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雙減”政策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基礎教育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日益迫切。本文聚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痛點問題,結合在線文檔協同編輯與二維碼信息整合技術,探索一種輕量化、高效率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案例分析和技術實踐,驗證了該模式在優化班級事務管理流程、減少重復性勞動、提升家校協同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性,為教育信息化賦能“雙減”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徑。
關鍵詞:雙減政策;班主任管理;在線文檔;二維碼技術;減負增效
一、引言
(1)研究背景: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明確提出要“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面臨著家校溝通強度增加、課后服務管理精細化、學生個性化輔導需求增長等多重壓力。傳統依靠人工統計、紙質化辦公的管理方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要求,亟需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
(2)研究意義:本研究通過引入在線文檔協同平臺(如騰訊文檔、金山文檔)與二維碼技術,構建數字化班級管理工具包,旨在解決以下問題:①事務性工作減負:減少數據重復填報、通知反復確認等低效環節;②管理效能提升:通過技術手段優化信息流轉路徑,實現動態化、可視化班級管理;③家校協同強化:建立透明化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家校共育。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現狀與痛點分析
(1)傳統班級管理模式的特點:①紙質化辦公為主:學生信息登記表、作業記錄表等依賴手工填寫;②信息孤島現象:班級數據分散在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等多方主體;③重復性勞動密集:日常考勤、作業統計、活動報名等事務占用大量時間。
(2)雙減政策帶來的新挑戰:①課后服務管理復雜度增加:需動態掌握學生參與情況、安全保障等信息;②家校溝通頻率提升:家長對學生在校表現的知情需求顯著增強;③個性化管理需求凸顯:需建立差異化學生成長檔案。
三、技術賦能班級管理的實施路徑
(一)基于在線文檔的協同管理模式
(1)核心功能設計:①動態信息庫建設:創建班級共享文檔,包含學生檔案、課程表、值日安排等模塊,支持多人實時編輯與歷史版本追溯;②自動化數據統計:利用表格函數(如SUMIF、VLOOKUP)自動生成任務統計率、作業提交率等關鍵指標;③權限分級管理:設置教師端(可編輯)、家長端(僅查看)等多層級訪問權限。
(2)典型應用場景:①小升初報名:家長通過在線表格自主填報,系統自動匯總并生成分班名單;②作業完成監控:科任教師同步更新作業提交情況,班主任實時掌握整體進度;③學生成長檔案:以時間軸形式記錄學生獲獎情況、行為表現等動態數據。
(二)二維碼技術的創新應用
(1)技術實現方案:①信息快速觸達:將通知公告、活動詳情等內容生成二維碼,印刷于班級公告欄或學生手冊;②無接觸數據采集:通過掃碼填寫體溫監測、因病請假等表單,避免交叉接觸風險;③資源精準推送:班主任可以為不同學生生成個性化二維碼,關聯差異化學習資源包。學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相關教學資源,實現自主學習和探究。這種管理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效果。
(2)實踐案例:①班級物資管理:在儲物柜張貼二維碼,掃碼即可查看物品清單及借用記錄;②安全教育簽到:校外實踐活動前掃碼提交家長知情同意書,系統自動統計參與人數;③個性化評語系統:期末掃碼即可查看教師針對性的學業評價與發展建議;
(3)加強家校互動二維碼應用:班主任可以利用二維碼技術建立家校互動平臺。例如,可以設計家校互動二維碼墻,家長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了解學校的最新動態、教育理念、活動安排等信息;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向班主任反饋孩子的在家表現、學習情況等。這種管理方式增強了家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促進了家校共育的實現。
四、實踐成效與數據分析
(1)管理效率提升對比(以某初中試點班級為例)
(2)質性調研反饋:①教師評價:“利用二維碼技術建立了學生信息二維碼、教學資源二維碼化以及家校互動二維碼墻等應用平臺,班級事務處理的平均時間縮短了約50%左右。”(某小學班主任)。 ②家長反饋:“通過掃碼查看孩子課堂表現,能更針對性地配合學校教育”(受訪家長占比87%) 家校關系也更加和諧融洽。
五、挑戰與對策建議
(1)潛在風險:①信息安全問題:需防范敏感數據泄露風險;②技術使用門檻:部分教師存在數字化工具使用障礙;③硬件條件差異:欠發達地區網絡覆蓋不足可能影響實施效果。
(2)優化策略:①建立數據安全規范:采用加密存儲、定期備份、權限審核三重保障機制;②開展分層培訓:針對不同信息化水平的教師設計差異化培訓課程;③推行漸進式改革:優先在信息化基礎較好的學校試點,逐步擴大覆蓋范圍。
六、結論與展望
本研究驗證了在線文檔與二維碼技術在班級管理場景中的實用價值,通過提高信息收集與處理效率、優化家校溝通渠道、增強班級事務管理系統性等實踐策略,不僅減輕了班主任工作負擔,還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質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為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提供了可參考的技術解決方案。未來可進一步探索與AI技術(如智能語音錄入、數據分析預警)的深度融合,班主任應不斷探索新技術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持續創新管理模式,為學生成長創造更優質的教育環境,推動班級管理向智慧化、前瞻性方向演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Z]. 2021.
[2]陳琳, 陳耀華, 鄭旭東, 等.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技術融合與教育創新[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9(01): 3-13.
[3]孫紅梅.“雙減”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3(01):123-125.
[4]楊梅娟.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J].家長,2021(36):40-41.
[5]劉美鳳, 張鵬. 技術支持的家校共育: 內涵、問題與趨勢[J]. 現代教育技術, 2020, 30(04): 12-18.
[6]王佑鎂, 伍海燕. 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 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困境與趨勢[J]. 現代教育技術, 2015, 25(0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