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357(2025)15-0117-03

色彩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視覺語言形態,它能引發我們共同的審美愉悅,并且是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之一。電影藝術從最初的無聲黑白影片到現今的立體聲彩色大片,見證了電影技術不斷革新與完善,而色彩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動畫電影作為一種年輕的藝術門類,以豐富的色彩生動地構建出虛擬的人物和故事情境,展現出純粹而美麗的藝術魅力,給觀眾帶來心靈的碰撞。
一、動畫電影色彩概述
(一)動畫電影色彩的概念
電影色彩是指在電影作品中,通過攝影、美術設計、后期制作等多種手段所呈現出來的色彩元素。它往往包括畫面中自然物體的顏色,如藍天、白云等自然界的色彩。在動畫電影中,動畫色彩既是以現實世界中客觀事物的色彩作為參照依據,進行信息傳遞的一串串符碼,又是可以躍升到主觀意識層面上,成為文化習俗作用下的表意符號。在動畫電影中,色彩不是一味地去模仿現實環境,而是創作者根據對現實環境的主觀理解,并且根據劇本情節等主觀地進行創作。動畫電影的色彩可以像文字一樣傳達信息,交流情感,如用白色象征純潔、黑色象征邪惡。色彩在動畫電影中不僅是畫面視覺元素,也是表達角色情感、推動情節發展和突出主題的有力手段。色彩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至關重要,創作者通過巧妙利用色彩的特征,塑造出不同的人物造型,能夠準確傳遞出人物的情感,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1]。
(二)動畫電影的色彩特征
在動畫電影中,色彩具有多種特性,一是動態性。與其他繪畫藝術不同,動畫電影是一種運動的藝術形式,故事情節和場景會根據情節的設置不斷產生變化。電影則是不斷運動中的諸多色彩畫面的組合和拼接,并根據不同段落的色彩變化形成整體的色彩節奏和韻律。同時,動畫電影的色彩也隨著時間的推動以及故事情節的變化不斷變化。二是假定性。動畫電影的色彩更是一種為創作者表達主觀意識而人工設計的假定性的藝術化色彩。動畫電影的色彩創作不局限于對現實世界的真實還原,而是根據影片的主題、情感氛圍、角色塑造等諸多因素進行主觀創造和設定。動畫電影中的色彩可以突破現實色彩的束縛,在表現特定場景時可以采用夸張的色彩來營造所需的氛圍。三是文化性。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受到的文化影響不同,因此,觀眾對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動畫電影的色彩風格往往會受到國家民族文化的影響,在中國早期動畫電影中,色彩的設計往往會受到五色觀的影響,充分地反映出了中國傳統的色彩理念和審美思想2]。
二、色彩表意的概述
(一)色彩的心理聯想
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是最引人注意的視覺元素之一。人們通過肉眼觀察色彩,色彩讓人們在視覺上產生了興奮感和刺激感,于是引起了人們的心理聯想。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物理想象,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它所表現出的含義都是人類所賦予的。人們的視覺在不同波長光刺激的作用下,不僅可以分辨彩色,而且可以與其他感覺聯結,形成一種綜合的心理體驗。因此,形成了色彩的冷暖、輕重、節奏等感受形式。由于人們的生活環境、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所以他們對色彩的感知以及情緒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國文化中,紅色代表著喜慶、吉祥,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紅色則代表著血腥、暴力、刺激。因此,在不同文化影響下,人們會對顏色產生不同的理解。色彩的心理聯想,會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動畫電影中,創作者要充分地利用色彩的聯想功能,用色彩去傳遞故事中的情感,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3]。
(二)色彩的符號化
動畫電影就是利用視覺看得見的色彩符號來傳遞視覺所看不到的概念和思想。色彩符號是一種起源于人類情感領域并且在符號應用中釋放色彩想象的藝術形式。一種顏色經過漫長的發展,會被人們認定為某種象征意義,因此色彩就成了一個符號。例如,紅色本身并不是一種符號,然而在中國,人們賦予紅色喜慶、吉利的含義,則紅色就成為色彩符號,經常應用在中國的春節或婚禮等喜事上。色彩一旦被賦予了一定的含義即具有符號的特性,它能更好地發揮其“第一視覺”的功能,更快地傳遞色彩所傳達的信息。色彩符號是用來傳遞信息的,接收者在接收到符號后,產生思考和判斷,從而得到信息。在動畫電影中,色彩通過特定的組合和搭配,作為符號去傳達電影中具有文化和情境意義的信息。比如,金色在某些文化中代表著神圣和高尚,當這種色彩出現在動畫中的角色服飾和場景裝飾中,就會傳遞出動畫中關于角色或情節等的信息。
