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高考背景下的英語關鍵能力考查的變革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語閱讀理解作為英語學科的關鍵核心能力之一,其考查內容與形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轉變。現在的考查不再僅僅局限于語言知識,而是更加側重于對學生思維品質以及關鍵能力的檢測,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深度閱讀以及高階思維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涵蓋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其中思維品質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高三英語閱讀復習階段,教師應以語篇分析為根基、以思維培養為助力,探索有效復習路徑,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應考能力,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剖析高考命題趨勢,提出基于語篇分析和思維培養的復習策略,通過構建語篇知識框架、運用層級化分析策略和設計思維訓練活動,助力學生突破閱讀瓶頸,提升核心素養,實現從 “解題” 到 “解決問題” 的能力進階,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實踐路徑。
二、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命題趨勢剖析
(一)考查內容與形式的創新轉變
從近幾年的高考真題來看,筆者發現閱讀語篇主題新穎且思辨性增強,命題更側重于深入探究語篇內涵以及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題目聚焦于高階思維閱讀能力的考查,對歸納、總結、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例如,新課標Ⅰ卷中的閱讀C篇深入剖析了紙質閱讀在學習成效方面相較于數字閱讀的優勢;而閱讀D篇則聚焦于生物樣本數據的可用性問題,并按照“把握現狀—發現問題—探究成因—給出建議”的邏輯順序精心編排,意在檢驗學生對各個階段關鍵信息的精準把握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二)語篇類型與題材的多元拓展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涵蓋多種語篇類型,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題材廣泛涉及科技創新發明、人工智能、醫療保健衛生、社會與文化研究報告、環境與保護、動植物研究等領域,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趣味性、實際功用性和時代感。這些語篇多來源于英美主流報刊、雜志和網站,理論性和邏輯性強,生詞多,句式結構復雜,重點考查考生對語篇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
(三)關鍵能力與思維的深度考查
高考命題聚焦于信息收集與處理、邏輯推導與論證、科學探索與思維構建、批判性思考與辯證分析、語言構建與表述等核心素養的評估。《課標》將思維品質的評估標準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特別聚焦于學生的思維品質以及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識別、剖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考查形式主要體現在思維過程化、思維可視化和思維規范化三個方面,借助特定任務驅動和情境創設,增強試題的開放性、探究性和創新性。
三、語篇與思維的關系
(一)語篇:思維的承載基石
語篇作為一種表達特定意義的語言單位,蘊含著作者的思想和觀點。它是作者基于對中心內容的精心挑選、篇章結構的巧妙布局、語篇意義的深度構建以及核心思想的充分表達而形成的。學生在閱讀語篇時,依托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推動自身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技能的提升、文化內涵的領悟、多元思維的拓展、價值取向的評判以及學習策略的運用。語篇為學生提供了思維所需的素材和具體情境,是思維活動得以啟動和開展的根基。
(二)思維:語篇理解的引擎
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他們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深入剖析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現象;對信息進行梳理與概括,構建新的概念;剖析并推斷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對各種思想觀點做出準確評判,并創造性地表達個人見解,從而具備多元思維意識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必須運用邏輯性、批判性以及創新性思維,對語篇進行深入探究,這樣才能精準把握語篇的主旨要義、獲取關鍵信息、推斷隱含意義以及評價觀點態度,進而實現對語篇的深度加工與全面理解。
四、基于高考真題的精準復習策略
(一)搭建語篇知識腳手架:構建思維框架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常引導學生梳理語篇框架和語言結構,借助 “思維可視化” 工具為學生搭建語篇知識腳手架。以 2024 年新高考 Ⅰ 卷閱讀理解 B 篇為例,這是一篇人物記敘文,講述了外國獸醫 Farber 借鑒中醫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動物的故事。學生可以梳理出文章的結構:首段引出話題,講述 Farber 對傳統醫學的興趣;主體部分通過具體事例展現 Farber 如何運用整體醫學治療動物并取得良好效果;結尾段落交代了 Farber 的觀點和影響力。通過圖示呈現梳理結果,學生能夠清晰把握語篇脈絡,深入了解整體醫學的概念、應用及療效等宏觀結構,以及文中人物、事件等微觀要素,從而提升理解的準確性。
