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是學習角的特征的起始課,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很重要的一節內容。空間觀念的發展離不開生活模型的直觀感知。本文通過設計多層次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多種感官參與中,充分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感知角的模型特征。
從生活中找角,關注思維起點,喚醒學生生活經驗
師:同學們,你能從身邊找到角嗎?誰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角?生:桌子的角、數學書的角、窗戶的角、黑板的角、文具袋的角、墻角…師:同學們很善于觀察,能在生活中找到這么多角。你能用自己的手比出一個角的樣子嗎?學生:有的兩手指并攏直直地形成一個角,有的手分開比出一個角,有的用相鄰兩個手指分開比出角。師:同學們很厲害,不僅能從生活中找到角,還能用自己的手比出角的樣子。如果用數學的眼光來研究角,角是什么樣的呢?
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找角,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角,是對角的初步直觀感知,但它不是數學上研究的角。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角,那么數學家眼里的角是什么樣呢?教師要激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探究角的特點。
從圖中找角,關注思維的發展,打開探究思路
師:老師給大家拍了幾幅圖(剪刀、鐘表、三角板):你能找到圖中哪里有角嗎?
生1:剪刀的兩個刀刃之間是角。師:你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剪刀的兩個刀刃張開組成了一個角,我們可以把這個角移出來。生2: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夾角。生3:三角板上有三個角。(學生邊說,教師依次動畫,出示物體中隱藏的角,演示角從物體中移出來。)師:我們把找到的角放在一起,繼續觀察。你能發現這些角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教師讓學生從熟悉的物品圖片上找到角,再用動畫演示將角從圖中移出來,學生思維經歷了從生活直觀到圖形直觀的體驗。教師再讓學生用空間思維的視角觀察角的特點,即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角。教師提供了多種形態的角,讓學生由發現角的相同與不同到思考出角的本質屬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行為參與,又有認知的發展,還能體驗到作為一個發現者的成功感。
借助材料創造角,關注個性表達,尊重認知多樣化
師:用2根小棒、圓形彩紙你能創造出一個角嗎?師:誰能評價一下他創造的是角嗎?為什么?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必須是尖尖的,兩條線都是直直的。在對角有了基本的認識后,學生通過創造角來展示對角的本質屬性的理解,同時因為創造角的材料的不同,展示出不同的思維層次,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畫出角,關注嚴謹表達,提升認知規范化
師:怎樣能畫出一個標準角呢?我也分享一個方法,請你仔細觀察(教師畫角時放慢速度)。你看到了什么?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我是怎么畫角的?生:先畫一個點,再從頂點出發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直直的線。用小弧線把兩條邊連起來,標記:∠1。下面請拿出學習單,在對應位置畫一個角,標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分享作品,生生互評。誰來評價一下他畫的角怎么樣?師:要畫出標準的角,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頂點出發向兩個不同方向畫出兩條邊。
在學生對角有了清晰的感知后,畫角是學生空間思維的一種規范嚴謹的表達。如何精準畫出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是學生空間思維的展現。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畫角、再展示,學生的點評既發展了數學語言,也發展了空間觀念。
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一觀察圖形一發現特點一應用發現創造角、畫出角,經歷從生活直觀到圖形直觀再到幾何直觀的抽象過程。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建構角的模型特征,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思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