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平涼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招商引資作為放大資源優勢、培育產業集群、蓄積增量后勁、制勝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招”,聚焦打造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西部現代精品農業樣板區、西北文旅康養融合先行區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全面發力大抓招商、抓大招商,量質并進、速效兼具的態勢向上向好,招新引優、引大引強的路子越走越寬。2024年全市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398個,到位資金增長42.8% ;截至2025年5月底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246個,到位資金增長 63.2% □
一、頂格謀劃部署,構建全員招商新格局
平涼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定位推進,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推動市縣聯動“一盤棋”部門協同“一股勁”,凝聚了全員、全域、全鏈的招商合力。一是高位統籌促提升。定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財經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部署調度招商引資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考察拜訪重點企業,對接洽談重點項目,主持推介重大活動,跟蹤協調重要問題。2024年以來,市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外招商超100(批)次,對接企業近400余戶,全市上下重視招商、合力招商的氛圍空前濃厚,招大引強成效顯著增強。二是定標定責抓推進。堅持集成化作戰、扁平化協調、目標化管理,推行“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模式,建立健全市級領導分區域包抓聯系機制,組建重點產業鏈招商專班9個,全面加強招商統籌謀劃、組織協調和綜合指導,定向發力對接招引。對縣(市、區)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實行量化管理,年初分解任務、派單壓責,年終對標考核、兌現獎懲,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條。三是延伸觸角拓網絡。建立健全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駐外招商、委托招商工作體系,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產業轉移重點區域布設招商聯絡中心和服務基地31個,聘請招商顧問、招商大使35名,支持引導平涼籍在外人士歸鄉創業、實舉助力,密切聯系各方企業家和各界代表牽線搭橋、賦能加力,形成了“領導牽頭抓總、招商部門統籌、鏈長單位支撐、多方協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工作格局。
二、精準敲門引流,推動招大引強新突破
牢固樹立“以質取勝、落地為真\"的鮮明導向,靶向定位、精選優商、深度對接,推動招商引資全面提質增效。一是堅持掛圖作戰。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深耕產業鏈細分領域、關鍵環節,按照“缺什么招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系統編制形成“五圖譜三清單”,建成全國甘肅(平涼)商會及重點協會、重點企業、市外成功人士信息庫,目標具象化、企業清單化、推介靶向化的招商“路線圖\"更為清晰。二是扭住頭部靶心。緊盯“三類500強\"及行業頭部企業,精準研判企業戰略布局動向和產業轉移需求,找準切入點、結合點、交融點,定制化生成招商項目、優化招商策略,組建專業團隊“一對一\"跟蹤推進。2022年以來,全市引進“三類500強”上市企業和行業頭部企業45戶,落地抓建10億元以上項目34個、億元以上項目277個,引企數量持續擴張、引企層次逐年攀高。三是主動乘風借力。積極參加蘭博會、蘭洽會、西洽會等重點節會和高能級平臺,各級各方面一門心思找客商、話合作、談項目,“請進來”“走出去\"絡繹不絕,企業看好平涼、走進平涼、深耕平涼的意愿持續高漲,第三十屆蘭洽會上簽約項目163個,簽約金額420.8億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大中城市多次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和專題招商、產品展銷活動,“投資平涼·共創未來\"招商品牌進一步擦亮。多方搭建全球旅行商大會暨文旅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大會、中國蘋果產銷峰會暨“靜寧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海峽兩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等招商推介平臺,支持各縣(市、區)舉辦高質量發展大會、實施“歸雁工程”,組織開展崆峒半程馬拉松等體育賽事,招商“朋友圈\"不斷擴大,磁場效應持續顯現。
三、立足特色優勢,提升產業招商新質效
堅持“招大引強”與“延鏈補鏈\"雙向發力,聚焦主賽道、搶占新賽道、拓展多賽道,招商引資的延展突圍進一步塑強培優了產業發展競爭力。一是鏈式思維打捆承接。搶抓東中部產業轉移機遇,以政策導向為引領,以延鏈補鏈為方向,全產業出擊,平臺化招引,積極推動招商從“單個項目\"向“整鏈承接\"轉變、從“點上突圍\"向“集群配套\"升級。招引國維淀粉、陜西量維、河南新仰韶、河北雨森、杭州幄肯等鏈主企業落戶平涼,鏈式推動以平涼智能終端生產基地為龍頭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成群,以生物醫藥原料綠色制造、微生物制劑為牽引的生物醫藥產業高點起步,以碳素復合材料為基點的新材料產業破冰布局,以高檔生活用紙及紙制品為代表的輕工產業加速成長,形成了“引進一戶龍頭、串聯一個鏈條、激活一類產業”的生動局面。立足特色農業全鏈條開發,先后招引落地中濱紅牛產業園、昊康牧業萬頭平涼紅牛育肥基地、大北農平涼科技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隴東矮砧蘋果試驗示范中心、涇河川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等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牛果菜產業“產加銷”一體推進步伐明顯加快。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省公航旅重組控股平涼文旅投共同開發經營崆峒山景區,系統謀劃抓建了一批文旅康養項目,為崆峒山大景區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是町住資源富礦精開。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作為首位產業鏈來打造,加力推動我礦突破和煤炭增儲上產倍增行動,2024年實施礦產資源勘查項目10個,出讓煤炭資源礦業權1.35億噸,安家莊等煤礦建設積極推進,靈臺電廠建成并網。舉辦全市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研討會,石油、非常規天然氣、冶鎂白云巖礦資源價值和勘探開發路徑進一步明晰,打開了以資源引企業、強主業、換產業的上升通道。三是以商招商填空補缺。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橋梁\"作用,以精細化服務厚植企業認同感,以全周期保障提升企業歸屬感,讓落地企業從“受益者\"變為“推介者”,化身“招商代言人”,推動落地項目“二次生長”,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平涼興業,共筑產業生態。聚焦打造西部合成生物百億級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火力發電、工業蒸汽穩定充沛的優勢,以玉米淀粉項目落地破題,成功吸引下游生物制造企業布局延鏈,目前開發生產的生物胱氨酸、飼用酶制劑等高附加值產品已遠銷海外市場,淀粉糖生產項目也在抓緊洽談推進中,生物制造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以點及面、由小變大的裂變發展,“以商引商、以企聚鏈\"的乘數效應持續放大。