(二)強化語篇分析策略運用:挖掘深層內涵
在高三英語閱讀復習中,筆者還重視引導學生擺脫僅關注語篇表面內容的淺層次閱讀模式,深入探究寫作目的(why)以及寫作手法(how),從而推動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寫作目的(why)的挖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的主旨和內涵。以 2023 年新課標全國 1 卷閱讀理解 C 篇為例,該文探討數字極簡主義。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撰寫此文的意圖,是為了批判數字極簡主義在現代社會的不現實性,還是為了倡導人們理性對待數字生活并適度實踐數字極簡主義。通過分析文中作者對數字極簡主義利弊的闡述以及所舉案例,學生能明白作者是希望讀者辯證地看待這一理念,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
寫作手法(how)的分析則有助于學生領略語篇的藝術魅力和表達效果。以 2024 年新課標全國 1 卷閱讀理解 A 篇介紹城市自行車租賃服務的應用文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清晰的結構、簡潔準確的語言以及列舉具體租賃地點、費用計算方式等詳細信息,來全面介紹這一服務的。學生在分析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到如何有效地組織信息進行寫作,還能提升對語篇信息的處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再以 2023 年新課標全國 1 卷閱讀理解 D 篇關于大腦如何處理與食物相關記憶的說明文為例,作者運用了實驗研究的寫作手法,詳細闡述了實驗過程、結果與結論。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如何通過引用專家觀點、列舉實驗數據等增強文章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使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辨別信息的可靠性,并借鑒此類寫作手法提升自身寫作能力,同時鍛煉分析與評價的高階思維能力。
通過對寫作內容(what)、寫作目的(why)和寫作手法(how)的綜合分析,學生能夠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語篇,進而從淺層閱讀邁向深度閱讀,實現思維的進階發展,為應對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的復雜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三)培養高階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層級
筆者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如推理判斷能力、概括歸納能力、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針對高考閱讀中的推理判斷題,以 2023 年新高考 Ⅰ 卷閱讀理解 B 篇為例,文中講述 John Todd 通過觀察自然現象探尋清理污染物的方法。文中提到 “小時候,他熱衷于探索家周邊的樹林,觀察自然如何解決問題…… 長大后,John 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利用這一過程來清理人類制造的污染。” 學生依據這些信息,可以合理推理出 John Todd 對自然的觀察為其后續探索清理污染物方法奠定了基礎,從而鍛煉邏輯推理能力。在概括歸納能力提升方面,以 2024 年新高考 Ⅰ 卷閱讀理解 A 篇為例,這是一篇介紹城市自行車租賃服務相關信息的應用文。學生可以通過分析各段落內容,概括出每段分別介紹了租賃服務的地點、費用計算方式、服務特色等具體信息,進而把握文章整體架構與核心內容,提升概括歸納能力。在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引導方面,鼓勵學生對語篇中的觀點、現象進行批判性思考,嘗試提出自己新穎獨到的見解。
(四)深度解析高考真題與模擬訓練優化
深入研習歷年高考英語閱讀真題是提升學生應考能力的重要途徑。以 2024 年新高考 Ⅰ 卷閱讀理解為例,筆者引導學生剖析其設題角度與命題意圖。例如閱讀 C 篇聚焦于生物樣本數據研究過程及結論的考查,其背后折射出的命題意圖在于精準評估學生對科學研究類語篇的把握程度以及邏輯推理、信息整合等思維能力。在模擬訓練環節,精選高質量的模擬閱讀訓練材料,充分考量語篇題材、體裁的多樣性以及難度的層次性。在模擬訓練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對不同類型語篇的閱讀策略運用。與此同時,及時開展訓練反饋與講評工作,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剖析與方法指導。
五、高三英語閱讀理解復習的總結與展望
在高三英語閱讀理解復習中,教師要緊跟高考命題趨勢,以語篇分析為根基,以思維培養為羽翼。通過綜合運用搭建語篇知識腳手架、強化語篇分析策略運用、培育高階思維能力以及深度解析高考真題與模擬訓練優化等復習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語篇內涵,全方位提升思維品質與閱讀素養。如此,學生不僅能在高考中斬獲佳績,更能為未來的英語學習與個人發展筑牢根基,實現自身的成長與突破。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王薔。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理論、實踐與挑戰 [J]. 課程·教材·教法,2021(5).
[4] 陳新忠。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命題趨勢與復習策略 [J]. 中小學外語教學(高中篇)
[5] 朱曉燕。 英語教學中的語篇分析 [J].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