三、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表意功能
電影和動畫都是通過色彩作用于受眾的視聽來表達情感與思想的藝術創作手段,都是為了讓觀眾了解作品的內涵及意蘊,這就是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創作者通過色彩這一語言與符號等,將動畫電影的內涵、情感傳遞給觀眾。
(一)色彩在角色塑造中的表意
動畫角色的性格特征是通過美術手法體現的,一般都是由形和色構成完整造型。創作者按照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設想,對角色的色彩傾向進行分析,并為不同性格和身份的人物選定合適的色彩。同時,結合角色的身材、五官等比例造型,每個角色的外觀便呈現出不同的精神特征。動畫中色彩設定往往需要體現人物的內在性格。在動畫電影中,無論是正派、反派,主角、配角等,都需要創作者進行認真的色彩設定5。比如,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主色調為火焰般的紅色,象征著他的叛逆和熱血,而敖丙則是使用冰藍色,體現其冷靜、內斂、孤獨憂郁的氣質。這種的色彩的對比不僅體現了兩個人物的形象特征,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沖突與對抗。
在視覺世界中,色彩是生命和情感的象征,它貫穿于動畫影片的始終,將人的內心世界具體化、形象化。動畫電影色彩作用于觀影者的心理潛意識,它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再現,更重要的是對人物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復現。色彩是形體的靈魂,承載著創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將抽象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通過色彩的變化,巧妙地表達出來,銀幕上所展現的色彩不僅是劇中角色的心靈、情感和情緒的外現,也是作者主觀情感和內心精神的表達,所以觀眾才能從影片色彩基調和整體風格中領會到色彩與心理活動的聯系和內涵。色彩傳遞情緒的功能在動畫電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美國導演彼特·道格特執導的奇幻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中,導演巧妙地運用色彩傳達了各種情緒、心理狀態、場景。他選擇了五種顏色代表主角萊莉的五種情緒:“樂樂”則是代表著快樂情緒的小人,主要顏色為黃色,給人一種溫暖活潑的感覺;“憂憂”則是代表著憂郁情緒的小人,主要顏色為藍色,給人一種悲傷、沮喪的感覺;“厭厭”則是代表著厭惡情緒的小人,主要顏色為綠色,這是因為萊莉討厭的西藍花是綠色;而代表憤怒情緒的小人“怒怒”主要顏色為紅色,象征著暴躁、亢奮的情緒;“怕怕”則是代表著恐懼情緒的小人,代表顏色為紫色,給人一種神秘、未知的感覺,加上“怕怕”小心翼翼的肢體動作和狀態,傳遞出令人不安的情緒。這種色彩的巧妙運用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緒狀態。
(二)色彩在場景氛圍中的表意
色彩在展現故事背景中也具有重要意義。觀眾在觀看電影時,能通過畫面中的色彩推測出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地點等信息。不同的時代和文化有特定的色彩風格,動畫電影通過色彩的使用來展現這些背景。比如,電影《尋夢環游記》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影片中大量運用了暖色調以及墨西哥傳統服飾和建筑的色彩元素,如橙色、黃色、紅色等,營造出濃郁的墨西哥文化氛圍和神秘奇幻的節日氛圍,讓觀眾感受到故事所依托的獨特時代與文化背景。同時,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色彩能夠很好地體現這些差異。比如,隨著季節的變化、晝夜交替,色彩的變化也能暗示情節的變化。
色彩本就是一種靜態的藝術語言,運用到動畫電影這種動態的藝術中,通過畫面中色彩的變化引發觀眾情緒上的波動。色彩的氛圍渲染功能會讓觀眾產生不同的心理聯想。動畫電影中的色彩設計,都是對大眾的心理暗示,不同的色彩可以烘托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緒狀態。比如,在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城堡內部的色彩豐富多樣,有各種魔法道具發出的光芒,暖色調的燈光照亮了復雜的機械結構和生活區域,營造出一種神秘而溫馨的家庭氛圍,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在城堡中的生活氣息。而當蘇菲進入荒地時,畫面色調以棕褐色和灰色為主,狂風肆虐,這種色彩和環境渲染出了荒地的荒涼和危險氛圍。
