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5-0129-03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視覺傳播形式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傳統的靜態海報在信息傳遞和視覺吸引力方面逐漸顯現出局限性,而動態海報憑借其豐富的視覺表現力和互動性,逐漸成為廣告、藝術展覽和商業宣傳等領域的主流媒介。動態海報不僅能夠通過連續的畫面變換和動態效果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還能更好地傳達復雜的信息和情感,提升品牌形象和宣傳效果。因此,探索動態海報制作的創新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在這一背景下,可視化編程軟件的應用為動態海報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TouchDesigner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視覺編程工具,憑借其節點式編程架構、實時渲染能力以及對多樣化交互方式的支持,為設計師提供了靈活且高效的設計平臺。隨著人機交互的發展,基于傳感器的多模態交互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Touch Designer(簡稱TD)能夠整合Arduino與傳感器技術,實現復雜的交互效果,極大地提升了動態海報的表現力和觀眾的參與感。因此,研究基于TD和Arduino的交互動態海報設計,不僅有助于推動動態海報設計技術的發展,還能為相關領域的設計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相關技術背景闡述
(一)TouchDesigner介紹
TouchDesigner是由加拿大Derivative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節點式的可視化編程軟件,通過連接不同的節點實現各種創意效果,主要用于實時交互的多媒體內容創作。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提供了豐富的視覺效果庫和工具,包括粒子系統、3D建模和渲染、物理模擬等,用戶可以輕松創建出逼真的視覺效果和動畫;(2)具有跨軟件融合的強大功能,因此在創意設計和互動媒體領域脫穎而出。通過外接屏幕控件、傳感器、激光雷達、Kinect等輸人設備,使其在項目中作為模塊化組件,進行圖像的運算和處理。
(二)Arduino介紹
Arduino是一款包含硬件和軟件的便捷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原型平臺,其核心是微控制器開發板。硬件部分是各種型號的Arduino電路板,軟件是Arduino集成開發環境。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可以獨立運行,使用現有的電子元件、傳感器、電機或其他輸出裝置,也可以與電腦中的其他軟件進行通信,做出互動作品;(2)因其開源特性、易上手的編程方式以及豐富的擴展模塊,被廣泛應用于創客、藝術設計、交互裝置以及物聯網等領域;(3)可以通過串口、藍牙、OSC、MIDI、Wi-Fi、MQTT等多種通信方式,與不同類型的軟件進行交互。
(三)聲音可視化
聲音可視化是指將聲音信號轉化為視覺形式的過程,通過圖形、圖像或動態視覺效果來表現聲音的特征,如頻率、振幅、波形、節奏等。這種技術結合了聲音與視覺藝術,利用計算機圖形學、數字信號處理等技術手段,將不可見的聲音信息轉化為可見的視覺元素,從而加深人們對聲音的感知和理解。聲音可視化的核心原理是通過技術手段將音樂的特征轉化為視覺形式,結合實時渲染和交互技術,創造出與音樂同步的動態視覺效果。聲音可視化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音樂特征利用視覺元素進行映射。聲音特征可以分為低層次特征(如音量、頻率、節奏)和高層次特征(如情感、風格、和聲結構),視覺元素包括顏色、形狀、大小、運動、紋理等。
二、TouchDesigner在制作動態海報方面的優勢
在動態海報設計領域,常見的設計軟件包括AfterEffects(AE)、Cinema4D(C4D)、Processing、Blender等。AE作為專業的后期處理軟件,在視頻合成和特效制作方面表現出色。然而,它在實時互動性和編程靈活性方面相對較弱。C4D則是一款強大的三維建模和動畫軟件,能夠創建高度逼真的三維場景和角色。雖然它支持一定的交互功能,但操作相對復雜,且實時渲染速度可能受到模型復雜度的限制。Processing是一款基于Java的開源編程語言和開發環境,它允許用戶通過簡潔的代碼創建生成式圖形、實時動畫和互動視覺,常用于藝術裝置、信息可視化和實驗性設計。但編程門檻較高,且需通過庫擴展來支持外部設備。Blender是一款開源3D創作軟件,主要用于預渲染動畫,缺乏實時交互性,且數據連接能力弱,不適合做實時交互的動態海報。
相比之下,TouchDesigner通過其獨特的節點式編程界面,使設計師能夠直觀地構建復雜的動態效果和交互邏輯。它的節點式編程方式使得動態海報的設計更加靈活和可控。設計師可以通過組合和調整不同的節點,實現復雜的動態效果和交互功能,滿足多樣化的設計需求。此外,它還支持多種交互方式,包括觸摸、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可以與多種外部設備和傳感器連接,使得觀眾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作品互動,增加了互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為動態海報設計提供了更豐富的交互方式和應用場景。
三、基于TouchDesigner和Arduino的交互動態海報設計方案與制作
(一)方案設計
本研究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通過三個技術模塊的協同工作實現交互式動態海報系統。首先,基于Photoshop構建靜態視覺框架,采用文字排版設計,突出“人類污染”主題的核心信息,確保視覺傳達的清晰性和主題的鮮明性。其次,運用TouchDesigner構建動態效果模塊,包括聲音可視化和三維模型兩個子模塊。在聲音可視化模塊中,通過麥克風信號采集模塊獲取環境聲波數據,利用音頻的節奏和強度參數動態調整圖像的變化,從而營造出與污染主題相符的視聽氛圍。接著,在三維模型模塊中,構建動態三維模型,增強視覺表現的立體感和動態效果。隨后,在TouchDesigner中將靜態文字排版圖片與動態效果進行疊加。最后,連接超聲波傳感器和電位器,實時獲取傳感器數據并將其賦值給動態效果中的參數。當觀眾靠近或遠離時,系統根據超聲波傳感器的距離數據動態調整圖像的扭曲程度和清晰度;通過扭動電位器,控制動態圖形的大小,從而增強海報的互動性和沉浸感。圖1是該交互動態海報的框架圖。
圖1交互動態海報框架結構

