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5)08-0004-03
引言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1]”這為高職院校扎實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指明了前進方向,對高職院校構建適應時代特征的“立德樹人”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進人新時代,推動立德樹人工程在學校落地開花,就需要因地制宜,不斷進行實踐總結,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本文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院校“立德樹人”育人體系構建實踐為例,研究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為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體系的構建提供啟示。
一、高職院?!傲⒌聵淙恕庇梭w系構建的現實困境
(一)黨的全面領導亟待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2]”然而,有些高職院校并沒有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成功轉化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使立德樹人工程的實效大打折扣。
在學生管理層面,部分高職院?;鶎狱h組織建設存在虛化、弱化現象,消解了“立德樹人”的價值。部分基層黨組織存在黨建和業務“兩張皮”現象,沒有貼近學生思想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現實、貼近學生情感需求;在教師管理層面,部分高職院校治理體系不健全,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到位,在溝通力度和思想統一上需進一步深化。
(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首先,全員育人的育人力量未形成系統合力。部分高職院校各職能部門之間育人邊界模糊,沒有建立富有差異性和針對性的立德樹人責任清單。其次,全過程育人頭緒多、牽扯面廣,實效性欠佳。部分高職院校設計立德樹人工程時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存在全過程育人貫通不到位的問題。再次,在部分高職院校的全方位育人中,各育人要素之間尚未實現有效銜接。例如,思政活動與理論教學、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導致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難以得到全面提升。
(三)“五育并舉”短板亟待補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中央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體美勞’的總體要求\"[3]。當下,德育與智育問題總體上獲得了應有的關注。在“體”“美”“勞”這三方面,育人機制仍顯欠缺,普遍存在“重視智育、忽視德育、弱化體育、抑制美育、缺失勞育”等現象[4]。在體育方面,部分高職院校體育師資力量不夠,設備投人不足,體育課程開設不充分、不齊全,且在開展體育教育時存在諸如以破紀錄、獲取高層次獎項為錯誤導向的情況。在美育方面,非藝術類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美學教育系統性缺失的問題,美育未被納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勞動教育方面,部分教育者錯誤地認為“到敬老院、社區打掃衛生就行”“安排學生勞動周即可”,課程內容和形式單一。
二、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立德樹人”育人體系構建的實踐
“立德樹人”育人體系的實施過程順暢與否、育人成效如何,首先取決于體系構建的基本理念和指導原則。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把立德樹人融人人才培養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構建了“四力共育、雙輪聯動、十域融通”立德樹人育人體系(見圖1)。

(一)聯通育人力量,完善“四力共育”全員育人工作格局
組建學校、企業、家庭和學生“四位一體”全員育人隊伍,四力共育,實現全員育人。在學校層面,建立“學校(決策統領)一二級單位(具化落實)—學生(自治自律)三級管理組織”。制定崗位職責和重點任務清單,促進“十大育人體系”同向育人。學校全體教職工自覺承擔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工作任務。學校黨政干部和團學干部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協調、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專業課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培養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輔導員負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學生的職責。在企業層面,充分發揮產教聯合體、產業學院和企業導師的育人作用,開辟校內外開放型實踐基地、思政教育基地,充分發揮校外專家、企業家、道德模范等校外資源作用,發動優秀校友力量,拓展校企協同育人生態圈。在家庭層面,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暢通家校聯系。開設“家長課堂”,組織針對家庭教育的網絡公開課,把優秀的學生家長請進學校,傳授人生成功經驗和育人理念,支持“云家訪”“云座談”等工作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在學生層面,加強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級、社團等組織的自身建設。構建朋輩教育體系,培育自我教育理念。
(二)貫通育人環節,打造“雙輪聯動”全過程綜合素質提升工程
學校構建實施“育養匠心感恩知責”綜合素質賦能提升工程,分為三大模塊?!盎A能力提升工程”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強調基礎文明,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為學生成長奠定良好的思想行為基礎,包含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守望”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青年大學習”行動等內容?!皩嵺`能力拓展工程”主要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包含舉辦“建軍杯”學生競賽節活動、實施青年志愿者行動、組織社會實踐項目、組建校長助理團等內容?!熬蜆I創業爭優工程”主要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實施就業幫扶,鼓勵學生在文化、體育、科技、技能等領域取得成果,包含“卓越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未來工匠訓練營”“專創融合”競賽等內容。
同時,構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信息平臺—“學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全面記錄學生在校日常行為表現等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實時觀測學生成長情況,督促學生養成良好學習與生活習慣。
(三)融通育人領域,落實“十域融通”全方位育人舉措