同時,在動畫電影中,色彩還要與畫面中其他的元素(如構圖和畫面布局)配合來共同渲染特定的氣氛,不同的氣氛,帶給觀眾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在《尋夢環游記》中,當主角米格進入亡靈世界時,初始的色彩斑斕表現了亡靈世界的奇幻色彩,而當米格逐漸深入被遺忘的角落,畫面中黑色、深藍色等冷色調面積逐漸增大,渲染出陰暗、冷清的氛圍,并引發觀眾壓抑和悲傷的情感[8]。
(三)色彩在故事情節中的表意
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敘事功能首先體現在對主題、內容、創作理念的揭示。一部動畫電影往往會根據其主題來確定色彩的基調和風格,而觀眾則通過畫面中色彩的表現,更深入地理解電影的主題和思想。色彩的運用不僅有助于展現故事的情感和思想變,還能巧妙地推動故事情節的房展。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影片以成長與救贖為主題。油屋的場景色彩豐富絢爛,代表著欲望和誘惑的世界,而千尋穿著淡粉色衣服,表現著她的純真。隨著劇情的發展,她的勇敢和堅定逐漸顯現,色彩也沒有被油屋欲望的色彩所吞噬。電影通過這種色彩對比,展現出了千尋在充滿欲望的環境中保持自我并完成成長和救贖的主題。
此外,在《功夫熊貓2》中,熊貓阿寶與沈王爺在海上決戰中,武術與大炮的對決不僅象征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通過色彩體現了我國的五行思想。畫面中出現了藍色的海水及紅色的大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火相克,這種色彩的運用更是強化了電影的主題,使得這場對決不僅是力量的較量,也象征了正義與邪惡的斗爭。
一部成功的動畫電影,必然有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色彩在整個故事情節中具有重要的敘事功能。動畫電影中,創作者通過色彩的對比與變化來暗示情節沖突和矛盾的發生,使觀眾在感受到視覺沖擊的同時了解故事情節的變化。比如,在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尼莫生活的珊瑚礁色彩鮮艷、明亮,這象征著溫馨與安全。然而,當尼莫被抓住后,馬林追向深海,深海是深藍色和墨綠色的冷色調,光線微弱,只有淡淡的冷光。這種冷暗的色彩暗示深海的危險和未知,也推動了馬林堅定地尋找解救尼莫的決心,使情節緊張而引人入勝。總之,色彩在動畫電影中的敘事功能強大,能有效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增強電影的戲劇性。
四、結束語
自從動畫電影從黑白片進入彩色電影時代后,色彩賦予了動畫電影更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色彩作為動畫電影的核心視覺元素,以動態、假定與文化交融的特性,在角色塑造、場景營造與情節推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表意功能。從象征角色性格到傳遞情感,從展示背景到渲染氛圍,從強化主題到推動敘事,色彩以直觀的視覺語言構建起動畫世界的精神內核,架起了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橋梁。
參考文獻:
[1]何嶸.淺析動畫電影色彩表現的特點[J].電影藝術,2005,(04):99-102.
[2]曲春景,童云霞.影視動畫作品中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6(06):40-50
[3]余雅師.動畫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4]劉新雨.淺析視覺藝術中的色彩符號[J].新美域,2022,(04):103-105.
[5]王宇.色彩符號及其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2006,(02):54-56.
[6]阿茹娜.皮克斯動畫電影中的色彩隱喻、敘事建構和角色設定探究—以《青春變形記》《頭腦特工隊》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4,15(09):242-245.
[7]朱瓊,徐軍,周宗鉑,等.動畫情感意愿的色彩傳遞[J].劍 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10):190.
[8]張弦.動畫影片的色彩魅力[D].湖南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趙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