(二)制作流程
基于TouchDesigner的交互動態海報的制作流程如圖2所示。該交互動態海報的主要動態效果有麥克風驅動畫面的扭曲效果和傳感器控制三維模型的動態效果。
圖2交互動態海報制作流程

1.麥克風驅動畫面的扭曲效果
麥克風驅動畫面扭曲效果的制作主要分為以下八個步驟:(1)導入麥克風聲音;(2)對導人的音頻進行分析,提取所需要的音頻數據;(3)對提取的音頻數據進行處理;(4)導入需要被扭曲的圖片;(5)對圖片進行扭曲置換等操作;(6)音頻數據與動態參數進行映射;(7)導人文字排版圖片并與動態效果進行疊加。實現流程如圖3所示。
圖3麥克風驅動畫面扭曲效果設計流程

2.傳感器控制三維模型的動態效果
傳感器控制三維模型的動態效果模塊主要由Arduino開發板、超聲波傳感器、電位器和TouchDesigner四個部分構成,如圖4所示。

圖4傳感器控制三維模型的動態效果模塊
TD動態效果制作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構建三維模型;(2)渲染三維模型;(3)三維模型賦予材質;(4)添加動態效果;(5)導入文字排版圖片并與動態效果進行疊加。
Arduino中代碼編寫。該項自通過Arduino獲取超聲波傳感器和電位器的數值,分別傳遞給TouchDesigner中控制三維模型扭曲和透明度的參數和控制三維模型大小的參數。
建立TouchDesigner和Arduino的通信。首先,將Arduino開發板與傳感器組通過USB接口與計算機建立物理連接,并上傳經調試的固件程序以初始化傳感器數據采集功能。其次,在TouchDesigner中構建串行通信,通過SerialDAT元件建立與Arduino的實時數據鏈路,配合Select元件實現多通道傳感器數據的解析與分流。
經處理后的傳感器數據流被映射至三維模型的控制參數:超聲波傳感器的距離數據控制模型的幾何扭曲程度和透明度;電位器的旋轉角度經線性插值后控制模型的縮放變換。這種參數化映射機制確保用戶交互行為與圖形反饋之間的實時同步,響應延遲控制在50ms以內,有效提升了系統的交互性能與用戶體驗。
四、結束語
本文詳細探討了TouchDesigner結合Arduino技術在動態海報交互設計中的應用及其優勢,設計制作了交互式動態海報。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引入,將為動態海報設計帶來更多創新的可能性。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將TouchDesigner與其他新興技術結合,創作出更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動態視覺作品,推動動態海報設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澤.動態海報的表現研究[D].天津美術學院,2024.(責任編輯:趙靜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