一是實施“五金行動”即“大思政課”建設工程推進行動。用“金色”黨建鏈提升“金師”人才鏈,打造“金課”教學科研鏈,激活“金才”育人鏈,磨礪“金嘴”服務鏈。二是實施“春雨行動”即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行動。開展課程思政示范工程建設,立項建設校級課程思政示范專業、示范課程。三是實施“師澤行動”即大先生培育提升行動。以“思想鑄魂”“清朗凈化”“警鐘長鳴”“典型賦能”四大行動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四是實施“崇文行動”即校園文化提能增效行動。以中心組學習、教職工政治學習、班會課、學生活動形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領學生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思政教育;五是實施“樂己行動”即健康心態和積極心理品質培育行動。打造“樂己·常工業”心理育人品牌,開展心育導航、心智巡航、心靈引航三項行動。六是實施“求是行動”即“小我融人大我”的社會實踐育人行動。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黨建示范基地、先鋒黨小組,打造現場工程師班等沉浸式、交互式教學實踐體驗基地。七是實施“云思行動”即思政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融合行動。升級學校傳播矩陣為“兩微一網兩臺一報一抖”,積極組織師生開展網絡文化作品創作。八是實施“三飛行動”即高校基層黨組織高質量引領行動。實施“頭雁領飛”“雁陣齊飛”“群雁奮飛”的三“飛”行動,形成黨委總攬全局、黨總支與黨支部具體執行、黨員靠前行動的全鏈條工作格局。九是實施“守望行動”即“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治理創新行動。構建黨建引領、隊伍入駐、學生參與、文化浸潤、數字賦能“五位一體”社區育人工作體系,打造“守望·常工業”社區育人品牌。十是實施“固本行動”即提高斗爭主動性能力建設行動。建立完善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制度機制,強化師生思想理論武裝,加強陣地管理,強化思政工作隊伍建設。
三、高職院校“立德樹人”育人體系構建的經驗啟示
(一)目標推動:與時俱進,堅持把提升育人實效作為中心環節
從目標推動層面提升學?!傲⒌聵淙恕斌w系的實效性,高職院校需堅持把育人實效作為中心環節。高職院校要大力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成長保障[5]
一是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保持一致。學校要把握新時代對育人工作的新要求,善于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育人工作活起來,把準育人時機,及時適時開展各類育人活動,充分展現新青年的責任和擔當。二是要與以生為本的要求更加契合。高職院校要通過組織師生座談、進行問卷調查、搭建數據平臺等多種方式,精準畫像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三是要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更為契合。高職院校要更加注重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要,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二)協同聯動:縱橫融通,堅持把構建思政工作大格局作為關鍵支撐
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是深化高職院?!傲⒌聵淙恕斌w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一是加強黨對思政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黨委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領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形成思政工作“縱橫融通”的一體化領導。二是加強三支隊伍融合。高職院校要充分調動黨務思政干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隊伍的積極性,完善隊伍選拔、培訓和管理制度,努力構建全員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三是加強思政工作一體化平臺建設。依托新媒體技術,改進和創新網絡思政教育方法,用科學理論、正確思想、主流價值精心培育,充分發揮網絡思政育人作用。
(三)支撐帶動:聚焦重點,堅持把完善體制機制作為長效支撐
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有效構建“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在完善體制機制過程中提升“立德樹人”的效果。
一是健全育人管理體制。在頂層制度設計上,應全面優化并細化各項規定,確保在學校的辦學治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中,均明確堅持育人導向。二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要秉持統籌兼顧的原則,致力于提升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客觀性。將各類教育評價聚焦于育人實效,確保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升真正體現在育人質量的穩步上升上。三是探索創新機制。有機整合時代新人鑄魂工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以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等多項工作,形成協同效應,縱深推進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育人體系。
(四)創新驅動:突出實踐,堅持把探索特色育人模式作為內生動力
高職院校要從創新驅動層面提升“立德樹人”體系的實效性,突出實踐導向,根據學校文化、專業特點和學生特質,打造適合自身、屬于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一是依托學校特色文化。將育人實踐與學校特色文化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文明校園創建、校園文化建設、書香校園建設,發揮各類平臺和陣地作用,不斷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品牌。二是將時代主題融于社會實踐。應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重要時代契機開展相關社會實踐,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價值塑造作用。三是開展豐富的專業實踐技能。舉辦各類技能大賽、創新創業比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科學有效的“立德樹人”育人體系,高職院校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育人實效作為中心環節,持續塑造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強化“五育并舉”,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凝聚育人合力,共筑立德樹人新格局。未來,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深化育人模式創新,持續探索特色育人路徑,深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實保障,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N].人民日報,2024-09-11(1).
[2]習近平.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J].理論導報,2023(09):24.
[3]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350.
[4]徐雪平.高職院校五育融合育人瓶頸及破解[J].職業技術教育,2021,(23):71-75.
[5]韓春紅,杜源愷.教育強國背景下高校深入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4,(05):55-58.
(責任編輯:張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