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2026—202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要求(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優化調整新能源車型技術指標要求。提高低油耗車型獎勵幅度。考慮第六階段油耗目標加嚴、企業達標難度增大等客觀情況,在2026、2027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達標值核算中,將低油耗車型單車的核算倍數下調至0.1倍,支持企業持續提升節能技術水平。繼續實施小規模企業的核算優惠。結合行業企業意見,2026、2027年將繼續保持現階段優惠力度。繼續對循環外節能技術給予油耗核算優惠,并將結合標準制修訂情況更新技術目錄,持續引導企業加大節能技術應用。
中汽市場觀點工信部對低油耗車型單車核算倍數的調整,是基于行業發展現狀做出的合理決策。下調核算倍數,將促使企業更加積極地投入研發資源,提升節能技術水平,從整體上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向更加節能、綠色的方向轉型升級,助力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
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3100萬輛
1月13日,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連續第二年產銷量分別突破3000萬輛。同時,中汽協預計2025年汽車總銷量3290萬輛,同比增長 4.7% 。其中,預計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890萬輛,同比增長 4.9% ;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1600萬輛,同比增長 24.4% ;預計汽車出口620萬輛,同比增長 5.8% 。
中汽市場觀點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突破3000萬輛大關,這一成績彰顯了我國汽車產業蓬勃的發展活力與強大韌性。產銷量的穩健增長,不僅是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也意味著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正不斷提升。
中共中央、國務院:全面促進農村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下鄉
1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一2027年)》,全面促進農村消費。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健全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加快消費擴容。加大面向農村的產品創新和營銷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下鄉,深入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鼓勵信息消費,推進消費升級。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實施農村消費市場凈化行動,完善消費配套設施。
中汽市場觀點一系列傾斜政策將加快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進一步激發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潛力。
2025年“兩新”政策:置換補貼標準統一,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擴大
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乘用車并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個人消費者報廢2012年6月30日前(含當日)注冊登記的汽油乘用車、2014年6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車,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1.5萬元。
中汽市場觀點此次置換補貼標準統一,有效實現了各地補貼政策的平等化,使各地市場的競爭更加均衡,也使得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
四項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工信部: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1月23日,由我國聯合德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共同研制的多項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提案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功立項,包括車門開啟預警系統試驗方法(ISO25354)、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統試驗方法(ISO25355)、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試驗方法(ISOPAS11585-2)及自動駕駛場景自然語言描述方法(ISOPAS34507)4項駕駛輔助或自動駕駛相關標準。
中汽市場觀點四項智能網聯汽車國際標準成功立項,是我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國際合作的重大成果。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在該領域技術實力和標準制定能力得到國際認可,更標志著我國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已占據重要地位。
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針對性采取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深入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加快突破新體系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二是加大市場推廣力度。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車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力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深化重點領域推廣應用。三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優化“雙積分”管理政策,探索開展汽車碳排放、汽車動力蓄電池碳足跡管理,推動核算標準和結果的國際互認。四是著力優化產業生態。研究開展整車企業集團化管理,支持優勢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不斷優化產業生態。
中汽市場觀點這一系列舉措相互配合,精準且全面,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前行注入了強大動力。
中汽協:重慶長安、上汽、比亞迪等9家企業139款車型符合汽車數據安全四項合規要求
1月7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二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相關法規標準有關規定,按照企業自愿送檢原則,自2024年9月起,組織對汽車制造商汽車產品數據安全合規情況(涵蓋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等4項合規要求)進行檢測,其中重慶長安、上汽、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城、蔚來、小鵬、一汽-大眾等9家企業的139款車型符合汽車數據安全4項合規要求。中汽市場觀點此次檢測是汽車行業在數據安全領域的重要成果。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數據安全至關重要。這些企業的合規表現,將推動行業內形成重視數據安全的良好風氣,促使更多車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完善相關技術和機制,進而推動整個汽車行業在數據安全合規道路上穩步前行,為消費者創造更安全可靠的用車環境。
商務部等8部門: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
1月24日,商務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推進購車指標精細化差異化管理,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多種方式,探索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政策,更好滿足居民汽車購買需求。探索建立低碳排放區,引導鼓勵節能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消費。探索基于車、路、網、云、圖等高效協同的自動駕駛技術多場景應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發展,培育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消費。
中汽市場觀點鼓勵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是對當前汽車消費市場需求的精準回應。通過推進購車指標精細化差異化管理,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政策,能有效釋放被抑制的汽車消費潛力,直接帶動汽車銷量增長,激發汽車產業上下游的活力,從生產、銷售到售后等各個環節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金融監管總局: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探索風險減量服務創新、開展車輛安全性和維修經濟性研究
1月24日,金融監管總局表示,為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財險行業將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統籌行業開展系統性研究,對智能駕駛等新技術應用對車輛行駛風險帶來的變化開展研究。其次,積極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指導意見》提出的推出“基本 + 變動”新能源車險組合產品和“車電分離”模式汽車商業車險產品,可以說是開展相關探索的第一步。財險行業將針對智能駕駛特點及其風險變化,對保險產品保障內容、產品形態進行創新優化,提供更加貼合實際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第三,強化數據積累、共享和應用,推動實現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不斷提高車險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中汽市場觀點金融監管總局從系統性研究、產品服務創新、數據共享應用等多維度入手,為新能源車險發展與風險管控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