偉,馬亮.政務短視頻如何爆發影響力:基于政務抖音號的內容分析〔J〕.電子政務,2019,(7).
〔6〕 〔10〕〔15〕張麗, 李秀峰. 共青團中央抖音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22, (2).
〔7〕 〔43〕馬亮.政務微博的績效及其影響因素——中國地級市的實證研究〔J〕.數字治理評論, 2017,(1).
〔8〕 〔19〕〔45〕〔46〕馬亮,劉柳.領導行為如何影響政務短視頻績效——基于抖音的調查研究〔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21,(1).
〔9〕 〔14〕黃艷,王曉語,李衛東.高校共青團抖音短視頻傳播效果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全國100所高校共青團抖音號的內容分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22, (2).
〔12〕寧海林,羊晚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衛健類抖音政務號為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1,(1).
〔13〕Lu Y, Pan J. The pervasive presence of Chinese government content on Douyin trending videos〔J〕. Comput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22, 4(1).
〔16〕劉蓓堯. 內蒙古地區政務類快手短視頻傳播形態與傳播效果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17〕〔44〕劉柳,馬亮.政務短視頻的擴散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政務抖音號的實證研究〔J〕.電子政務,2019,(7).
〔18〕〔42〕巫霞,馬亮.政務短視頻的傳播力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政務抖音號的實證研究〔J〕.電子政務,2019,(7).
〔20〕郎勁松,沈青茁.政務短視頻的人格化傳播:呈現與驅動——基于政務抖音號的實證分析〔J〕.新聞與寫作,2020,(10).
〔21〕袁曉川,趙昕.政務抖音號政民互動的話語實踐分析——以公安政務抖音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
〔22〕林亞清,藍浦城.干部公共服務動機、勝任力與工作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多項式回歸與響應面分析的探索〔J〕.公共行政評論,2023,(2).
〔23〕Ryan R M,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24〕劉春晗. 基層干部公共服務動機對創新行為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22.
〔25〕〔30〕〔39〕包元杰,李超平.公共服務動機的測量:理論結構與量表修訂〔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7).
〔26〕郭晟豪.基層干部的擔當作為:基于角色認同中介的動機與行為關系研究〔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21,(1).
〔27〕〔38〕張志強,呂爽.創新自我效能感與創新行為的關系研究——創新支持的調節作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4).
〔28〕張強,施晚弟.目標設置如何影響公共項目績效——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和組織溝通的調節效應〔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5).
〔29〕Perry J L, Wise L R.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0,50(3).
〔31〕Homberg F, Vogel R, Weiherl J.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continuous organizational change: Taking charge behaviour at police service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9, 97(1).
〔32〕元帥,陳志霞,郭金元.公共服務動機對基層公務員主動性行為的影響研究〔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22,(3).
〔33〕〔40〕李保明,申豫星.員工正念對工作投入影響的實證研究——自主性動機的中介作用〔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9,(5).
〔34〕Li Y, Li X, Liu Y. How Does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 prompt job crafting through autonomous motiv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itiative clim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2).
〔35〕劉小浪,劉善仕,趙瑜等.臨時知識型員工自主性動機激發:關系導向人力資源管理建構及其作用機理〔J〕.心理科學進展,2021,(9).
〔36〕Tierney P , Farmer S M .Creative Self-Efficacy: 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
〔37〕〔41〕顧遠東,彭紀生.創新自我效能感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9).
〔4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20.
【責任編輯:朱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