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作為一種重要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激發探究興趣、提升綜合素養具有顯著優勢。本文立足高中語文新課標,探討了整合單元資源、運用多元策略如問題引思、任務驅動以及優化學習路徑的群文閱讀教學新方法,以期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與育人實效。
關鍵詞: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單元教學;思維培養;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語文教學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群文閱讀不僅能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更能通過文本間的比較、整合與思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其思維品質的提升。如何有效利用單元資源,設計科學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使其既能落實單元教學目標,又能真正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思維發展,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單元整合:確立群文閱讀的核心議題
單元教學視角下的群文閱讀,首要任務是基于單元整體目標和內容,確立具有探究價值的核心議題。這個議題應能統領單元內的多篇文本,成為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的焦點。
(1)設計開放議題,拓展思維空間。核心議題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激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和個性化解讀。如在教學選擇性必修下冊的《阿Q正傳(節選)》與《邊城(節選)》時,可以“生活中的小人物”為議題,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比阿Q與翠翠的形象塑造、性格命運及社會意義,在比較中深化對“小人物”的理解,發展整合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2)跨越單元壁壘,實現主題整合。為了更深入地探討某一主題或訓練某種能力,教師可以打破單元甚至教材版本的界限,進行文本的重組。例如,將不同單元中涉及“求實慎取”精神的《石鐘山記》與《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組合閱讀,探討文學與科學論著在表達求真精神上的異同,拓寬學生對經典的認識。這種整合更能體現群文閱讀的靈活性和廣度,促進創造性思維。
二、 多元策略:深化群文閱讀的教學實踐
(1)問題引思,深度解讀群文。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教師應圍繞核心議題和單元重點,設計具有梯度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的問題鏈,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究文本內容、形式與主旨。例如,在小說單元,可設計問題串:“這些小說塑造了哪些典型人物?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人物命運/性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與情節發展有何關系?”“這些變化如何體現作品主旨或反映社會現實?”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學生深度剖析文本,培養分析能力和辯證思維。
(2)任務驅動,發現群文規律。任務驅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欲。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關聯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閱讀、比較、歸納,發現群文的共同規律或特征。例如,在人物通訊單元可設計任務:梳理各篇報道的人物事跡,總結共同的精神品質;分析比較三篇通訊的報道角度、語言風格、結構特點;選擇身邊一位勞動者,模仿寫作一篇人物通訊。
三、 路徑優化:促進思維品質的螺旋提升
(1)構建“親歷-抽象-重構”的學習循環。群文閱讀可設計為“議題討論—文本選擇—群文閱讀—成果呈現—建構體系—修改完善”的六步驟學習路徑。學生首先親身經歷議題選擇和文本閱讀的過程;然后通過討論、展示等方式,將閱讀體驗和感悟進行抽象化,初步構建對議題或文類的認識體系;最后在師生、生生交流反饋中,對原有認知進行反思、修正和完善,實現知識與思維的重構與提升。
(2)強調思維培養的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識別和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例如,在比較閱讀時,明確引導學生進行“求同”“求異”的整合思維訓練;在探究開放性議題或進行拓展寫作時,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發展創造性思維。
(3)促進讀寫結合與成果轉化。群文閱讀的最終落腳點應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提升。教學活動應鼓勵學生將閱讀中的發現、感悟和習得的方法,通過口頭表達、書面寫作等方式進行輸出和轉化。例如學習小說群文后,撰寫人物分析或故事續寫。這種“讀寫結合”不僅檢驗了閱讀效果,也使學生的思維成果得以物化和深化。
結語:單元教學視角下的群文閱讀能夠有效突破傳統教學的瓶頸,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和更深邃的思維殿堂。它不僅有助于學生積累知識、掌握方法,更能促進其整合、批判、創造等思維能力的發展,真正實現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06): 62-66.
[2]林群,朱慧琴.高中古代詩歌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思考與探究——以2019年人教版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為例[J].語文學研究,2024(待刊).(注:此處假設來源信息,實際發表情況可能不同)
[3]于海梅.“生命語文”觀照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 2015.
[4]蔣軍晶.群文閱讀:閱讀教學的跨越式變革[J].語文教學通訊, 2014(09): 41-4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6]羅蓓蕾.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群文選擇例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9(08):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