四、創優落地機制,跑出項目建設新速度
緊盯合同履約率、協議轉化率、項目開工率、企業投產率,把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作為強執行、提效能、抓落實的關鍵舉措,有力推動招商項目從“紙面\"加速落到“地面”。推行項目落實“ 4+2′ 機制,緊扣項目謀劃、前期工作、推進落實、要素保障4個重點環節和前期費管理、招商項目評估2個重要節點,逐項明確工作流程、規范要求和制度辦法,強化續建、新開工、重大前期、向上爭取、招商引資項目“五張清單”管理制度,定期盤點分析、調度推進重點項目。推行趨熟項目提級調度機制,對洽談對接成熟或初步達成投資意向的重點項目,由市級領導包抓對接、協調推進直至落地。對蘭洽會簽約項目由市級領導牽頭、專班推進,全流程協同保障項目早落快建。推行招商引資項目評估機制,注重招商選資,甄別市場主體,組織專門力量對重點產業類招引項目綜合研判,嚴把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節能環保關口。推行常態調度機制。持續強化責任化包干、節點化調度、清單化推進、精準化督導、差異化考評聯動措施,建立項目周調度、月通報、季評價、半年觀摩、年終考核閉環鏈條,對項目招引進度、建設進展、服務質效進行定期晾曬。推行“紅黃藍\"預警機制,對落地實施的招商引資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對進展緩慢的項目及時預警、提醒督辦。一批重點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開工、當年建成投產,國維淀粉歷時252天建成投產,量維生物246天建成投產,新仰韶微生物制劑建成投產只用了200余天,不斷刷新項目“落地速度”。

五、全程跟進保障,打造近悅遠來新洼地
緊扣“項目引得來、企業留得住、產業發展好\"的目標,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抓手,堅持軟硬件齊抓,量質效并重,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提質增效、全面提升行動,全力打造配置合理的要素環境、辦事高效的政務環境、企業滿意的政策環境,讓各方客商在平涼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一是強化要素供給。部署實施“基礎設施攻堅突破年\"行動,組織開展綜合交通大會戰和水資源瓶頸破解行動,相繼建成了平天、彭大、靜莊、靈華一期等高速公路,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平慶鐵路、寶中鐵路擴能改造、長王鐵路開工建設,期盼已久的平涼機場立項批復,平涼“西連東融\"的通道優勢加快重塑。高質量編制全市水網建設規劃,實施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2022年以來全市新增供水能力5600多萬立方米,“水支撐”更加有力。堅持“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統籌協調企業生產要素供需平衡,加力簡化電、水、氣等市政要素接入報裝。全面推進\"標準地\"出讓,“一企一策\"開展“僵尸企業\"出清和\"五未\"土地整治,企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二是實化服務保障。深化數字政府建設應用,在全省率先完成“大綜窗”改革,32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落地辦理,近300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線下“只進一門”、線上“一網通辦”,企業群眾訴求實現“一線應答”。依法設立“平涼企業家日”,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深入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等制度,建立全市重點企業經營困難、營商環境問題、意見建議“三類臺賬”,妥善解決涉企遺留問題,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全程助力經營主體紓難解困、培強做優。健全落實常態化政銀企融資對接平臺、項目磋商機制,2024年為重點產業鏈融資165億元,中小微企業和普惠小微貸款均增長 10% 以上。三是優化政務環境。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大力推行不來即享、代辦服務、容缺受理等機制,不動產登記“帶押過戶\"“辦不成事”反應機制率先在全省開通受理,工程建設項目、簡易低風險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分別壓減至60個、15個工作日內。實施公平競爭提升行動,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2024年以來審查增量政策措施635件,廢除影響地域公平競爭的條款18條。健全“府院\"“府檢\"聯動機制,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制度、“兩輕一免\"柔性執法,深入開展“產業鏈 + 法律服務”、企業法治體檢等行動,有效維護了經營主體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加強“誠信平涼\"建設,2024年城市信用監測評價5個月排在全省及西部首位,“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助力經營主體降本減負”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四是建強園區平臺。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產業集群培育提升工程,推動產業、企業、設施向園區集中。靈臺、崇信、莊浪工業集中區晉升省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平涼工業園區躋身“2024中國省級開發區發展潛力百強\"榜單。華亭化工園區通過省級認定評估。崆峒區成功創建平涼紅牛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4年全市開發區完成生產總值106.2億元,同比增長 10.7% 。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平涼市聚焦第三十一屆蘭洽會“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主題,錨定“三區一城市”目標定位,下足務實苦干功夫,做足沿鏈布局文章,放大特色產業優勢,全力推動招商引資提質擴量、提速突破,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合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平涼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