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將培養理性思維作為“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重要目標,而議論文單元整體教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初中語文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五單元的教學中,應當依據新課標學習任務群理念,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提煉學習主題、設計探究性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開展比較聯讀與辯論反思等實踐活動,從而系統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一、在梳理單元內容中關注說理因素
統編教材是采用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元的方式體現主題單元的編排特點,這種編排特點是教師梳理單元內容的關注點。具體到九年級上冊的兩個議論文單元,梳理的目標指向了關注說理因素。
首先從單元內容進行梳理。從單元導語的教學要求來看,兩個議論文單元在說理要素方面存在共同點:其一,都強調要把握文章觀點,并分析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其二,均要求學習掌握論證的基本方法。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五單元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學習自標,即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單元具體內容而言,第二單元包含《敬業與樂業》《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兩篇教讀課文,以及《論教養》《精神的三間小屋》兩篇自讀課文。這些以演講詞和說理散文為主的文本屬于基礎性議論文,旨在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議論文的知識框架。第五單元包含《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懷疑與學問》兩篇教讀課文,以及《談創造性思維》《創造宣言》兩篇自讀課文。這些注重立論與駁論相結合的議論文更具思辨性,其教學目標側重于鞏固和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學習能力。
其次從單元整合角度進行思考。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理念下,梳理單元內容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實施教學。針對九年級上冊的兩個議論文單元,若采用傳統的分單元教學方式,不僅會在教學時序上產生割裂,更會影響學生對議論文核心知識的系統掌握。因此,教師應當秉持整合的教學理念,通過提煉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以“確立有主見的觀點”這一基礎性主題為例,教師可以整合《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論教養》談創造性思維》等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議論文觀點的形成過程。而在“通過論證培養理性思維”這一重點主題下,則可整合《敬業與樂業》《論教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懷疑與學問》等課文,通過系統分析論證思路來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二、在設計學習任務中開展比較聯讀
實施“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在提煉學習主題后,教師需要創設真實學習情境以設置系列學習任務,并通過具體學習實踐活動落實學習任務。在初中議論文單元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需要教師根據單元課文整體特點,圍繞觀點與論證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比較聯讀在探索實踐中自主建構。
首先是在提煉核心詞語中明確中心觀點。學習議論文課文,首先關注的就是文章中觀點是什么和這一觀點是如何確立的。從理性思維的角度看所有的觀點都是一種是非分明的判斷,觀點作為核心詞具有統領全文的作用,因而弄清楚指向觀點的核心詞和觀點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議論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例如,《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論教養》《談創造性思維》的核心詞分別為“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教養”“創造性思維”。教師可設置任務引導學生探究觀點提出的邏輯:先明確作者對何事作出判斷,再分析判斷的依據。以《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為例,雨果針對英法聯軍遠征中國事件,作出“強盜盜竊行為”的判斷,其依據包括圓明園是藝術奇跡、聯軍洗劫焚燒使其消失、聯軍打著文明旗號行強盜之事。隨后,學生可自主分析其余兩篇文章的觀點并提出邏輯。通過文本聯讀,學生能深刻理解議論文如何做到負責任地表達。
其次是借助適當圖表分析以理清論證思路。作者提出的觀點是否經得起檢驗,需要通過系列證據進行論證才能確認;議論文學習中,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是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抓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思維導圖、表格等)梳理文本中的論證思路。從上述聚焦論證方法與思路重組的四篇課文看,教師可以采用比較策略組織學生開展議論文閱讀探究活動。以《敬業與樂業》和《懷疑與學問》為例:《敬業與樂業》以“敬業樂業是獨一無二的生活方法”為中心觀點,通過“敬業即責任心”“樂業即趣味”兩個分論點展開論證,前者運用舉例論證與對比論證,后者采用比較論證和分析論證,學生可用思維導圖呈現?!稇岩膳c學問》則以“做學問需要有懷疑精神”為中心論點,以“懷疑是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懷疑是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為分論點,適合用表格梳理論證邏輯。對比兩篇文章可見,均以分論點支撐中心觀點,通過正反例證增強說服力,充分展現理性思維在議論文中的運用特點。
三、在創設生活情境中實現遷移運用
學生在議論文中所學的觀點提煉與論證方法等培養理性思維的策略,必須通過表達實踐進行遷移運用,才能真正內化為理性思維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先確定中心觀點,再選擇恰當的證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而有效開展理性思維的遷移運用活動[1]。
如學習《談創造性思維》中,教師創設的表達情境是:“近幾年,我國在芯片制造尤其是高端光刻機領域被美西方屢次卡脖子;從創造性思維的角度,在芯片制造上,能不能通過創新思路,實現彎道超越?可以從哪些可能的途徑尋求突破?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一篇議論文?!睂W生以“尋求芯片卡脖子突破”為核心詞搜集資料,進行梳理、分析、整合以形成自己的主張,并以歷史上成功創新的經驗進行證明。這樣在表達實踐中,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進一步得到培養。
總之,在初中議論文單元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需要教師重視確定相關主題以重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探索實踐中自主建構發展理性思維能力的方法與路徑。
參考文獻:[1]任艷婧.指向理性思維能力培養的議論文單元整合教學[J]教學月刊,2023(05):69-72.
作者簡介: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第二中學語文教師。